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其次,谁敢肯定,天上的十个太阳都是时间乱流造成的幻影?”
“无限主神向来不择手段,难道混沌的前车之鉴还不够我们警醒的吗?”
这番话如拨云见日,让在场众人豁然开朗。
“你是说,天上的十个太阳当中,有一个是真正的金乌!”鹿仙女与陶唐当了多年的夫妻,亦是他的左臂右膀,最清楚他的心思。
尧帝有气无力地点了一下头,虽然身体虚弱,眸光却很是清明:“不错,出现这种情况,金乌肯定遭到了无限主神的残害,眼下恐怕也是身不由己啊。”
“可恶!”烛龙忍不住猛捶大腿,要不是怕尧帝的屋子不够结实,他现在捶的就是墙面了。
愤怒和无奈的情绪在他脸上交织,红发神灵咬牙切齿:“无限主神真是丧尽天良,罔顾苍生!那个世界居然会尊这种残忍无道的存在为神?”
在人族的观念里,烛龙是善神,祂的言行举止都符合人族对道德仁义的界定。
烛龙心里跟明镜似的,人族对神灵,更准确地说是恶神的抗争从未停止。
今日你对人族展示善意和恩惠,人族便把你高高供奉起来,明日你若为了一己私欲残害人族,人族把你从神坛上踹下来时也不会有丝毫犹豫。
说不定还会附赠一套毫不留情的乱拳暴打。
这个时代的人族尚未探索出安全完备的修行体系,但误打误撞入道的人也不在少数,譬如箭术无双的羿。
传说他五岁便被父母抛弃,自小在山里长大,向猛兽学艺,练就了一身怪力。
人与神之间谈不上什么不忠或者是无情,盲目信奉神灵的部落早就消失了,留下来的都是人族领袖率领的部族。
这些人对神灵的态度现实且理性,他们知道神并非无所不能,也会犯错,会被蒙蔽,因此能保护人族的只有人族自己。
在尧帝的部落里,即使鹿仙女是姑射山的女神,即使她是尧帝的结发妻子,发号施令时也越不过尧帝去。
于是鹿仙女用商量的语气问尧帝说:“此事宜早不宜迟,要不这样吧,我留在这里等西王母,你看能否拜托烛龙去大荒一趟,将羿请过来?”
虽然烛龙与鹿仙女有着深厚的友谊,但在面对祸及整个山海界的灾难时,他们的私交就必须放在次要的位置。
这是一件涉及几大势力之间的公事,烛龙作为钟山万民的守护神,他的行动不仅仅代表个人,也代表着他守护的部族和人民的意志。在这种大是大非面前,必须要有适当的礼仪和程序。
因此,要请烛龙出马,最好是由人族的领袖,也就是尧帝亲自开口。尧帝作为人族的最高统治者,他的权威和人族的意愿不可忽视。只有如此,才能显示出人族对烛龙的尊敬和对这次行动的重视。
于是尧帝在鹿仙女的搀扶下缓缓坐直了身子,面对着烛龙,声音沉稳而真诚:“烛龙阁下,山海界正面临着十日凌空的浩劫,此等危机前所未有,可以说不亚于天魔初次降临此间。而现在,我们需要你的帮助。”
尧帝的遣词造句非常官方,但在秦琢听来,其直白程度可谓极矣,远远没有达到后世那般曲折复杂、需听者费尽心思去揣摩的程度。
这就是民风纯补的上古时代啊!
尧帝的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但他的目光果决,语气坚定地继续说道:“我恳请你,立刻动身前往大荒,亲自邀请羿助襄助我等。若有可能,请你求见帝俊大神,当面询问他,金乌是否还能继续照耀这片大地。”
烛龙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将先前那副轻松甚至轻佻的神态收敛殆尽,取而代之的是郑重和肃穆。
祂认真地点了点头:“这亦是我的责任,我绝不推诿。”
尧帝向烛龙致谢,又将目光投向了静静站在一边的秦琢:“至于琢……”
“不如和我一起去大荒吧。”烛龙对秦琢很有好感,觉得这人实在对祂胃口。
“不行!”尧帝和鹿仙女异口同声。
鹿仙女察觉到自己的反应太激烈了,连忙找补:“这一路不知几多磨难,琢的能力至关重要,我们不能让他冒这样的风险,还是留在这里更加安全。”
秦琢也道:“我先把射日要用的箭矢备齐,再想想如何应对陶唐提出的两个问题,你独自上路,也可快去快回。”
“放心,保证把羿给你们带回来!”烛龙信心满满,振奋精神,潇洒地挥手出了门,化作烛龙真身,眨眼间消失在了原野尽头。
秦琢目送着烛龙离开,心里还在思索尧帝指出的问题。
第一个很好解决,西王母有能力庇护一个部落,在十日之下护住一个人想来也并非难事。
至于第二个……
后羿射日的故事里,后羿只射下了九个太阳,也就是说十日当中确实有一个是真正的、属于现在的金乌。
那么该如何辨认出他呢?
太阳、太阳……
日之升落……
秦琢忽然冲出门,心情急切,甚至来不及和尧帝鹿仙女打声招呼,随手折了一根树枝,就在沙地上描划起来。
树枝飞舞间沙沙作响,地面上逐渐呈现出一个个复杂的图案。
他的脸因为激动微微泛红,眼中闪烁着兴奋的神采。
他想到办法了!
地面上的图案越来越多,每一笔每一划都显得极为用心,秦琢的思维也随之变得更加明晰透彻。
鹿仙女紧随其后走出门外,她的目光立刻被这些错综复杂的图案所吸引。
“这是……”
“我在计算真正的金乌的具体位置。”秦琢专注于沙地上的图形,头也不抬地回答。
他从风尘子的铜灯里得到的十三片山海玉书中分别记载了十三座大山,其中日月之出有七,日月所入有五,日月所出入有一。
日月出入描述的不止是方位,更多的其实是时间。远古的农人每天观察太阳出入何处,顺应天时,用来确定季节以便耕作。
《山海经》中记载的大山方位,则是一种描述日月运行的测算方式。
而现在,秦琢所运用的,就是这种古老的计算方法。
天上的十个太阳所处的位置相近,仿佛在争夺天空的主宰权,它们的轨迹却并不重叠,其中只有一个是真正的金乌。
当然,金乌也未必清醒,如果它清醒的话,便不会在如此时刻仍滞留在天际。
他不得不感谢自己的好记性,那些山海玉书在穿越噎鸣河时都回到了这个时代的昆玉身上,秦琢只能凭借自己的记忆,努力复刻玉书上篆刻的内容。
他全部的心神都沉浸其中,冥冥中仿佛有一片崭新的天地在他面前铺开。
良久,秦琢指尖一顿,眸色深沉,紧紧盯着沙地上交错纵横的线条。
“找到了。”
第129章
秦琢让烛龙快去快回,烛龙确实去得快回得也快。
当烛龙到达部落的门口时,人们惊讶地发现,它的头上竟然还趴着一个魁梧健硕的中年男人。
这个中年男人身形高大,肌肉线条分明,展现出一种力量与美感的结合。他的皮肤因长期户外生活而显得黝黑,双眼明亮有神,透露出一种坚毅的光芒。黑发迎风飘扬,增添了几分不羁之气。
男人的身后背着一把长弓,这把弓做工古朴,色泽暗沉,仿佛经历了无数岁月的洗礼。尽管外表看似普通,但从中却蕴含一股隐隐的威压,让人不禁心生敬畏。
他从烛龙的头顶跃下,皮肤被炽热的阳光烤得通红,汗流如瀑,靠近部落时被扑面而来的冷气一激,精神振奋了许多。
“那位琢在什么地方?我现在就去找他。”这名中年男子正是传说中的上古英雄羿。
即使现在的他还没有达成射日的壮举,他的威名早已传遍了整个部落,人们对他充满了敬畏。
羿的出现让部落的居民都停下手中的工作,纷纷向他投来好奇与尊敬的目光。
羿对这样的目光熟视无睹,他身子挺括,步伐沉稳,仿佛一座不可动摇的山岳。
“稍等,我把鹿女叫过来”红发的烛龙发觉羿是个急性子,所幸也不讲虚礼了,“鹿女!鹿女!我把羿带回来啦!”
鹿女听到烛龙的呼唤,急忙匆匆地赶来,身影轻盈,如同一只小鹿在草原上奔驰。
“琢在哪儿?他的箭矢做好了吗?”烛龙摸了摸额头,浑身被太阳晒得滚烫。
如果祂不是神灵,此时怕是已经有七成熟了。
在这种严酷的环境下,钟山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受到的波及相对较小,而尧帝的部落有西王母的庇护,也还能勉强维持生存,但是其他的小部落又该如何呢?
他们没有神灵的保护,没有人族强者的帮助,该如何熬过这场浩劫?
烛龙满心忧虑。
鹿仙女点头,将一个长方盒子递给羿,告诉他这里面就是秦琢制作的、可以平息时间乱流的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