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他知道燕国公和姓褚的不和,不会让姓褚的好过,一定会帮他想好两全其美的办法。而且,在他眼中,尽管燕国公府的双儿不见了,皇室没和燕国公府结成亲,但燕国公就是他天命的岳丈,天然是站在他那边的。
燕国公不知道和他几乎同龄的皇帝是怎么想的,倘若知道,估计会吐血。
他道:“臣听太傅说安王和安王妃要去皇陵种田,据臣所知,前些年百姓们迁徙,皇陵那里正好有十万亩良田空闲。”
夏枢:“……”
百姓迁徙,良田空闲,说的真好听,明明是发生了大旱灾,百姓们流离失所,死伤太多,那地方地都荒了。
不过有田总比什么都没有强,夏枢总体上还是很满意的,就是不知道永康帝会不会同意。
夏枢看向永康帝。
永康帝有一瞬间的心疼,十万亩地呢!
不过想想都已成了荒地,那地方鸟不拉屎的,没什么人,他也就勉强觉得还行吧。
于是,他调整了表情,一副都怪褚源的模样:“源儿,你这孩子,有困难怎么不早说,若不是太傅说出来,朕还不知道你们的经济是这么个状况。朕原是想着给你封些什么,但都怕不合你意,听太傅说你要种田,我瞧着也没哪一处良田有皇陵这块大,你瞧着怎么样?”
他道:“李朝税收年年下滑,国库空虚,朕的私库都充入国库了,手里也没多少银钱,就赐你一座宅院,过了元宵,朕就叫人过去皇陵,帮你建宅子,等你们到了皇陵,可以直接入住。至于种子、农具这些就由你大堂哥和二堂哥包了,都是一家人,他们也得出些力,就一人两千两,你看怎么样?”
没人比褚源更了解永康帝的铁公鸡属性,知道给这些东西已经是永康帝的底线,褚源见好就收:“谢谢皇上。”
只是褚源还有一个事情要解决,他道:“七年前敲晕、绑架、想要杀臣的人,至今不知身份,臣担心离开京城后,那人会对臣下手,所以臣还有个不情之请。”
他这话一出,殿里人的目光就隐隐朝大皇子、汝南候以及二皇子身上瞟去。
大皇子立马就怒了:“看什么看?又不是我下的手,不举之人有什么可在意的。”
二皇子现在没他那么硬气,但脾气也不小,阴阳怪气道:“本皇子从来不对不举之人下手。”
群臣:“……”
夏枢真是气炸了。
虽然褚源为他默认了不举,但这人张口就拿不举羞辱人,实在是太恶心了。
他怒道:“就会嘴上叨叨,你们敢当着众位大臣的面立誓吗?,说你们以后要是敢对褚源下手,就永生无缘皇位,会不得好死,死无葬身之地,你们敢吗?”
他气道:“不敢立誓就给我闭嘴,嘴上说看不起,行动上却死盯着,恨不得斩尽杀绝,你们这种窝窝囊囊,不敢明着来的小人,连不举之人都不如。”
“谁说本皇子不敢立誓。”不举是男人最大的耻辱,不如不举之人,是最大的侮辱,二皇子拍桌而起,怒道:“本皇子就此立誓,以后谁要是在意李褚源,对他下手,谁就是乌龟王八蛋,一辈子别想肖想那最高之位。”
他呸了一声:“别搞得谁都害你们,你们也太看得起自己了!”
说完,衣袖一挥,就神情不屑地坐回到了椅子上。
夏枢得了他的当众誓言,才不在意他的态度,他转头看向大皇子,冷声道:“你呢,不敢当众发誓吗?”
大皇子正想开口,汝南候眼神制止了他,笑了笑:“安王身体有疾,老夫知道你火气大……”
“汝南候好生厉害,不过一个眼神,就能叫大皇子甘做缩头乌龟,半点都不敢反抗。”夏枢瞧他们之间的眉眼官司瞧的分明,冷笑一声:“二皇子坦坦荡荡地立誓,大皇子却只会看外祖眼神行事,看来嫡子和庶子,不管是担当还是气度,都是天壤之别。”
嫡庶之分是大皇子二十多年来的心头之恨,废后进入冷宫,他才扬眉吐气,此时听到夏枢的话,整个人都爆炸了。
“李茂算个屁的嫡子。”大皇子大怒道:“就褚源那畏畏缩缩的男人,躲在双儿屁股后,老子一辈子都瞧不起他。以后老子再给他一个眼神,老子就天打五雷轰,谁特么的在意一个不举的男人,他还不配当老子登上最高位的垫脚石。”
永康帝:“……”
如果他还有其他儿子,他早就把这两个孽种给掐死,塞回娘胎里去了。
任何一个当皇帝的都不会喜欢被人觊觎皇位,可他的两个儿子既蠢又坏,从来就没遮掩过野心,今日竟敢当着众臣之面,把对他屁股底下位置的觊觎大喇喇地吼出来,也是他没想到的!
简直翻了天了!
永康帝气的眼前发黑,大吼一声:“你们都给朕住嘴!”
夏枢已经得到了想要的,自然鸟悄地闭嘴,他悄悄移动了一下腿,跪的时间太长了,地上又冷又硬,有些些难受。
景璟见他皱着眉,不由得担心,气声问道:“你没事吧?”
夏枢摇了摇头,眼神示意他别说话,永康帝都快要气炸了,他们可别引起他的注意,惹祸上身。
景璟今日也是提着胆子行事,背后早就冷汗淋漓,见他摇头示意,便也赶紧闭上了嘴。
只有景政,真是要气坏了。
不过现在不是教育景璟的时候,他只能压着火气,听永康帝说话。
永康帝仿佛没看到殿上跪着的几人,他喝止了大皇子等人后,很快就收拾好了表情,询问褚源:“有什么事你就说吧。”
褚源道:“皇陵千里之遥,路上危险重重,臣目盲,只能依靠夏枢,若是遇上土匪或者未知的危险,臣怕他一个人抵挡不来。另外,破家值万钱,以防到了地方什么都需要买,臣想运些东西过去,所以希望皇上能派人一路护送,顺便帮着运些东西到皇陵。”
夏枢一愣,眼睛嗖地一下就亮了。
他怎么没想到,他们的粮食还可以这样运?
怪不得褚源把燕国公要沉尸他的事情说出来,只要他们没有彻底安全,他们就可以申请保护,借此方便。
永康帝也是一愣,但是回过神来,他心里比夏枢还激动。
“是得派些人一路保护你们。”永康帝压下心中的欣喜若狂,故作惭愧地笑道:“朕差点儿考虑不周了。”
他略微思索了一下,说道:“按理说,你有了封地,就该有文相和武相来帮你管理。这样吧……”
他道:“武相就由朕来指定,正好此次带人一路护送你们过去,皇陵人生地不熟的,你也需要人管理当地人,这些人到了那里也不必返回了,就留在皇陵,由你调遣。至于文相,就由你自己做主,你瞧瞧谁得用,自行商议决定就成。”
“哦,对了。”永康帝笑了笑:“武相朕就任命元州担任,此后就由他来保护你和夏枢的安全。”
夏枢目瞪口呆:“……”
什么鬼?
第125章
“皇上, 此举不妥吧?”沈太傅皱着眉:“元大人一介文官,如何做得了武相?”
不说燕国公一府和淮阳侯府的血海深仇,元州不可能忠诚于褚源, 就说元州对夏枢的死缠烂打, 就绝不能叫他做褚源的武相。
先前明目张胆地和褚源抢人已经是闹得外面传言沸沸扬扬,今日殿上这一闹,明显是燕国公的一顿家法没起作用, 元州对夏枢的觊觎之心没死,意图搞臭褚源的名声。
这样的人, 永康帝安排给褚源做下属, 是嫌褚源和夏枢夫妻俩以后的日子太好过吗?
永康帝当然是用心不良,他笑了笑,安抚道:“元爱卿出身将门, 武艺非凡, 带领将士护卫一方的本领有燕国公府的家学渊源, 想来不过是小菜一碟。”
“再者……”他叹了口气,一副忧心的模样:“南地、北地现在有老将镇守, 但李朝将才青黄不接已是不争的事实,朝中的俊才如若再不进行历练,李朝迟早要走到无将可用的地步。”
夏枢想说你现在觉得无将可用, 早去干嘛了,整个李朝,几乎所有武将后裔在你这一朝都走了文官之路, 是什么原因你不清楚吗?而且, 想历练元州,你派他去南地或北地前线啊,跟着我们干啥?实在想派人历练, 你把褚洵安排给我们做武相啊。
夏枢不用深想,都能预料到元州若是真做了褚源的武相,会有多不服管教,若是再死皮赖脸地缠着他,外界不知又要闹出多少风言风语了。
夏枢想想就头疼,不想以后麻烦,就开口道:“小小武相,元大人屈才了,把他留给南地或北地这些更广阔的空间吧。”
沈太傅见他开口拒绝,心里满意,点了点头:“小枢说的是,合格的将才只有在战场上才能历练出来,皇上有意培养元大人,还是别让他屈居在王府的方寸之地了。”
元州年纪轻轻就任正四品的督察院六科给事中,和褚源的大理寺少卿是同级,还是实权职位,在京城年轻一代中可谓是风光无限。让他去给褚源这个受针对、没什么发展前途的亲王做下属,还是文转武,跑到鸟不拉屎的地方,确实是屈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