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想开后的乌锦整个人柔和下来,看着他清俊的脸庞,弯了弯唇,眼里含着笑意:“张大哥,你先松手吧,被人瞧见不好。”
  张宗这才赶紧松手,尴尬地摸了摸头,男未婚女未嫁,他们还没有成亲,这种亲昵的举动的确不大妥当。
  “张大哥,我们年纪都不小了,先前耽误了三年,我希望你尽快提亲,越快越好,你能做到吗?”
  张宗想也没想点头,乌妹妹说得对,他们年纪不小了,他因为年纪不小,却一直不说亲,被家里人念叨了许久,他额娘给他说了好几门亲事,都被他强硬地拒绝,他也想尽快娶她入门,免得多生变故。
  他肯定道:“乌妹妹说得对,趁着过年,不如大年初五,我带我家中长辈过去你家,商量我们的亲事。”
  “那就大年初五,我也回去跟我阿玛额娘他们说一声。”
  跟张宗分开后,乌锦走回自己家,乌安他们在外面玩得不亦乐乎,还没有回来,而他们的邻居马佳氏过来找她额娘跟小娘唠嗑。
  三个女人坐在铺炕上,边嗑瓜子边聊日常琐事,她阿玛不知去哪了,大家的年夜饭大多在天黑前吃完,多半在下午,旗人的习俗之一,所以年夜饭过后到天黑前这一两个时辰是后宅女子最清闲的时候。
  “三婶,过年好。”
  马佳氏的丈夫有两个哥哥,几家人住在一块,她的侄子侄女跟她是同辈人,都叫她三婶,于是她随着叫三婶,也好区分马佳氏上头的妯娌。
  “桃子回来啦,来,喝口面茶,热乎的,这是你三婶自己家磨的,特别好喝。”
  乌锦跟着盘腿坐在铺炕上,接过马佳氏递过来的那碗面茶,面茶的主要底料是糜子面,是黄小米研磨成粉制成,熬煮成糊糊状后往里面放芝麻酱、盐跟香油,再撒些炒好的花生碎,有时候还会放些坚果碎。
  她用瓷勺舀一口放进嘴里,浮在最上面的芝麻酱入口浓香,芝麻的香味四溢,温热的面茶喝着正好,她很快就喝掉半碗。
  “桃子,三婶家还有,你要是觉得不够,三婶再去盛一碗给你。”
  乌锦赶忙摆手:“三婶,够了够了,方才才吃过年夜饭,不是特别饿,这面茶很好喝,三婶家做的面茶一向好喝,一点都不稀,满是芝麻香,我都想跟着三婶学着做了。”
  马佳氏为人爽朗热心,她听完后立即乐呵大笑:“好好好,下次我做的时候把你叫过去,这可是你三婶独门手艺,轻易不教人的。”
  “三婶对我真好,谢谢三婶。”
  “你这孩子也是我看着长大的,能对你不好吗?你已经是我半个女儿了,真不用跟三婶客气,想喝的话,三婶再去盛一碗给你,反正我们两家离得近,走两步就到了。”
  完颜氏笑道:“好啦,她肚子估计撑着呢,喝一碗就够了,桃子,不许太贪嘴。”
  马佳氏突然话题一转:“桃子的亲事还没着落吗?桃子可是好姑娘,谁能娶到桃子,那是天大的福气,要不是我儿子年纪还小,我都想让我儿子娶桃子了。”
  马佳氏大儿子才九岁,跟乌安算是同龄人,在她看来就是屁大的孩子,乌锦一听这话,顿时哭笑不得。
  完颜氏倒是重重叹口气,显然是为她的亲事发愁,让马佳氏有认识的适龄男子可以介绍给她,家世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品过得去。
  “放心吧,我会留心的,你别太担心,我看桃子是个聪明的姑娘,说不定她过一阵子就给你找回来一如意夫婿,到时候是你们这些当额娘的舍不得女儿嫁出去。”
  乌锦不由心里一紧,三婶这话蒙对了,她既然让张宗大年初五上门,那她跟张宗的亲事估计离得不远了,反正不适合拖久,她想着两三个月就走完流程,成为人妻。
  马佳氏在她们家坐了好一会,聊尽兴后心满意足提着装面茶的铜壶才离开。
  第10章 上门提亲
  乌志善从外面回来,说他赢了一两银子,原来跑去胡同前头跟别人去玩叶子牌了,赢钱的他乐得合不拢嘴,大爷般到铺炕上侧躺下,腿伸直,让程姨娘给他捶腿。
  程姨娘没惯着他,用力捶了一下,说了一句他想得美。
  乌志善嘟囔一句这婆娘中看不中用,程姨娘气得直接上手捏他的耳朵。
  完颜氏在一旁笑着这一幕。
  乌锦也欣慰地看着,家和万事兴,他们家的日子虽过得普通平淡但祥和安乐,此时时机正好,她便出声道:“阿玛、额娘、小娘,我跟你们说一件事,大年初五,张宗说他会让家中长辈过来提亲。”
  完颜氏没反应过来,下意识地问了一句跟谁提亲。
  程姨娘拍了拍她额娘的手背,“可茹,你还有几个女儿让人过来提亲,当然是桃子,桃子,你说的张宗是张文渊的长子张宗吗?跟你从小认识的张宗?”
  乌锦点头说是。
  程姨娘目露讶色。
  完颜氏同样惊讶,她记得张宗,跟自家女儿是同龄人,小时候还来过他们家跟乌锦一块玩,张宗的父亲张文渊先前是镶蓝旗的佐领,如今已经是参领,她之前让自家丈夫多去讨好张文渊,只是丈夫是榆木脑袋,不擅长溜须拍马,阿谀奉承这种事,眼看着张文渊节节高升,她丈夫还只是普通的牛录。
  张宗更不用说了,那孩子听说前两年领了旗缺后进兵营后,短短两年已经升为正六品的武官,那是个样貌端正,眉眼齐全的孩子,每次见到她也是彬彬有礼的,她是有想过自家女儿能嫁给张宗就好了,先前她厚着脸皮主动让媒人把自家女儿暗暗介绍给张家,让媒人撮合,结果媒人回来跟她说张家那边门槛高,言下之意就是看不上她女儿,此事也只能作罢。
  如今怎么又突然上门提亲了?还是大年初五,岂不是只剩下四天了?
  完颜氏看着自家女儿,还是一脸不可置信:“桃子,你说的可是真的?他们真的要上门提亲?那你跟张宗有往来吗?这可不是小事,不能随便说的。”
  乌锦说她跟张宗从小就认识,知根知底的,正好他没娶妻,她也还没嫁人,所以就商量着结成一对。
  程姨娘说道:“这会不会太匆忙了一些?”
  乌志善也从铺炕上坐起来。
  乌锦说只是大年初五过来提亲,具体成亲的日子日后再定,她跟张宗年纪都不小了,又不像别人此前互不相识,所以不算太匆忙。
  程姨娘听乌锦这么说就知道她自己已经决定下来了,只是跟他们说一声,乌锦这孩子从小就成熟,基本上不用大人操心,而且特别有主见,她决定的事情恐怕他们也左右不了,做长辈的只能支持,于是她肯定道:“张宗这孩子不错,也是我们看着长大的,张家跟我们乌家也是同旗的,算得上门当户对,这是好事,可茹,你这两年一直操心桃子的亲事,这下好了,桃子自己挑的人比你挑的那些人好上几倍。”
  完颜氏倒觉得张家的确是门槛高了一些,尤其张宗是他们张家的长子,前途又好,他那额娘眼高的,谁都看不起的样子,她怕别人嫌弃自家女儿,嫁过去要看人脸色,低声下气地过日子。
  乌志善也同样觉得这是一门好亲事,他赞同道:“我见过张宗几次,相貌堂堂,配得上我们女儿,既然他们大年初五上门提亲,我们得提前准备好,不给桃子丢人,夫人,这两日我们一起去姑姑他们那走一趟,看他们能不能在大年初五当日过来一趟,作为长辈跟张家人谈亲
  。”
  乌锦有些动容,她阿玛这是要请姑母姑父他们给她撑腰,不能让人看低,请来的长辈身份尊贵,别人自然不敢轻视,她一只手握住阿玛,一只手握着额娘,眼看着程姨娘说道:“你们不用太担心,张宗与我是自小相识,他品性不错,我才同意这门亲事的。”
  “额娘相信你的眼光,放心吧,我们不会给我们锦儿丢脸的。”完颜氏搂抱住自家女儿,眼里泛红,算是同意了。
  当天夜里,他们一家人守岁,到了亥时末后,他们放了一打鞭炮,又去家中小祠堂拜祖,年纪小的乌安乌明困得眼睛都快睁不开,但还是被叫醒吃过一碗素饺才让他们去睡觉,剩下的大人天微微亮才真正歇下。
  翌日一早,他们又早早起来去永宁寺上香,路上还碰到马佳氏一家,大年初一的永宁寺是人挤人,熙熙攘攘,附近的百姓都过来上香,热闹非凡,一路上每个人都喜气洋洋,遇到相熟的说一句新年好、大吉大利等的吉祥话,小孩大多穿着□□扎着小辫子,女孩绑着马尾,有些眉间特意点了一颗红点,跟年画走出来的福娃娃一样,而大人手上都拿着香跟祭拜用的红烛跟宝纸。
  从永宁寺回到家后,乌锦累得回床上补觉,而她阿玛他们马不停蹄地过去她姑母家,程姨娘在家照顾乌安乌明两兄弟。
  她这一觉直接睡到傍晚,用晚膳的时候,她额娘说她姑母他们答应在大年初五当天过来。
  真到了大年初五当天,张宗那边请了不少长辈过来,包括他的一些叔公、舅公等人,基本上是有官职的,约莫十来个长辈。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