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原主常年与人冲突,家里当然有这样的东西,不过原主也不怎么往村子里回,家里存着的大多都已经过了使用期限了,最后一瓶没过期的也被他拿给了赵岁岁用,一时间竟然找不出第二瓶来。
  戚长夜随意地拢上衣服,想着等晚上找岁哥儿问问剩下的药膏,他才刚刚将外衣穿好,就听到门前传来了轻微的响动。
  “戚大哥?我来看看你。”赵岁岁的声音响了起来。
  戚长夜起身拉开大门,赵岁岁像是与他心有灵犀一般正拿着那个装着药膏的瓷瓶站在他的面前。
  戚长夜不喜欢让汉子们进院,每日早上统一将需要的工具和材料拿到外面,到了晚上再一起将重要物品收回院里,除了远夫郎和渔哥儿这两个必须要在屋里做饭的哥儿外包括戚大伯在内的其他人都极少进来,汉子们也都理解这点,毕竟院里的都是哥儿,呆久了难免会惹人非议。
  另两个哥儿正在灶房里备菜,没人注意到这间屋子,戚长夜将赵岁岁迎了进来,便见赵岁岁正盯着他的肩膀:“戚大哥,你肩膀还好吗?”
  戚长夜:“?”
  赵岁岁低头盯着手里的瓷瓶:“我刚刚都看见了,他们将木头接过去后你活动了好几下肩膀,你是用绳子将那些木头拖下山的,那么重的东西肯定会受伤,何况……”,赵岁岁声音越来越低:“何况,你以前很少用肩膀来搬运东西。”
  戚长夜:“……”。
  戚长夜垂眼盯着他看。
  他知道赵岁岁是个很细心的哥儿,却没想到他竟然观察的这么仔细。
  戚长夜的确很少使用肩膀来搬运东西,除非某些特殊情况诸如背着背篓上山,有时候就算是背篓他也喜欢用手提着回来。旁人挑水担柴都是挑着扁担一前一后晃晃悠悠地往家里走,戚长夜却宁愿两手提着水桶一趟趟地往返来回,赵岁岁来到戚家也算有段时日了,戚大哥却一次都没用过家里的扁担,他说路程本不算远走几步就到没有使用扁担的必要,赵岁岁却总觉得似乎哪里不对的样子。
  “我来给你送药,要是……要是受伤了我帮你上药。”
  虽然肩膀的位置戚大哥自己可以碰到,但到底是不太方便,木头实在是太沉太沉了,赵岁岁知道他累着了,总想尽可能地为他多分担上一些。
  戚长夜没回答,只是盯着他沉默了一会儿,面无表情眸色平静,赵岁岁甚至怀疑他有没有听到自己的话。
  赵岁岁耳根一片通红,觉得自己实在是太……太……哪有这样不知廉耻地直接跑来帮人上药的啊?这一瞬间他甚至觉得杨东村里的流言其实也不全是污蔑了,哪个好人家的哥儿会主动跑来给汉子上药的啊?被村里人知道怕是连吐沫星子都要直接扬上天去了!
  屋内的气氛沉闷又窒息,赵岁岁这一瞬间又有些恐惧,担心戚大哥是不是觉得自己的行为太过出格了——但他已经站到了这里,现在回去也不是意思,他已经意识到了戚长夜在某些方面的确不够敏感,赵岁岁甚至生出了种破罐子破摔的决绝心理。
  ——既然十里八乡都在误解他和戚大哥的关系,那他为什么不能让这段关系变成真的呢?
  他们住在同一间院里,甚至睡过同一个房间,经历过了赵家的事后他的世界里就只剩下了一个人,这是他在乎的唯一一个人了,为什么不能更亲近一些成为最亲密的人呢?
  赵岁岁深吸口气,抬眼瞧着戚长夜:“还是说戚大哥不想让我帮你上药?”
  他的眼眶红彤彤的,乌黑的眸子里又蓄满了水汽,戚长夜仍是在沉默着,过了许久才点了点头:“可以。”
  他并没有刻意冷落赵岁岁,他刚刚只是在想其他的事情。
  ——昏暗的灯光下站着的酒气冲天的男人、一声叠着一声的污言秽语、还有布满油污的饭桌上面摆着的绿啤酒瓶。
  男人随手抄起了瓶啤酒砸在墙面,轻轻一下便砸去了啤酒瓶的底座,满地都是四溅的破碎的玻璃碴子,在灯光下折射着刺目的光。
  他那时候年纪太小还打不过对方,眼睁睁地看着对方狠狠地将砸开的啤酒瓶子捅进了自己的肩膀里面。
  第88章
  院外是汉子们干活的嘈杂声响, 院里是远夫郎和渔哥儿说话的细碎声音,几面墙后的空旷房间里,赵岁岁正在帮戚长夜涂药。
  明明是万里无云阳光明媚的明朗秋日, 屋里的光线却仍旧是晦暗不明的, 戚长夜背对着他坐在床上,刚换好的里衣又被重新脱下了部分,露出大半个满是红痕的红肿肩头, 赵岁岁一看就心疼的不得了,脑子里的那点心思全部飞到九重天外了。
  他小心翼翼地挖了块药膏出来,甚至不太敢去触碰戚大哥肩上的伤,这要是在他自己身上他连眼睛都不会多眨上一下, 现在却恨不得能以身代之。
  在他触碰到勒痕的瞬间, 赵岁岁无比敏锐地察觉到戚大哥似乎是僵了一瞬,似乎是在戒备着什么。
  他有些不解, 还以为是自己一不小心弄疼了对方,更尽可能地放轻动作帮他上药。
  戚长夜垂眼盯着身前的地面, 沉默了会儿后又微微侧过头来去看他肩头的那只手, 骨节分明五指修长,上面还带着大大小小的经年累月留下来的各种伤疤。
  疤痕的颜色要比周围的皮肤更浅淡上一些,冷不丁看着格外惹眼,倘若再将那只手翻过来看, 又能看到一个个厚重老茧, 任谁瞧了都能说出那是一双干活的手。
  药膏被缓缓涂上被磨出血迹的地方,带来一阵阵刺痛与沙痒,戚长夜却一直都在盯着他的手看,赵岁岁几次与他说话他都没能听清。
  过了许久,戚长夜才缓缓收回了目光。
  接下来的整个中午, 他们两个都没再说话。
  算上镇上过来的汉子,山脚处足有三十几人,大半个时辰前渔哥儿和远夫郎就开始忙起了备菜的事情,戚长夜对这两个做菜的哥儿没什么要求——只要不耽误干活的汉子们吃饭的时间就成,远夫郎的腿脚不好,也没必要强行要求他必须按照汉子们的上工时间过来,忙过中午收拾洗净了桌椅碗筷就可以提前离开回去做自己的事情。
  说起来,戚家也没有那么多碗筷,很多都是上工的汉子们自己从家带的。
  戚长夜对他们可谓是相当不错,两个哥儿却没有一个是肯早走的,就算没活儿也硬要给自己找些活干,连赵岁岁的活计都被他们给抢走了不少,生怕戚长夜觉得自己白花了银子。
  每天早上,红丫头都会将远夫郎给送到门口,亲眼见着他进了戚家的院中,到了晚上再跑到戚家门前等他阿爹出来,扶着他一起趔趔趄趄地走回家里。这小丫头倒不像是戚桐那样胆怯怕人,见到赵岁岁或渔哥儿也能大大方方地叫上一声,遇着帮工的其他汉子也能回答上几句话来,唯独瞧见戚长夜就瑟瑟发抖地往人身后躲,戚长夜已经听说了远夫郎家那个死去了的汉子,大致也能猜出对方这样害怕自己的原因。
  戚长夜性子淡漠,并不在意一个小丫头的想法,非亲非故地也不会像哄戚桐那样想办法与他亲近上一些,全当没注意到小丫头的恐惧将其当做村里的普通孩子来对待了。
  他们并不在同一个地方吃饭,岁哥儿他们在院子里吃,干活的汉子们则是直接在墙砖旁边就地找个位置。每到饭时他们会先将自己中午吃的提前盛了预留出来,再叫戚大戚二进到院里将剩下的食物带到外面,有时候直接在灶房里吃了,有的时候也会端到院子里的石桌上面。
  渔哥儿生性怯懦逆来顺受,远夫郎倒是要比他更强硬上一些,但这两人都是踏踏实实做事过日子的性格,一连几日接触下来,赵岁岁也与他们熟络了不少,竟也交到了来到杨溪村后的第一二个朋友。
  赵岁岁将饭菜端上桌子。
  昨日散工后戚大哥去山上逛了一圈,回来时手里便多了一对野鸡,不过都已经断了气了,戚长夜觉得东西太少没必要往镇子里面跑上一趟,干脆拿来让远夫郎他们给大家做了。
  要是平时也就去了,现在工地里一堆破事儿,戚长夜刻的建筑图纸到底有些偏向于理论,参考了很多现代家庭会使用的房屋格局,村里的汉子时不时的就会有看不明白的地方,连老何头这个盖了一辈子房的专业人士都未必能全部看懂呢,很多地方都需要戚长夜亲自过来拿了主意。
  这期间最好还是别离开太久。
  值得一提的是,老何头对着他的房屋图板思索良久,他似乎对一些绘制细节相当感兴趣,从戚长夜这里学到了不少东西。
  话说回来,戚长夜只带回来了两只野鸡,里里外外三十多个人肯定是不够吃的,渔哥儿将野鸡去毛洗净切成小块,远夫郎又添了一大把赵岁岁亲手晾晒出的山蘑,折腾了小半个时辰才终于炖出了一大锅野鸡炖蘑菇出来。鸡肉虽然不是很多,但因着切的块小的缘故每人都能分上好几块,佐上远夫郎那整个村子都无人质疑的优秀厨艺,就着肉汤都能塞进去两大碗饭来,连鸡骨头都被汉子们给反反复复嗦了好几遍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