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穿越重生>临安不夜侯> 临安不夜侯 第101节

临安不夜侯 第101节

  “女儿,别担心了,他一个大男人,还能出啥事儿?
  “之前杨沅不是有个朋友过来借宿过吗?说不定他是去那朋友处,今晚就留宿在那儿了。”
  “那他总该往家里捎个信儿呀。”
  “或许人家那朋友住的远呢,哪里就找得到顺道的人来替他送信?好了,快上楼睡觉吧。”
  宋老爹把女儿撵上了楼,但他却没有立刻睡下。
  他拖着瘸腿,在天井里慢腾腾地踱了一阵儿,又去了后门外。
  站在石阶上,宋老爹凝视着粼粼的水色,默然不语。
  那一晚,真当他没有嗅到那隐约的血腥气么?
  只不过,他现在只是一个青石巷里卖小食的瘸腿老汉,有些事,看破不说破而已。
  杨家两兄弟,别是遭人报复了吧?
  宋老爹忧心忡忡起来,他只希望自己的女儿一生平平安安,可不希望,能有什么风波,落在她的身上。
  阁楼上,鹿溪窗口的灯光熄灭了。
  但这一夜,那扇窗却不只打开过一次。
  只是,直到天边泛起了鱼肚白,鹿溪始终没有看到杨家两兄弟回来……
  第108章 忽作无期别
  杨沅一直守在杨澈身边。
  杨澈的嘴唇有些皲裂了,但是想着袁郎中的嘱咐,大哥内脏破裂,不能饮水,他也只能看着。
  他守在这里,却什么也干不了,就只能徒劳地守着、看着。
  那种亲人就在眼前遭受着折磨,他却无能为力的感觉,才是一个人最大的痛苦。
  天蒙蒙亮的时候,杨澈竟渐渐恢复了一些体温,杨沅欣喜若狂。
  可是没过多久,杨沅就发现杨澈体温异常了。
  杨沅情知不妙,赶紧去旁边房间找袁郎中。
  袁立炀披衣而起,带着小徒弟匆匆跑了过来。
  一番诊视之后,袁立炀叹息了一声,对杨沅摇了摇头。
  “二郎,令兄已油尽灯枯,老夫也无计可施了。你,陪陪令兄,送他最后一程吧。”
  杨沅站在榻边,一时心乱如麻。
  袁立炀本想转身出去,留他兄弟俩共度最后一程的。
  见此情景,袁立炀迟疑了一下,对守在门外的两个皇城卒道:“两位小兄弟进来搭把手,把杨都头抬下来。”
  杨沅确实不懂诸般规矩讲究,更何况他此时方寸大乱。
  也亏得袁郎中指点,几人手忙脚乱地卸下门板,将弥留之际的杨澈连着被褥一起抬下来,放在门板上,移到靠门口的地面上。
  彼时民俗认为,人若死在榻上,灵魂就会被吊在床上,无法超度。
  若有人在床上咽气,家人是要遭人非议的,因为这是照顾不周,没能为亲人送终。
  门板停好,两个皇城向杨沅抱了抱拳,也转身出了房间,其中一人便匆匆跑去报讯了。
  袁立炀又嘱咐道:“二郎,你兄长只要还有一口气儿在,就不可以哭,记住了。”
  杨沅木然点了点头,袁郎中这才摇头叹息一声,带着小徒弟走了出去。
  杨沅走到门板旁,慢慢双膝跪下,看着杨澈。
  内腑碎裂的痛楚显然让回光返照的杨澈十分痛苦,他脸上的肌肉都在轻轻抽搐。
  杨沅膝行两步,把他轻轻抱在怀里。
  “大哥,我没听你的安排,我没去‘陌上花‘绣坊做学徒。”
  杨沅在杨澈的耳边轻轻地说着。
  “我没听你的话,因为怕你骂我。我自己做了生意呢,前所未有的一门生意。”
  “可你别担心,我做生意,很厉害。我现在认识了好多能人,赚了好多的钱……”
  “我现在赚的钱,都够咱们家在后市街买一幢大宅院了。”
  “我本来,想着今天告诉你的,我还想着……我还想着……明天和你一起去挑房子呢……”
  突然,杨沅崩溃地抱紧杨澈,号啕大哭起来。
  “哥~,哥啊,走吧,咱走吧,痛,咱就走,不受那罪了……”
  “弟弟会有出息的,杨家会红火起来的,你不用担心,不用担心的……”
  说着说着,杨沅便觉得怀里突然一空。
  明明大哥还在怀里,可是突然就有了空荡荡的感觉。
  他的心,也一下子空荡荡的。
  杨沅抱紧了他,把脸紧紧地贴着他,泪水肆意地流淌开来。
  刚刚得到消息的寇黑衣匆匆赶了来,因为跑的急,腿上的伤口崩裂,血已渗透了绷带。
  他还没有进门,便听到了杨沅悲恸的哭声。
  寇黑衣一下子站住了,他的手,紧紧抓住支在腑下的拐杖,这才撑住了他的身子。
  ……
  梅雨时节,总有一种令人沉闷和忧郁的感觉。
  雨又来了,街上行人少了许多,
  卤肉店里,案板上的熟肉用碧纱罩儿盖着,
  一到阴雨天就骨头酸痛的计老伯贴好膏药,在后边屋里小憩着。
  忽然,门被人叩响了。
  “来啦!”计老伯以为是有客人登门,从榻上爬起,走到了前面。
  抬眼一看,计老伯便怔住了。
  杨沅正站在雨幕里,头戴一顶竹笠,笠上系着一条白带子。
  看到计老伯,杨沅什么都没有说,他只是双膝一屈,便跪在雨水里,一个头深深地磕在了地上。
  “这……这怎么说的。”
  计老伯慌得在身上擦擦手,赶紧抢步迎出去,把杨沅扶起来。
  一看杨沅这模样,他就知道出什么事了。
  “丧不报,孝不吊”,报丧这种事,不能请别人转达,只能由至亲之人跪门报丧。
  杨澈没有孝儿孝女。
  长兄如父,杨沅就是那个跪门报丧的人。
  计老伯绷紧了面皮,他有一肚子话,可这个时候,别的什么都不方便问。
  “二郎,你节哀。老伯……知道了!”
  杨沅点点头,向计老伯抱拳长揖一礼,便转身走去。
  计老伯站在雨里,望着他的背影,长长叹一口气,也不理会自己的小店了,拔足就往宋家小食店里赶去。
  又是一户人家,门儿开着。
  但,报丧人是不能进人家的门的,杨沅叩响了门环。
  屋里跑出一个梳着“朝天揪”的小孩子,手里拿着半块烧饼,站到雨檐下。
  “呀,是杨家二哥!娘啊,杨家二哥来啦!”
  小孩子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扭头就朝屋里喊了起来。
  杨沅退开两步,双膝跪倒,又郑重地叩了一个“孝头”。
  虽然,此时出现在雨檐下的只是一个不懂事的小孩子。
  但,孝头无大小。
  其实来自后世的他,本来是挺抵触下跪的。
  他不喜欢这种古老的礼仪。
  但是此时此刻,身临其境,他自然而然地就做出来了,心甘情愿。
  孩子的爹娘从屋里走了出来,一瞧杨沅这般模样,顿时变了脸色。
  丈夫赶紧冲出雨幕,上前搀扶杨沅。
  妻子则匆匆跑回门口,冲里边喊了一声,然后邻家老爷子也拄着拐棍迎了出来。
  梅雨绵绵,如泪。
  ……
  出殡之期是在第三天,皇城司下一指挥所的曹指挥、刘副指使、伤势未愈的寇黑衣,还有一班杨澈的袍泽兄弟都来了。
  青石巷的街坊们帮忙,为杨澈风光大葬。
  杨沅在临安城郊买了一处山清水秀之地,为大哥修建了墓地。
  他买了很大一块地。
  因为……杨家的子子孙孙,以后都要埋在这里。
  最上边,他大哥的墓旁,留出了一块位置,
  那是他以后的长眠之地。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