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乘客您好,这里是机长广播,我是本次航班的机长。非常抱歉的通知您,我们的飞机遇到了一点机械故障,目前已经处理完毕,飞机状态平稳,请各位不要惊慌。本次航班预计会在二十分钟后降落,为了您的安全,请您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系好安全带,听从机组人员安排。”
“请大家放心,我们受过专业的训练,一定会安全带您回家!”
第44章
虞城机场塔台。
主管进来通知, “区调通知有架东航的飞机撞鸟单发了正在进近,目前场上起降的飞机安排迅速离场,没进跑道的全部按住, 等通知。”
顾群转头问了一嘴,“要落哪条跑道?”
“不知道……”主管脸色有些凝重, “说是空速管跟迎角探测器也坏了, 得看机长想落哪条了。”
顾群抿唇点头,转头看了眼塔台巨大的玻璃窗外——雨停了,但今天的风有点大。
按理说像虞城这样的平原地区,不太可能会出现跑道两头都是顺风的情况。
偏巧, 今天就是。
飞机要求顶风起降, 但两头都顺风, 就只能选择顺风更小的一边。
顾群右眼皮莫名跳了一下,心里有种不太好的预感。但他面上却十分冷静平淡, 徐徐开口, 开始按要求下达指令通知机组。
而另一边,进近管制室里,江宁站在于诗涵身后看她指挥。今天很忙, 但也不能每次都很忙就让他上席,总得要给于诗涵一些历练的机会。
江宁还在跟她说调配间隔的事, 身后瞿昭急匆匆进来, “江宁——”
江宁回头,见他脸上的表情凝重, 愣了一下, 随后便听见瞿昭道:“区调通知有飞机喊了panpan,鸟击单发了,这会正在进近, 大约十分钟进场。”
“这会是起降高峰,早上下过雨地上还没干透……”瞿昭看了眼这会在席位上的于诗涵,又抬眸看向江宁,目光微沉:“说是空速管跟迎角探测器也有问题,可能需要雷达监测航路和速度。”
在江宁十一年的工作生涯中,他遇到的特情没有成千也有上百。作为一个放单多年的二级管制,整整十一年的工作经验,“十一年工作无一错漏”可不是说着玩的。
江宁清楚地知道,眼下这样的情形,他应该要像往常一样,从容且镇定地去处理。
这和他从前遇到的特情没有什么差别,鸟击单发,他处理过很多次。
但此时此刻,不知为何,听到瞿昭说的,他竟然恍惚间感觉一阵没由来的心慌。
右眼皮又开始跳了。
今天付徵休息,瞿昭代班,江宁上席。
而刚刚瞿昭看他的那一眼,江宁已经懂了——这个情况于诗涵胜任不了,得他亲自上!
江宁皱了皱眉,脸上的变化不过一瞬,他又立刻恢复了平常那副自若的神色,冲瞿昭点了点头。随后一言不发地转身,身后的于诗涵此刻也站起了身给他让位。
江宁坐下后戴好耳机,扫过一眼雷达屏幕,按下ptt话筒,冷静的声音在管制室里响起,一切就如往常他指挥时那样,听不出半点紧张情绪。
正如瞿昭所言,这会是起降高峰,因为先前的天气原因,此时天上堆积了大量航班,有要排队进近的,也有起飞离场的,加之四处还有零散的天气堆积在航路上,高空不可见的云层之上,其实非常拥挤。
原本江宁就全程站在于诗涵身后看她指挥,她扇区内有哪些航班,分别在什么高度什么速度什么航向,他都一清二楚。
这会到他上席,所有在他扇区范围内的飞机,根据高度、速度、航向,在他坐下视线扫过雷达屏幕那一刻起,便都自动化成了三维立体图呈现在他脑海中,每一架飞机都在它对应的位置上,分毫不差。
而他开口的声音带着十万分的严肃和冷静,他的语速很快,但字字句句都十分清晰。
“各单位注意,现在是管制员时间,有航空器遇险……”
“东方5157,左转航向360,下24保持。”
“春秋8898,减速180,左转260至7海里。”
“南方3551,右转航向210,至20海里。”
“etd931 descent and maintain 3000 meters .”
(etd931高度下到3000米。)
“白鹭8318,航向070,下21,尽快下。”
“国航1520,前机787重型,保持目视间隔,注意尾流,自行调速。”
……
江宁有条不紊地下达指令,不容置疑地语气指挥着每一架飞机到它该到的地方去。
于诗涵站在江宁身后,不到十分钟的时间,她的思维和眼睛,甚至都跟不上江宁下指令的速度,往往她还没有反应过来,江宁一条指令下完已经开始指挥下一架了。
直到江宁把他扇区里最后一架飞机调配到它该去的位置,耳机里,终于传来的那个声音,他分外熟悉,却在此刻让江宁猛然震惊。
是王珩宇?
怎么会是王珩宇?
恍惚间,他好像明白了刚刚那一阵没由来的心慌,是为什么。
管制室里的其他人也听见了这个声音,瞿昭站在江宁身后,身边是于诗涵,就听见于诗涵惊讶了一声:“是少爷……”
瞿昭有些疑惑地回头,“王珩宇?”
王珩宇名气是挺大,不过瞿昭对这个“东航王少爷”还停留在“只闻其名不见其人”的阶段,但他知道王珩宇的身份家世。而且之前听程瑜跟于诗涵都提起过,据说跟江宁关系很好。
瞿昭不由有些担心地看向江宁——原先他也只紧张于这是一次值得重视的空中特情,但这会看见于诗涵点头,那眉头瞬间皱了起来。
恍惚的瞬间,江宁只觉得大脑一片空白,那阵心慌感又卷土重来了。
可十一年的工作习惯使然,不过片刻,江宁便稳定了心神,开口的声音坚定而果断,仿佛能给人带来无穷的力量,“东方5185……虞城进近,雷达看到了!”
……
四千多米的高空之上,驾驶舱里做完机长广播的王珩宇,又跟徐柯淳确认检查了一遍仪表数据,联系完家里汇报完情况之后,区调也来了信,给了进近频率,不过仍然要求他保持当前航向及高度,可以自行调速。
这就说明,王珩宇当前航向4800米的高度层,区调已经帮他调配开了其他的航空器,他可以一路畅通的进近。
调好进近频率后,开口前王珩宇还在想,昨天江宁说他今天上早班,不知道这会是不是他在席。
其实,王珩宇本质上是挺想在这时候听到江宁指挥他——听到江宁的声音,会让他感觉安心。
但他转念又一想,听到出事的是他,江宁会不会又要多想?他会害怕嘛?
上次不过是知道他跳伞,他就情绪低落了一晚上。
这次——按他的性子,大约又要胡思乱想了。
这好像是头一回,王珩宇那么纠结于在波道里听到江宁的声音。
开口前,他沉沉呼了口气,随后郑重道:“进近你好,东方5185,目前高度……4800米,听你指挥。”
随即,耳机里传来那个他日思夜想的声音,正如他所想,听见江宁声音的那一刻,那冷静、沉稳的语调清冷而深邃,此刻落入他耳中,王珩宇只觉得他原本强掩紧张的情绪瞬时平稳,就像打了一针强心剂,立竿见影。
他相信,江宁一定会平安带他回家。
耳机里,江宁的声音再度响起,“东方5185,前方航路已畅通。”
从联系区调协调航路到他转频率联系进近,有没有十分钟,他前面的航路就已经畅通了?
但转念一想,指挥的人是江宁——他向来如此高效!
尽管江宁的声音听来很冷静,但王珩宇仍是敏锐地听到了他那一丝紧张的情绪,但没等他开口,又听见江宁道:“目前虞城机场四条跑道均已畅通,但是虞城早上下过雨,四条跑道都有积水。而且……”江宁顿了一下,再开口的声音有些沉,“今天虞城的风偏大,跑道两头都是顺风,目前起降是34l、34r、35l、35r四个方向。”
从北京到虞城的航路是由北向南,而此刻起降的方向在机场的南面,也就意味着王珩宇要落地,得先转向。
驾驶舱里的两人闻言,均是沉默了。徐柯淳苦着一张脸看王珩宇,后者却笑了一声,甚至还有心情跟江宁开了句玩笑,“那还真是个不太好的消息……我现在的情况是二发失效,右侧空速管跟迎角探测器坏了,当前两侧仪表显示不一致,速度、高度、姿态均不可靠,需要雷达引导实时监控。”
“还有一个不太好的消息是,一发动力不足,我可能做不了太大动作的转向。所以,另一头的顺风是多少?”
一发动力不足情况不明,他没办法保证一发那仅限的动力能支撑到他转向落地,如果发生什么万一——所以,为了避免万一,他必须尽快落地!
王珩宇的话落入他耳中,就像炸了一颗闪光弹,大脑空白了两三秒,江宁握着话筒的手紧了紧,开口时,连声调都沉了两分,“5米/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