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穿越重生>临安不夜侯> 临安不夜侯 第655节

临安不夜侯 第655节

  二人的站位隔着一丈多远,一副不相亲近的模样。
  肥天禄眯了眯眼睛,叹息道:“孔彦舟这个汉人之贼,我来金国本是为了杀他,没想到,现在却要时常与他并肩作战。”
  杨沅叹道:“我来北国,本是为了和议完颜亮,现在却千方百计地要对付他,造化弄人啊!”
  肥天禄打了个哈哈,依然看着城下,忽然道:“杨学士是打算年底之前返回大宋?”
  杨沅道:“不错。”
  他歉然看了肥天禄一眼,道:“杨某许多计划,都是依时就势,随机应变。
  当时安排你到完颜大睿军中,实未想到今日局面。
  你现在甚是受他重用,倒是不便就此回去了。”
  肥天禄笑道:“那倒无妨,老夫很喜欢戎马生涯。”
  他顿了一顿,从怀里摸出一封信来,说道:“老夫给女儿写了封信,还请杨学士代交给她。”
  说着,肥天禄抖腕一旋,那折起的信纸便飘向杨沅。
  杨沅的身手现在比肥天禄只高不低,他伸手一抄,大袍飘起,再落下时,已经把手和信都掩在了其下。
  杨沅揣信入怀时,随手看了一眼,不由一怔。
  那信就只一张纸,对折了一下,没有信封。
  这纸不算多厚,也不算多硬,字迹本该能透过纸背看到的。
  但杨沅一眼扫去,洁白一片,毫无字迹。
  杨沅不禁奇道:“肥将军,你可是拿错了,这封信……”
  肥天禄含笑道:“没有错,这信是用秘法书写,要用特殊的药水才能显现。小女见了信,自会明白如何阅读。”
  杨沅听了,便把信揣了起来。
  肥天禄又取出一封信来,这封信却是有信封儿的了。
  肥天禄把信又向杨沅一甩,说道:“这封信,你交给宋家小食店的宋老实。”
  肥天禄含笑道:“昔日,他曾是我部下。”
  杨沅这才知道,自己老丈人曾经是肥天禄的兵。
  而且,宋老爹本名宋老实,这也是他头一回知道。
  杨沅也不知信中内容,接过后连忙揣了起来。
  肥天禄交代道:“信中虽然有字,用的却是十年前岳家军中斥候拆解密信之法,旁人看了只会不知所云,你不用担心泄密。”
  杨沅根本不清楚这两封信的内容都和他有关。
  交代已毕,肥天禄便道:“走吧,明日一早,你我便要往棋盘山一行了,回去歇息。”
  二人同时转身,一个往左,一个往右,各自行去。
  第508章 我懂你,你懂我吗?
  棋盘山,杨沅的人马驻扎在山下湖边,理由是人太多。
  确实也是,他和完颜大睿各带了两千骑兵。
  每个士兵自带七天的口粮,有了就近的湖水,不仅驻扎方便,生活也方便。
  完颜雍的人则驻扎在棋盘峰另一侧的山上。
  这几座山不高,而且也不陡,八百人驻扎于一座山上,还是很容易的。
  因此一来,双方平时是互相看不见的。
  不过,不管哪一边想登上棋盘峰,另一边只要派几个人在侧翼盯着,就能马上发现。
  这也算是为了让双方的会面,彼此都放心的一种设计吧。
  照理说,杨沅此刻扮的是谙班渤极烈,完颜大睿是货真价实的国论渤极烈。完颜雍作为阿买渤极烈,理应到营中拜会。
  但是,完颜雍接受这个封号,显然只是为了表明,他同意大家从此成为同一阵营。
  但他是不可能向完颜驴蹄、完颜大睿这两个他一向不太看得上的人俯首称臣的。
  更不要“完颜弘康”这个见都没有见过的晚辈了。
  所以,双方的第一次接触,他们都只派出了自己的谋士。
  李石、上官骆、于吉光。
  山间一张近乎棋盘状的平坦大石地面。
  石面上,雕刻着几枚鼓一样大的石棋子。
  这一颗棋子,怕不就有几百斤重,寻常一个人推着都运不走。
  李石微笑道:“仙人对弈于此的传说,从唐初时候就有了。
  渤海国时,我李氏就是辽东大族,这一带,当时就在我李氏治下。”
  说着,他随意走到一枚刻着红色“将”字的石棋子上,慢慢坐下:
  “我李氏的一位先祖,一时兴起,便找了工匠雕刻了几枚棋子摆上去。”
  他不动声色的炫耀起了自家悠久的历史,雄厚的底蕴。
  而且,他坐在老将的位置上,也是颇有意味。
  当然,上官骆和于吉光也可以选择跑到对面去坐“帅”的位置,问题是太远了些,也太刻意了些。
  上官骆微微一笑,说道:“听李先生一言,沧海桑田之感,油然而生。
  岁月悠悠,多少辉煌世家,都已不复存在。
  倒是这山上的石刻,依旧风采如昔啊。”
  说着,他就在李石旁边的黑色“卧槽马”上坐了下去。
  看这残局,如果下一步是黑棋先手,只要提马再将,加上“车”的平压,马后炮的存在,对方虽然车马炮俱全,却也来不及救主了,是必杀局!
  李石眼皮跳了跳,微笑道:“是啊,上官是唐时大姓,现在却已不闻世间再有上官一族了。”
  于吉光左右看看,上下看看,然后走到了一棵斑驳的老松旁。
  那老松下有一截横卧的树干,足有合抱粗,坐着很舒服,还遮荫。
  于吉光很满意这个位置。
  上官骆和李石看到他悠然地坐到了大松木上,双眼都是微微一眯。
  完颜大睿这位军师,是表示置身事外,坐看我们相争么?
  这样一想,二人之间隐约的硝烟气,反而淡了。
  他们不想两虎相争,让大聪明得利。
  问题是,他们都没想到,于吉光这位军师其实有点水。
  他之前根本就没明白李石和上官骆一番对话,包括他们坐的位置有什么含义。
  这货选择那块大松木,单纯就是因为松软些、舒服些,还不晒。
  对于明日之后,各方要就哪些问题进行交流,是三方军师今日会谈的主要目的。
  三方要谈的事情,是一定会事先进行沟通的。
  各方的主君知道了,提前做一番思考,明天见了面,才好进行一番博弈,争取对自己更有利的条件。
  李石意图把握主动,见二人坐定,启齿一笑,便先开了口。
  这李石年纪不小了,平时也不注意洁齿,因此牙口不太好。
  他那一口牙,一看就是大户人家的样子,每一颗都住着单间。
  三方讨论的,当然是今后势力地盘的划分,各自负责些什么。
  以及如何协同作战,彻底剿灭赵一甲这支流寇。
  还有如何软硬兼施地把如今仍然保持中立的三路边军拿下。
  这三路边军,目前都驻扎于越王控制区域,一处在后世的吉林地区,两处在黑龙江地区。
  所以,越王一派显然是近水楼台。
  如此一来,李石这边自然就要从别的方面争取好处:比如对赵一甲旧部的收编,以及扩大他们在辽东地区的地盘。
  可这就又有一个问题了,现在是“三家分北”,他们俩这么分果果,你置完颜大睿于何地?
  问题是,代表完颜大睿的于吉光始终不发一言,只是笑吟吟地听他们说。
  有时,他还会无聊地从身下松木上揪几只松蘑,拔一团木耳,好像要回去做个菜的样子。
  这一下反而让李石和上官骆有点心里不踏实了。
  完颜大睿这位军师不争不抢的……
  他是想干嘛?
  是了,完颜大睿倒向谁,谁就占据绝对的主动,他这是在待价而沽啊。
  想通了这一点,李石和上官骆倒是有些放心了。
  只要你不争就好,至于让些利益给你又如何?
  我们要的是这江山,只要你不阻碍我坐江山,荣华富贵尽可送你。
  于是,于吉光一言不发……
  李石和上官骆做初步讨论的时候,便已时时要带上他,分配利润给他了。
  于吉光躺赢。
  这货真的躺在大松树干了,他躺着听。
  他那婆娘是完颜大睿寡居的从妹,非常热衷于床笫之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