第53章

  现在来她面前说媒的人也不少,可当着楚红这么说,就太不讲究了,让她很想拎着大扫把赶人。
  第38章 说亲
  大婶立马道:“我知道,我大姐生了五个儿子,她愿意让她家小二上门。”
  “以后他们肯定能生儿子,他人也很孝顺。”
  “不过他还是年轻小伙子呢,这聘礼…”
  吴秀装傻,不对,应该是一脸懦弱无助:“家里的大事都是我男人做主,你去和他说吧?”
  一家子人早就有默契,因为她不是中下贫农,因此有为难的事,就让她全往公公婆婆,还有她男人身上推。
  反正她尽量不得罪人。
  楚红离婚后,不管是岭上村,还是岭中村,或者是本村人,不管是谁来和她说楚红婚事,她都是这么应付过去的。
  大婶还是不甘心,干脆问楚红:“我外甥长得好,还认识字,要不你们见见?现在不都说要提倡结婚自由嘛?”
  楚红叹了口气,似乎很为难的问:“我再婚的话,男人得比我前夫俊,也得比他听话,还得比他勤快能干,还要有文化,至少得上过高中。”
  听到楚红说完,大婶的脸色就像是被雷劈了一般黑,啥话也不说,转身就大步离开了。
  吴秀嗔了女儿一眼,无奈的道:“这下可好了,十里八乡都会知道你忘不了前夫了。”
  “没事,别人背后说我闲话,我也听不到。”楚红倒是不在意:“反正我还年轻呢,过两年再说。”
  她也能想到,外面肯定会传自己眼高手低,被人抛弃了还妄想能招个比前夫好的男人,简直是白日做梦。
  或者会怀疑她还忘不了前夫,才找借口不想结婚。
  但凭着便宜爹,又不会有人当着她的面说闲话。
  吴秀见女儿清楚后果,还敢这么嚣张,都有些羡慕她,故意叹息:“你现在真的长脑子了。”
  “都怪你把我生成恋爱脑。”楚红冲她得意的笑:“幸亏我自己醒悟过来,才能让你白得一个聪明能干的女儿。”
  吴秀甘拜下风:“论厚脸皮,我是真的不如你。”
  又催着她:“就你妹妹在家,我也不放心,你还是回去盯着点,免得好东西也被你妹妹他们给糟蹋了。”
  楚红一想也是,就起身离开,还不忘给自己找借口:“要是有人来找我,就说我去水库那边了。”
  谁让她每天都有工分,都不好意思经常在家待着。
  她出来的时候,看到老金他们已经用草木灰洗好木桶,放在那晾晒了。
  他们也没闲着,又已经去打泥胚那边干活了。
  边上还有几个流鼻涕的孩子在打纸炮,看到她就争先恐后的喊:“二姐。”
  “二姑。”
  都还记得她先前给他们吃奶糖了,现在看到她就热情多了。
  “哎。”楚红也一一回应,迅速溜回家。
  到了家里,就看到楚楚他们三个孩子在烧水,楚奶奶和贾奶奶还有楚丹都是苦着脸在那揉搓猪大肠。
  “姐啊,这个也太臭,太难收拾了。”楚丹看到她回来就抱怨:“都换了三锅水,还没洗干净,以后我再也不想吃猪下水了。”
  楚红一问才知道,她们把猪大肠翻过来,用竹片刮干净,再用草木灰搓洗后,才翻过来继续搓洗了三遍。
  就这,贾奶奶还嫌有味道,准备再多洗几遍。
  楚红听后赶紧道:“剩下的我来吧?趁着今儿太阳好,天也不是太冷,锅里也还有热水,你们都洗个澡吧?”
  要让她们再洗下去,楚红担心都没猪大肠的味道了。
  多亏自己回来了。
  楚奶奶她们也很意动,天冷后,他们就不敢怎么洗澡,不仅是烧热水麻烦,也怕抵抗力差会着凉。
  过年前不洗个澡,她们也难受。
  楚红家却有简单洗澡间,就在院子里,用竹竿撑了旧塑料布搭的软棚。
  棚顶还盖了稻草,边上还用草帘子遮着,再往里面放两个火盆,空间小,一下子就能暖和起来。
  因此洗手后就去烧火盆,拿衣裳。
  楚红捞起几条猪小肠,又去找了个没用的圆珠笔壳:“你吹几条猪肠,我给你做糯米肠吃。”
  楚丹原本是想拒绝的,但是听到糯米肠,又妥协了,很快就吹了十几根猪大肠,两端都用毛线绑紧,挂在院子里的晾衣绳上,随风摇摆。
  楚丹忍不住露出笑容:“姐,咱们很多年没置办的这么丰盛的过年了。”
  “希望咱们明年也能置办这么丰盛的年货。”
  楚红就觉得她太好打发了,先给她画大饼:“明年肯定比今年还要好,鸡鸭鱼肉都齐全。”
  老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
  但是乡下到了二十六,大家都歇下了准备过年。
  哪怕都是泥胚房子,也都打扫干净。
  杀鸡宰鸭就不用想了,没几家舍得这么奢侈。
  倒是有几家约着做豆腐,为着年年有余的好意头,就把剩下的几个野池塘都放了水抓鱼。
  小鱼就全都放到蓄了水的田里先养着,大鱼就全扔到木桶里,等下还是按工分分。
  这一抓鱼,男人们都是主力军,女人们也难得去看热闹,孩子们就不用说了,早就去鱼塘那边疯跑了,在边上嚎叫着哪儿有鱼。
  要不是大人看的紧,早就下去动手了。
  楚红对这热闹没兴趣。
  外面风太大,她宁愿在家多待会,和自家爸爸说好了,等分鱼的时候,再让人来家里喊她去。
  谁让楚红是会计,每到分东西的时候,就不能缺席。
  楚红在家,就在火盆边烤火,顺便指挥楚楚他们三个:“有焦香味了,把花生都夹出来。”
  闲着没事,就让楚楚他们把生花生放在火盆里,再用树枝筷子扒拉出来,趁热吃着特别香。
  小金嘶哈着吃着滚烫的花生,还跃跃欲试:“姐,咱们再弄点玉米和豆子吧?”
  “行啊。”楚红拿了两个竹筒,去抓了一把黄豆和一把玉米粒:“丑话说在前头,等下你们得全吃完,可不准浪费啊。”
  乡下能吃的零食少,孩子们都喜欢自己烤着吃的玉米粒和黄豆粒,谁也不会舍得浪费。
  她这样说,无非是不想让他们不好意思吃。
  “我可喜欢吃了。”楚楚赶紧表态:“姐姐我烤给你吃。”
  楚楚揉着小姑娘软软又带着点不健康黄色头发,说话的声音特别温柔:“好的啊,楚楚真能干。”
  第39章 提醒
  外面传来熟悉男人的声音:“楚红你们在家没?”
  小金手一抖,夹起来的花生就掉了回去,他迅速的拉起楚楚和楚宴,紧张低声道:“快,咱们快躲到灶膛后面去。”
  爷爷他们都千叮咛万嘱咐,让他们不要经常过来串门,被别人看到,会对宋家人不好。
  可是和小红姐在一起,可以烤火,能听她说故事,还能让他们在火盆里埋吃的。
  谁能拒绝这样的诱惑呢?
  再说今儿村里大部分人都去外面看抓鱼,应该不会有人过来。
  而且他们来之前就商量好了,万一要是有人过来,他们就躲到灶膛后,边上有大水缸遮着,不注意看都看不到他们。
  楚红看到他们这敏捷迅速的动作,哭笑不得,也走出去扬声道:“我在家呢。”
  推开院门走进来的竟然是顾辞,还有个脸熟的中年女子。
  何婶子倒是依旧很热情:“是我啊,那个买南瓜饼定芋饺的婶子啊。”
  楚红也想起来了,惊讶问:“婶子您怎么来了?”
  她忍不住揣测:“你家有亲戚在我们村吗?”
  “不是,我就是来找你们的。”何婶子就很庆幸,上回宋支书送芋饺上门的时候,自己也问了一下他家。
  也就是她先留了地址,又是钢厂的领导,宋支书才敢说自家
  在哪儿。
  还说好了,要是她有事就去公社给看门的大爷留口信。
  这也是宋支书想做下回的生意。
  毕竟像何婶这样的人家,出手大方,以后要是能介绍亲朋好友,那自家就根本不用去黑市卖东西了。
  毕竟去黑市有风险。
  可遗憾的是,之后何婶子就没再找过他。
  那宋支书也不会没眼色的再去打搅。
  可没想到现在何婶子却出现在自家?
  顾辞也跟着开口:“我正好快到村口了,恰好遇到婶子问你们家,就和婶子一起过来了。”
  他也有点纳闷,自己和宋家走的近,还没见到过这陌生妇女呢?
  “那可真的是巧啊。”楚红笑着招呼:“婶子进来坐。”
  她拿起桌上摆着的是竹皮儿暖壶,倒了半杯茶到干净的碗里,转了一圈又倒掉,才从边上罐子里倒了点白糖,再从另外一个茶叶罐里拿了几片茶叶,再倒进开水,才放到何大婶面前:“婶子喝茶。”
  这白糖茶叶茶,在现在那就是招待贵客的排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