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到后期,饰演汉尼拔莱克特的维果莫特森才到来。他的戏份集中在了拍摄后期,并且拍摄地点较为固定,不需要和黑兹尔一样和剧组一起辗转到各个地方拍摄,他只需要在搭建成监狱的摄影棚里拍摄就好。
就连最后逃脱的戏份,也就在监狱内景搭建地方的隔壁,只有一个墙壁的距离。
黑兹尔进入摄影棚就看见维果一头深色的金发梳在脑后,他穿着白色的制服,坐在搭建的灰色隔间内,黑兹尔坐在了他隔间外面的椅子上,等待进入状态。
阻隔二位的,是中间的一层几乎没有反光的擦拭得一尘不染的玻璃。
第72章 小有名气22“你们这群人怎么就不能……
他们还没有打过招呼,但黑兹尔猜测这是导演故意为之。
两个机位,四周绝对的安静,让他们二位好似真的处在一处单独的监狱当中。黑兹尔看着玻璃那一头的维果莫特森,观察他此时的状态。
汉尼拔莱克特的监狱房间内充满了这位食人魔的个人特性。
素描作品、书籍、干净整洁的床铺……这些都是由道具组安排的,就连上面的素描作品也是结合着原著小说托马斯哈里斯的描述而来,并非毫无意义的绘画。更别提导演是个注重细节的大卫芬奇了。在他的镜头下,所有的道具都具有一定的属性,能传递出丰富的信息。
黑兹尔今天穿着一件棕色的花纹西装,里面是一件米色的衬衫,衬衫被塞在棕色的配套西裤里,腰上别着腰带,肩膀上挎着包。
[监狱内,克拉丽斯这是第一次见到大名鼎鼎的汉尼拔莱克特,他身材修长挺拔,穿着白色的制服,站在监狱的中央看着自己。
他有着一双深邃危险的眼睛,深金色的头发被整齐地梳在脑后,发际线已经后移,有些秃了。
克拉丽斯露出一个微笑。
莱克特:早安。
克拉丽斯:早安,汉尼拔医生。我叫做克拉丽斯史达琳,能和你谈谈吗?
……
在他要求要看自己的证件时,克拉丽斯有些紧张。]
黑兹尔拿着那写着“一周后有效期满”的联邦调查局证件,僵硬地站立。
“走近一些。”饰演汉尼拔的维果说。监狱的灯光是顶光,照得他整个人有些阴森,完全没有在《指环王》里阿拉贡的感觉。他一丝不苟的头发贴在头皮上,让他整个人看起来都有些阴森。可抛开灯光制造的氛围不谈,他说话的语气和面部表情又是温柔亲和的。
[克拉丽斯回忆起齐顿医生让她不要碰到玻璃的忠告。她把证件举到自己的脸旁,好让莱克特能把证件上的照片和她本人对应。
她有些紧张,主要是怕这位莱克特医生会因为她
只是个学生而拒绝对话。]
“再近一些。”维果的声音透过玻璃的透气孔传来。他也在说话时贴近了玻璃,可并没有伸脖子使劲去瞧,而是仍旧挺直着腰板。
黑兹尔又走近了一些,她此时已经靠得很近,维果高大的身躯已经把她整个笼罩。证件的皮套已经贴在她小麦色的肌肤上,她紧张地瞪大眼睛,灰色的眼珠里黑色的瞳仁感受到光源后悄悄收缩变得极小。
这一段对话戏很长,四周又极其安静,真的投入进去,再结合之前在匡提科体验的感觉,黑兹尔几乎都要以为自己真的是个fbi还在受训的学生。维果的演技非常的好,配合上他高大的身躯和深陷的眼窝,更加的有压迫感。
这一条他们拍的次数不多,因为细节少,对话多,这在大卫芬奇的戏里已经是很容易的。可即便如此,二人的一些表演处理还是让芬奇重拍了很多次。
可后半段,芬奇改变了它一开始架着的相机位置。这一场重要的危险的对话戏,他将两人分开拍摄,再靠着后期剪辑剪在一起。
他先把摄像机架在了黑兹尔的面前,摄像机黑漆漆的镜头对着黑兹尔的脸,玻璃上反射出黑兹尔畸变的面容和她紧绷的肌肉。
然后,另外一位工作人员打开了维果所在的“监狱”内,在他的面前也架上了摄像机。
紧接着,定格对准面孔的面部特写戏开始。
两人面前是摄像头,可却要假装是面对的对方。
瞳孔中的镜头倒影在后期会被抹除替换,不会有丝毫穿帮的机会。
这一段,是克拉丽斯和汉尼拔第一次针锋相对的一段。
刚刚还温和的莱克特医生因为克拉丽斯的一句玩笑话突然脸色大变,开始挖苦这位年轻的联邦调查局学员。他那双眼睛里满是让人发颤的怒火,他突然语气凶狠用飞快的语速说出克拉丽斯最不堪的过去,挖苦她,侮辱她,让她原本平静的脸泛起波澜。
克拉丽斯却也不甘示弱,她冷静,甚至在面对这样一位食人魔时还能分析对方后用言语反击。
这一段他们一起拍摄了二十多遍。
拍摄完,他们需要拍摄剧本的后一段。
是克拉丽斯第二次来找莱克特医生的一段。
只是在开始之前,黑兹尔得去换身衣服,而道具组需要整理一下莱克特医生的“房间”,加上别的画作,让其看上去是几天之后。
在拍摄电影时,道具和服装操纵着时间,通过服装和物品的变化让观众感受到时间的推移。
制作电影后期时,时间操纵的大权则是交到了剪辑的手里。
由于大卫芬奇强迫症一般的拍摄标准,《沉默的羔羊》是黑兹尔拍摄时间最长的一部电影。
原定,本片拍摄四个月拍到十二月,可实际,他们直接拍摄到了一月底,五个月近半年的时间让每个人都筋疲力尽——更别提部分演员还花了几个月的时间参与fbi的特训了。
这下,黑兹尔知道为什么有很多人既想要拍摄大卫芬奇的电影,却又害怕拍摄了。
因为真的是身心的考验。
作为二位主角,也是被芬奇摧残得最崩溃的二人,黑兹尔几乎都要和维果成为战友了。
在fbi受训时,黑兹尔因为超前大家的进度一大截,以至于和其他演员的关系并没有多么融洽——更何况她也实在是只顾着训练没空社交。
其余演员并没有和他们在摄影棚里反复拍摄,只有他们两个和其他的剧组幕后人员在摄影棚待命。
他们这段时间除了睡觉和上厕所,就是窝在这摄影棚里拍摄。日出晚归,黑兹尔的眼底都出现了黑眼圈,不得不用遮瑕膏盖住。
在黑兹尔拍摄期间,她拍摄《沉默的羔羊》的外景路透悄悄流出。
照片里的她披着头发,穿着制服,脸上几乎没有妆,在摄像机的前方走动。
这又和她之前拍摄的作品感觉完全不一样了。
“百变考特啊!她怎么每部电影的风格都不一样?”
“我有点好奇还能有多少不一样的角色能让她演。”
“下一部应该就是演花瓶了。”
“楼上我记得你你好像上次也预言家了。”
“听说剧组几个月前就真的去了fbi特工学院体验,但是那边没人进得去。”
“她深色短发还挺好看的欸……而且头发拉直了。”
“长得好看就是可以为所欲为吧可能。”
“虽然但是,黑兹尔应该不算是好莱坞好看那一卦的吧。”
“她也不是靠着脸出名的,是靠的口碑。”
“我想知道这次她还能不能和什么人闹出绯闻,就喜欢看她炒cp。反正维果刚和前妻离婚。”
“维果莫特森?人家四十五了,黑兹尔考特都能当他闺女了炒个鬼啊!你们这群人别太没下限。”
“所以如果按照预言家所说,黑兹尔会接什么片的花瓶啊?我想象不出她演花瓶的样子,感觉她的角色都是比较有内涵的。”
维果和黑兹尔确实相差很多岁,但是和黑兹尔的灵魂可没大上几岁。可不幸的是,他们并没有什么类似的兴趣,两人的私生活都无聊得要命。但是相比较黑兹尔,维果的创作生活比较丰富。他会创作诗歌,他喜欢摄影绘画。通过偶尔的谈话,黑兹尔得知他和自己一样,是单亲家庭。他是在十八岁的时候父母离异的,他跟着母亲来到美国生活。
黑兹尔偶尔会让他教自己几句丹麦语。
丹麦语发音让黑兹尔回忆起了拍《阴风阵阵》时学德语时的恐惧。
维果在片场也会写诗,他的诗歌优美,注重个人的感受。和他硬朗的外表不同,他的诗中的意象柔美温和,比如有大海、沙滩、草地和风。他会写海浪浸没他脚趾时的感觉,写走在沙滩上闻到的腥咸味。
黑兹尔受到他的影响,也买了一本笔记本,来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
“你是怎么想到写诗歌的?”黑兹尔问维果。
“因为生活环境?也因为看《指环王》看多了。”维果说,“当你为了拍摄一部电影要把厚厚的原著小说看上无数遍的时候,要么你厌恶起文字,要么你爱上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