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我要搞钱 第29节
叶嘉宜饥肠辘辘,赶紧坐下来吃饭。
等吃了一碗饭,缓过来那股子饿劲儿,她才道:“终于活过来了。你不知道,中午食堂的饭菜有多难吃。”
章敏正要说话,就听有人敲门:“老黄,老黄。”
章敏放下碗筷去开门,就见门口站着一个老太太。
看到章敏,老太太懵了一下,眼睛就往屋里瞧:“黄老师呢?”
“黄老师搬去她儿子家住了,这里租给了我们。”章敏笑道,“我女儿是学校复读班的学生,在宿舍睡不好,我就租了这里。”
“搬去她儿子家住了?”老太太有些不敢置信,“怎么可能?她跟她儿媳妇又过不到一块儿。而且昨天她还跟我散步呢,也没说搬家。”
章敏笑容就有些尴尬:“我们就租三个月。三个月后黄老师又会回来的。”
她能说“钞能力”太强,能让刘姐使尽浑身解数替她四处打听游说,又能让跟儿媳妇不睦的黄老师愿意去跟儿媳一块儿住吗?
老太太没再说什么,只问了一句:“你叫什么?”
“我叫章敏。”
老太太点点头,下楼溜弯去了。
等脚步声彻底消失在楼口,叶嘉宜好奇地问道:“这房子多少钱一个月?”
“四百。”章敏道,“我给了财务科的那个刘姐一百,她替我极力劝说,说马上要房改了,黄老师这房子还得再补几千块钱。黄老师差钱买房,一听这话就同意租了。”
叶嘉宜放下碗筷,回房拿出一张银行卡,递给章敏:“你取两千块钱家用。”
章敏一愣,哭笑不得,又莫名心酸。
她把银行卡推回去:“不用。离婚时你爸说是要存款,但还是留了四千块钱给我。而且他说了,你要高考,他每个月月初会给一千块生活费给我,让我照顾好你。”
叶嘉宜听了没再坚持,只道:“你要缺钱,跟我说。我手里还有我爸以前给我的零花钱。”
“不用。”章敏道,“我手里的钱足够花了。”
第二天放晚学,叶嘉宜刚坐下来准备吃饭,就听章敏说:“你爸联系不上你,就扣了我的bp机,说一会儿要给你送东西来。”
叶嘉宜担心bp机响,打扰到班上同学学习,再者就算她看到bp机的信息也没地方回电话,所以干脆就没带,把它扔在卧室的抽屉里。打算放学回家的时候,如果记得,就看它一眼。刚才饿了,也没顾上。
听了话她一愣:“送什么?”
章敏摇头:“无非是些吃的用的。他好歹是你爸,你现在这么辛苦紧要的关头,他要不闻不问,那才是丧良心。”
叶嘉宜没说什么。
吃过饭后没多久,章敏的bp机就响了起来,她看了一眼就下了楼,没一会儿就带上来两个人,叶东盛和叶嘉兴两人四只手上提满了东西。
看到这老破小房子,叶东盛眉头微皱,不过没说什么,开始往外掏东西。
“嘉宜,爸叫人从s市给你买了个复读机回来,你试试看好不好用。”
接下来又往外掏各种东西,衣服、鞋子、辅导书、零食等等。
如果是原主,可能会对叶东盛背叛家庭有怨念,不愿意接受叶东盛的示好。
可叶嘉宜穿越前年纪也没比叶东盛、章敏小多少岁。而且因为写小说的缘故,代入笔下的主人翁体会过一遍又一遍的人生,等她自身经历事情时,往往会十分清醒地以旁观者地态度看待问题。
叶东盛的示好,她全收;至于感情,那是没有的。
“对了。”叶东盛又从口袋里掏出一封信,“这里有你一封信。”
叶嘉宜接过来一看,是《收获》杂志社寄来的。
她那小说寄出去都快一个月了,她昨晚心里还嘀咕呢。
担心李玉燕和杨梅作妖,她当初寄稿时没敢留服装厂的地址,而是留的家属区那套房子的地址。
这阵子她们没住在那里。这么久没得到杂志社消息,也不知是她的稿子没被采用,还是有消息过来,只是她没收到信而已。
她还打算让章敏明天回去打听打听呢,没想到叶东盛就把信带来了。
现在这封信薄薄的,应该不是退稿信。
她拆开信封,展开来一看,发现果然上面说,她的小说被采用了,会在九月的《收获》里刊登。
因为信封上的寄信地址印着“《收获》杂志社编辑部”字样,叶东盛拿到这封信时就好奇了。
他忍不住问道:“杂志社的人为什么会给你寄信?难道你投稿了?”
“嗯。”叶嘉宜很高兴,“我写了一篇小说寄过去,没想到竟然被采用了。”
叶东盛和章敏都大吃一惊,两人不禁对视一眼。
闺女什么时候这么能干了?这还是他们那个娇憨爱玩,怕苦怕累的女儿吗?
“能给爸爸看看吗?”叶东盛指了指那封信,问道。
叶嘉宜把信递了过去。
刚想伸手的章敏只得等着。
看清楚信上写的内容,叶东盛惊喜坏了。
换以前,他就要详细问问女儿,写的什么,什么时候写的,有没有人替她修改过。
可现在他不敢问。
他把信递给章敏,拍着叶嘉宜的头道:“我闺女太能干了。”
说完他就开始掏兜,把皮夹里的钱全掏出来,塞到叶嘉宜手里:“这是爸爸奖励你的。等下个月厂里资金缓过来,爸爸给你买电脑。”
叶嘉宜越发高兴:“谢谢爸爸。”
叶东盛知道自己不方便多呆,又跟叶嘉宜说了几句话,就告辞离开了。
走之前还没忘跟叶嘉宜道:“有什么事就给爸爸打电话。爸爸过段时间再来看你。”
等他走后,叶嘉宜关上门,回头看着章敏,眨巴眨巴眼:“妈,爸买的这些东西和钱,我是不是不该收?”
章敏哭笑不得。
她这女儿,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变得有八百个心眼子了。
她一摆手:“收,干嘛不收?你不收也是便宜别人。以后你还得给他养老呢,现在凭什么不收?”
叶嘉宜立刻跟小鸡啄米一般:“嗯嗯,我就是这么想的,所以才给我爸一个笑脸,鼓励他多往这边搬东西。”
章敏不由笑了,点了一下叶嘉宜的额头道:“你这鬼丫头。”
第42章 王春要卖房子
之后两周,叶嘉宜开始了辛苦的复读生涯。清早六点半起床,背单词背古文,并围着操场跑步;吃过早餐后,七点半踏进教室——虽然八点才上早读,但这个点教室里已坐满了人。
九点半晚自习下课,她又回出租屋里,跟老师补一个小时的数学。十一点钟才得以上床。
其实刷过这么多的课,叶嘉宜心里有数,她考上大学是绝对没问题的。至于什么大学,还得看运气。
只不过一来原主是学渣,她一下子成绩提高那么多,不经历一番“头悬梁,椎刺骨”的努力是不行的。
二来她也想尽可能地努力,争取高考的时候能考好点,争取上一个好大学,目标就是s市的福旦大学。
虽然大学毕业后她也不可能朝九晚五去上班,但一个名牌大学的文凭还是很有必要的。
她上辈子就是s市的人,适应不了北方气候。以后的事业也打算在南方,所以她不打算去京城上大学。
她这人有个习惯,定好目标后就会力以赴。
上辈子能万字更新一两年的人,她最不怕的就是吃苦。
章敏见闺女这么努力的,心里感动之余,每天就变着花样给叶嘉宜做早、中、晚饭。
母女俩呆在一中这个小世界里,日子过得单调而清静。
可一个多星期后,王春来访,打破了这份安静。
离上次见面不过才二十来天,王春却仿佛老了十多岁。
她站在门口,神色诚惶诚恐,一个劲儿地道歉:“敏姐,实在对不住。我知道嘉宜读书要清静,不宜打扰。我这实在没办法了才去齐大妈那里打听的住处。你放心,我不会告诉别人你们住在这里。我问一句话就走。”
看到这样的王春,章敏满心不是滋味。
她跟王春差不多年纪,王春还比她小两岁。两人以前同样有个苛待儿媳的婆婆,现在差不多时间失去丈夫。
她唯一比王春强的是有一对好父母,以前一个工作,能挺直了腰杆子做人。
“你说的哪里话。”她热情招呼王春,“来,快进屋坐。”
屋子就这么窄,除了两间卧室和厨房、卫生间,就这么一个厅。母女俩的晚饭就摆在客厅的桌上,叶嘉宜刚才正坐在沙发上吃饭。
看到这情形,王春越发局促,脚下都没法挪动:“我是不是打扰你们吃饭了?你们吃,别管我。我的事不急。要不,我一会儿再来。”
“来来来,进来坐,别客气。”章敏把她拉进屋,将门关上。
叶嘉宜打了声招呼,把桌子往外挪了挪,又倒了一杯茶放到桌角,歉意地朝王春笑笑,坐到桌前继续吃饭。
今天老师拖堂,放学比较晚,她又是值日,回家就晚了。吃过饭,她还得去上晚自习。
看章敏要去冰箱里拿水果,王春连忙拦住她:“敏姐,你别客气,我说几句话就走,真的。”
十几年的邻居,章敏也知道她的性格。太客气的话,王春会很不自在。
“那我就不客气了。”她拉了一张小板凳,在王春对面坐了下来。
王春舒了口气。
捧着那杯茶,她踌躇了一会儿,这才道:“房子要改革了,你听说了吧?”
章敏点头:“知道。我家房子我已经买下了。”
这是公开的事。房改局的人要说服大家,特意拿了这事来做例子。
“那……你还要不要房子?我家那房子需要交一万八千块钱。如果你再给两千块钱给我,那房子就归你。”王春满脸殷切地望着章敏。
章敏一愣,一时没反应过来。
一旁的叶嘉宜则问道:“那房子你不要吗?”
她虽然在复读,却也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相反,她隔上几天就跟陈磊联系一次,时刻关注着纺织厂家属区的动静。
章敏也差不多。她为避免麻烦,这段时间一直不回纺织厂家属区。但吴晴芳一家三口在周末的时候会过来一次,章外婆更是隔个两三天过来。家属区的事情,他们都会聊起,章敏也会有意打听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