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穿越重生>临安不夜侯> 临安不夜侯 第379节

临安不夜侯 第379节

  那小腰肢袅袅的,居然已经有了几分青涩的妩媚。
  ……
  临安香积寺以紧那罗菩萨为主供,而紧那罗菩萨是乐神和厨神。
  因此,临安城里开饭馆的做厨师的,尤其是瓦子里以歌乐为艺的伎人,常来此处供奉香火。
  普通百姓常在这寺庙中见到那些平日里只闻其名、却无缘一见的著名乐伎,也乐得来此上香,这寺庙里的香客自然不少。
  杨沅一到香积寺门,便暗暗观察形势。
  什么地方适合设伏,什么地方适合安装机关,什么路线适合逃逸……
  而李师师和鹿溪只当此行是寻常游玩,所以心情最是放松。
  至于丹娘却是隐隐猜到杨沅此番陪她们来香积寺是另有目的,因此识趣地拉着鹿溪和李师师前边同行,不打扰杨沅观察地形。
  至于青棠,倒是不用人管她,她一路下来,就买了许多小吃。
  再加上鹿溪惯着她,拿她当小妹子,也买了些给她,她有吃的就心满意足了。
  香积寺虽说主供的是一位厨神,可也不允许香客在大殿里边走边吃,于佛不敬。
  再加上之前青棠就是走路吃东西才崴了脚,所以这一次就叫她老老实实地待在了山门口。
  杨沅一行人从牌坊而入,先拜了天王殿,接着便是监斋菩萨大圣紧那罗王殿。
  等他们又去后边的大雄宝殿上了香出来,杨沅便对鹿溪笑道:“此处倒真是热闹,一天都逛不完,下次有了时间,咱们再来一游。”
  鹿溪雀跃地道:“好啊,到时还请李夫人一起。
  上元节怎么样?到时咱们租条船,赶晚上来,由运河一路过来,两岸花灯无数,好看极了,然后咱们再上庙里拜拜。”
  李师师笑道:“上元节时天子与民同乐,也要夜游运河,最后至此上岸。
  天子仪仗前呼后拥的,咱们还要跟他们错开时间,多麻烦,还是不要凑那个趣了。你要喜欢,咱们可以正月十六来。”
  鹿溪吐了吐舌尖道:“呀,我倒是忘了,那咱们就正月十六来。”
  杨沅微微一怔,问道:“元宵节时,天子也要来此上香的吗?”
  李师师笑道:“天子年年元宵至此,倒未必是专门来给紧那罗菩萨上香的。
  但天子游河观灯,与民同乐,每次都是到此处码头上岸,都到了菩萨家门口了,怎好不去上一柱香?”
  杨沅目光微微闪动,道:“我倒不知此事,原来天子不只五月十八去钱塘观潮,还有上元夜游运河拜香积寺。”
  李师师道:“是啊,再加上正月朔日,皇帝领文武百官赴天竺寺敬香礼佛。
  一年也就出宫三次,幸亏只有三次,不然兴师动众的,与我等百姓可是多有不便了。”
  杨沅听了,心头便犹疑起来。
  我对戴善招出的那句话,会不会破译不准确啊?
  如果是“月兮紧那罗”,那月兮可是八月十五啊。
  杨沅曾经和文天闲聊时,特意问到过每年八月十五,皇室有什么举动。
  皇家虽也过八月十五,却只是召集皇室近亲在宫里过。
  杨沅原以为秦桧是要在那一天想办法让官家出宫往香积寺一行,以秦桧的能量,他自然办得到。
  可是……正月十五,皇帝本就有游运河、拜香积寺的习惯的话……
  难不成那句话不是“月兮”而是“元夕?”
  或者……是“夜袭?”
  杨沅本以为距明年中秋还早,他有大把时间慢慢安排。
  可如果秦桧动手的时间是元夕……,那就只剩下两个半月的时间了啊!
  杨沅此时还不确定他的猜测是否属实,更不清楚秦桧计划的细节。
  如果他不弄清楚秦桧的计划,就无法将计就计,他此前的隐瞒将毫无意义,反而是成全了秦桧那狗贼。
  杨沅不可能从秦熺那里探听情报,他唯一的选择就只有日本博多的那个小野明兮。
  杨沅本打算明年春季,再找机会往日本一行,可现在顿生紧迫之感。
  从临安出发到日本博多,此时正是逆风期,需要四到五天时间,往返就需要近十天。
  此去就算先不理会自己参股的商团,只找小野明兮,怕也不是三五天就能解决的事情。
  朝廷怎么可能给他这么长时间的假?
  杨沅顿感紧迫,不禁心事重重。
  李师师何等眼力,马上察觉情郎没了游兴,虽然不明其中缘由,还是善解人意地道:“鹿溪,我身子有些乏了,咱们不如这就离开吧。”
  鹿溪牵着丹娘的手正要去观音殿里拜拜,听见这话,便爽快地道:“成,那咱们这就回去。”
  一行人正要往回走,从观音殿方向忽然传来一个声音:“二郎,哪里走!”
  虽然行二的年轻人都会被亲近之人称作二郎,这一声喊未必是叫杨沅,杨沅还是下意识地止步抬头看了一眼。
  就见观音殿方向,正有一个一身戎服的少年将军,向他开心地招着手。
  在那少年将军左右,还站着两个女子,两个女子俱都素练轻盈、身姿绰约,只是头上都戴着一顶“浅露”,见不到容颜。
  杨沅眉锋微微一挑,国舅爷?
  第337章 苦肉计
  杨沅见是刘商秋,便走上前,拱手笑道:“青阳兄,久违了。”
  “久违久违。”
  刘商秋笑嘻嘻地拱手还礼:“听说你去山阴办案了?怎不喊我同去,我御前兵马子弟所近来无事,实在闲的难受。”
  “小秋!”一个头戴浅露的女子嗔怪地叫了他一声。
  刘商秋笑道:“二郎,这是我六姐。”
  杨沅听说是他姐姐,便拱手道:“六娘子……好!”
  话说到一半,杨沅才突然警醒过来,六姐?婉容刘氏?
  杨沅的态度立即恭谨了许多。
  刘商秋又对刘婉容大大咧咧地道:“六姐,这位就是我跟你说过的杨沅,你叫他二郎就好,不用见外人。”
  刘婉容自然不会听他的,只向杨沅微微颔首,柔声道:“杨承旨好。”
  这时,旁边另一个女子掀开“浅露”,向杨沅贝齿轻启,嫣然一笑,柔声道:“杨承旨。”
  杨沅一看,却是玉腰奴。
  这时,鹿溪、丹娘和李师师也走过来。
  三女俱都美貌,尤其是李师师的风情,便连刘商秋见了也不由得目光一凝,再看向杨沅时,便面露敬佩之色。
  如此绝色、如此风情,二郎当真好福气也。
  杨沅往李师师前边站了一站,笑道:“青阳兄也来香积寺游玩?”
  刘商秋摇头道:“倒也不是,我是陪我六姐来拜观音……”
  刘婉容在后面轻咳一声,刘商秋话风一转:“顺道游玩。”
  刘婉容见弟弟没有说走嘴,方才放下心来,心中却是幽幽一叹。
  她是回家省亲的。
  宋朝皇室,比本就相对随和的唐朝还要亲民、还要随和一些。
  如那规矩森严的明清时候,是万万比不了的。
  大宋妃嫔可不是一入宫门深似海,想要省亲,也不像明清时候一样需要向皇帝请旨,需要讲究资历。
  而且一位妃嫔入宫,一辈子也就有那么一回省亲的机会。
  这个时代如果想要出宫,一般跟皇后说一声,只要皇后允了,也就出去了。
  刘婉容就是请示了吴皇后,回刘家探望父母的。
  刘老丈看见女儿很是欢喜,年底女儿就有望晋升为九嫔之首,那更是刘家的荣光。
  只是人心欲望是无穷的,刘老丈便想着,万一女儿怀了龙子,那刘家又该是何等风光?女儿在宫里,怕也只在皇后一人之下了。
  于是,就让儿子陪她一起来拜拜观音菩萨。
  刘婉容拗不过父亲,便让刘商秋陪她来了,就当散心游玩了。
  求子?
  就官家那个状态,她怎么可能有子。
  刘商秋道:“二郎这就要回了么?”
  杨沅道:“走的乏了,正要回去。”
  刘商秋道:“我们也正要出去,一起。”
  于是,二人行于前,其他几女行于后。
  玉腰奴视杨沅为恩人,在他女伴面前便不好再戴“浅露”,索性摘了下来,与鹿溪等女一边谈笑一边向外走。
  刘婉容毕竟是皇妃,所以依旧戴着浅露。
  她戴的是三层的密帷,旁人自然看不见她容貌,只能从那隐约可见的下巴,断定也是一个美女。
  五女同行,个个绝色,进香的游客自然是频频回顾。
  刘婉容一行是乘了两辆马车来的,有六名佩刀侍卫伴当。
  刘婉容在此,杨沅等人就不能一走了之了,须得先恭送娘娘登车才行。
  一见刘娘娘出来,前方侍卫便轰赶街上行人,清出道路。
  一个穿着便袍,白面无须的太监,将脚踏放好,双手托着刘娘娘的玉臂,恭请娘娘登车。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