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小巷来了个大美人 第30节
家里几个伯娘婶婶都是厉害的,明里暗里没少挤兑她妈妈,说的那些话,连她听了都觉得很过份。
“找个好看的,后代也能长的漂漂亮亮。”“好看有什么用,还不是个榆木疙瘩”“反正也只生了一个女儿,还不如让大哥在外头养个小的呢,家里那么多钱,难道以后给个好看的笨蛋?”
团团笑着听她们讲这些话,等一转身,就把她们骑过来的摩托车胎给戳破了。
她算好了的,出发的时候肯定发现不了,等走到半路上没气了,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时候,没准能想起自己到底是得罪谁了呢。
她心里觉得,自己是该好好读书,给妈妈争一口气。
不争馒头争口气,不都这样说吗?
但初一的英语就给了她一个当头暴击,她是学不好了,大家都想看着她们母女的笑话,万一哪天她连高中都没考上,爸爸说不定真的会找个女大学生生儿子。
冯燕文低头看着她:“团团,听说你很喜欢看电视?”
团团猛的一个抬头,这又是唱哪出?
她都已经很含蓄了,只在自己家里看,要不然让伯娘知道了,又会阴阳怪气的在她面前念叨,自家孩子多爱读书,多么多么厉害的了。
团团的眼神太清澈,那双漂亮的大眼睛水汪汪的,冯燕文的心一下子就软成了一团,她想起徐梦差不多大的时候,也是很漂亮的孩子,眼睛也是这么好看,她对小孩子没什么抵抗力,是真的很喜欢这样乖乖的,性格有点别扭的小姑娘。
“我还听说你喜欢看日剧?”冯燕文笑着说:“这都没什么的,看电视也能放松情绪嘛,我女儿像你这么大的时候最喜欢看电视了,经常跑去邻居家蹭电视看。”
“啊,为什么要去邻居家看?”
“她要是在家看电视,就会有人念她。”冯燕文说。
团团这下彻底的放松下来了,身体没骨头一样的坐着,叹了一口气,看来这是全天下的孩子都有的困扰,从小她就被人念叨,兴许是念的多了,爷爷奶奶对她的印象也不好,加上她又是个女孩子。
前些年还没开始搞计划生育的时候,他们还催妈妈生二胎。
大概是觉得二胎无望了,就开始逼着她爸再找一个。
“重新找一个没生的,多一个生育指标。”……家里人都这样说。
团团自然知道,她要是争气一点,妈妈就不会这么难,也不用偷偷带着她出来补课,家里的堂哥堂姐也都补课呢,大家都在较着劲,看谁能考上更好的大学。
“……他们都说看电视不好,妈妈也不让我看。”团团小声说。
冯燕文点了点头:“其实阿姨也很喜欢看电视,我喜欢看好莱坞大片,看英文原声的,有些经典大片是真的很好看,以后等你英语好点了,可以跟妈妈说你要磨耳朵,在家里光明正大的看。”
团团还真的很认真的思索了起来。
“但是英语好难学的。”小姑娘苦恼的说。
“难吧,是难度,你想想啊,咱们从小讲普通话长大,这么大了再学一种语言,怎么会不难呢。”
“老师也觉得英语很难吗,那老师是怎么学的?”
冯燕文果然摆出了好好思考的样子,认真的说:“学什么都难,关键要有兴趣,阿姨小时候没你这条件,我们那会儿能接触到的本来就少,刚好村里有个老知识分子,早期留过洋,我的英语就是那位老先生教的,当时还小吧,能学到东西就很好了,没有什么难或者简单的意识,甚至只要能看到书,给我看产品说明书我都乐意。”
团团惊讶的长大了嘴巴,算了算冯老师的年纪,想想也对。
那个时候嘛,好多学校都停课了,能学到些东西很不容易。
“但是老师,单词我也背了,课文我也背了,可我就是不能用到考试里面啊。”团团苦恼的说:“我觉得没有老师能教我了。”
“这样啊。”冯燕文思索了一下,看样子这个小姑娘跟一般人不一样,记性好的很:“没关系,你带了英语书吗,咱们从第一课开始,我陪着你读,看看到底是什么问题。”
团团点了点头,从身后带着的书包里面翻出英语书来。
她没有抗拒,还主动找书,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冯燕文松了一口气。
一个小时过后,冯燕文似乎找到了思路,这个小姑娘记性很好的,但缺乏鼓励,课文和单词也是死记硬背,生拉硬套,很难融入到使用中,她于是尝试去理解课文,变幻场景的变化,团团的单词储备量跟发音都不错,很容易就融入到其中,两人从最简单的对话入手,延展到别的场景的对话,让她真正理解了课文里的意思。
九十年代的英语教材,难度跟后世的没办法比,英语的启蒙还是初中一年级,团团这个年纪的学生,理解能力也还可以,真正做到了深入浅出,她也就没那么抗拒了。
……
一个多小时以后,张明卿从常妈家回来,刚走进院子,就听到了房间里的英语对话声。
其中一个,还是她女儿的声音,张明卿眼睛一亮,快速走了几步,一直到了窗户底下,确定这就是她女儿的声音,团团正在跟这个老师对话!
冯燕文不会打断她,等到一段对话结束,才给她指出刚才的问题,归类总结。
“thereare跟thereis的运用场景的区别其实很简答,很多花很多照片用什么啊?”团团还是个初中生,最基本的阶段,但初一一下子灌入了太多东西,一时接受不了而已,冯燕文就先打消了她的戒备心,让她没那么抗拒,再聊学习。
“thereare,复数形式。”
“对,你理解的很到位,以后就是这样学习,其实你的基础比一般人好多了,单词背的很熟,课文也背了,我教起你来也很容易……”
常妈嘴角勾了勾,露出来一个得意的眼神。
张明卿的眼眶都湿了,从来没有人跟团团这样讲话。
温柔的鼓励,循循善诱的引导……
因为高嫁,她这份外人眼里不错的工作,在家里居然是垫底的,因为这妯娌小叔都不太看得起她,连带着对团团也看低几分,再加上这孩子学习成绩一般般,家里的态度都很明确了,让她混个文凭,以后安排个清闲的工作就是了。
团团就是在这种环境下长大,只是青春期才变得有些执拗,已经是很乖巧的小姑娘了。
两人不想打断冯老师的教学,走出来了一些才开始说话。
“杨姐,你这个邻居到底是个什么来路,有点东西啊。”
“我都跟你讲了,她是大学生,要不是被人挤兑走了,这会儿还在十七中当老师呢。”常妈挑了挑眼睛,戏谑的问:“怎么样,我说的没错吧,你要让团团学吗?”
张明卿坚定的说:“学,就找她学了,但我想让团团在这里学。”
“为什么,让她去你家不是更好吗?”冯燕文这里的环境可比不上她家。
张明卿摇了摇头,家里人多口杂,每次来了新的家教老师,都有人来问,团团压力就很大,学起来自然一点快乐都没有,这次她带了团团出来,果然她就放松了很多。
不如带她出来学!
——这是张明卿当时的第一反应。
她是个很果断的女人,这样想想马上就这样做了决定。
这一堂课上了大概一个半小时,团团从那间房走出来的时候,整个人都是愉悦的,蹦蹦跳跳的,脸上挂着笑容。
光这一点,张明卿就服这个老师。
不管能不能学到什么,她都决定在这里学。
以前团团下了课,都是愁眉苦脸,甚至一句话都不愿意跟老师多讲。
冯燕文也很快跟着出来了,脸上也带着轻松愉悦的笑容:“你好。”
张明卿的脸上也挂起笑容来,很郑重的开口:“你好,冯老师,能顺便帮我带一带团团的家庭作业吗?”
不仅谈了英语的补习,还谈了每天的作业检查。
说好了每天两个小时,晚上冯燕文去学校接,在这里做两个小时的作业,再麻烦她送回去,外加周末的补习,周末团团来这里半天,让冯燕文给她专门补一补英语。
其实晚上做作业也没有多少事儿,初中生的晚自习下课的早,等到点了张明卿自己过来接,也省了好多心。
冯燕文捏着的手,在口袋里微微颤抖,声音还是很淡定的:“行,这些问题都不大。”
“价钱的话,我一个月给你两百四怎么样?”现在补习的行情很透明,找个大学生补习,一小时也才两三块钱,她给的这个价格很有诱惑力了!
冯燕文现在晚上没什么时间,接送一下孩子问题不大,晚上出去一趟,就当溜达了。
于张明卿而言,有人给她看着孩子,省去了好多事,多花点钱是值得的,带孩子是件很辛苦的事情,能花钱解决的事情,她不想让自己那么累。
在家里听妯娌们冷嘲热讽,已经很消耗精力了,可不想再跟孩子斗争到底。
————
“妈妈,这是真的吗?”徐梦也很吃惊,但马上就转成了狂喜。
“我也怕我带不好,耽误了人家孩子,你是不知道那么小的孩子,漂漂亮亮的,真的是很可爱,刚开始还有些小别扭,后来就好了,跟我也聊的来。”
冯燕文是真的很喜欢小孩子,乖的她都喜欢。
徐梦沉默了一下,她是真的觉得,冯燕文应该生个自己的孩子。
属于她自己的,感情上应该不一样吧。
不过她现在才离婚,说这些也不合适,女人嘛没有男人跟孩子,也是能过的很好的!
徐梦*高兴的说:“妈妈,咱们庆祝一下吧。”
冯燕文啼笑皆非:“行,你说要怎么庆祝,咱们去买点好菜,做点好吃的?”
徐梦还真的很认真的思索起来,这个点了菜市场都没有肉卖了,要买肉包饺子还得明天,她现在也有很想吃的东西。
“我想吃凉面!”
“好,咱们一起出去逛逛?”
难得妈妈有心情出去逛!
徐梦长长的出了一口气,今天是个好的开局,希望以后会越来越好。
第25章
过了几天,徐梦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了一个招牌,上面的大字上写着“燕文英语补习”。
下面写的字就可多了,简单介绍了下冯燕文的学历,资历……
为了征用这里做学校,还要用到门脸上的围墙,家里也经常会有人过来,冯燕文跟刘进商量了一下,以后但凡是上门来补习的,每个月抽百分之五的收入,给他做房子的租金。
刘进也很大方,甚至表示如果有需要,他们住的那间房的客厅,也可以给冯燕文用。
既然得到了东西,肯定要付出一些东西,冯燕文没有推辞,欣然接受了这个建议,现在是用不着,但万一以后能用的上呢?
牌子一立起来,顿时就像那么一回事了,以前住在这里的都知道这两母女是租客,但没真正了解过,现在招牌都竖在门口了,难免会有人来打听,一问之下才知道这里的住户办了个英语补习班。
补习班,在九十年代的京市来说,也不是什么新奇的玩意儿了。
但冯燕文居然是个英语老师,这点让人意外,不少人来打听,但大部分人都没有付费补习的习惯,有些人甚至带着自己家小孩过来,塞给冯燕文两只鸡蛋,让她“教教孩子”。
冯燕文哭笑不得,但有了团团这个好的开始,她又另外接了几个零散的家教工作,倒是把收入稳定下来了。
算上学校给的基本生活补贴,再加上这几笔补习费用,月收入大概在三百多。
比卖地图轻松,也比卖地图挣的多,同时也开启了冯燕文的新思路,她干脆就做家教好了。
可以上门补习,也可以接受孩子过来补习。
但这些收入,离自己买个房子还是很远,只是够母女两个稳定的生活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