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穿越重生>九十年代我要搞钱> 九十年代我要搞钱 第56节

九十年代我要搞钱 第56节

  “《如果人生可以重来》这本书虽只开了个头,但我相信精彩一定不输《梦今生》。到时候你就不是新人了,这本书我可以给你提到二十元。”
  叶嘉宜耐心地听宁菲把话说完,才道:“不好意思,我不签买断,只签版税。我有我的既定目标,就不跟你绕弯子了。无论《梦今生》还是《如果人生可以重来》,一万册以内版税7%,一至三万册版税8%,三万册以上版税10%。”
  这是今年六月起才会实行的新规定,她并没有占出版社的便宜。
  “另外,我发表在各报刊杂志上作品,加起来也有十几万字了,我打算集结成一本作品集出版。我想委托你们出版社一起出版,稿酬跟《梦今生》两本一样。”
  “这……”宁菲眉头微拧。
  她们出版社之所以给出高价,在《如果人生可以重来》只开了个头的情况下就签下两本书,就是因为他们看到了网络上的反响。
  现在大家还习惯于看实体书。就算在网络上看过,但因为喜欢,等实体书出版后还是会买来收藏。
  他们能预估出那两本网络文学的价值,才给出了超出新人的高价。
  可叶嘉宜不跟她们谈买断价,反而要签版税,还要搭上一本传统文学作品集,这就有点过分了。
  叶嘉宜道:“我知道我的要求你们可能接受不了,但我不接受讨价还价。你不必现在回复我,回去跟领导商量一下,再在扣扣上回复我即可。《如果人生可以重来》会在暑假完结,我也不是很急着谈出版的事。”
  宁菲心想:你不急我急呀。
  她都能相像得到现在会有多少出版社盯上叶嘉宜,想从她手上把《梦今生》两本网络小说签下。
  在占了见面先机的情况下,如果叶嘉宜还要被竞争对手签下,她会哭死,领导会把她骂死。
  她咬咬牙:“十五元,三本书,全都十五元每千字,如何?你可以回去问问你的老师宋知润教授,他的小说就是我们出版社出版的,最开始就是十元,第一次获春雨文学奖后提到三十元,第二次获得春雨文学奖后才升到了四十元。这是顶格待遇。”
  “另外按国家规定,版税一万册内8%,超过一万册以千册算,每千册0.8%。没有10%的说法。”
  听到十至三十,最多四十元,叶嘉宜就替宋教授这些作家悲哀。
  一本书,字数一般在十五到二十万之间。就按二十万字算,四十元每千字的稿费,一本书也才获得稿费八千元。
  而这二十万字,是经过了多少个日日夜夜的呕心沥血。有些作家精于求精,一稿又一稿的改,逐字逐句地推敲,二十万字可能要精雕细作好几年,结果就获得这么几千元的稿酬。
  因为物价上涨,国家会在今年,即1999年6月1日实行国家版权局《出版文字作品报酬规定》,调整了稿酬标准。原创作品会涨到每千字三十至一百元。可即便一百元顶格待遇,二十万字也就两万块钱的稿酬。
  她上辈子是加入了作协的。先入的s市作协,后来加入了国家作协。
  有人说,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两个阵营互相看不惯。
  传统文学觉得自己是阳春白雪,是高雅艺术,网文就是粗制滥造的庸俗之作。
  而网文作家却觉得你高雅又如何?我收入比你高。我一个月几万甚至几百万的稿费,比你一辈子挣的都多得多。
  可叶嘉宜上辈子接触过一些传统文学的老前辈,他们其实是很包容的。他们也看网络小说,也承认有些网文作家写得极好。
  有个前辈满含辛酸地说:“只要你们网文作家不在我们面前炫耀自己的收入,我们就能和睦相处。”
  自己呕心沥血一辈子,收入比不过二十多岁网文中层作家一个月的收入,换谁谁心里平衡?
  但出版社是要赢利的。读者群体普通人占大多数,他们的生活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看小说就是一种娱乐放松,他们更愿意看让自己精神愉悦的作品。
  所以他们愿意花几十元钱去看一篇连载的没有深度的爽文,也不愿意不花钱去看一本剖析人性的传统文学作品。
  书不畅销,出版社自然不会给高稿酬,甚至不给稿酬。所以出版社在作家面前是高姿态的,你得求它给你出版。如果你没有底气,不光不能计较稿费,为了让自己的心血出现在大众面前,有人甚至还愿意自费出版作品。
  这就是现实,很无奈。
  想到这里,叶嘉宜没兴趣再跟宁菲谈下去了。
  现在新规定还没出来,
  她将剩下的咖啡饮尽,站起来道:“我就那么个条件,你们能接收呢,我们就签合同;不能接受就算了。我说了,我不讨价还价。”
  《梦今生》十万字的篇幅,十五元每千字,买断它才一千五百块钱稿酬,开什么玩笑!
  宁菲只得道:“我知道了。领导周一才上班,到时候我会汇报上去,有结果了我会跟你联系。”
  回到家里吃过午饭,她打开电脑,习惯性打开扣扣。
  这会儿没有智能手机,如果开电脑时不开扣扣,有时候会错过消息。
  结果扣扣一开,头像就猛闪,要不是叶嘉宜习惯静音,“滴滴”声都能响彻整个屋子。
  她点开一看,就见一人发了好几条消息,看备注是一个出版社的编辑。
  风中的白杨:“……我们很有诚意的。买断、版税都可以。买断我们给到三十元每千字;版税国家标准,一万册内8%,超过千册0.8%,你觉得怎么样?”
  第76章 叶嘉宜一愣。像这种直接把底价摆出来的,她遇到的还是……
  叶嘉宜一愣。
  像这种直接把底价摆出来的,她遇到的还是第一次。虽然这价格没达到她的要求,但以国家规定来说,已算是给出了高待遇了。
  她摸了摸下巴,如果对方答应,她也不是不可以跟这家合作。
  南城出版社现在不是很有名,后来越做越好。她重生前,已是一流大出版社了。
  当时南城出版社的编辑也联系过她,开出的版税极为优厚。只是她跟原有的出版社合作还算愉快,不想麻烦,她也不缺钱,就婉拒了。
  饭,还真是不抢着吃不香呐。
  她回复道:“我的条件是,一万册以内7%,一至三万册8%,三万册以上10%。除了这两本网络作品外,我还有一本传统文学的作品集要出版,也是这个签约标准。”
  风中的白杨秒回:“可以,我同意。叶蔓女士你什么时候有空签约?”
  叶嘉宜:“……”
  不是,都不需要思考一下的吗?思考完了不应该去请示领导吗?这真是一个正规出版社编辑应有的态度吗?
  她对南城出版社靠谱程度深深怀疑起来。
  “你要不要重新看一遍我提的条件?”她打字。
  风中的白杨:“看清楚了,没问题。”还是秒回。
  “你不用向领导请示一下吗?”
  风中的白杨:“不需要,我就是领导。自我介绍一下,我是南城出版社的主编关铎。”
  风中的白杨:“我十分看好叶蔓女士你的小说,这些小说出版后必会在九九年畅销书排行榜上占有一席之地。你提的条件虽然跟国家规定稍有出入,但在合理范围内,我是有权利灵活处理的。”
  大家都非常看好《梦今生》和《如果人生可以重来》,相信以网络上的热度,卖到三万册以上绝对没问题。
  可正因为没问题,那些出版社才会纠结于10%这个数字,觉得版税给得太丰厚了。这书卖得越多,他们就越觉得亏得慌。
  关铎却觉得叶嘉宜提这版税分成才是最合理的。这样的分成是鼓励作家写出更好的作品。只有他们写得好,书畅销,出版社才赚得更多不是?
  电脑这端的叶嘉宜嘴角翘了起来,心里给对方狠狠点一个赞。
  关铎同志,你很有眼光嘛。
  “你们出版社具体在哪个位置?”她问道。
  宁菲这人她上辈子认识,出版社也去过无数次。在咖啡馆当场签合同她都没问题。
  可南城出版社虽然上辈子赫赫有名,但这位风中的白杨是不是出版社编辑,出版社现在是个什么情况,她一无所知。
  慎重起见,她得去实地考察一下。如果没问题,可以当场签合同。
  风中的白杨:“s市闵行区。你哪时候方便?我派车去接你。另外合同先发给你,你可以先找律师看一下。”
  【合同.doc】
  哟嚯,南城出版是特别有经济实力,还是对她特别看重?要知道宁菲可是转了三趟公共汽车才跟她见的面呢。
  不过这种重视的态度,以及干脆的行事风格,叶嘉宜喜欢。
  她接收了文件:“周一下午两点半吧。”报了个附近的地址。她周一下午正好没课。
  风中的白杨:“我bp机是xxx……车牌号是沪a808……”
  叶嘉宜也报了自己的bp机号码,这才结束了对话。
  叶嘉宜来自后世,对法律充满了敬畏,早在开奶茶连锁店时就经叶东盛介绍,聘请了一个私人律所的律师赵兴邦做法律顾问。
  当时她就跟赵兴邦提要求,让他熟悉文字版权方面的律法。以后她会有不少文字版权方面的合同要签。
  赵兴邦是名学霸,毕业后就职于s市法政单位。因单位人事复杂且收入微薄,他三年前跟同学一起下海开了这家律所。
  这时候作家们收入不高,就算是宋知润这种文学界大拿,出一本书收入也极为有限。律师们就算是帮着看合同、打官司,也赚不了多少钱。
  赵兴邦是个对工作极为认真的人,并没有因为这方面小众就敷衍叶嘉宜,而是很认真的去熟悉了版权方面的律法。
  这让叶嘉宜十分满意。
  她先把合同看了一遍,没发现有什么问题,便把合同发给了孙邦国。
  赵兴邦接收文件后没过多久就回了信息:“叶小姐,这合同没问题,用词很严谨,指明了是简体版权,且有时间限定。”
  小说版权范围很宽泛,分为简体、繁体、海外、影视等等版权。
  这会儿版权衍生还不广,很多作者没意识到这一点,出版社有时候也会模糊概念。
  过些年如果有繁体或影视要买版权,作家会震惊地发现,自己把这些版权都一股脑地卖给了出版社,还是以买断的极底的价格。
  见赵兴邦一针见血,明显对文字版权律法有研究,叶嘉宜十分满意。
  她也是上辈子签多了合同,才了解这些相关知识。
  “周一下午你有空吗?跟我一起去出版社看看,如果没问题的话就直接签约。”
  “行。”赵兴邦回复。
  周一下午两点半,叶嘉宜约着赵兴邦到了约定地点,就看到一辆奥迪200v6停在那里,车牌号正是关铎所报的数字。
  她走过去敲了敲车窗。
  车窗摇下,一张五官立体十分帅气的脸露了出来,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帅哥。
  他朝她露齿一笑:“是叶蔓女士吗?我是关铎。”
  叶嘉宜有些意外,她以为关铎所谓的“派车来接”,是派公司司机开车来接。没想到他是亲自来。
  她回以微笑:“我是叶蔓。”
  关铎打开车门下车,跟叶嘉宜握了一下手:“幸会。”
  “这是我的律师赵兴邦。”
  “赵先生你好。”关铎彬彬有礼,“我是南城出版社的关铎,二位车上请。”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