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穿越重生>临安不夜侯> 临安不夜侯 第955节

临安不夜侯 第955节

  杨政经营多年,忠于他的兵马还是很多的。
  当然,这兵马并不驻扎在帅府里,但帅府里两百多名侍卫,也都是绝对的忠耿耿耿。
  潘泓岳领兵抵达帅府是很顺利的。
  这里本就是一座边城,最高首脑不是知府、知州,而是兴元府御前诸军都统制杨政,是军政府。
  有兵马调动来去,乃是常事。
  更何况还有时寒、周无翼、刘入溪等人暗中策应。
  但,进入帅府之后,就要靠硬碰硬的打进去了。
  府中处处刀光剑影,潘泓岳则领着数十名亲兵,直接杀奔杨政的卧房。
  杨政提刀走出卧房的时候,看到的就是他的侍卫正个个以一当三四,陷入刀光剑影的苦战之中。
  潘泓岳在十余名护卫的簇拥下,正穿过激战的一个个小团体,缓步向他走来。
  杨政微微眯起了眼睛:“小潘!”
  潘泓岳站住了,按刀站定,欠身道:“太尉。”
  杨政冷冷地道:“你这是……要造反?”
  杨政虽老,余威犹在,哪怕潘泓岳已经存了必死之心,见到他还是不由自主地产生敬畏之意。
  他沉声道:“不,末将只反太尉,不反大宋。”
  杨政想了一想,缓缓问道:“哪里出了问题,叫你铤而走险?”
  潘泓岳道:“掌书记陈涿光往定军山去做什么,太尉比任何人都更清楚,何必明知故问。”
  杨政恍然,轻呵了一声。
  潘泓岳道:“末将追随太尉逾二十余载,一向敬重太尉。今事已至此,太尉,不如给自己留个体面吧。”
  杨政放声大笑,随着咳声起来,他才止住笑,缓缓拔刀出鞘,沉声道:“杨某一生,为战而生,以杀证道,若死在刀下,那也算是兵解了。
  如今既已提刀在手,安有束手就缚之理。小潘子,来吧!让老夫看看,你这几年,有多少长进。”
  潘泓岳轻轻摇了摇头,缓缓拔刀出鞘。
  老太尉是他敬重的人,如果非要送老太尉上路,那也得他亲自来,岂能让杨老太尉被乱刀砍死?
  那不该是这位迟暮英雄的死法。
  但,这时候,杨福和杨禄被推搡着押解过来。
  “爹!”
  “爷爷!”
  这一子一孙一叫,虽已形销骨立,却仍虎眸贲张的杨政杨直夫,登时泄了杀气。
  扭头看一眼他唯一的儿子和长孙,杨政举起的刀,缓缓地垂了下去。
  潘泓岳怜悯地看着杨政,低声道:“太尉,末将保证,令子与孙,绝不会受到牵连。”
  有什么好担心的呢,一个才干庸碌、性格懦弱的杨福,一个妻妾成群却一无所出的酒色之徒,还有一个智商顶多十一二岁的小傻子……
  太尉一世英名,从一介无名小卒,直到今日俨然一镇王侯般的存在,子嗣却是这般不争气,还能指望他们有什么出息?
  听了潘泓岳这番话,杨政闭上眼睛,仰天长叹了一声。
  刀,呛然落地。
  彼此相交相知数十载,他相信潘泓岳的承诺。
  事已至此,他还能如何选择?
  杨政一生杀戮之重,致有“虎将”之称,此虎谓之西方白虎,主杀伐之神兽。
  可是,哪怕儿孙再不争气,在迟暮之年的他眼中,也是超越了其他一切的,必须庇护的存在。
  ……
  杨沅安排好了定军山的一切,着令韩金勋暂摄裘皮儿职权,自己则押解着徐夫人,带着裘氏一家回南郑。
  重伤未愈的陈涿光乘着一辆车子,加上裘家家眷的车队,绵延一路。
  陈涿光恨不得立刻插翅飞回南郑,太尉要知道栽赃成功才能动手。
  可是这个动机,他又不能直白地告诉杨沅。
  杨沅就算真是太尉的族弟,这才刚刚认下的亲戚,对方又是钦差,他也不敢轻易信任,以如此秘密相告啊。
  可如此一来,杨沅觉得他伤重,须静养,不宜奔波,他就没理由拒绝杨沅的好意了。
  也罢,就这么回去最多也就慢了两天,来得及。
  陈涿光只能如此安慰自己。
  他们可以慢慢而行,杨沅却不想伴着大队缓缓而行。
  定军山发生的这些事,他需要尽快见到杨政商量。
  杨沅觉得,有定军山之事的发生,再加上陈涿光发现的书信,他应该有把握说服杨政,放弃交兵于吴家的打算。
  此事已经被他知道,杨政便也无法再对彼此勾连密谋的时寒等人进行报复打击,但双方的关系却必然因此恶化。
  这种情况下,只要他晓以利害,杨太尉审时度势,会做出明智的选择的。
  老太尉不就是想为子孙谋划吗?
  他做为小叔爷,替杨政承担起照料这些晚辈的责任也就是了。
  杨沅并没有怀疑杨政伪造族谱,所以他现在是真的相信自己和杨政是同一个祖宗。
  只不过,就算他相信,也不会因此受到裹挟。
  但,他很喜欢杨寿这个年轻人。
  而且,成为杨政的族弟,至少可以部分接收杨政的政治遗产,有益无害。
  杨沅把押解裘家人、照顾陈涿光的任务交给了杨寿。
  他看出来了,这孩子智商不够,但有一个好处,你让他做什么,他会很认真地不折不扣地去执行。
  此次往定军山来,他只有三十六名侍卫,陈涿光带了一都人马,由杨寿统领。
  杨寿这边一百多人呢,让他们押解车队正合适。
  杨沅安排妥当,便带着自己的人,轻骑快马,先行赶往南郑城。
  ……
  南郑城,太尉府里。
  时寒、周无翼、刘入溪三位将军,本来是到太尉府探望杨政的,结果被发动兵变的潘泓岳给一勺烩了。
  但,潘泓岳打出的旗号是“诛杀杨贼,不反大宋”,因此,三人只是遭到了软禁,并无性命之忧。
  隔壁房间,关押着杨福、杨禄父子。
  战斗只发生在太尉府内,事发之后,潘泓岳又假传帅令,接管了南郑城防。
  因此,南郑城中一派宁静。
  太尉府外,根本没有人知道帅府中发生了兵变,不知道杨太尉已经成为阶下之囚。
  杨政卧房内,潘泓岳拒绝了杨政要见一见儿孙的要求,沉声道:“太尉,潘某为人,您是知道的。我答应你,不伤你家一人,便一定做得到。太尉请安心上路吧!”
  如果是二人交手,让太尉死于他的刀下,他倒是没有什么心理负担。
  但,此时杨政已经缴械,让他提刀上前,杀死这位追随了数十年的故主,他真过不了心里这一关。
  他希望杨政死的体面一些,能留个全尸更好。
  所以,他为杨政准备了一条白绫。
  杨政已经提出可以让他在一旁监视着,但潘泓岳还是不肯让他们父子相见。
  杨政也知道,是无法达成这一愿望了。
  他把白绫捧在手上,想到自己这一生……
  七岁,父亲战死于入侵的西夏人手中,由寡母和族人养大。
  宣和末年,入伍成为弓箭手。
  仅六年,他就累功从一介小卒,升为右武大夫……
  到头来,却是三尺白绫葬一生。
  嘿!
  潘泓岳见杨政捧着白绫,一副百感交集、踟蹰难决的模样,不禁有些失望。
  难道自己追随多年的这员虎将,临到老来,竟也如此贪生怕死了么?
  潘泓岳忍不住讥诮地道:“太尉,您在战场上骁勇善战,有白虎杀神之美誉,一生中亲手杀死的敌寇,不下于千人。
  怎么,临到老来,却也没了男儿决绝之气,如此贪生怕死了么?”
  “哼!”
  杨政乜视了潘泓岳一眼,笑骂道:“你个小兔崽子,老夫任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的时候,你还只是刚刚入伍的军中一小卒,居然对老夫用激将法。”
  他把白绫往桌上一抛,冷冷地道:“老夫还有一件心事未了,此事不了,老夫无法安心上路。”
  潘泓岳眉头一皱,他不是不近情面地不让杨政父子相见,既然答应不杀杨政子孙了,他是真想办到。
  这样的话,他怕杨政给儿子密授机宜,留下什么交代。
  虽然杨政让他在一旁监视,但人家父子何等默契,说不定不经意间就完成了交接。
  潘泓岳为难道:“太尉,末将保证,绝对不杀您的子嗣,但……不可相见。”
  杨政冷哼道:“你的承诺,老夫自然信得过,也不是要见他们。”
  “那么,太尉还有何心愿未了?”
  杨政想起当年他带兵杀回家去,眼见家中女眷赤身露体地倒在血泊当中,有长辈,有姊妹……
  她们受尽污辱,却也是又遭虐杀,难逃一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