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穿越重生>临安不夜侯> 临安不夜侯 第1030节

临安不夜侯 第1030节

  各种火器,在紧锣密鼓的生产生中,弹药不断地储备着,南征所需的各种必备药品,也在极有效率地采购着。
  因此,向叙州城传信受阻,这才“意外发现”叙州城已被乱民包围,这只是一个由头。
  是在战争准备完成之后,才冒出来的一个由头。
  叙州军民百姓危在旦夕,安抚使杨沅火速调兵平叛!
  这个决定一做出,那兵马上就派出去了,比冷兵器部队的动员还要快。
  实在是因为,该做的准备,早都做好了。
  此次平叛的主力部队,就是甘泉所领的团练兵,全火器部队。
  第二梯队,则是潼川第一将第二军的两千五百人。
  那些江湖亡命、马匪山贼、泼皮无赖们,在经过地狱般的训练之后,幸存下来的一群魔鬼。
  个个戾气十足,瞪眼看人时都是白眼仁多,黑眼仁少,杀气腾腾的主儿。
  杨沅给他们的指令就是:要么不打,打就往死里打。
  灭其一族也没关系,我就是要杀一儆百。
  我就是要让那里的人,以后一提起我的名字就瑟瑟发抖。
  所以,甘泉呐,你就挑着一个,把它给我打没了,就是你大功一件。
  甘泉领命而去。
  然后,杨沅的命令又发下去了,第三梯队的将士们开始有条不紊地进入了战备状态。
  对此,经略安抚使司的文武官员们都觉得抚帅有些小题大作了。
  打一个叙州三蛮而已,用得着如此谨慎吗?
  已经派出一支团练部队,一支正规部队,打击三个部落,足矣。
  还需要第三预备队?
  这真是官做的越大,胆子越小。
  想当初抚帅在灵壁一战,哪一步不是险中求活、死里求生,现在竟是这般谨慎。
  不过,抚帅命令已下,他们也只得全力配合,为这支庞大的第三梯队做起了种种后勤准备。
  他们并不知道,杨沅这一步根本不是为叙州准备的,而是为了兵进大理,兵进凉山州。
  在派出甘泉的同时,杨沅就向朝廷急奏了此事。
  地方上发生叛乱,像他这样的封疆大吏,是有权力擅专独断的。
  但是,做了决断之后,他也要向朝廷禀报。
  这就是“先斩后奏”,你可以先斩,但你依旧要奏。
  年方十四的小皇帝赵愭拍案大怒。
  因为杨沅的奏章有点绿茶。
  赵愭从那字里行间的暗示里,明悟了这样一件事:
  叙州三蛮为何要反?
  因为他们早有反心,只是一直不敢反。
  但,先帝驾崩了……
  “叙州蛮夷,欺朕年幼乎?”
  小皇帝气呼呼地朱批:“打!给朕狠狠地打、往死里打!”
  写完了他才想起来,得跟摄政王皇叔赵璩商议商议。
  ……
  叙州之战开始以后,整顿利东的事也提上了日程。
  这是先帝生前便已拟定的事情,赵愭自然不会轻易违背。
  何况,现在是摄政王当家,四年后才会还政于他。
  换而言之,小皇帝如今是实习阶段,对于这等军国大事,自然要格外谨慎。
  于是,杨沅去了一趟利州中路。
  他本就兼了利州中路驻扎御前诸军都统制,不能久不视事。
  如今正好一举两得。
  杨沅坐镇利中之后,刘锜也到了达州,两位军政一把抓的大佬同时逼近利州东路。
  然后,朝廷的旨意便到了,上边加盖了皇帝玉玺和摄政王的印玺。
  开州经略安抚使郭棣,晋升利州中路驻扎御前诸军副都统制。
  其三弟、四弟皆在利州中路担任官职。
  也就是说,郭家被连根拔起,调往利中去了。
  郭家军在换了温泫臣为帅后,已经十多年了。
  郭家一直想赶走温泫臣,至此彻底落败。
  郭家全部调往利中,从此到杨沅手里讨饭吃。
  他们原本在利东的根基,温泫臣碍着郭浩老帅的面子,一直不好下手清理,现在朝廷替他出面,彻底解决了。
  杨沅此前派东瀛三女深入利东,是认真做过一番调查的。
  温泫臣任利东帅臣期间,还算是一个合格的统帅。
  至于说他当初因为郭家后继无人,成为郭家军统帅,如今恋栈不去,这也是事实。
  可是在朝廷看来,谁规定这地方就是必须你们郭家世袭的?
  现在温泫臣已经主政利东十多年了,一直做的也还不错。
  朝廷没有道理把他调走,给郭家让位。
  老帅郭浩确实是一代名将,劳苦功高,但朝廷也没亏待了郭氏后人呐。
  至于曾经进京告御状的郭玉岫郭姑娘,杨沅这边也早查明白了。
  郭浩老帅生有四子,长子郭淮,也就是郭玉岫的父亲。
  他病死之后,由其二弟郭棣接任了开州经略安抚使。
  郭玉岫一直认为这是二叔夺了她幼弟的产业,悲愤莫名。
  可是,这就和郭家一群人悲愤于温泫臣窃占了郭家的产业一样。
  谁说这利州东路就是你郭家的?
  谁说这开州就是郭家长房的?
  根本就是一场拎不清的闹剧。
  郭家的人也不是没想过闹上一场,因为在他们的意识里,这权力、这地盘,就是他们家的。
  由此也可见西军三帅臣长久以来,确实是滋生了藩镇自立之心。
  而且,由于温泫臣曾是郭浩老帅的部下,在他们眼中,一直就没有什么威慑力。
  可问题是,杨沅和刘锜两位大佬就在利州东路边儿上,随时可以带兵进入利东。
  闹事?
  一个动不动就喜欢先斩后奏的,
  一个威名能止西夏小儿夜啼的,
  郭家旧部思量再三,还是放弃了闹事的打算。
  郭家人往利中就任去了。
  说起来,朝廷对他们也够可以的了,郭棣可是实实在在的高升了。
  副都统制,距都统制也就半步之遥。
  郭家其他子嗣,也大多得了官职。
  只要勤于公事,屡立战功,也未必就没有机会重振门楣。
  只是那位偏执的郭姑娘,未必想的通。
  不过,以杨沅如今的身份地位,会在乎她想不想得通吗?
  杨沅根本没想起她来。
  在郭家接受了现实,离开利东,迁来利中,并且拜见他之后,杨沅就回转剑州隆庆府去了。
  他来利中南郑城期间,就利用历时一年多已经快要完工的驰道,同大理国杨连高保持着密切联系。
  杨连高举事在即,杨沅的金山正在向他招手呢。
  杨沅现在就等着亲自带兵,南下平蛮,兵进大理。
  在立下开疆拓土之功的同时,开始对金山的开采。
  这金山一开,他就有了钱,只要有了钱,何事不可为?
  ……
  杨沅启程返回隆庆府途中,就收到家里来信,说是来了一位重要的客人,是高丽国的王帅夫妇。
  杨沅与金玉贞之间的关系,盈歌是知道的。
  很显然,盈歌并没有对鹿溪隐瞒,否则鹿溪也不会专门派人给他报信。
  听说金玉贞来了剑州,杨沅甚觉欢喜。
  身处这样一个时代,他又有那个能力,不可讳言,他的确放纵了自己。
  但是他是喜新不厌旧,对于他拥有过的女人,是从心里留着一份情的。
  与高玉贞久不相逢了,对这位满是异国风情的美人儿,他也欢喜于再度相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