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小巷来了个大美人 第22节
冯燕文也放弃了经济赔偿,眼看着离婚在即,现在她不想因为钱跟这就家人有任何牵扯,这些年来徐解放挣的钱都存在老太太那里,想从她那里拿钱,怕是比登天还难,所以经济上两人没有纠葛。
说到孩子这里,双方又是争执不下了。
薛老太坚持,徐梦是当初他们收养的,而且徐梦的父亲也是他们家的远房亲戚,那就是姓徐的,所以徐梦必须归他们家,但不管是徐梦本人,还是冯燕文,都不愿意她跟着徐家,考虑到徐梦已经是个有自己主见的人,必须得尊重她的个人意愿,最后徐梦还是跟着冯燕文。
对此薛老太恨恨的,大有养猪养到快出栏,结果临门一脚猪跑了。
离婚协议先签了,两人一式一份。
两边街道的干部也做了见证,证明没有办法调解矛盾。
徐梦总算是松了一口气,之前是担心妈妈被人拖着离不掉,到签协议的时候,又担心徐家把她扣住恶心人,看薛老太那意思,是恨不得立马把她卖个好价钱出来,自然她是可以跟前世一样的跑了,但跑了以后呢,他们会不会找她妈去闹?
看着时间还早,冯燕武拉着人就往民政局去。
不然呢,他们住的远,万一这家人后头又后悔了,拉扯个没完没了怎么办,于是一群人又浩浩荡荡去往民政局。
徐解放本来想垂死挣扎一下,谁知道他小舅子这么横,不过没有办法,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还要跟他拉扯这些是很丢份的,而且看冯燕文那样坚定的样子,是怎么都不会后悔的了,走在路上的时候,他心里不免后悔了几分,如果以前对她好一点,是不是不会走到这个地步。
不过现在想这些也晚了,等人到了民政局,又拿到了那个绿色的小本本,他总算是明白过来,这段婚姻算是彻底完了。
第20章
徐梦叹了一口气,她这辈子,算是堂堂正正的从这扇门里走了出来。
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她们一起迎接新的生命。
以后大槐树这边的一切,跟她一点关系也没有,不管是拆迁还是发财,都跟她毫无干系。
摆脱了这一切的徐梦眉飞色舞。
而冯燕文,前世死的憋憋屈屈的,这一世也总算扬眉吐气,不用看着婆婆的脸色过日子,不过跟离了心的丈夫负气,她也有新的人生。
大概是开始了新的生活心情好,冯燕文神采飞扬,对比下来一起出门的徐解放,就跟霜打了的茄子似的,走到台阶那里没看到,差点一脚就踏空了。
一行人连个眼神都没给他,徐解放失魂落魄的回到了家里。
薛老太还在骂骂咧咧的,诅咒冯燕文不得好死,这些碎碎念以前也经常有,薛老太有时候也会拉着他一起絮叨,但今天徐解放是一点心情都没有,走到屋里的时候见房间的包不见了。
徐解放是个大车司机,一往外面跑就是十天半个月,前不久刚去了南方,从南方回来的时候带了一包东西。
他以前也经常这样,带点当地土特产什么的,老太太也喜欢占这种便宜,但这次出去他在南方买了几件衣服,本来想着送给冯燕文,缓和缓和关系,没想到婚都离了,衣服却还没送出去。
那个包到底是什么时候不见的,连他自己都不知道,但徐解放知道在老太太那里。
而此刻的薛老太,正低头刨那个袋子呢。
儿子都离婚了,她却有心情数起袋子里的东西来,当真是没心没肺。
没有南方产的橘子罐头,也没有麦乳精,只有几件时髦的女士衣服,一看就知道给那个贱人买的,其实徐解放很少给冯燕文买东西,买了也到不了她手上,总是会给老太太提前拿走,偶尔心情好能轮到一星半点的给她。
薛老太没翻到想要的东西,生气的把袋子往旁边一扔,坐在炕头上拍大腿哭:“一个两个都是没良心的,你到现在还想着她呢,她有没有想着你,我真是白养了你几十年啊,娶了媳妇忘了娘,想想你小时候,家里穷的都揭不开锅了,娘吃麦麸,把粮食省给你们几个吃……”
一说起来,要从怀孕吃的苦开始说起。
以前徐解放没觉得有什么,今天却觉得烦透了,那会儿谁不是这样吃苦,她娘说的那个时候,还有人穷的连麦麸都吃不起,怎么这些苦难都算在他头上了,是他自己要生出来的吗,还不是他们把他生出来的,而如今这些苦难就像一道道枷锁,套着他喘不过气来。
徐解放懒得哄他娘,又觉得家里哪哪待着都不舒服,一种无力的窒息感,为了所谓的孝顺,这么多年来确实亏待了冯燕文不少,但在母亲心里,自己做的依然不够,她还想要更多,想控制的更多,什么时候给自己的媳妇买几件衣服就成了大不孝了。
都没回屋,徐解放直接走出了家门,在外头待着他又觉得所有人都在看他,逃也似的走出了胡同。
“妈,老三走远了。”一直没吭气儿的李秀芝说。
刚才她就料到了会这样,老三对他媳妇是有感情的,不过有感情能怎么样,老三也太愚孝了,亲娘说往东绝不往西,比起徐解放来,老大和老二心眼儿都多些,对母亲也是阳奉阴违。
李秀芝说:“妈,刚才我跟您说的事儿,您看——”
人越老越喜欢抠着钱不松手,薛老太手里可是有一大笔钱。
早些年大家都往公中交钱,那会儿薛老太手里是掌握了家里的经济大权的,后来老三都成家了,各家各户也有了自己的规划,也就没齐齐往上交了,但因为徐解放两口子情况特殊,又没个亲生的孩子,一直是防着冯燕文的,照老太太的说法,可是防的好防的妙,不然这次离婚算是损失惨重。
徐解放在外头跑车,这工作是辛苦,但钱多啊,一个月下来多的时候能上千!
这些年钱都存在老太太那里,谁不猜现在是一笔大数字。
薛老太顿时不哭了:“钱,哪里有钱,我手里可没钱。”
李秀芝干笑一声:“这些钱我也不是替我自己要的,您也知道大卫下学期就要大三了,现在啥也没有,就算处了对象都不敢带回来,我听说他们班有个局长家的闺女对他有意思,但大卫这孩子您也知道,懂事儿真的特别懂事,又孝顺,自己什么情况他能不知道吗,咱们能把局长家的姑娘带回到这里来,别把人给吓跑咯,所以我想着给他买个房子,您只管放心,这钱我是借,可以打欠条给您,后头我们有钱了慢慢还。”
儿子已经长大了,被媳妇污染了,不香了,现在孙子才是心头肉。
薛老太转了转眼珠子:“真是局长家闺女?”
李秀芝担保:“真是局长家闺女,就是那丫头长的不咋样,但我也跟大卫说了,女孩儿长的好没啥用,以后谁不老的,等老了谁还分美丑,但咱们家也不能太寒碜是吧。”
要真说媳妇美若天仙,薛老太肯定不乐意。
这个家里,谁也不能美过她老人家!
薛老太在心里盘算了一下,现在当务之急就是要给大卫找个好的对象,要是大卫真的能跟局长家闺女处,以后她也能扬眉吐气有面子了,等结了婚了再慢慢谋划,局长家的一切不都姓徐了?
那她以后也是局长的长辈了。
薛老太嘴角微微翘起:“你可是说了要还。”
见老太太语气里面松动了,李秀芝笑的嘴角都合不拢:“还,肯定还,等我有钱一定还。”
有钱了一定还,没钱还能逼死她不成。
都是一家人,没准以后徐解放还要指望着侄子养老呢,侄子结婚他能不出点力?
李秀芝打定了主意,先把钱拿出来,后头的事情慢慢说!
————
“舅舅,各位叔叔婶婶,今天多谢你们了。”徐梦冲今天去帮忙的那些人做了个揖。
见她这么郑重,刘大姐都不好意思了:“你这孩子,就是太客气了,以后都是街坊邻居的,大家之间相互照应,我也希望你跟你妈日子过得好。”这房子能租长点儿,也有人帮着街道盯住孩子。
冯燕武这才注意到这个个子小小胖胖的大婶来,看着是个和气人,今天他来的仓促,都没带什么东西过来,今天能顺利解决,多亏这个大姐最后来这么一句,不然一时半会儿都说明白的。
“是该谢谢您。”冯燕武说:“到这个点了,咱们在外头吃顿饭吧。”
徐梦说:“就在家里做吧,昨天舅舅拎了两只鸡过来,这鸡可在家里养不长久,我瞅着赶紧杀来吃算了。”城里不比农村,鸡养在院子里很麻烦,不仅臭,两人也都没有时间去照料一只鸡。
刘大姐见推辞不过,便应下了。
冯燕文觉得这事儿是件喜事,既然请了刘大姐,索性把一条胡同里,打过交道的人都请过来吃个饭,于是又要请常喜一家,卖二手货的老板王栓柱,另外还有三个小邻居,那两只鸡索性都宰了,另外还要买点菜回来。
徐梦说:“我去买菜。”
刘大姐也表示不白吃,她跟冯燕文先回去收拾。
冯燕武跟那些汉子是起了个大早赶过来的,早上也就在路边随便买了点填饱了肚子,这会儿已经饿了,见冯燕文正经八百的要请客,干脆商量好了吃完午饭再走,这几个人跟冯燕武的关系本来也亲近,都是给鸡场干活的散工。
冯燕文则是盘算起菜来,两只鸡是现成的,但肉鸡不好炖汤,最好做红烧,都炒了炖土豆,这年头条件好了,土豆可以少放一些,多多的吃肉,刚好徐梦也是这样想的,这种肉鸡吃的就是肉,得下多多的调料炒出肉香来,那一道大菜就敲定了。
一般摆酒吃饭,有这么一道大菜也够体面了。
但冯燕文这辈子第一次请客,一定要办的好些才行。
“土豆家里有现成的,你再想想还整点别的什么菜?”冯燕文请客机会少,也没什么主意。
徐梦却是吃过很多酒席的,知道这些干体力活的人不光吃的多,肉也要管够,最好还要买点烟酒零食,不过待会儿冯燕武要开车回去,白酒就算了,打算买点啤酒,既然买了啤酒,就要搞点下酒菜。
“我去买点酱牛肉,另外买点千张平菇这种自家地里少的菜,家里面我记得有花生,让刘进他们几个剥点花生米出来,炸些花生米,这个男的女的都爱吃,量管够就行,另外您回去路上去小卖部买点啤酒和饮料,记得都买,男的要喝啤酒女的肯定也要喝点东西,饮料就买大瓶装的。”
现在三个小家伙已经很喜欢帮忙干活了。
请客嘛,这会儿流行的是要吃自家地里没有的菜,席面才有排场,至于青菜徐梦一个都没买,冲到菜市场买了一堆家里面不常吃的菜回去,等到家的时候,家里已经忙活开了,一片喜气洋洋。
没见谁离个婚离得这么欢乐的,这会儿还没开席,过来帮忙的人却是不少了。
刘进去通知了常喜家里,常喜父母刚好都在家,答应了一起来。
王栓柱工作时间自由,家里也就他一个人,反正中午也是要吃饭,刚好省下他自己折腾了,听说有人请客,也答应了过来,他来的时候手里拎了点东西,随手往冯燕文住的那屋子外头搁着,冯燕武跟那群汉子本来在厨房帮忙杀鸡,杀完鸡收拾完几人被赶出到厨房外,于是在外头坐着打起扑克儿,见王栓柱来了,冯燕武招呼着他过来一起玩。
“哥,来来来,会玩升级吗?”冯燕武一把搂住了人的肩,把人往人堆里头带:“你说你来就来吧,还带点东西,本来是好意请你们吃顿饭,最后整的你要亏掉几块钱。”
“东西都是家里头现成的。”王栓柱被他的热情弄的很不好意思。
“那怎么成,不能白白占了你便宜,回头我来城里给你拎点肉鸡鸡蛋。”冯燕武很热情:“我家里是开养殖场的,今年养了上千只鸡,这不是刚刚过完夏天,一到入了秋,鸡又开始下蛋了,回头我带点给你。”
王栓柱性格有些内向,这些年很少跟人来往,他能来冯燕文都很意外了,更别说他还拎了东西,之前买旧家电家具没少跟他打交道,也得了他不少帮忙,家里好多小家具都是他半卖半送的,冯燕文出来看到那包东西,忙叫他拿回去。
“拿都拿来了,哪有带回去的道理。”王栓柱不肯。
好在冯燕武也是个爽快人,冲姐姐使了个眼色,拉着人跟他们一起玩去了。
厨房里外是常喜爸妈和冯燕文在忙,鸡剁成了块子,用油都炸了一轮,土豆切成了大大的块子,待会儿炒一炒一起炖了就是了,常喜爸表示他可以担当大厨,冯燕文跟常喜妈被挤到一边去了。
“你放心,我们老常手艺可好了,他要是没去开火车,说不定就去当大厨子了。”常喜妈说:“大妹子,鸡都炸了,能放,给你留个半只,明儿还能吃,我看了一下人数,也就十来个人,一只半的鸡也够吃了,这不是还有别的菜吗?”
老二跟老三两个孩子支着个小马扎,坐在外头剥花生米,没有老大在旁边,老二很有小哥哥的样子。
“老三,你别偷吃花生米好不好?”
老三抬起头,嘴里还在动,大眼睛里面写满了无辜。
老二叹了一口气:“算了,你这个傻孩子,等下有油炸花生米,你可别都吃光了,等下要油炸就没有花生。”
老三就不说话了。
但老二更忙了,不仅要剥花生米,还要盯着老三。
总算是等到了大哥回来,老二小大人一样的叹气,顺便告状:“哥,老三偷吃花生米。”
这会儿老三已经吃完了,抵死不认,摇着小脑袋说:“我没吃!”
他也就吃了一颗,就被哥哥看到了,就成了偷吃了很多花生米,谣言害死人。
老大却不是肯让这孩子继续帮忙,指着旁边的菜池子说:“你去松松土,拔拔草。”
“哎!”老三脆生生的应了,接下新的任务,欢天喜地的就走。
酒席开了两桌,男人们要喝酒,凑到一起吃,女人小孩喝饮料,凑到了另外一桌,刘大姐忙完了街道的事情才来,一进门差不多就可以吃了,看着冯燕文喜气洋洋的样子,她心里就越发不是滋味,这是以前在家里过的多差,才会对离婚这么期待和开心,不过没事儿,以后冯燕文就是大槐树的人了,她也希望对方能越过越好。
桌上一道土豆烧鸡,一道酱牛肉,凉拌猪耳朵,都是硬菜。
剩下的千张炒肉丝,清炒平菇,油炸花生米,这些菜都不赖,冯燕武对姐姐现在的实力,简直是刮目相看。
她搬出来才一个多月吧,就能办出这样一桌席面了,也难怪不跟徐解放掰扯,不管徐解放存了多少钱,真计较起来,耗在上面也没什么意思,姐姐现在过的这么好,那他也要奔着好的去,等他混的好了,以后姐姐的日子才会更好过,也更硬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