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综合其它>苍耳> 第56章

第56章

  其实根本不用记录什么数据,祝江只是去观察农民的耕作习惯,为杂交新品将来的投产做准备,看有没有需要改良的地方。但他对这个村镇完全不熟,也不知道怎么跟村民打交道,带上一个本地通助手比较安心。
  邓老头把自己的交通工具借给他们——一辆仅能容纳两人的电动老头乐。
  祝江新奇地打量这个小巧可爱的交通工具,它只有普通轿车 2/5 左右的体积,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甚至还能开空调。
  苍耳开车载着小祝老师上路,虽然是第一次上手,但这玩意儿也太好开了,风吹不着日晒不到的。她把空调开到最大,决定等还完债一定要买一个,二手的估计四五千就能买到。到时候带外婆出去兜风、赶集、到隔壁村看戏都很方便。
  畅想将来的美好生活,苍耳心情也变得愉快起来。
  “你怎么什么都会?”祝江一脸真诚的敬佩,“拖拉机,电瓶车,老头乐,喂猪喂鸡、煮枇杷水。”
  苍耳被这突如其来的夸奖弄得有点受宠若惊,但仔细一想又觉得不对。
  “你不觉得你刚才说的这些技能,都毫无含金量吗……长了手就会做。”
  “我就不会。”祝江突然觉得受到了攻击。
  “我不是那个意思……”苍耳忙解释,“我做的这些事情都……没什么价值。但凡智商正常的人,愿意学都可以做,而且都不是什么大事。不像你,十三岁就考上中科大,二十出头博士毕业,我哪怕再活十辈子都……”
  苍耳紧急闭上嘴。
  小祝老师又没有给自己说过他的经历,自己又是怎么知道的呢?不就只能是猥琐地偷偷在网上百度人家查来的吗!
  啊啊啊啊啊!
  苍耳握住方向盘的手用力到青筋分明,她紧急思考措辞,正要开口解释。旁边的小祝老师却平静地接过话茬。
  “别妄自菲薄,你做的事情绝对不是任何人都能做到的。我……也没什么可了不起的。博士,天才,”祝江自嘲地轻笑一声,“我宁愿做一个正常人。”
  苍耳的心颤了一下。
  祝江没问苍耳怎么知道的自己的履历,他从小被人窥探、议论习惯了,何况他相信苍耳只是出于好奇,没有恶意。
  苍耳很想说自己不是有心的,但查人家的过往,显然是有心的。而且已经过了最佳解释时机,现在再开口找补会很奇怪,所以她也闭了嘴。
  喷了彩漆的小车像一只瓢虫,缓缓从田地间爬过。
  路过一片正在收割的油菜地,地里有个黑黝黝的老乡正埋头苦干。这么大一片田,苍耳忍不住像他一个人要干到什么时候。
  “说说你对这个油菜品种的观察。”
  小祝老师冷不丁发问,苍耳吓的浑身一凛。小时候那种被老师点名回答问题的恐惧袭来。她反应了一下,但有了前天晚上数油菜籽到半夜的经验,这题回答起来驾轻就熟。
  她观察一番后答道:“这片田的油菜平均高度在一米六左右,偏高,茎杆偏细,抗、抗倒伏能力差,结荚较稀,单株有效结荚数约在两百左右,单荚角粒数约三十。”
  祝江欣慰地点点头,露出“孺子可教也”的表情。
  “今年春天风大,油菜倒伏比较严重,影响了产量。”他碾开一个果荚观察它的结籽情况,“这应该是徽油 45,前几年就淘汰的品种,不知道为什么还在种,这片地今年产量恐怕不好。”
  “基地里种的那些油菜产量不是很高吗?为什么不推广出来,让大家都种那种?”
  “新作物种子必须通过国省两级审定,才能推广和流通。基地里种的是我用皖南常见的皖油 77 和陕惠 10 杂交出来的新品种,去年刚通过筛选试验,现在正在进行区域试验,至少还要两三年的时间才能审定通过。”
  “啊,这么不容易……”自己想的太简单了。
  两人正先天下之忧而忧时,身后突然传来一声大喝。
  “干什么的你们!”来者是个气势汹汹的农妇,这是她家的地,“喂,他爸,快来!”
  地里的人听到老婆的吆喝,立马往这里跑。
  祝江不慌不忙:“您好,我们是新禾农校的师生,过来考察的,抱歉打扰你们了,我……”
  地里的人已经跑过来,警惕地看着他们:“搞什么家伙的你们。”
  他方言很重,祝江不大听得懂,但能猜出意思,于是把刚才的话又解释了一一遍。
  “跑到我们各块来搞么家伙?”对方依然没有放下戒心。
  苍耳赶紧用方言交涉,表示他们的确是新禾农校的,自己是本地学生,就住在镇上,身边这位是搞油菜的专家,到地里来考察的。
  夫妻俩听话这话,上上下下地打量祝江,满脸狐疑,随后又说了句祝江听不懂的话。苍耳尴尬赔笑。
  “他们说什么?”祝江问。
  “说你太年轻了,看着不像专家。”苍耳翻译道。
  其实她的翻译经过大大美化了,对方的原话是:长的嫩生生的,哪像个专家,别是偷偷跑出来谈恋爱的学生。
  苍耳一番交涉,终于让他们相信了自己和祝江的身份。
  对方相信祝江是研究油菜的专家后,像遇到了青天大老爷一般,把这块地有多难种、收成有多不如人意一股脑都倒了出来。一开始用得还是普通话,但说到激动的地方就变成方言了,苍耳便从中翻译。
  大概就是说,他们知道这个品种是已经淘汰下架的,可是店里还是能买得到,价格也比其他的便宜。种油菜本来就不挣钱,只能想办法降低成本,所以就用了这个。但今年风大,开花期雨水又太多,所以收成这么差。
  苍耳听的心里很难过。这么辛苦的劳作,却因为没有选好品种,加上天不作美,几个月劳碌下来,可能连成本都覆盖不了。
  祝江要冷静很多,他简单安慰了几句,又说了几种成本相对低、产量更稳定的品种,建议他们来年种这些。
  “不种了,明年肯定不种了,挣不到钱,我们年纪也大了,搞不动了。”
  离开这片地的路上,苍耳心情沉重。
  虽然在学校里种过地,但那在她眼中只是课堂实践,并不需要以此谋生,甚至还有点好玩。但到了真实的农民面前,她才意识到种地这件事与农民生计多么息息相关。
  车门关上,苍耳踩下油门,继续前进。午后的太阳把车内这个狭小空间炙烤得有些灼热。
  “你为什么学农学?”祝江突然问。
  “随便填了好几个专业,被这个录取了。”苍耳把自己毫无规划的人生暴露出来,有些不好意思。
  “你很适合学这个。”
  “啊?为什么。”
  “因为你真的关心他们,这是最重要的,别的都可以弥补。”
  “那你选择研究育种学,也是因为关心农民吗?”
  “其实一开始我只把它当成智力游戏,我觉得自己像造物主,从一个品种里留下好的特质,筛去不好的,或者把几个品种的优点结合在一起,就好像世界上的一切东西都任由我掌控、挑选。”
  作为一个从小被这个世界一路开绿灯的天才,他曾经真的认为自己无所不能。
  “后来呢?”苍耳忍不住追问。
  “后来我觉得无聊了,因为研发出一个品种要花的时间很长,而且有很多重复的体力劳动,还要跟各个环节上的人打交道,我觉得是在浪费时间,都不想做。就在我准备换方向的时候,我……我哥说育种学是一门关于未来和希望的科学,他很喜欢,所以我才坚持到现在。”
  “你还有哥哥?”
  祝江轻轻点了点头。苍耳原本还想追问两句,但见祝江并不想多说的样子,就没有再问。
  两人又经过了好几家种油菜的农户,祝江在苍耳的翻译协助下,和他们交流了许久。其中还有几户人家要留他们吃晚饭,被坚决拒绝后才作罢。
  “你们这里的人好热情。”祝江扣上安全带,感慨道。
  “客气一下而已,别当真,我们要是真留下他们就傻眼了。”苍耳戳穿他的美好幻想。
  “真的吗?这是怎么分辨出来的?”祝江求知若渴,这是他最不擅长的东西。
  “就……看他们的表情和动作呗,”苍耳觉得有点难解释,“嘴上说着‘进来进来’,但人堵在门口动都没动的,显然不希望你进他家门。还有桌上的菜,现在已经五点多了,那家桌上用罩子罩着的明显是中午的剩菜,晚上热热将就吃了,怎么可能待客呢。”
  祝江再次感叹:“我就说你懂的多。”
  天刚刚擦黑,周围一片静谧。苍耳打开了车前灯。她突然觉得自己开的不是一辆老头乐,而是一只缓缓漂浮的水母,田地是它的海洋。
  一阵铿锵有力的手机铃声突兀响起:“恭嘿你发财,恭嗨你精彩……”
  苍耳尴尬地看了小祝老师一眼,单手接起电话并外放。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