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没有人委托。如果有,就是我已经在天上的兄弟姐妹。”乔山求死不得,伏在地上,哀哀痛哭了起来,“伟大的祆神啊,你为什么不让我去见他们,为什么?!”
  他哭得牙帐众人都心生哀戚。康孝哲更是低头不语,他翻过来覆过去地摆弄手中的一只荷包,不住地咽着吐沫。
  洛北见状,干脆换了粟特话同乔山说话:“我是大唐安西都护府司马,姓洛,单名一个北字。你到底有什么冤屈,从实招来,我可以考虑放过你的性命。”
  “放过我的性命......祆神在上,我的性命留着有什么用处?”乔山苦笑着用突厥话答他,“我们毕国已经被大食攻击数年了,我们曾经向大唐求援,大唐没有理睬我们。我们说,是啊,大唐的军队已经离开西域很久了。我们也很久没有向大唐的皇帝赠送礼物。他们不理睬我们,是应该的。”
  他说着,不禁落下泪来:“可是突骑施人呢?可是你乌质勒和康孝哲呢?为了请求你们的军队保护我们的安全,我们一而再,再而三地将国中的宝物赠给你们。我们请求你们,祈求你们来保护我们的安全。但我们一匹马,一个人都没有见到。你们就是这样对待我们的吗?!”
  他哭得肝胆欲裂,乌质勒也不禁为之动容:“当时毕国向我求援,我虽口中答应,却碍于部族之中事务繁多,未能出兵。如今事务已毕,不知毕国现在如何了?”
  “毕国已于三月之前陷落于大食总管屈底波之手。”乔山道,“城中的所有粟特商人都被要求付出与自己体重等重的黄金,才能离开。我的几个叔伯兄弟把他们的黄金都给了我,自己却死在大食人的屠刀之下。我们城中,只有三十个人活下来,剩下的,都死了。”
  这等惨剧,即使是在鲜血与劫掠频发的草原上,也是极为少见。乌质勒面容严肃,苏禄脸上已是怒不可遏,娑葛和遮弩对视一眼,都把目光投向他们的父亲。
  唯有康孝哲忍不住痛哭出声:“是我对不起毕国的父老乡亲.......”
  “我活着来到这里,就是为了复仇。”乔山叹了口气,“可惜,我的愿望再也不可能达成了。”他说罢,竟猛然挣开巴彦的手,一头撞在牙帐中的立柱上,当场没了气息。
  “公子,我.......”巴彦错愕地抬起头,看着洛北。
  洛北摆了摆手:“没事,不是你的错。”
  他这番温言,听在牙帐众人耳中显得分外讽刺。娑葛反应过来,低声对洛北道:“实在是抱歉,叫洛司马看了笑话。司马操劳多日,想来还没有好好休息过,我这就送您回营帐沐浴更衣,好好休息一番。”
  洛北也知道他们尴尬,低头应允:“我的这些随从,还请娑葛首领帮忙安置。”
  娑葛连忙答应:“这是当然,这是当然。”
  他们走出牙帐。洛北才半是好奇,半是询问地开口:“毕国和大食的战事,究竟是怎么回事,娑葛首领可否与我解惑?”
  娑葛道:“是这样,大食吞并波斯之后,一直对富庶的昭武九姓之地虎视眈眈。毕国地处最西,靠近乌浒水,一直受到大食军队的越河侵扰。毕国的这些粟特人屡屡通过康孝哲向我父亲求救,我父亲答应过,但却一直受困于西域局势,不能出兵。如今,毕国陷落,他们的遗民前来复仇......真是惨剧啊。”
  “是这样。”洛北在做乌特特勤时,了解过乌浒水附近的局势,大食吞并波斯以来,确有东侵之心。但只是侵扰,如此大举进犯,他还是第一次听说。
  但凡久掌情报之人,都会对这样脱出自己掌控的情况焦躁万分。洛北也不例外,他虚应几句,送走娑葛,立刻下了决心,叫来随行前来的一位亲兵,命他将一只银筒递了出去——他一定要知道大食那边,到底出了什么变化。
  洛北在突骑施的营帐中休息了一日一夜,第二日清晨,他来到牙帐,向乌质勒辞行:“乌质勒首领既然已经康复,下毒之事也水落石出,我实在不能再在此地搅扰,还请乌质勒首领准许我回碎叶城,向郭都护复命。”
  “此番事情,全赖洛司马才得以解决。”乌质勒道,“我正要款待司马几日,以示我谢意。没想到洛司马竟急着要走。洛司马,今日牙帐只有你我,我们权作闲谈,你可否对我说几句真话?”
  洛北不知道他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只望向了乌质勒:“不知道首领要问我什么?”
  乌质勒见他紧张,不由得一笑:“我要问的与大唐机密无关,只是想问问你,你对我这个儿子娑葛,有什么看法?”
  “父子家事,恐怕不是我这个外人应该置喙的。”洛北道。
  乌质勒径自望着他,只见他一张英俊面容全无半点波澜,只有一双琥珀眼眸在光照下璀璨如金,不由得轻轻一笑:“洛公子,你不是汉人吧?”
  第87章
  “哦?乌质勒首领何出此言?”洛北依旧是一副平静神情,看不出半点异样。
  他这反应在乌质勒意料之中,乌质勒别过头去,拿起手边的一块牛乳酥糕塞进了嘴里:“很多东西……相貌、身手、行事的风格,但最暴露的一点,却是口音。”
  他嚼了几下,将口中的糕饼咽了下去,复又看着洛北:“自土门大汗与室点密大汗分治东西突厥以来,东西突厥交流日少,口音各有不同。但因东突厥毗邻中原,与中原往来甚多,几乎所有汉人学的突厥话都是东边的口音……只有你,洛公子,你说的突厥话与我突骑施人同出一源,是西突厥的口音。”
  洛北报以短暂的沉默不语,他知道自己有好几个理由可以搪塞过去,比如他曾经在凉州担任过数年录事参军,每日在关卡上听着各色口音来来去去,能任意切出任何一种口音来和人对话。但他更好奇乌质勒说这些话背后的目的:
  “我是庭州的兴昔亡可汗、北庭都护阿史那献将军的族亲。”
  乌质勒似乎没有为这样的回答感到意外,他坐直了身体,又从上到下,从下到上地打量了洛北一番:“兴昔亡可汗家族噩运缠身了百年,竟然在年轻一代得到了祆神的赐福……前有乌特特勤,后有你。我真是羡慕阿史那献的好运气。”
  “首领会把此事告知郭都护吗?”洛北打断了他的自怨自艾,轻轻抛出了一块探路的石子。
  乌质勒摇了摇头:“汉人们说,亲疏远近,内外有别。我是外藩首领,你是正儿八经的大唐使臣……我告诉郭元振,他的第一反应也只会是怀疑我有什么居心,我不会干这样的事情。”
  洛北在心底冷笑了一声:这个乌质勒倒还不算太蠢,面上却不表,只是望着乌质勒,等他把话说下去。
  “汉人还有一句话,叫‘父母之爱子,为之计深远。’”乌质勒道,“我可以不再对第三个人提起此事,也可以接受你们大唐开出的一切苛刻条件:我不要碎叶城,不要可汗称号,接受你们给的郡王爵位和都督称号,甚至可以归顺在阿史那献麾下,听他的调度。但我有两个要求。”
  洛北点了点头:“请讲。”
  “第一个要求是阿史那忠节必须离开西域,去长安为皇帝宿卫宫禁。”乌质勒道,“他野心勃勃,做梦都想恢复昔年西突厥的荣光,但能力不足,有他在,西域的和平迟早有被打破的一日。”
  自贞观年间以来,无数被征服的异族贵胄丢下部族和军队,只带着家人去长安为皇帝宿卫宫禁。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在长安过上了锦衣玉食的生活,再也不去想过往那些称王称霸的如烟往事,心甘情愿地做起了大唐的臣子。
  洛北知道阿史那忠节的为人:“我可以答应,但忠节将军麾下的兵马和部族不能归娑葛统领。”
  否则娑葛就会一人坐拥突骑施和胡禄屋的两部势力,对大唐在西域的经营是个极大的威胁。
  “胡禄屋部连忠节都未必信服,何况我那个儿子娑葛呢?”乌质勒笑了,“就是交给他,他也没有管好的本事。按照大唐朝廷的规章制度,那个时候他们都会是阿史那献的属下,这样的问题,就交给你家伯克去头疼好了。”
  洛北知道他这话言下之意是已经默认把阿史那忠节的部族和兵马交给阿史那献:“另外一个要求呢?”
  乌质勒苦笑了一声:“另一个要求,和我这儿子娑葛有关。”
  他说着,扶着牙床颤颤巍巍地站起身:
  “洛公子,我今年已经年过六十,戎马半生,伤病缠身,此刻又遭人下毒,虽得你妙手回春,我又还能活多久?一年,两年?这些年,我只顾着打仗,疏于对子孙和部下的管教,他们迟早会在冲动和别人的蛊惑下酿成大祸……”
  他双膝一弯,跪倒在地:“我求公子,到时候看在我今日的退让份上,宽恕娑葛的一条性命,为我的家族留下一点血脉。”
  洛北望着他,知道他既然只说“洛公子”而不称“洛司马”,便只是要得到洛北的承诺——不是大唐,不是安西都护府,只是洛北自己。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