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这样一总结,这个官职他得到的仿佛有点所应当的意思了。
再者说,这里是乐安郡,他出生于乐安陆氏,兵锋肆虐后这里情况其实已经差到了一种不忍直视的地步了,郡守全家都死了。
与其指派外来者还需要时间适应,还不如就让土生土长的地头蛇来干活呢。
至于守孝,这就是特事特办的例子了。
大汉讲究以孝治国没错,但是这个孝道真的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愚孝,像陆离这种家里遭难,就剩下他一根独苗苗的,现在抓紧时间光大家族才是人们认可的孝道。
他要是真的傻傻守孝守个几年,等守完黄花菜都凉了,没人会赞扬这种孝道的。
别说他这种情况,一般人家都有守孝守到伤害自己是不孝的说法。
现在皇帝亲自下令,就相当于对方出面夺情,让你的任职不受守孝的影响。
这位死后谥号为灵的陛下虽然称不上好皇帝,但是对于此刻的陆离而言,还真有点你人还怪好嘞的感觉。
尽管这个官职并不在陆离的计划之中,但计划赶不上变化快也是常有的事。
陆离当着天使的面,先是代表个陆氏感激了一下皇恩浩荡,然后代表为国捐躯的祖父发表了爱国感言,最后是自谦愧受无果后表达自己要紧随祖父步伐的爱国体会,走完一系列流程后才接过了任命。
这套流程并不是硬性要求,也不是人人都会做,毕竟这个世界上无论古今,从来不缺少不会来事的人。
但同样都是走流程,总有人能够走的格外赏心悦目,是的,说的就是陆离这样的。
古代选官是有面容审查的,能当官的少说也得是一个样貌周正,而陆离则属于好看到特别突出的类型,放到史书里都能比别人多一笔容貌描述。
也不知道是不是在山上守孝守的久了,长的仙气的人身上也自带一股仙气,他在说这些客套话的时候也不会影响这份仙气,不会让自己显得媚俗,看起来仙气又特别真诚。
天使暗暗记下,准备回去跟皇帝分享外出见闻时说。
少数几个在战乱中保存下来的家族派来吊唁的人见此,几乎立刻擦去了有关陆氏长孙随父隐居被养废了的猜测。
闻讯前来吊唁的人稍稍增多,身份也相对高了不少。
但就现在这个大体上结束黄巾叛乱,小股反贼还在流窜的情况,还真的不能有太多期待。
虽然有了皇帝夺情不用守孝多年,但是该有的丧葬流程还是必不可少的,这可是为国捐躯的忠烈,葬礼怎么能够随意了事。
一边忙着葬礼,一边为了不辜负皇恩浩荡、接过忠烈大父的接力棒,更为了尽快帮助此地百姓,陆离也是在着手了解乐安郡的情况。
乐安郡的情况称不上好,作为其中最大地头蛇的陆氏都几乎灭门了,更不用说其他家族,个郡的官员以陆离大父为首,不是殉国就是从贼,个高层几乎被清了个干净。
这种情况对陆离而言,称不上绝对的好,也称不上完全的坏。
一张白纸好作画,这种几乎一切完蛋的情况,让陆离上来就可以组建自己的班底。
但陆离真的是毫无经验,对于为官新手期的他而言,这种没人帮忙的情况也少不了麻烦。
需要中央任命的郡丞还没有指派下来,至于掌管军事的郡尉,如今一般都是边塞地区才会设置,内部发生叛乱也会临时设置,但这边的情况实在是不咋地,上面的意思是让陆离这个试用期郡守将军事一并处了。
内地郡守大多都是行政军事一把抓的,这个安排倒也算是合。
县令、县长受到郡守管辖,但同样是中央任命。
陆离这个郡守可以征辟的是郡府属吏,如功曹、五官掾、督邮、主簿。
提到青州乐安郡你能想到谁?
就历史名人来讲的话,陆离真的一个都想不到。
这里不是颍川,没有那么多的名人名士,无法凭借历史知识起到什么先知作用。
可他在这个时代已经活了二十二载,比他在现代生活的时间都要长了,要还是只能靠着前世记忆而行事,那这些年真的是白活了。
也不必识人之能达到伯乐相马的水平,就现代人事招聘看看一个人做这个工作合不适合适,这应该不能说是会将人难死的难题。
陆离也没有眼光高到非要找张良萧何那个标准的,他就是想要找能够踏实做事的,世家豪强被灭干净了就找寒门,本郡缺人就找其他郡的。
他倒也没有搞什么招贤令,太招摇了,这也不是他该干的事情,他只需要放出信号去就足够了。
古代交通信息传播是比不上现代便利,但你要相信渴求机会的人才拥有的信息网。
这可是郡守直聘,面试成功就能当官的那种。
世家豪强可能不在乎,但那些落魄寒门呢,那些比落魄寒门还不如的存在呢?
人员填满需要一段时间,但也不能人到不齐就不干活了。
陆离倒是可以等,但是百姓等不起。
世家豪强被清了一波的好处之一就这样显现出来了,大量土地隐户重新纳入郡县所管。
陆离大可以将这些收为己有,破灭的陆氏绝对分分钟做大做强,但来自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实在做不出这样的事情。
况且他家现在个就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状态,要那些东西有什么用。
要知道初步选定的未来老板曹老板,现在可就在隔壁看着呢。
第19章 忠仆
做官难吗?
做好官难吗?
对于来自21世纪的陆离而言,好官应该是清廉的、是有所作为的,是为广大百姓办实事的,是带领广大群众一起发展走向更好未来的。
但这里是已经开始比烂的东汉末年,是天灾人祸总不放过你的东汉末年,做好官突然就成为了一件简单的事情。
没人要求你让每个人吃饱穿暖,没人指望你可以妥善处好所有事情,更不会有人奢望你真的爱民如子。
前郡守也就是陆离大父,别看他以身殉国了,事实上该怎么说呢?
与其说对方是以身殉国,不如说对方想赢赢不了,想跑没跑掉,最后窝窝囊囊的就噶了。
事实上在翻看卷宗、了解情况的过程中,陆离在对方的死因中隐隐看到了陆乔、又或许是张角的影子。
不管这事真的还是假的,在陆离这里都只能是假的。
毕竟这事一旦披露出来,是张角的话还好说,反贼头目杀朝廷命官这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但如果是陆乔,陆离难道能够捞着什么好吗。
这个时候陆离倒是真的庆幸起自己成为这个郡守了,这是万一让别人发现
不对!
陆乔做事会这么不小心吗?
他看着那份好像特意展露给自己看的线索,突然意识到了这其中真正的含义死去的亲爹在用这种方式告诉他自己这份官职到底是谁的功劳。
至于其中可能有的风险,陆乔可不是在乎这些的人,他连自己的命都不在乎。
这难道就是对方说过的会迟到的弱冠礼?
连年的天灾从未放过大汉,已经死了三年的亲爹也完全没有放过自己,陆离都想连夜回去把对方的坟给刨了。
但他不是这么不孝顺的孩子,要不下次去上坟的时候去给对方种点花吧,带着农家肥,那样花才能开的鲜艳。
陆离处了那些线索,抹去了那些对方用以告知自己些许情报的要命信息。
带着满腔难言的情绪,陆离今天去大父灵堂前哭的格外真切。
孙儿我命苦啊,怎么就摊上这么个亲爹了呢,都说养不教、父之过,所以你死的真是活该啊,也不知道你到底干了什么事情将他惹毛成这样。
情绪宣泄的同时还刷了一波孝顺名声后,陆离顶着泛红的眼眶回到了府衙,然后在府衙外见到了一位眼眶红肿的故人。
对方虽乔装改扮,却丝毫不影响陆离一眼认出。
而在认出故人的那一刻,陆离心中有的不是久别重逢他乡遇故知的喜悦,而是一丝他自己都不曾察觉到的杀意。
陆离看着好似根本不曾认出自己的故人:壮士从何而来?来此何事?
故人不是别人,正是曾经被张角指派着护卫过陆离的石锤。
他认不出自己表面似乎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不说间隔的时间已经将近10年,当时他还是特意装扮过的。
可是如果真的没有认出来,今日又为什么会来呢?
再者说,上次虽然没有跟对方面对面,但对方都跟着张角一起上山了,难道会不知道他是谁吗。
退一万步说,就算他真的不知道,今天来这里见他这个郡守是要做什么?
陆离是见过对方对张角如何奉若神明的,他不信对方会在张角死后会倒向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