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穿越重生>临安不夜侯> 临安不夜侯 第1186节

临安不夜侯 第1186节

  星若有些忸怩。
  她来干什么呢?
  她来,是想问问,先生是不是真的和燕王是知交,想央求先生出面,推掉她和燕王的联姻。
  她甚至想趁机试试先生的心意,如果时机合适,她会大胆地向先生表白情意。
  可谁知道,竟被她发现了这样一个大秘密。
  那换婚的话是绝对不能说了,打死她也不能说。
  星若灵机一动,便羞涩地道:“学生,想向先生求一副墨宝。”
  “哦?”
  杨沅心道,这就是粉丝求签名了,幸亏本王练过呀。
  杨沅做为三元及第的状元郎,风光荣誉加身,但压力也大。
  学问一道,他可以拒绝与人探讨。
  以他的官身,官场上的人不会和他讨论这个。
  士林中人见了面,也不会同他一位朝廷大员探讨这个。
  可是书法,实在是用到的时候太多,写的不好看,那就真的露怯了。
  好在杨沅身边书法好的不只一个,李师师、肥玉叶、刘嫣然,甚至多子和金玉贞,都写得一手好书法。
  杨沅有她们指点着,现在的书法,那也是拿得出手的。
  杨沅欣然应允,这学宫的茶室,就如同一座书房,文房四宝自是齐备的。
  杨沅走向书案后面,星若一见,急忙跟上。
  她走到书案旁,轻褪袍袖,露出白生生一双皓腕。
  因为扮了男装,没戴玉镯,鹤颈一般细腻纤美的手腕。
  星若为杨沅研墨,又从笔山上取下狼毫,双手奉与杨沅。
  杨沅提笔在手,便沉吟起来。
  写点什么好呢?
  当然不能只签个名。
  星若就在一旁,悄悄打量着杨沅。
  心境一变,再看一个人,那感觉就截然不同了。
  他的眉也好,他的眼也好,他的鼻子他的嘴唇……都好。
  我没猜错,先生……果然是个英俊到完美的男子。
  当日一见,隔的还远,再加上先入为主的恶感,星若心中对杨沅印象并不怎么好。
  可是现在心态一变,再看杨沅,那滤镜就拉满了。
  这且不说,杨沅可是修“蛰龙功”的,那简直就是魅魔功。
  如今这个春心荡漾的小女子就在身侧,感受异常强烈。
  父亲……把我许配给他了!
  一想到这里,星若的小腿肚子都在打颤。
  巨大的幸福感,让她控制不住地嫣红了双颊。
  杨沅却在思索,该给她写点什么。
  鼓励求学问道的话,送给一般的学子倒没什么。
  不过,眼下分明是个易钗而弁的少女,杨沅又没瞎,也不好装瞎。
  可是,夸赞美貌,未免唐突了,而且显得轻浮,毕竟关系不一样。
  有了!
  杨沅忽然有了词儿,提笔写道:“清心玉映,林下之风。”
  星若闪目一看,心中顿觉欢喜。
  此句出自《晋书》,博览群书的钱星若自然知道它的出处,也知道它是赞美谁的。
  这是对谢道蕴的赞誉。
  谢道蕴出身陈郡谢氏,东晋时有名的才女,安西将军谢奕之女,东晋大臣、书法大家王凝之的妻子,才情斐然,节烈无双。
  杨沅用盛赞谢道蕴的话来称赞钱星若,钱星若自然大为欢喜。
  杨沅提笔,笑看向钱星若,问道:“如何?”
  钱星若眨了眨眼,微晕着脸儿道:“先生……不署名吗?”
  杨沅确实没想署名,因为哪怕题字不涉私情,男人给女人题写东西,还是会有诸多忌讳。
  但这少女居然不在意。
  杨沅自然也不必再矫情,便从善如流,题写了落款,落款是他的字与号。
  字是“子岳”,号么,就是“木易”。
  杨沅把笔搁回笔山,笑道:“题了名字,那么,本王在公开身份之前,你可不许将它示人了。”
  钱星若喜孜孜接过题字,笑靥如花:“学生省得。”
  她在心里偷笑,反正转过年就要嫁去你家了,到时叫你大吃一惊。
  杨沅道:“对了,还没问过你的名字,可需题个上款么?”
  钱星若嫣然摇头:“多谢先生,不必了。不过,学生的号,倒是可以告诉先生。”
  她两眼亮晶晶的,看着杨沅,甜甜地道:“学生自号,‘慕易居士’!”
  钱星若回了钱府时,抱着杨沅给她题的字,开心地就往自己闺房走,结果半道儿就被钱侍郎堵住了。
  老钱吹胡子瞪眼:“不是说了叫你安分待在家里吗?你是很快就要做燕王侧妃的人了,总是抛头露面的怎么成呢。”
  星若暗暗撇了撇嘴,我男人都没说什么了,就老爹你爱聒噪。
  算了,本姑娘我现在心情好,你想说就说吧。
  等转过年呀,你想说我也说不着了。
  杨沅待李师师净了手回来,陪她吃了两盏茶,歇息一阵,便安排她先登车。
  而杨沅自己,则故意跑去前面学宫亮了亮相,似乎单纯为了捧场而来。
  至于方才听讲时他在哪里,人家是朝廷大臣,官至丞相,爵至亲王,安保措施严谨,自然不用让你知道。
  晃悠了一圈,杨沅才登车离去。
  李师师刚刚回府不过两三刻钟,杨沅也就到了。
  于是,本来因为开讲,嗓子就微微有些哑了的李夫人,一夜之后,声音更哑了。
  但是神奇的是,人却精神了。
  就在这一晚,一个金牌急脚递,连夜冲进了临安城,一路赶到了门下省的章奏房。
  章奏房设于门下省,专门负责收受天下章奏案牍。
  一见是军情急奏,章奏房值宿官员不敢怠慢,抄录登记之后,连夜又把奏报送去了通进司。
  通进司负责将臣僚的奏章直接进呈皇帝,同时将皇帝的批示传达至相关机构。
  通进司还负责对地方进奏院所投进的文书进行审查,决定是否进呈皇帝,并对公文文书进行处理。
  同时,作为全国文书收发的总机关,掌握全国信息,沟通君主与臣僚、中央与地方。
  通进司由给事中一职总领之。
  而这个给事中,就是原都察院监察御史于泽平。
  杨沅任职于都察院时,手下有一个铁三角:萧毅然、卢承泽、于泽平。
  后来萧毅然和卢承泽都被他弄进了吏部,于泽平则留守都察院。
  监察御史是从七品,这几年也有升迁,已经是正六品官。
  这次新帝登基,大封百官,于泽平也是多年的媳妇熬成婆,一跃成为正四品的给事中了。
  于承泽一见奏报,大吃一惊。
  通进司本来是负责把奏报进呈天子,再由天子召集相关大臣共同议事的。
  但是总领通进司的是于承泽。
  所以,皇帝御案上收到奏章的时候,右丞相杨沅的案头上,便也出现了一份内容一模一样的手札。
  第871章 抚与征
  这份急奏,是从凉山州传回来的。
  原“临安会子务”右监官孙浩瀚,去年二月初就抵达了凉山州。
  然后他就按着官家赵愭的意思,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孙浩瀚是原东宫属官、左司谏李渡欢这一派的人。
  赵愭亲政后,他通过李渡欢谋了这么个肥差,充任大宋凉山州铸钱监监司,以及绿城金银矿的矿监。
  虽说远了点儿,比起临安也明显荒芜了许多,可是这差使真是肥的流油啊。
  他只要在这个位置上坐上十年,哪怕他不太贪,也可以攒下一份挥霍不尽的家当。
  不过,孙监官从临安自请去这么远的地方,所图当然不仅于此。
  钱他要,官他也要,功名利禄,一样都不能少。
  所以,他先控制了铸钱监。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