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穿越重生>临安不夜侯> 临安不夜侯 第1162节

临安不夜侯 第1162节

  小奈的唇角轻轻抽搐了两下,道:“可……山阳镇,骟欸,也不怎么吉利啊。”
  吴幼瑶沉默片刻,慢吞吞地道:“骟了,也比死了好吧?”
  小奈便不吱声了。
  杨沅一行人马四千余人赶到山阳镇时,那些驴骡劣马已经不克重负,软倒在地。
  杨沅吩咐众士兵尽快休息,捡那已经不能骑的驴骡宰杀了煮成肉汤,供士兵们食用,抢在追兵赶来之前尽量恢复过来。
  而他自己则是带着辛弃疾、杨泽等几员首领,观察附近情形。
  这一看,杨沅不由大失所望。
  这里靠海,果然有个山阳镇,镇上残破不堪,也没多少住户。
  此地居民多以捕鱼为业,但是他们的船也只是一些小船,载不了多少人,更去不了离海岸太远的地方。
  这里确实是一大片盐碱地,冬季的平滩上,还有些倔强的野草在风中瑟瑟,就连一根手臂粗的树木都没有。
  “看来,必须尽快离开这片荒芜之地了。”
  杨沅蹙眉苦思:“可是,能到哪儿去呢?难不成,真要丧命于此?”
  就在此时,椿屋小奈一声惊呼:“主人,你看,那是什么,你快看!”
  杨沅蓦然从沉思中被惊醒,循着椿屋小奈所指的方向朝海面上望去。
  就见远处海面上一条条船影,在午后的阳光下,越来越是清晰!
  第853章 太突然了
  众人之中,梵清的目力最好。
  梵清看清了那大船上的旗幡,上边飘扬着一个硕大的“杨”字。
  于是,盐碱滩上的茅草屋被点燃了。
  那百姓家里一堆的破烂都丢了上去,用来压住火头,以便冒起浓烟。
  于是,一个简易烽火台,就此成形了。
  亏得宋鹿溪不甘心,始终沿着海岸线缓缓南行。
  实际上,她根本不知道杨沅如今身在何处,情形如何。
  哪怕是派人冒险登岸,也不太可能得到杨沅的准确消息。
  毕竟,就连杨沅自己,都不确定他下一刻会出现在哪里。
  但鹿溪就是沿着海岸线,一点点地向南移动着。
  只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可能。
  那是她的二哥哥,她有足够的耐心,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可能。
  而就是因为她这种看似愚蠢的坚持,竟然真的被她等到了。
  大船吃水深,这一片不是良港,靠不了岸。
  小船被放下来,正向岸边急速驶来。
  被烧了房子的百姓,跪在地上看着已经变成废墟的家,欲哭无泪。
  “老人家,你有两个选择。要么,跟我们走,去宋国。要么……”
  杨寿从部下手中接过一锭极为压手的大金锭,那是在邳州抄了一个女真大户人家时抄来的。
  杨寿把金锭子放到那个满头华发的老头儿手上:“这锭金子给你,重新置办一个家。”
  辛弃疾有点看不下去了,轻咳一声:“咳,收了金锭子,如果想跟我们走,也是可以的。”
  杨寿把眼一瞪:“对啊!我怎么没想到!”
  杨沅看着越来越近的船,他甚至看清了站在船头的就是鹿溪,而摇橹的就是鸭哥。
  鹿溪还未弄清情况,就已亲自赶过来了。
  杨沅立即提马上前,纵身跃上马背,向着海面上的小舟招起手来。
  鹿溪已经看到了岸上黑压压的人群,也已意识到,她大概率是等到了要等的人。
  但……那个人还在不在?
  他可无恙?
  他还活着吗?
  一时间,鹿溪竟有一种“近乡情怯”的忐忑。
  这时,她看到了站在马背上的他。
  鹿溪的眼泪,刷地一下流了下来。
  她捂住嘴,哽咽着,欢喜的泪水模糊了双眼。
  船还没有靠岸,鹿溪就迫不及待地跳下船,趟着冬天冰冷的海水,向杨沅冲去。
  在她被海水险险要绊倒在水里的刹那,杨沅赶来接住了她,两人紧紧地抱在了一起。
  吴幼瑶只是因为“射阳镇”有“射杨”之谐音,感觉不太吉利,所以开口让杨沅去山阳镇。
  却没想到,阴差阳错,居然在这里真的等到了援军。
  一时间,知道吴幼瑶之前曾“指点”杨沅移兵山阳镇的义军首领和战士们,看着她的眼神儿都不对劲了。
  椿屋小奈认真反思了一下,终于发现了自己的问题。
  骟是四声,山是一声,小女子多虑了。
  山阳,山阳,山之阳也。
  山之阳就是南啊,这不明摆着去山阳镇就能回南方么?
  幼瑶……不是,幼瑶姐姐果然是个有大神通的女子!
  山阳镇上所有的渔船、门板,床榻,甚至板凳都绑在一起,做成了可以载人之物。
  他们真是用尽了一切办法,以最快的速度,把人运上船去。
  至于山阳镇上的百姓,还是那句话,愿意跟着一起走的,上船。
  对于陌生的地方充满畏惧不愿离开的,便发了银钱,叫他们速速离开。
  因为义军大队人马到此,消息不会瞒的太久,很快追兵就会赶来。
  杨沅一直觉得,追兵一定会在他们上船之前赶来。
  许是后世的时候,小说和戏剧看多了。
  他总觉得,如果就这么太太平平地上了船,有点不合乎情理。
  所以,他坚持要留在最后。
  他集中了最能战、装备和马匹最好的一批将士,在滩涂上布了一个以防御为主的阵型。
  他甚至想起了他看过的一本书,那里边的主角,曾经在忘川河畔,三刀断铁索,阻断了数万辽国铁骑。
  杨沅也不知道他在这儿能断什么。
  结果,一直等到需要掩护的所有人都登了船,金军也没有赶到。
  于是,杨沅决定登船。
  鹿溪一直陪在岸上,直到此时,才和杨沅一起上了小船。
  所有的马匹自然都抛弃在了岸上,这时只能顾人,管不了这些马了。
  当最后一船士兵驶向远处的大船时,天色已经昏黑一片。
  远处一片火把,如同火龙一般,向这边追来。
  得益于杨沅的人马之前坚定不移的南下,突然改游击为死战的战斗风格,金军也适时做出了调整。
  前路八千精骑的穿插,是杨棠调动了南京路现在可以调动的所有骑兵精锐。
  所以,后续追赶上来的兵马即便是发现了有大队人马向山阳镇方向转移的痕迹,追赶起来也快不起来。
  再加上南京路兵马担心杨沅穿插过去,那可是他们的最大过失。
  因此他们主要是挡在前路上,因为边防线太长了,根本无力主动出击。
  所以他们把追捕围猎的任务交给了从山东东路追过来的兵马。
  而追兵一直是撵在义军的屁股后面,隔着半日的脚程。
  所以等他们赶到,也正是义军完成大撤退壮举的那一刻。
  看到远处大船上的灯火,追到滩涂上的金兵心都凉了。
  怎么可能呢?
  在这个时代,完全没有现代的通讯条件。
  所以绝对不会有人想到,就义军这种没头苍蝇一般的打法,居然能提前安排好了船只。
  他们在这个不可能作为港口的地方,完成了接应任务。
  杨沅,其智近妖也!
  这声感叹发出去以后,先知先觉的山东路金将,便开始琢磨怎么甩锅给南京路的金将了。
  ……
  “报~,都统制,海……海上,出现一支庞大的船队。”
  一名宋国水师士兵,冲进澉浦御前水师都统制林荣跃的府邸,结结巴巴地禀报起来。
  林荣跃正准备过大年呢,明天就是正旦了。
  他把眼睛一瞪,沉声道:“难不成是金国水师来了?”
  那士兵脑袋摇的跟拨浪鼓似的:“不是,是咱们宋国的船。”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