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不夜侯 第567节
等等!金日磾的后裔,家里做海贸生意……
不会那么巧吧?
杨沅惊诧地看了金玉贞一眼,试探地问道:“杨某在临安,曾经结识了一位高丽船主,他叫王帅,不知……”
金玉贞惊讶地掩住了嘴唇,失声道:“杨学士竟然认识外子?”
杨沅也没想到,眼前这位金夫人,竟然就是王帅口中那个悍妇。
可是,她哪儿悍妇了?
柔柔怯怯,端庄守礼,时不时就脸红,眸波羞涩得就像潋滟的西湖水。
果然眼见为实,不该听人言语便先入为主啊。
因为王帅的原因,两个人的关系一下子亲近了许多。
杨沅简单交代了一下他和王帅相识的经过,以及王帅滞留于临安的原因。
当然,他没有说王帅如今在临安,正倚翠偎红、拈花摘叶,说不尽的风流。
男人为男人隐,那是刻在男人基因里的一种本能。
金玉贞欢喜地道:“原来如此,外子喜欢航海,喜欢周游列国,做生意倒是其次。
我们金家生意做的很大,本也不指着他一条船。
说起来,那条船只是供他四处游赏所用的坐船,顺道做些生意而已。”
杨沅吃惊地道:“金夫人家里生意做的这么大?”
金玉贞略显得意地道:“杨学士有所不知,我们金家拥有二十六条大海船,在整个高丽,也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杨沅没想到金夫人家族竟然拥有这么多条海船,以高丽弹丸之地,如此规模的海商家族,的确算是首屈一指了。
换而言之,金家就是如今高丽的船王啊。
杨沅本以为这位金夫人家里即便是做些生意,也不是什么大生意。
也许是因为在狮子口码头,看到那条破破烂烂的渔船,给他留下的印象。
再加上高丽与辽东本就有陆地相连,杨沅原来甚至没有想过她是一位海商。
现在得知金氏家族竟然是高丽船王,杨沅的双眼一下子亮了起来。
金国要一直保持分裂状态,才是最好的金国。
可是要做到这一点,显然并不容易。
虽然杨沅已经在竭力帮助完颜驴蹄和完颜大睿出谋划策,但他也清楚,这两个人很难在辽东真正站住脚。
东京城的完颜雍才是最有能力一统东北,然后和完颜亮抗衡的人。
可是这个人一旦化龙,将会成为比完颜亮对大宋更具威胁的人。
杨沅不想让他出头,有机会的话,甚至还想弄死他。
因此一来,杨沅努力的方向,也就是尽力帮助完颜大睿他们撑的更久,让金国内耗的更多。
但,杨沅手中能打的底牌实在不多。
毕竟,这两位反王只是最早起事的人,于是当仁不让地成了反叛的旗帜,可他们并不是最具备实力和潜力的造反者。
现在,杨沅忽然找到了一个增强他们实力的办法,那就是……眼前这个女人!
金玉贞被杨沅灼灼的目光看得有些不自在起来。
虽然她很想保持镇定,可还是感觉到脸蛋儿在发烧,不!是全身都在发烧。
杨沅那种有些审视与觊觎的目光,和沙牛儿看她时好像,一样充满了侵略性。
不同的是,沙牛儿露出这样的目光时,叫她很是不安与厌恶,严重的生理不适。
可是眼前这个男人这样看她,却只看的她心慌意乱,进而……心猿意马。
“杨学士,你……你为什么……要这样看着妾身?”
杨沅微微一笑,露出一副王员外忽悠薛冰欣去卖水果时的表情。
他特诚恳、特亲切地问道:“金夫人,你想不想做海王,海上的女王?”
第460章 机会趁今日,雌雄决此行
“女海王?什么意思?”
杨沅笑道:“就是字面意思咯,纵横大海之上的女王。”
金玉贞略一思索,便反问道:“学士是需要我金家的船为你做点什么吗?”
“不不不,互惠互利而已,我从不白占人家的便宜。”
杨沅笑吟吟的道:“不瞒你说,我家也有一支船队,规模比你家小点有限。
这件事,如果必要的话,我自己就能做。
我之所以想把这件事交给你们金家,最主要的原因是,宋国不适合参与。
参与就是表明立场,因此作为宋国官员的我,同样不适合。”
杨沅虽然还没有说是什么事情,金玉贞却已明白了。
她可不是什么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养在深闺里的金丝雀。
做为金家已经出嫁的女子,她还能影响甚至直接操纵娘家的海贸生意,足见她的能力。
一旦谈及生意,金玉贞就迅速进入了理智状态。
她对杨沅这个大宋状元,在个人情感上的敬畏和崇拜,马上被生意人的精明所取代了。
“杨学士所说的利,是什么?”
杨沅道:“高丽物产贫瘠,作为海商,如果仅仅依靠高丽本国的物产,你们金家是赚不到大钱的。
所以,金家海贸的大头,就是从大宋买入奢侈品,卖回给本国权贵包括金国权贵。
但是你们每年可以到大宋贸易几次、可以去几条船,宋国都是有限制的。
当然,你们金家的船还可以继续往南走,去南洋或者更远的地方去贸易。
不过有大宋和日本这种比高丽更有实力的海商在,你们在南洋的竞争力也是有限的。
没错吧?”
“学士所言不假。”
“现在,宋金两国纷纷禁海,关闭边贸,金家船队也会受到很大影响,这也没错吧?”
“没错。”
这些事,只要对海贸了解一些,就能依据时局判断出来,金玉贞没有什么好掩饰的。
杨沅道:“所有这些问题,只要你和我……,不,是和我们大宋合作,都将迎刃而解。”
杨沅的头上仿佛悄悄长出了一对魔鬼的犄角:
“不仅如此,你们金家还可以在这种所有海商都受到限制的状态下,成为独一无二的存在,你们一船的利润可以数倍于从前。
“大宋可以放开对金家的所有限制,金国北方势力会毫不讲价地吃下你运去的所有货物。
这其中的利润之大,相信金夫人能够算的很清楚。”
金玉贞的胸膛微微起伏,呼吸有些克制不住的急促起来。
她很清楚杨沅是在给她画饼,可是这张饼真的香啊。
不过,利润越大,风险也就越大。
一个决策失误,可能就会万劫不复。
金家,承担得起吗?
杨沅耐心地等待着,丝毫没有催促的意思。
他知道,金玉贞正在权衡利弊。
这是正常的。
如果金玉贞听他一画大饼就无脑接受,那他才要担心。
一个没脑子的猪队友,怎能值得托付重任。
杨沅宁可让度这份利益,也要找个中间人,是因为他很清楚,宋国不能太早站队。
或者说,不能过早暴露宋的野心。
宋国朝堂上,目前是主和派占据上风。
那么民间呢?
民间也是一样!
不想开战的人居多,这是正常的,这是人性。
你不能苛求所有人都明白,他们这样做是在苟安,是在养虎为患。
你不能苛求他们都能知道,这种苟安最终换来的不是继续如此的和平,而是灭顶之灾。
哪有那么多人能够拥有这样高远的眼界?
大部分人就只是努力过好自己日子的普通人而已。
宋国目前的主战派,主要是当初南迁的北人;一部分拥有远见卓识的南人;一部分迎合上意的投机者;一部分想要建功立业的武人。
杨沅在朝堂上大声疾呼不该对外一味示弱,这是符合民意的,也为他赢得了好名声。
但,强硬派和主战派并不完全一样。
强硬派是最容易转化为主战派的人,但他们却不能直接当成主战派。
在没有让宋国百姓看到金国灭宋的野心之前,主动打破双方已经持续多年的和平局面,如何服众?
这种情况下,让百姓们毫无怨言地多缴纳一些税赋,让他们心甘情愿地把父亲、丈夫、儿子送上战场,可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