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我问他,“你这是在做什么?”
他不答,只认真地吹着曲子。
这曲子听来熟悉,听到一半,我终于记了起来。太祖开国之后,曾与金兵在南阳城有过一战,此战溃败,金兵破城而入,屠平民十万。击退金兵之后,为超度亡魂,礼部司乐刘善特谱此曲,在南阳城连奏十日。后此曲传入民间,从编钟改为了琴、萧演奏,再由人谱词,成了一首常见的小令,名曰安魂令。
祁桁吹完一曲,将竹叶收起,方回答了我的问题。
“你不是怕这后山有竹子精的冤魂吗,我在度它。”
他声音清冷,如这夜空寒星,高悬天外,明明有几分玩笑的话,听来一点也不玩笑了。林中的风吹到我心尖,稍有点痒。
天地寂静,万物都已眠寝。我擅自地,不由自主地,将那颗关了许久的心放了出来。
一片漆黑之中,我听见自己说:“要么,你也度我一下吧。”
说完,再无人应答。夜色中,我看不清祁桁的神情,但能感觉到他在看我。
那一刻,我陡然生出了一种惶恐。
我的这一点放肆,他当真察觉不出来吗?这样心思,在他这种自持的人眼中会作何观?他若真明白过来,会否从此将我疏远?
我脑中一片混沌,许久,终于听他开口:“你……”
我倏忽便清醒了,赶紧将他打断,嬉皮笑脸道:“与你逗乐呢。”
祁桁又沉默了。
过了不知多久,我听见他硬邦邦的声音。
“回去吧。”
他抬脚往前面走,也不回头看我。我一时之间有些忐忑,没注意着路,绊到了块石头,额头磕在了他的背上。祁桁整个人一僵,我赶紧起身。
跟他道歉,他却什么话也不说,径自接着往前走。我那时便彻底明白,他是真的对我生气了。
龙阳之好,书画中描绘得虽然不少,可正如祁桁所说的那样,大都是将少爷书童,王侯娈侍作配,放浪形骸只图一乐,不过是在倾轧可怜人,不是什么上得了台面的东西。
祁桁若知道我的心迹,只会觉得我是在自甘堕落。
故此事,我从未挑破,也从未跟任何一个人说起。
贺栎山低头一笑,道:“殿下作何紧张,我不过开个玩笑。”
言罢,拎起酒壶,将我二人酒杯斟满。饮罢片刻,又道:“林左少卿风姿在朝中也算数一数二,只是依我看,殿下若真有好此道,还是得寻个贴己的。喜欢皮相好的,且去慕云楼寻,喜欢有才情的,且去萧雨馆寻,临安城那么多俊朗公子,殿下何必非要碰有官身的,麻烦。”
道理是这个道理,但我有时也想不明白,究竟我是喜欢男子,还是只喜欢祁桁这么个人。
良言劝不过该死的鬼,我顺着他道:“怀深说得是,只我头回动情,尚不知如何退解,便将依着了。”
他将头一摇,神情中似觉得我已经没救了。
耽于情爱,不甚体面,可要做到贺栎山这样洒脱,世间又有几人?
再饮几壶,贺栎山醉意更甚,眸光迷蒙潋滟。他这样闷头喝酒,与往日很不一样,好似心底藏了什么事。
等这府上的松苓酒都被喝了个精光,贺栎山方颤巍巍站起身,我怕他栽进湖里,赶紧过去将他扶着。他闭着眼,顺势就倒在了我的怀中。温热的下巴将我的肩膀抵住,气息呼在我的耳边,带着一些松苓酒香,和衣服的熏香。
我将贺栎山扶正,见他嘴唇微动,像要说些什么,偏头过去,只听见他一句喃喃,扎进我耳朵,听不真切。
我问了一句:“什么?”
他呼吸匀速,身体发沉,像是已经昏睡。
后来我回到府上,再想起来,觉得他说的似乎是,“莫要怪我”。
***
又过两日,我将遇刺受惊这出戏码准备周全,估摸再去大理寺寻林承之,不料他却亲自上门来了。
说是要谢我先前举荐他破案一事。
我二人去了晟和街的一家酒馆,进了间包房,点了些菜,一壶酒。他道了些多谢的话,我一一招应着。纵然他万般不乐意见我,机缘巧合受了我的恩,仍然不怠慢这份礼数。
我终于想到了这件事的解法。
无论我强硬还是服软,都是下策,只要我施恩,他就必然要报。
他便是这么个人。
当年走后,我从未想过我与他还会有再见的一日。也从未想过,再见时,会是这般景象。
他当时在柳府中那样说,是不想与我再谈论过去之事。我也不去触他的逆鳞,既然他入朝为官,今后也大有相处的时日,不作重逢,只作初识,也是上天垂帘,慢慢来便是。
第38章
席间喝得差不多了, 我跟林承之讲了遇刺一事。
听完,林承之眉头紧了紧,道:“过去这么长时间, 再要追查取证就难了。殿下应当早点报给大理寺。”
我观察他脸色, 似乎并没有什么异样, 道:“林左少卿说得是, 只是当时本王觉得正逢景杉大喜之日, 便没有声张。”
想了想,我又补充道, “这回本王亲自参与追查了舞弊一案,亲眼见识了柳尚书高晟等人之死, 一时心有戚戚,害怕那幕后之人也对本王下手。”
“殿下的意思是说……”
我死了能得到好处的人, 无非是我几个兄弟,上回追查舞弊案, 又查到太子头上, 他定然知道其中利害。
林承之道:“殿下想让下官怎么做?”
我心中暗喜,面上仍严肃道:“不若林左少卿先来本王府上看看那箭。”
林承之抬头与我对视,面色平静,一双眼睛净亮冷彻, 好像将我看了个透。
我心又不自觉提了上来, 一头热血凉了几分,等待片刻后,却听他道:“既如此, 下官就走一趟吧。”
他说这话,好像做了极大的挣扎。神情像是不情愿,又像是在愧疚, 可他何须对我愧疚?想必是不想跟我走近。
我唯一知他身份底细,他对我提防也是应当。
可我从没想过跟他争夺惜梦,也从未想要拿捏他把柄,只有待日子久些,他就应当明白我绝不会害他什么……
饭毕,夜色已深,我与林承之一同到了晋王府。他先是去问当日那几个轿夫和护卫。
那几个人看向我,我遂道:“这位是大理寺的林左少卿,你几人将那晚情况如实向他禀报即可。”
待那日的轿夫和护卫一一将情况说明,林承之对我道:“最有嫌疑的,应该是那晚一同参加了喜宴的宾客,知殿下你当日行踪。既然无人见过行刺之人相貌,查起来便有些麻烦,殿下可否将那箭交予下官,待下官回去仔细看看。”
说完,又补充了一句,“此案棘手,下官不敢向殿下作甚么保证。”
我自然也不要他保证。
我道:“无妨。林左少卿公务繁忙,本王这事到底也过了好几个月,不急这一时。”
林承之道:“多谢殿□□谅。”
引林承之回了房,我打开抽屉将箭给了他。
“这件事情不宜声张,即便有蛛丝马迹的指向,乃至查出来凶手,林左少卿也能只告知本王一人。”说完,我隐隐觉得有几分刻意,再捏着眉心佯作担心补充了句:“本王并不想将此事闹大,只是想早做防范。”
林承之一双眼睛清澈见底,似乎丝毫没瞧出我的私心,道:“下官明白。”
这档子事搞定,我在府上便时常作画、读书、烹茶、练字,捡起来从前风雅的爱好,只不知为何,总是心中惴惴,感觉忘记了什么事。直到某日,康王府的管家来府上找我,让我去救他们家王爷。
得,原来是忘了景杉的事。
宸妃那时跟我说什么来着?叫我好生教训一下吴筠羡。我心中没将这当回事,宸妃没有分寸,我却不能去搅这一滩浑水,乱掺合别人家事——谁知会不会越掺合越乱?就这么给忘了。
据何管家说,成婚之后景杉仍时常在外头赌钱,有时输得太多,还得叫人回府去取,恰好被吴筠羡看见一回,转头查了府上的账,当即勒令他不需再去赌坊,更不许管家支钱给他。管家夹在中间难做,偷偷支了几回钱,吴筠羡发现十分生气,威胁要将他赶出府。
景杉没法赌钱了,有时景杉那帮狐朋狗友——也包括贺栎山在内,请客喝花酒,他便去凑凑热闹。哪知吴筠羡连这也不许,闹腾了几回,又让他写个什么保证,景杉不肯,吴筠羡索性就将他关在府里了。
我既同情,又震惊,还有一些好奇。故下轿之后,先问了句:“你们家王爷到底输了多少钱啊?”
何管家抽抽声一停,伸出五根手指,压低声音道:“这个数。”
我道:“五百两?”
何管家摇了摇头。
我道:“五千两?”
何管家迟疑了片刻。
我道:“五万两?!”
何管家将头一点,我深吸了一口气,稍定了定心神。走了两步,我又有些疑惑,道:“你们康王府那么多人,难道都帮着吴筠羡去了,还要本王去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