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当然了,江宁记性很好,这个笔记本完全是给她看的。
  飞行安全是民航安全的重中之重,“间隔不够”这四个字是最基本也最致命的指挥问题!
  但没一会时间,于诗涵那点慌张不安的情绪就全然没了,整个注意力都落到了江宁的指挥上。她就这么眼睁睁看着她师父不过几分钟的功夫,就在管制雷达上把那些拥挤在上空的飞行器拉出了一个安全间隔。
  而在江宁连续下了几个指令之后,发现第一个下指令的吉祥1074航班并没有到达他预想中的位置,江宁的语气又冷了两分,“吉祥1074,尽快调速!”
  “收到,吉祥1074,正在减了。”
  江宁身后站着的于诗涵这才发现,她刚刚调配1074航班的时候跟前机距离太近,没给1074调速,这会安全间隔快不够了!
  她此刻才反应过来,这大概就是刚刚江宁掐她话筒的主要原因了!
  于诗涵双手在身前紧紧攥在一起,目光紧盯着屏幕——不行,1074减速还是太慢了!
  果然,下一秒她就听见她师父指挥道:“吉祥1074,间隔不够,重飞四边。右转航向260,上高度900。”
  “额……重飞四边,右转260上900,吉祥1074。”
  于诗涵抿着唇局促地站着,眉眼间满是低落。
  而江宁的指挥仍在继续——
  “南方3547,雷达服务终止,联系塔台124.35,再见。”
  “ces2260 descend and maintain 2100 meters on qnh1017。”
  (东方2260,下高度2100米保持,修正海压1017。)
  “东方——”
  “进近你好,东方5357,16r离地,通过450米,sas-81a离港,听你指挥。”
  波道里突然穿插出别的航班,硬生生打断了江宁的指挥。
  但对此,江宁只是面无表情地说了一句“稍等”便继续道:“东方5700,左转航向070,调配间隔。”
  “左转070,东方5700。”听到机组复诵后,江宁才接道:“东方5357,虞城进近雷达看到了,上到12,修正海压1017,有相对。”
  “上12,1017,有相对,东方5357。”
  “东方5317,注意相似航班号,下21,取消高度限制。”
  “取消限制,下21,注意相似,东方5317。”
  “东方5317,高度尽快下。”
  “尽快下,东方5317。”
  ……
  于诗涵拘谨地站在师父身后,看着他连续不断的下达指令,有条不紊地规避天气,错开间隔,从容不迫的模样让她佩服地五体投地。
  “春秋8956,下到18。”
  江宁一条指令发出,机组没有回应,江宁皱眉又复诵了一遍,依然没有回应。
  随之而来的,是耳机里一阵嘈杂的电流声。
  另外两席的管制员也转头看他,“江哥,没声了……”
  出现这种情况,一般是有机组压话筒占用了波道,导致其他人在使用同一频率进行通信时听不到对方的声音。但发生这种情况也不一定是机组故意,有时候可能是因为话筒故障。
  国内的空中管制主要分为区域管制、进近管制和机场管制。
  “区域管制”是指挥航路上的飞机有序高效地飞行,而“进近管制”则是把飞机从航路引导到机场进近程序或者离场的时候从机场引导到航路的一个过渡。
  也就是说,一架飞机的起降,至少要经过区域、进近和塔台三个区域,每个区域都需要实时管控飞行器的上下高度、速度、航向等三维立体数据。而这些,都依赖管制员与飞行员之间的陆空对话,也叫atc,主要方式就是雷达和无线电指挥。
  而此时此刻,在机场上空几十架飞机盘旋滞留的情况下,失去所有航班呼叫的声音,对管制员来说,是很可怕的事情。
  然而,经验使江宁迅速反应,在判断完情况后他果断地按下ptt按钮,开口的声音像蒙了一层冰霜,“哪个在卡波道?机组检查一下!”
  说完,江宁又尝试呼叫了刚刚他下达指令的春秋8956以及前一个下达指令的东方5317,然而,两个机组均没有回音。
  边上另外两个管制员也在尝试联系自己扇区内的飞机,但依旧没有回应。
  江宁脸上的表情终于出现了一丝裂缝,于诗涵就听着她向来情绪稳定的师父切换了应急频率,语气冷硬还带着点烦躁,“哪个机组卡波道了,自己检查一下!快速!”
  一般来说,除去正常频率外,还会有一个应急频率,基本每个机组都会开着。
  江宁一喊,机组那头终于有了回应。
  “不好意思是我,话筒故障了,东方5317。”
  排除故障后,江宁换回了原来的频率,原本拿着进程单的手轻扣了两下桌面,下一秒又继续面无表情地重复故障前的指令,“春秋8956,下到18,立刻下!”
  “下18,春秋8956。”
  于诗涵在他身后看得胆战心惊,虽然断联时间不过短短30秒,但这30秒若是出点什么事,那可就是上时事新闻的大事件了!
  而在距离虞城机场80公里外,刚进入进近管制区域内的东方5354航班,是一架空客a330宽体机,载客286人,机组成员共9人,从深圳宝安机场起飞,目的地虞城国际机场。
  驾驶舱内机长、副机长和观察员共三人,都被无线电那头冷硬的语气震惊了片刻,导致机长王珩宇本来想开口的,被生生掐断了话头。
  回头看了眼副驾驶的徐柯淳,默默吐槽了一句,“这谁啊,这么凶?”
  副驾驶小徐跟后面的观察员小陈面面相觑,徐柯淳扯了扯嘴角,“说来话长……宇哥你还是先进近吧。”
  王珩宇也没多问,清了清嗓子后打开话筒,“进近晚上好,东方5354,高度下3000,听你指挥。”
  耳机里传来一个语调轻快嗓音清亮的声音,清澈而明亮。虽然只是十分保准而公式化的的陆空通话术语,一时间竟让江宁觉得,雷雨夜的沉闷都消散了不少。
  江宁迅速在雷达屏幕上找到5354航班的位置,点开航班信息后道:“东方5354,虞城进近雷达看到了,保持当前航向,减速230,继续进近。”
  “保持航向,减速230,继续进近,东方5354。”王珩宇复诵完,唇角微扬,只觉得这个声音凶是凶了点,但意外的有些好听——虽然清冷没什么感情,但很干净悦耳。
  王珩宇幽幽地想着,目光下移落到面前的机载气象雷达上,脸上浅浅的笑意瞬间僵住,东一片西一片的天气看得他眉头直皱,“这天是真不好啊。”
  徐柯淳往驾驶舱外张望了两眼,夜晚的天空阴云密布,淅淅沥沥还飘着雨,“起飞那会天气预报也没说虞城要下雨啊。”
  身后的小陈愁眉苦脸,“有天气就算了,偏偏还遇上活阎王,看来今天起码半小时起步了!”
  王珩宇本来研究着眼前的气象雷达,听见小陈说的,便疑惑地回头看了他一眼,但嘴上却是在听到耳机里声音有空闲的时候立刻插了一句嘴,“东方5354。”
  那个清冷的声音不带一点情绪的从频率另一端传来,“东方5354,请讲。”
  王珩宇转过头,盯着面前的气象雷达,清晰阐述他的诉求,“我前方大约20海里有片天气,申请左转航向090,东方5354。”
  却不想他刚说完,那头的声音果断拒绝,“东方5354,不行,左转有冲突。”
  王珩宇一愣,迅速反应后又道,“那我右转呢?东方5354。”
  不过片刻,那头便传来两个字,“可以。”
  但就在王珩宇要开口复诵的时候,又听见他说:“东方5354,右转090,减速180,高度下24。”
  王珩宇并未多想的复诵,“右转090,减速180,下24,东方5354。”
  驾驶舱里,副驾驶的徐柯淳得到指令后开始调整飞机的飞行参数,飞机自动驾驶系统开始根据参数操控飞机转弯并且下降高度。
  但是没过多久,因为边上的雷雨云影响,飞机遇到气流产生强烈颠簸,副驾驶的徐柯淳按例打铃提醒客舱乘务,但没一会,乘务长来消息说客舱乘客怨声载道。
  王珩宇又指使徐柯淳做了个机长广播安抚乘客,他则目光紧盯着气象雷达,舌尖抵着一侧腮帮子,冷静思考后又再次联系管制,“进近你好,东方5354。”
  而无线电的那头,这次连航班号都没了,只有一个冰冷又公式化的,“请讲。”
  “我现在这个航路特别颠,我能往边上偏一点吗?东方5354。”
  “东方5354,右转航向100,7海里等待。”
  “右转100,7海里等待,东方5354。”
  这指令,是要让他们换地方盘旋等待了。
  雷雨夜延误很正常,王珩宇本来也做好了延误准备。
  闲来无事,王珩宇仔细听着在他无线电波道里的那个声音,像山间的潺潺流水,泠泠而响。又像冬日的簌簌冰雪,干净清透。
  他的每一条指令都下得坚定果断不容置疑,一条接一条的间隙还要应付其他机组的各种请求,王珩宇光是听着都能感受到他的忙碌,但在这样的忙碌之下,他的全部指令依旧有条不紊,不见丝毫慌乱。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