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只见宋时从前面走来,一把捞起借不上力的黄宇恒,下面的夏思澈终于重见天日。
周延看清后立马蹦出一句:“操,夏神!黄宇恒完了。”
祝池看见夏思澈起得也有些艰难,打算上前扶一把,他伸出手,夏思澈看见后正要抓住,可不知从哪儿又冒出个人,给他的日行一善截胡了。
黄宇恒才刚被捞起来一秒,还没站稳就过来拉人,动作比豹子还要迅猛。
面对眼前的两只手,夏思澈其实没有选择的权利。
原本的两只手正要汇合,连眼神都交换了,可黄宇恒却跟没看见似的,一把握住夏思澈的手,将人拎了起来。
祝池只好不动声色收回手,夏思澈尴尬咳两声,冲祝池一笑,又立马瞪向黄宇恒,却说:“你……你没受伤吧?”
他表情松下来,目光锁在黄宇恒垂在身侧的那只手上。
周延看夏思澈不仅没发火,竟还优先关心起黄宇恒来,他一脸惊诧,忍不住感慨:“我没听错吧,太阳打西边出来了?所以是夏神洁癖自愈了,还是黄宇恒地位提高了?”
听到此言的黄宇恒浑身轻快,疼痛也跟着消失不见,他挠头一笑,正要说什么,前门口便传来大顺的一声——
“后面那么多人围着干什么,东西都搬完了?”
大顺说完,周遭人鸟雀般散了,祝池和宋时也准备回座位,却又听见说:“窗台上这两摞书是谁的?”大顺退到窗台边,点了下两摞高高码起的书。
祝池闻声看过去,举手说:“噢,是我的。”
大顺:“窗台的书不能摞这么高,影响监考视线,小心巡视员把你的书清走。”
班里人朝窗台看一眼,只是不经意的一眼,目光聚焦在书上,看的却像是他的主人。
祝池也跟着又看一眼,他这才发现,窗台上只有自己的书摞得这么高。
原来还有这样的规矩。
可他去放书的时候,剩下的空位就只够放两摞书了。
祝池出去挪书,夏思澈刚放好书走进教室。
他朝夏思澈放书的地方看去一眼,书下也垫着几张废旧试卷。
大顺刚宣布开始行动的时候,祝池就看见一窝人拿着试卷纸,摆摊儿似的,争先恐后将自己的试卷摆开,而后动作便慢下来,慢悠悠将书往上搬。
他起先还不明白,以为大家是害怕把书弄脏。
等他整理完桌肚,准备给书找个安身之所时才发现,室内的好位子已经没了,教室边角都被书或试卷纸占据。
教室柜子本就少了几个,他新来的自然是没有,课本加上各类教辅资料不少,所以他只好到外面另寻他出。
可等他搬书出去时,外面情况也没好到哪儿去。走廊上、窗台边同样是一水的试卷纸,祝池寻觅半天才钻了两个空位,堪堪将书挤进去。
搬个书规矩可真多。
是他不懂,还有占位子这一说。
这时,一班大部分人已经收拾好桌肚,归位坐好,教学楼也渐渐安静下来,整条走廊仅剩祝池一人。
他盯着两大摞无处安放的书,陷入了苦恼。
“放这里。”
宋时不知什么时候出来的,直接上手将祝池的书从窗台搬下来,转身摞在另一堆书上面。
靠墙堆地上,所以堆多高都没关系。
“这是你的书?”祝池问。
宋时点头,说:“刚老马找我,走得匆忙,忘了提醒你搬书的注意事项。”
两人蹲下去码书,背对教室。
“没事儿,亲身下河知深浅。大顺点一次我不就知道了。”祝池说,看起来毫不在意。
“也是,”宋时说得轻飘飘的,“不过你要是分点儿看热闹的时间去找位子,没准儿还能找到。”
祝池:“……”
位子是在看热闹之前就已经没了,干看热闹什么事?
“是没见过摔跤,还是没见过两个人一起摔,”这个话题还没完,宋时眉梢轻挑,语调阴阳怪气,“看那么久,就那么好看?”
“……”
听听这是什么骚话。
真当他什么都不懂么?
也不知是谁先想歪了,但祝池是打死不会认的。
他真觉得和宋时待久了,脸皮好像会变厚,现在说起骚话来同样面不改色。
他反问:“那你看我那么久,我就那么好看?”
第40章
这对话趣儿的很。
颇有种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而看风景的人在看你的意味。
而出现这种情况只能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在这个人眼中,人比风景更好看。
这是个傻问题, 一个不用别人答自己就能解的傻问题,可惜双方都太迟钝,没有立即反应过来。
宋时先是一愣, 无处安放的手开始摆弄地上的书,一摞书像是码了一个世纪。他又开始砌墙了, 上面原本错落的书逐渐和下面对齐, 统一于一条铅垂线上。
祝池在线等答案, 眼神直白又有些得意。
越是势均力敌的人在一起越是容易争高低,也包括嘴上功夫,祝池对此乐此不疲。他压根没期望对方会真的回答,只是想逗逗他。
祝池耐心等他码好书, 虽然码的是他的书, 接着起身道:“走吧, 再不回大顺估计得怀疑咱俩丢了。”
宋时也站起来,说:“你先进去, 我等会儿。”
祝池:“?”
等什么?逃避问题也不是这个逃避法儿啊。
他拍了下宋时胳膊,宽宏大量道:“我刚就随口一问, 你随便听听就行。毕竟我好看是事实不是?”
“……”
“你好看是事实,但——”宋时平静地重复一遍,提着口气接着道, “但我刚跟大顺说出去上厕所,不去一趟太假了。”
祝池呛了下,一句话给他打回原形,脸上糊得浆糊顷刻剥落。
他真想从窗台直接跳下去, 但他不能,那会疼,所以只好独自地、仓皇地、头也不回地溜进教室。
小晚自习下了后,班里人便一窝蜂围上去看考场。
考场座位表从a4换成了8k,前排眼尖细心的人注意到后,足足吊了一整节晚自习的胃口。
“咦?我怎么有好几个考场?”有人问。
“这次好像是不同科目在不同考场。”有人指着座位表第一排说。
“搞这么麻烦……那种连着的考试中间就休息十分钟,要是从一楼蹿到五楼,附加找位子,一半时间都过去了。”
“这么说岂不是还没喘过气儿,就要发试卷啦?!”
“……”
他们的忧虑很有道理,但学校既然如此大费周章地排考场,自然也有它的考量。
大顺随即补充道:“大家别担心,这次考试时间很充裕,半天考一科,不存在慌里慌张赶考场的情况。”
说完下面人登时松了口气。
“而且还有一个好消息,化生这次分开考!”大顺宣布。
下面人刚松下的气提起来,教室更安静了,大顺瞬间有点懵。
不是好消息嘛,怎么是这个反应?
于是他接着解释:“化生连考你们不是总觉得时间太长嘛,所以这次好了,完全按照高考模式来。所有选考科目都分开考,考到哪一科,哪一科的人就进考场。”
“要说这还得感谢你们高一的学弟学妹,他们十一晚来两天,教室正好借给你们作选考科目考场用。放假前已经布置好了,和我们这一个标准,够贴心吧?”
“……”
怪不得七校联考这么着急,下面一众人心道:
多放几天假,那真够辛苦你们的了。
想当初,他们高一的时候可没这机会。
选考科目分开看似是件好事,但一中从分科开始就一直是连着考,任何打破习惯的事都属于不确定变量,因此大多数人对此并不感冒。
反而这种慢节奏的考试安排给人一种非同寻常、特别正规的感觉,十一前对此不以为意的一班同学,也一瞬上了压力。
十点,大晚自习铃声打响,晚自习的氛围却没被扰乱,不少人还沉浸在紧迫的复习中,屁股像是被胶水粘在椅子上,仿佛意犹未尽。
祝池利用小晚自习简单将明天要考的科目过一遍,大晚自习便没给自己定要求,只随便刷了几页必刷题。
他收好书包环顾四周,却突然觉得自己有点儿格格不入,于是又将书包放回抽屉,随意翻着古诗文小册子。
旁边人不动,许向暖不急,贺景阳也没来找。
所以他还是安心待这的好。
又不知过了多久,“啪嗒”,旁边人合上笔帽,宋时对完最后一题答案说:“走吧。”
祝池正拿着小册子边记边划,今天效率难得高,不一会儿就记下一整段,他回过神问:“现在吗?贺景阳还没来呢。”
宋时看一眼挂钟,距离下课铃响已经过去了足足二十分钟,班里却还剩一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