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不就是墙吗?他赵怀京还非要撞一撞。
第111章
第一年, 春天。
赵怀京窝在一个小出租屋里,开始思索研究方案,他靠在墙上, 总会莫名其妙想起来之前待过的学校宿舍, 其实这里比学校宿舍条件好多了, 起码不会有不知道从哪儿蹿出来的老鼠。可是他就是忍不住的想……他换了个新的手机卡, 谁也联系不上他, 就连杨嘉好也不知道他窝在哪儿,但是赵怀京通讯录里还保留着陈锋的手机号, 他没给陈锋打过, 只是怕忘了。
其实赵怀京不会忘, 首先他记性很好,其次这可是陈锋的手机号。他不愿意承认自己其实还是想陈锋,于是嘴硬着说怕万一忘了。
现在没人管着他,赵怀京每天坐在电脑桌前琢磨方案,琢磨来琢磨去,最后方案改了一版又一版, 赵怀京发觉还是第一版比较好。
其实他什么也没想好,就一门心思的撞进了这个地方,说是心血来潮也好,赵怀京记得之前在西北县城里帮周倩提东西的时候,路过好几家商店, 目光总是有意无意的落在那收银台上,他那时候还想着陈锋用不上这个,陈锋数学比他强,几百几十的包含小数点的数字相加减,赵怀京这边还在敲计算机呢, 那边陈锋已经开始找零了。
他那时候总觉得陈锋整库存的时候累,赵怀京想帮忙,但是前脚记着那东西在什么地方,后脚就忘了,总看见陈锋在货架前站着的样子,赵怀京只能盯着他的背影发呆。
他有时候记账核对账得记到凌晨,那是常有的事儿,想到这儿,赵怀京寻思着,不然干脆搞个数字化系统好了,现在市场行情好像还挺好的。那就研究这个吧,什么地方都能用,哪怕不为了陈锋……
方案定下来了,赵怀京就开始没日没夜的干。那些日子,赵怀京一心扑在了市场调研上,到处收集小型个体经营困境的数据,他跑了不少地方,商超门口蹲过、批发市场也混进去过,能去的都去了。每天心里想的都是什么“市场需求”、“用户痛点”……
赵怀京想起大学时候的创新创业课,那门水的能发洪水的课,他盯着ppt上的“用户痛点”昏昏欲睡,耳边是年轻的女老师讲怎么怎么创业,赵怀京想不到今天,他居然真的正儿八经的分析了起来。
赵怀京用了一整个春天,计划终于成型。
第一年,夏天。
夏天的朝阳公园要多热有多热,赵怀京闲的没事干早上就来公园跑步,跑的时候脑子里还惦记着他心里的那些个策划案,昨天好不容易改完方案,啪的一下,出租屋断电了,赵怀京看着瞬间黑屏的电脑两眼一黑,差点没忍不住一拳砸在电脑上。
他妈的,熬了他好几个通宵啊!
他总来这儿跑步,每次都能碰见一个跑的慢悠悠的老头,嘴里还哼着不知名儿的小曲儿,看着比赵怀京精神气足。那没办法,赵怀京每天睁眼闭眼就是忙,他那个怨气比鬼还重,现在已经算不错了。时间久了,两个人见面还能打一个招呼,点下头示意一下。
有天,那老头突然喊住赵怀京,说,什么小伙子,老听你打电话说什么云计算云计算,我听着怎么这么不对劲儿呢?
赵怀京一愣,没想到他还懂这些,老头告诉他,干什么事儿得找准重点,给他分析技术选型,讲的赵怀京走不动道。
他刚开始没听懂,不过录音键按上了,后来回出租屋里琢磨,发现确实有点问题,忍痛删掉了20页ppt,隔天兴致冲冲的跑公园里,冲那老头说,谢了啊!说完又一溜烟跑走了。
第一年,秋天。
入秋了,北京的街道上到处是散落的银杏叶,赵怀京跑了好几家店,文具店、饭店、超市……能跑的都跑遍了,结果没一家愿意试这个产品,赵怀京一遍一遍的重复不要钱,那老板似乎更不相信了,问赵怀京,天底下能有这么好的事儿吗?这种天底下掉馅饼的事儿都不能信的。
那……要一点?赵怀京道。反正不要白不要,要一点还省得他倒贴钱。
……
两个人都沉默了,赵怀京自己先笑出了声,他知道这老板觉得自己现在这样就挺好,没必要要什么新系统,可是也不觉得泄气,毕竟谁刚开始都是一帆风顺的?
秋天,当时在朝阳公园碰见的老头给赵怀京拉了一个新人,是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叫小周,听说赵怀京的计划也想参与进来,赵怀京想着多一个人不多,然后赵怀京跟小周开始路演。
演示产品,推销理念,反正能说的都说了,结果赞助没拉几个,产品没推销出去,赵怀京收到了厚厚一沓星探的名片,说让他务必进军演艺圈,不用面试、不用会演戏,就要他的这张脸。
整个秋天,该收获的季节,赵怀京觉得自己没什么收获,但他已经挺满意的了,他心里想,再等等试试看。
第一年,冬天。
到了冬天,赵怀京和他好不容易凑出来的小团队窝在一个三居室里开发产品。客厅上堆着二十箱泡面,团队里有个人听过赵怀京的名声,知道那人是个有钱的大少爷,还以为是重名儿,在他的印象里,那不可一世的公子哥儿怎么可能会跟他们一起窝在一个小破房子里开发产品?
团队里有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叫小李,戴着个黑框眼镜,抱着个笔记本天天跟在赵怀京屁股后面问东问西,还有个小姑娘,性格很活泼,还是跟赵怀京一个大学毕业的,但不是一个专业,跟在赵怀京后边儿喊学长。大家没日没夜的敲代码、做测试,小姑娘单独一间屋子睡觉,赵怀京跟那几个男孩就睡在沙发上或者趴在桌子上凑合。那段日子都忙的晕头转向。
结果一天团队里的小李,也就是核心程序员结结巴巴地告诉赵怀京他想回家考公。
赵怀京认命地点点头,当晚让杨嘉好从自己房间里扒出了大学时候的c语言教材。就这样杨嘉好才知道原来赵怀京这人还没死。
你是不是早盼着我死了?赵怀京纳闷。
杨嘉好连忙摆手,说这些天想他想的不行,实在缺程序员,让秦同去帮忙好了,秦同大学学过c语言,专业第一呢。
不开工资也行吗?赵怀京说。
你不把他卖了就行。
不过赵怀京也不让秦同来,赵怀京选择硬刚代码。他自己抱着c语言硬着头皮啃了三天,累坏了,也有可能是这阵子都太忙,一天一顿饭还都是用泡面顶着的,赵怀京不负众望的进了急诊。在病床上,赵怀京特认真、特真诚的问医生,他这个胃还能再吃几天泡面?医生跟看神经病一样看他,那眼神好像下一秒要把赵怀京送进二楼精神科。
除夕夜,团队里的男孩女孩都回老家过年,赵怀京没地方去,他又不能回家,当初说都说好了的,赵霆求他他也不回去。窝在小出租屋里,能听见外面放烟花的声音,赵怀京透过窗户往外看,盯着那烟花发呆。
他想起那时候陈锋告诉他他待在宿舍看外面的烟花,赵怀京当时不明白,当时体会不到,他现在体会到了。杨嘉好打电话让他出来聚聚,赵怀京给推了,他说他还要写策划案,杨嘉好特义气的说,我给你写。
……?赵怀京打出去一个问号。杨嘉好写了他的策划案就废了。
最后不知道杨嘉好从哪儿打听到他住在什么地方,跟秦同两个人全副武装的带了两车东西,敲开了出租屋的门。
赵怀京还以为是他点的外卖,刚打开门,又砰的一声关上了。
你俩有病吧?赵怀京说。
杨嘉好扑上来,说电话不接、短信不回,他是创业又不是坐牢,怎么还能没个信儿呢?
赵怀京一脸疑惑,他说他回了。
杨嘉好点开手机短信一看,两眼一黑,他说为什么最近老有人给他发信息问他吃饭没,睡觉没。他还以为是那个对他有意思的姑娘,时不时就嘘寒问暖的。于是为了不辜负那个姑娘的期待,杨嘉好回的特殷勤。
就这样杨嘉好不认识这个手机号也能聊起来,甚至聊的热火朝天,他想遍了所有认识的女孩,就是不知道对面其实是他那失联已久的哥们儿。只当是那个姑娘脾气差,怎么总说点不爱听的话。
赵怀京一脸无语,他早告诉杨嘉好他换号了,杨嘉好自己记不清,还能怪他啊?并且除了他见天的愿意听杨嘉好那倒霉事儿,还有谁能耐着性子听呢?杨嘉好也不动脑子想想。
最后三个人挤在一个小出租屋里喝的大醉,赵怀京笑道,说他俩没体会过这样吧?没睡过这么硬的床吧?
去你的,杨嘉好也笑了,他说他咋没睡过呢,大学宿舍的床不都这么硬么?
一张床睡不下三个人,赵怀京把杨嘉好和秦同从床上踹下来,自己独占那张硬床,窗外烟花声不断,他今年也不是一个人过年,赵怀京目光流连在窗外,月光撒在他脸上,明晃晃的,想起了去年那时候。
越想心里越不舒服,越不舒服就越想,赵怀京腾地一下从床上坐起来,翻箱倒柜的开始找那张旧的电话卡,一脚踩在了杨嘉好的手上,这下那人在梦里估计手得被车轧一下才行,借着月光,赵怀京把那张旧电话卡重新插回手机里,当初他特坦荡,显得特不在乎,其实他根本就没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