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穿越重生>临安不夜侯> 临安不夜侯 第1088节

临安不夜侯 第1088节

  此时,攻城宋军人困马乏,粮草供给也跟不上了。
  被军中将领们苦谏了七八次始终不肯退兵的赵婒,终于意识到了继续拖下去的危险,咬牙切齿地下达了退兵的命令。
  宋军撤退,甘州的西夏军马上派出骑兵一路追杀袭扰。
  好在吴家军训练有素,又是主动撤兵,因此撤退有序,倒没有什么大的机会让西夏军扩大战果。
  可是当他们终于抵达凉州城下时,却赫然发现城头已然飘扬起了西夏的大旗。
  原来甘州守军一部,以骑兵绕过宋军的攻城主力,袭向了他们的大后方。
  而围攻刘锜部的西夏兵,在双方处于僵持阶段时,也从卓罗和南军司抽调了一支人马,与奇袭的西夏军一起,从东西两向夹攻凉州。
  凉州城内的西夏人也趁机鼓噪起来,在城中作乱,内外夹攻之下,凉州失守了。
  吴勉等将领见状,又向赵婒进言,强攻凉州城。
  凉州的西夏守军毕竟不多,而且连番战斗下,城池破坏严重,宋军还是有机会重新夺取凉州城的。
  但是此前一直激进的赵婒,这时却已全然没有了狂战的勇气。
  他怕重蹈甘州城下的覆辙,到那时这支宋军就要尽数交代于此了。
  于是,他不顾将领们的进言,要求全军绕过凉州城,火速退守西宁州。
  此时再退,三军士气已然沮丧至极,而且天气日趋寒冷,积水已结薄冰。
  粮草严重不足。
  由于凉州失守,在抵达西宁州前,连冬衣都欠奉,全军又冷又饿。
  再加上连番奔袭逃亡的低落士气,衔尾急追的西夏骑兵,开始捕捉到了机会。
  宋军边退边战,损失惨重。
  等他们退守西宁州,终于稳下阵脚来时,七万大军已只剩五万有余,而且不少人因为伤冻等缘故,快要失去了战斗能力。
  原本要赶去黄羊川一带接任的吴拱,急急赶到西宁州,这才和他的大军汇合。
  接掌帅印之后,吴拱立即在西宁州、乐州、兰州、会州部署防线,然后向柔狼山方向寻找刘锜部主力下落。
  刘锜部被死死困在柔狼山上,其地与会州较近,而会州目前在宋军掌握之中。
  但是,从会州到柔狼山,唯一要道被西夏大军截断,以会州有限的兵力想要突破防线,接受刘锜部撤回,根本力不从心。
  而吴拱部署的四州凹字防线防守有余,再想移动作战,却要受到追扑过来的西夏军挟制。
  刘锜部的给养断绝,如果不能及时救援出来,其结果唯有在大雪封山之后,全部葬送于此的结局。
  吴拱来不及请示朝廷了,他唯一的希望,只剩下杨沅了。
  一封紧急军书,从西宁州经乐州、兰州,送到了天水。
  此时,杨沅移师天水,已经有小半个月了。
  李清露和完颜萍被他打发回了新金。
  他希望上官骆能明白他的意图,不要一味想着鹬蚌相争。
  想吃果子,就得亲自下场,杨沅才不会切好了果盘再喂到他嘴边。
  此前,吴帅病危的消息,他这边业已收到了。
  但吴帅病逝,不等继任者赶到,监军擅作主张,激进激退,损失惨重,且刘锜部被困危地的事情,杨沅这边却没有消息。
  等他接到军书,脸色骤变。
  他没想到,西夏战事,从一片大好突然之间就发展成这副样子。
  这一幕,与历史上宋军对西夏之战中,一次次由大胜突然转为惨败,何其相似。
  每每都是因为一些不可预测的原因,导致局部惨败。
  然后就像多米诺骨牌效应一样,引起一连串的惨败。
  这多米诺骨牌,源于北宋,高宗赵构时期开始传入宫中,杨沅还见过赵璩玩这骨牌游戏。
  它是十九世纪初,才由一名传教士由中国带回欧洲,并风靡起来的。
  这种一个失误,马上导致一连串的失败,说到底,还是宋国的政治制度和军事制度存在着重大缺陷。
  这才会在出现问题的时候,不但不能及时得到解决,反而导致更严重的问题出现。
  此时此刻,让杨沅心惊的是,从直线距离看他距刘锜部并不远,区区两百多公里。
  可问题是真要过去,需要绕过重重山脉,迂回至西夏境内,那道路可就长了。
  刘锜能坚持到他挥军救援么?
  杨沅没有急于出兵,他盯着沙盘,苦苦看了一个多时辰。
  从柔狼山到天水,西部是岷迭山,中部华亭附近是麦积山,静宁至天水间是六盘山,期间则是丘陵与河谷。
  如果翻山而过……
  这些天堑,当然并非完全不可逾越的。
  秦军曾经翻越六盘山,西夏军队也曾翻越山脉进袭关中,成吉思汗攻打西夏时,元军也曾翻越重重大山,还有明朝的徐达……
  只是,翻山之艰险自然不言而喻,而且他所处的时机……
  这可是即将大雪封山的时候啊,要不要冒险?
  如果按部就班,很可能来不及了……
  “翻山!”
  杨沅一拳砸在沙盘上,事已至此,他别无选择,唯有翻山!
  第798章 马革裹尸
  六盘山上,已然白雪皑皑。
  一支绵延盘绕于群山之中的队伍,正在缓缓行进着。
  虎蹲炮和粮食给养放在狗爬犁还有矮脚马的爬犁上,随着大军行进。
  这些狗,很多都是藏獒。
  一只纯种的成年蕃獒,体重一百多斤,身长四尺,肩高两尺有半,身高体大,力壮如虎。
  而且它极为耐寒,冰天雪地中也能露天卧睡。
  用蕃獒拉爬犁,不仅仅是为了搬动物资,它还能辨识道路、提前发现山中猛兽。
  对于雪崩、暴风雪等自然天气,也能提前产生警觉。
  杨沅没有携带重炮,实在是太费周折了。
  好在西夏本也没有难以攻克的雄城,最激烈的战斗都是野战,所以杨沅带了更轻便轻更易携带也更适合对付骑兵的虎蹲炮。
  刚刚进入雪季,溪谷山坡上的积雪还不是非常的厚。
  饶是如此,也是极大增加了翻山越岭的难度。
  杨沅把全部骑兵交由时寒、高敢负责,由天水经陇道赴兰州,由此转战会州。
  不只是骑兵,关中大叫驴和骡子也都载了士兵。
  杨沅不只是要运骑兵过去,而是要运兵过去。
  不过,更多的步兵,是由他亲自率领,翻越雪山。
  杨沅留了足够的兵力和火力镇守箭筈关、宝鸡城和天水城、大散关。
  由他亲自带队翻越大雪山的人马,约有近六万人。
  人迹罕至的六盘山深处,险峰插云,隆冬之际,更是孤凄、苍茫而死寂。
  这里极少有人来,但如今却出现了数不清的人类,一些猛兽也察觉到了危险,早就溜的远远的,以至于那些獒犬也没有嗅到它们的气味。
  杨沅挑选来翻越雪山的士兵,多是身材高大、虎背熊腰的。
  而且,杨沅把最精于爬山的疯魔兵团打散,以伍为单位,安插到各个小队,带领这些没有深山生存经验的士兵爬山。
  所有的士兵,都配穿了羊皮袄、狼皮褥子、穿着青棉布的扎脚棉裤,手上套了厚厚的手套,头上戴了有护耳的狗皮帽子。
  他们的鞋子下边,全都嵌了铁齿,方便登山,防止打滑。
  每一伍还配备长索和钩耙两条。
  历来曾经翻越来大雪山的军队,都没有杨沅这支部队的翻山准备齐全。
  在毛茸茸的狗皮风帽下,都没有暴露任何脸部肌肤,因为就连眼睛上都蒙了黑色的细纱,以防止他们长时间置身于白雪皑皑的世界,造成雪盲。
  攀越大雪山的过程,是枯燥的、乏味的,但是士兵们会自己找乐子。
  他们有吃的,有穿的,冻不着,饿不着,减员现象就降的极低。
  连续几天的行军,只有极少数倒霉蛋滑落山涧或峡谷,而其中死掉的更是极少。
  杨沅很少与士兵们同寝同食亲裹赢粮,他并不觉得一定要这么做。
  霍去病从不玩这一套,但是并不影响他的士兵骁勇善战并爱戴主将。
  只要能给他们谋求更多的保障、战功和晋升的机会。
  杨沅在这些方面可是做的极好的。
  不过如今置身于莽莽山峦之间,大家全都裹成了球儿,他也不介意和士兵们蹲在雪窝子里,一边喝着肉沫汤,一边扯荤腔儿。
  “大帅,等咱们打到兴庆府,抓了他们的王妃给你当小妾,给你暖脚暖被窝儿。”
  “哈哈哈,还是算了吧,听说西夏女子凶悍的很,我怕她一口咬断了我的命根子,侥幸活下来也只能进宫做个太监啦!”
  杨沅想起了某个此时还未出生的大人物离奇死因的传说,忍不住笑了起来。
  围坐在一团的士兵听了,都暧昧地笑了起来。
  大帅这么没有架子,能和他们一起开玩笑,这让他们也彻底放松了下来。
  杨沅自己都往荤腔上扯,大家也就没什么顾忌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