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黄正启没有回答,在一旁站着的王小岩跟周佑也没说话,他们都知道,安思言还活着的几率,已经无限接近于零。
五个小时后,噩耗降临,再度发现尸体,经确认,死者为十一年前连环绑架凶杀案其中一名幸存者,现公安局副主任法医,安善。
第一百五十九章
尸体在安家的私人墓园被发现。
“死者男性,三十一岁,身高约一米七九,体重约六十四公斤;尸僵情况已完全僵直,推测死亡时间约十二至二十四小时,背部、臀部及四肢背侧有尸斑,未因体位变化发生明显移动;面部、颈部、手部皮肤呈明显的紫绀色,指甲床发绀;无明显外伤,尸体表面未发现锐器或钝器伤;口鼻周围无明显外部压迫痕迹,排除窒息性他杀;推测死因是被困在棺材内,缺乏氧气供应,最终因缺氧及二氧化碳中毒导致死亡。”法医已经给尸体做完初步的尸检以及拍照取证,看着从棺材里转移出来的尸体,法医一时心里百感交集,“没想到,有一天要给安法医做尸检。”
安善是被放进棺材里,经历数小时被困后才因为棺材内氧气耗尽以及过量吸入自己所呼出的二氧化碳而死。
“一般来说,被困在狭隘空间里最后缺氧致死的死者,手指指腹处都会有轻微擦伤和碎裂指甲,一般是挣扎试图脱困导致,但是安法医手上没有类似的伤痕,而且从他的尸体状态来看,他并没有在棺材内作出任何挣扎,所以我推测,安法医有可能被注射了镇静麻醉一类的药剂,又或是被迫服食安眠药后才被放进棺材内。”法医对左手还被护具吊在胸前刚出院没几个小时的沈藏泽说道,“据我所知,安法医当年被绑架救出时受了重伤,肝脏损伤引发急性肝衰竭,之后做了移植手术。尸体上有相应的手术疤痕,之后也会再跟医院那边的资料进行比对确认,但目前也已经基本能确定,死者就是安法医。”
容貌无法改变,就算是凶手要故弄玄虚特意去抓个人来整容成安善的样子,那也需要很长时间恢复期,更何况凶手也很清楚,杀人刑事案,必然要做尸检,只要跟医院记录和资料库里的dna进行比对,立刻就能确认死者的真实身份,整容根本就是多此一举,甚至拖延不了多少时间。
加上凶手还特意给他们送去了绑架安善的监控录像,很明显就是在告诉他们,这不是另外发生的凶杀案,就是他正在持续不断的作案,将与当年案件相关的人绑架,然后杀害。
看着在地上好像只是因为太过疲惫所以暂时睡着随时有可能会醒来,实际却已是一具苍白冰凉的尸体的安善,沈藏泽忍下喉间那股强烈的恶心感,硬声问道:“像这种被困在密闭空间里缺氧致死的情况,一般要过多长时间才会死去?”
法医扫一眼表情都不太好的现场刑警,虽然知道大家都不好受,但还是很尽职地说明道:“说实话,这种杀人手法挺残忍的,因为这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以这个棺材为例,根据大小和内部空间推测,如果被害者是在清醒的情况下被困,那么在前三十分钟会因为黑暗和狭窄的空间导致恐慌,从而引发心率加快,呼吸急促的症状,而这种生理反应会让氧气被加速消耗;紧接着,在差不多两小时的时间内,被害者会因为棺材内的二氧化碳逐渐积聚,从而使得血氧下降,接着出现头晕、恶心、意识模糊的情况;之后,由于高碳酸血症及严重缺氧,被害者的大脑功能衰竭,在六个小时以内,被害者的心脏就会停止跳动最终死亡。”
“也就是说,这种杀人手法一般而言都带有从生理和心理上折磨被害者的目的。”沈藏泽沉吟着,蹲下身去看安善惨白但相对还是较为平静,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痛苦的脸庞,“可是凶手却让他从进棺材到死去为止,都保持失去意识的状态,好像并不没有想要从心理上折磨他。”
比起折磨,这更像是一种仪式感,棺材意味着死亡,把人关进棺材里,无疑是将人送入坟墓,再加上棺材直接被放置在墓园里,显得更加具有象征性。
如果站在犯罪心理学的角度,以犯人的思维去思考,像林霜柏那样去进行分析,这种杀人手段还能反映出凶手的什么特质?是曾经也有过被囚禁的经历,所以将这样的折磨如法炮制的强加到别人身上吗?可安善同样也是被绑架囚禁过的受害者,比起心理创伤投射,恐怕是象征意义更为强烈。
凶手是对安善怀有仇恨报复心理吗?如果是抱有报复心理,也是因为当年的经济案?可如果是报复,根本没有必要让安善在沉睡中死去,毕竟,关进棺材里本身就是为了心理折磨,让受困者感到极度的无助,在恐惧中承受着渐进式死亡的折磨,如此才能满足行凶者的支配欲和掌控欲。
若不是为了报复,那又是为了什么呢?单纯只是为了满足自己不断进化的杀戮欲吗?
安善被杀的手法,是旧案里没有出现过的手法,并且,是目前为止唯一没有被分尸的。
所以,安善对于凶手而言,具有某种特殊性。
因为特殊,所以既要谋杀又不希望他受到太多折磨;因为特殊,所以保留了他尸体的完整性。
那么,安善特殊在哪里?因为是十一年前旧案的幸存者?还是说跟凶手之间认识?
沈藏泽缓缓站起,目光并未从安善的尸身上移开,只沉默地进行思考。
以目前的分析来看,似乎以上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指向林霜柏,可,真的是林霜柏吗?为何他总有种说不上来的违和感?哪怕是第二人格,他都不认为有杀安善的必要。
凶手必然是个计划周密的人,并且极为冷血,还有可能是反社会型人格。
林霜柏跟他讨论过,反社会型人格的基本特征是有持续侵犯他人权利的行为史。除此以外反社会人格者缺乏共情能力,对感情、权利和他人的痛苦表现冷漠同时又相当易怒,能毫无心理负担的反复撒谎,还会出现不负责任以及异常攻击性所导致的冲动暴力行为等品行特征。
沈藏泽走到棺材前,又再次将整个棺材很仔细的检查了一遍。
棺材整体结构并不是亚洲传统的棺木设计,而是更偏向欧美电影里能看到的在葬礼上瞻仰遗容时所使用的棺材,外观上没有多余的设计,相当朴实,如果根据款式去调查,说不定能查到商家和买家信息。
但凶手是个计划性很强又十分谨慎的人,恐怕不会直接用自己的身份信息进行购买,极有可能会借用他人身份信息又或是干脆伪造,又或是通过二手交易的方式进行购买,这样一来,很难直接通过棺材的买卖信息来锁定凶手身份。
另外,从凶手善于做计划性且心思缜密的特点来看,似乎又并不完全符合反社会型人格的特征,毕竟反社会型人格者比起计划性,更多时候容易在被激怒的情况下做出毫无计划可言的冲动攻击行为。
事实上,沈藏泽并不认为林霜柏的第二人格真的缺乏同理心并享受那种控制被害者的权力感。他曾经跟许苒确认过,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的衍生人格更多是为了保护主人格,为了代替主人格去面对那些创伤或不愿面对的经历,分担过于强烈的情绪和痛苦的回忆才会被创造出来,是大脑跟心理共同作用而诞生,光是基于这点,就已经不符合缺乏同理心的特性。而且根据第二人格之前跟他说过的话来看,第二人格的目的并不是报复,而是要让真相浮出水面,让当年的真凶落网。
第二人格曾经说自己只对死人感兴趣,这句话某程度上像是一种暗示,如果要对这句话进行解析,其实可以理解为对活人不感兴趣,自然也不会对折磨人这种事感兴趣,换而言之,第二人格对虐杀行为不屑一顾,也不会去实施任何虐杀行为。
林顺安最初考入大学学的是法医专业,然而因为旧案的发生,林顺安被迫退学,出国后也更换了专业,第二人格作为衍生人格共享了相同的志向和理想,所以才会说自己只对死人感兴趣。
先是许恺瑞,然后是心理咨询师许苒,接着是旧案幸存者安善,失踪的安思言和从医院逃跑的潘时博,如果这一切都只是序幕,意味着接下来还会出现新的被害者。
跟过去有联系的人那么多,凶手到底是根据什么去选择被害者,又该怎么做才能让凶手停手?
面对将安善搬出来后便空无一物的棺材,沈藏泽沉吟良久后终于转身,极其冷静而犀利的目光看向略微别开脸不太愿意一直去看安善尸体的黄正启,沈藏泽承受着在场所有警员向他投来的仿佛凝有千斤实质重量的注视,神色冷峻地沉声说道:“黄副队,林霜柏作为十一年前连环绑架凶杀案的幸存者,被怀疑涉及严重犯罪行为,已成为本案的重要犯罪嫌疑人,其在已知自己可能面临法律追究的前提下做出逃避行为,更在逃跑时非法持枪伤警,使得我们刑侦无法正常对其进行调查和审判;再加上本案前两名死者被害的犯罪手段残忍,眼下出现的第三名死者还是参与本案调查的公安法医,基于以上几点,本案定性升级为重大恶性凶杀案,必须立刻对在逃的重要犯罪嫌疑人林霜柏发布通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