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综合其它>苍耳> 第85章

第85章

  新学期的农作物栽培实践课,不再种蔬菜和水稻,朱教授带着她们改种蘑菇了。但神奇的是,并不在地里种,甚至不用土。
  开课第一天,苍耳她们在朱教授的指挥下,用手推车拉了几十斤玉米芯到库房。这些玉米芯是从上学期种玉米的学长学姐那里回收过来的,真是把循环利用做到了极致,一点也不浪费。
  玉米芯先用石灰水浸泡一天一夜。与此同时,每个小组各自用一层砖头在仓库里围出一个一平米左右的正方形,再在地上覆盖一层塑料膜,防止有其他菌群的干扰。泡好的玉米芯沥水后,平铺到塑料膜上。每铺一层玉米芯,洒一层菌种,重复五次后,面上再盖一层膜,等待一个月就可以出菇了。
  下课后,苍耳找上朱教授,说了自己想要参赛的事。
  “这个想法很好啊,从课堂实践中得来,又经过科学验证,非常有前景。”
  苍耳感动,朱教授还是那个熟悉的天使。
  “但是很遗憾,我没法当你们带队老师,我今年被拉去做国赛的评委了,为了避嫌,不能带队。”他想了想,“我建议你去找江江,就是你们小祝老师,育种这方面是他的专长。”
  朱教授没想到,听到这个坏消息,苍耳竟然面露欣喜。虽然她努力掩饰,但嘴角的笑容差点压不住,道谢之后蹦蹦跳跳地跑了。
  自己从什么时候开始不受学生欢迎了?难道真是老了?朱教授受伤地想。
  苍耳一路飞奔到小祝老师面前,迫不及待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他。
  在她眼中,小祝老师一定是愿意给自己带队的,只是碍于有前辈在不好答应罢了。现在朱教授都亲口说了,这不是一拍即合?
  然而,小祝老师听完她兴冲冲的表述后,竟然那两个字。
  “不行。”祝江一脸歉疚,“对不起。”
  这下苍耳愣住了。原来并没有自己想象中的外界阻力,他只是单纯地不愿意而已。
  至于为什么,有太多理由了。
  小祝老师是什么样的神仙,而自己又是什么层次的人?给他当课代表收发作业可以、给他当助手去油菜地可以、帮他做植物标本也可以,但做带队老师指导比赛这种严肃的事,不行。
  那棵黑番茄,只是对自己来说是一个奇迹而已,小祝老师什么没见过?说不定连七彩番茄都是小事一桩。或许带领一支这样的大专生队伍,在他的耀眼履历里,是一个污点吧。这根本不是一件值得他投入时间的事情,而自己……也不是一个值得他投入时间的人。
  这大半年来,在农校这个环境里密切又日常的相处麻痹了苍耳,让她选择性忽视了自己和小祝老师之间巨大的差距,而此时,这份距离清晰地摆在眼前。
  苍耳整个人的状态明显黯淡了下来,她没再追问为什么,因为不忍心为难小祝老师。
  “哦,好,那我再去找别的指导老师。”苍耳故作不在意地挤出一个笑容。
  看着她失落的神态,祝江清晰感觉到自己心痛了,是生理性的。这种感觉从前只在想起哥哥时会有,祝江惊觉她已经在自己心里扎得这么深了。这个念头吓到了他,让他更加坚定地拒绝了苍耳。
  后面几天,虽然两人还是一起做标本,但祝江能明显感觉到苍耳持续的低落,这也持续地刺痛着他。
  虽然暂时没有找到合适的指导老师,但校赛在即,其他准备工作必须马上做起来。
  小队分工明确。
  小黑作为技术总监,负责从技术上论证黑番茄杂交育种的可行性,毕竟育种总论那门课她的分数最高;
  市场总监罗桑负责论证黑番茄作为一种富含花青素的蔬菜,为什么能够受到市场欢迎、卖出高价;
  财务总监夏宇添则负责设计整个项目的盈利模式,计算前期开发成本,并论证从什么时候能够开始盈利、大概能挣多少钱。这可把他难住了,他平时最多只在自家的超市柜台,记录谁今天赊了多少账;
  至于陶美兮……她给大家买了很多饮料和零食,也算是提供了重要的情绪价值。
  而苍耳作为项目负责人,除了统筹规划之外,还有一项很重要的工作。
  她记得小祝老师和朱教授都说过,一个新品种能不能投产落地,最终决定权不在专家手里,而在农民的地里。只有尊重农民的需求、能给农民带来实际利益,农民愿意种,这个新品种才真正拥有生命。
  因此,苍耳拿着小本本,鼓起勇气到新禾镇的菜农家里挨家挨户采访,把黑番茄带给他们看,给他们讲这个品种的好在哪里,询问他们的看法。
  一开始农民们觉得她很奇怪,不知道是来干什么的,但架不住她真诚追问和倾听,大部分人后来都愿意跟她聊几句,苍耳因此收获了很多宝贵的想法。
  比如农民们觉得现在有好多新品种,一会儿杂交一会儿转基因,种子卖得很贵,但实际成品也就那样,有的产量还很不好,所以他们一般都种用惯了的种子,很少尝试新的。再比如,紫西红柿炒蛋、打蛋汤都太奇怪了,只能当水果吃,但作为水果来卖,顾客也不一定会认。
  苍耳将这些意见收集起来,跟小组成员讨论,争取在创业策划案里提前考虑到这些问题,打消农民的后顾之忧。其他成员也会把自己的问题抛出来,一起探讨。一有空闲时间,大家就聚在食堂、操场、宿舍的各种角落里激烈讨论。
  很奇怪,原本只是瞎编一个创业项目,想要混点奖金和综测而已,但投入进去做、把从研发到生产到销售的每一个环节考虑一遍之后,大家越来越较真了,好像这不是比赛,而是真的有一个项目要做、有一大笔资金要投出去一样。
  这或许就是相信的力量,因为相信,所以存在。
  第71章 校赛
  经过十几天紧张的准备,苍耳小队终于提交了参赛策划案。
  因为朱教授和小祝老师都拒绝担任带队老师,她们最后请了上学期教马原的何老师。何老师是个快退休的女老师,温柔和蔼,虽然不明白杂交技术,但觉得这帮孩子挺有想法,便帮了这个忙。
  在一众敷衍凑数的策划案中,苍耳她们认真准备的这个项目格外突出,和另外十几个项目一同进入了答辩环节,要面对校赛评委会的质询。
  “尊敬的各位老师,你们好,我是‘黑珠飞入百姓家——黑枸杞与番茄杂交之新品种的研发与推广’小组……我们这名字真的不能改一下吗?太复杂了!”
  明天就是答辩,苍耳深夜在宿舍里磕磕绊绊地背稿子,还总卡在第一句。
  “不行,这名字是我精心取的,多么响亮、优雅,又有记忆点。”小黑得意,“你没看别的入围项目名字吗,不是谐音梗成语,就是化用诗词。”
  苍耳看着自己手里被揉得稀烂的草稿,紧张得要命。
  “我不行,真的不行,我从来没有当众讲过话,你们俩谁来替我行不行?”
  “人家规定了开场介绍必须由负责人来。就十分钟,怎么都能撑过去。”小黑道。
  “十秒钟都不行!你们救救我,真的!”
  坐在床上用锉刀优雅修着指甲的陶美兮伸出手:“给我吧。”
  苍耳像看到救星一样,把讲稿呈给她,不料陶美兮随手把它捏成团,塞进了旁边的水杯里。
  “你干什么!”苍耳尖叫着把碎纸从水杯里捞出来,但显然已经没法用了,“不行不行,我要赶紧重写一份。”
  “安啦!”陶美兮起身把苍耳推到床梯下面,“这些东西早就在你脑子里了,不需要死记硬背。你现在就抛开所有念头,上去睡觉,我保证你明天说得比谁都顺溜。”
  “真的吗?”苍耳将信将疑。
  “当然!有谁比你更投入?他们问什么都难不倒你的。”小黑接力哄。
  两人一起连推带哄地把苍耳弄上床,松了口气,终于可以睡了。
  苍耳躺在床上还想在脑子里复述演讲内容,但因为太过疲惫,刚默三秒就睡着了。
  一夜无梦。
  但神奇的是,第二天早上醒来后,昨晚那些怎么都记不住的东西竟然自动在脑子里成了体系,不需要刻意去背,自然而然就流畅地说了出来。
  “你看,睡觉才是增强记忆力的最好办法。”陶美兮得意道。
  参赛小组在答辩室外紧张等候。
  几人惊讶地发现,别的小组都把头发梳成大人模样、穿上一身帅气西装,甚至还有小组定制了专门的文化衫。反观自己小组,花里胡哨乱七八糟,气势上就输了一截。
  “没关系,内容为王。”苍耳给大家打气。
  “对,我们组颜值也是最高的。”夏宇添对着窗户自我欣赏道。
  几人被他臭屁的样子逗笑,紧张的气氛一扫而空。
  终于轮到她们这一组进教室答辩。校赛评委是从各个学院抽调的,苍耳基本都不认识,她的目光忐忑地扫过去,在看到农学院的评委时傻了眼: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