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巫蛊…大小姐用巫蛊设计李侧妃。”
  年羹尧差点一口血喷了出来,“这么大的事情不和我说?”
  还是和巫蛊相关的?
  他撑着额头,额角涨的疼。
  和十四阿哥一起打下西藏,还帮着四爷牵制住十四阿哥,本来算是大功一件,现在看来这大功要大打折扣了。
  年羹尧估摸着,皇上当时只是禁足年氏就是因为这一点。
  年羹尧有点心痛,凭借他的功劳,一个爵位妥妥到手,现在什么都没了,估计也只有一点无关痛痒的奖励。
  他挥了挥手,“走吧,去和大哥说,什么都别动,和大小姐也这么说,不要动,一步都不要动,等着皇上吩咐。”
  那奴才离开,年羹尧长叹了口气,他总觉得不应该这样的,这么就这样了呢?
  -
  和乌拉那拉家相比,李家变得更低调了,李文璧和富察氏就像定海神针一般稳住了李家。
  “咱们不能给芝芝还有弘昐他们拖后腿。”富察氏拄着拐杖厉声道:“要是让我知道谁在外面惹事,也不用说什么了,直接打,打死了活该。”
  李玏点头,率先响应,“额娘说的对。”
  有了带头的,其他人也跟着响应。
  家庭会议结束,最后只有李文璧、富察氏以及三兄弟留下来。
  “没想到芝芝能到今天这一地步。”
  沉默许久,富察氏开口了,“当初就想着让她当宫女,十年后再回来嫁人,哪成想…”
  “这都是芝芝的造化。”李文璧的头发早已花白,合着假发编在脑后,看着人依旧精神。
  他们都是普通老百姓,之前连吃穿都成问题,哪里想到会有个儿子经商赚了大钱,又有个女儿进宫,如今更是要成为皇妃。
  现在想来都还让人觉得和做梦一样。
  只是和别人的高兴不一样,李文璧和富察氏更多的是担心,皇妃真的是那么好当的吗?
  远的不说,就说近些年先帝的那些后妃,有哪个特别好的,大概也只有德妃是熬出来了,如今还成了太后。
  李文璧和富察氏没有觉得弘昐争不到,而是心疼。
  皇位这个东西,成王败寇,弘昐一旦失败怕是只能落下一个圈禁的下场,其他的几个怕是也好不到哪里去。
  “李璟和李琚以后要更小心一些。”李文璧道:“那些人,可能要陷害你,也可能是要扒上你们,总之都
  不要管,做好自己的事情。”
  李璟和李琚,一个在宫里当侍卫,原本只是有一个王爷姐夫,现在则是有了一个皇帝姐夫,算不上正经姐夫,但依照姐姐的受宠程度,他也成了宫里的香饽饽。
  李琚也是差不多的,不过他受到的引诱会少许多,他在科举之后进了翰林院,那里都是读书人,环境要好上许多。
  李璟和李琚对视一眼,两人之前还想着就这么慢慢来就好了,但他们没想到自己妹妹/姐姐这么争气,现在他们不努力都不行了。
  “我们会给妹妹/姐姐争气的。”
  而在两人争气之前,四爷的任命先下来了,李璟从原本普通的侍卫成了御前侍卫,每天都能见到四爷。
  李璟原本还有点忐忑,但转念一想,每天都能盯着皇上也不错,算是帮妹妹看着皇上了,有时还能给外甥点情报,说不定什么时候还能见见妹妹和外甥。
  和李璟相比,李琚的任命就复杂多了,他从翰林院出来,被外派到南方那边。
  官职不大,但做好了有相当大的升职空间。
  皇上登基之后的第二次任命自然也引起了不少注意,只是都是李家人,官职也不算大,引起注意没多久就散了。
  这时更引人注意的事情来了——抚远大将军十四阿哥回京。
  十四阿哥本应该在康熙驾崩之时就赶回来的,那时康熙也有意让十四阿哥回京,但康熙突然病倒,事情也不了了之,随后四爷登基。
  四爷皇位还不稳,自然没有让十四阿哥回来的意思,在军中还有人牵制十四阿哥,到了京中,朝中支持十四阿哥的人不少,四爷不想冒险。
  现在不一样了,马上就是登基大典了,四爷的位置也差不多稳了,十四阿哥回来也没用了。
  基于这样的原因,四爷终于愿意让十四阿哥回来了。
  “四哥还真是小气。”十四阿哥一见到四爷就是一顿阴阳怪气,一点都不在乎四爷是不是皇上。
  四爷脸色一僵,但很快恢复了,“十四弟还是一点都没变。”
  说话还是那么让人讨厌。
  十四阿哥有恃无恐,两人是亲兄弟,他自己还有军功,四爷也不可能把他怎么样。
  反正他回来了,四爷也不会让他出去带兵了,那就无所谓了。
  “我知道四哥你担心什么,你现在皇位坐稳了,我也不惦记了,放心,我回来了就没想着走。”十四阿哥道:“你直接给我一个爵位,我每天自己干自己的事情,没事再进宫看看额娘。”
  四爷确实是这么想的,但现在经有十四阿哥自己提起来,四爷这么想都觉得憋屈。
  “你先去看看额娘,他很想你,至于你的爵位…会按照你的功劳给的。”
  十四阿哥起身,大摇大摆地走了出去,但才走出去,他又退了回去,“如果是让年羹尧接替我的位置,那四哥你要小心了。”
  四爷陷入沉思,他确实有意让年羹尧接替十四阿哥抚远大将军的位置,他需要人镇守在那边,十四有能力,但不能长时间在外,年羹尧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只是十四阿哥的提醒肯定不是没有理由的,只能是十四发现了什么。
  四爷忌惮十四阿哥是一回事,信任他又是另一回事。
  “苏培盛,去查查年羹尧。”
  -
  登基大典之前,四爷终于想起要将后院的人接进宫了,而在接这些人进宫之前,还有一件事情需要做——腾位置。
  王府那边不是没人催促,但每次四爷让苏培盛给的理由就是没有腾出位置,这理由也是真的,只是这理由有点问题,是他没有主动让后宫的那些人腾出位置。
  四爷的行踪很固定,不是在永寿宫就是养心殿,连永和宫都没去过,因此他也无所谓后宫腾不腾位置,要不是登基之前不把王府的人接进宫不太好,他还能让那些人继续等下去。
  而四爷让人腾位置的方法也格外简单粗暴,康熙的后宫人数实在是多,只慈宁宫根本装不下,再加上太后不愿意迁宫,他干脆将紫禁城一分两半,和养心殿离的近的西六宫为他的后宫,离的远的东六宫则装康熙留下的那些太妃,永和宫也正好在东六宫。
  东六宫和西六宫之间有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以及御花园作为阻隔,能算得上是天然屏障,这个计划怎么看怎么完美。
  再一看,永寿宫也正好在西六宫,四爷大手一挥,就这么定下了。
  原本就住在东六宫的太妃不用挪动,住在西六宫的则挪到东六宫去。
  所有太妃挪到东六宫之后,四爷下旨了。
  “…嫡福晋那拉氏居于长春宫、格格宋氏居于咸福宫…”
  这道旨意在送出宫之前先送到了李知婉这里,和后宫相关的旨意一般都不是皇帝本人下发,而是‘奉皇太后懿旨’或者‘皇后懿旨’,因此需要用到的是皇太后或者皇后的印章。
  太后嫌麻烦,也不想见到和四爷相关的东西,于是给圣旨盖章的事情就成了李知婉的活。
  李知婉这几天总有种自己是爱新觉罗集团老夫人助理的感觉,天天都在替她盖章。
  看到圣旨的时候,李知婉还在感叹,其他人总算是要进宫了,她并不想念他们,只是这些人进宫,代表弘昐他们也要进宫了。
  李知婉想念的是后者。
  但看了半天,李知婉发现这圣旨有点问题。
  “这么只写了她们住在哪里,位份呢?”
  她们这进宫了还要分发月例银子,没有位份,这是怎么发?
  “奴才也不知道,这是皇上的旨意。”苏培盛也很无奈,他也不知道皇上是这么想的。
  李知婉摆烂了,拿起太后的印章盖了上去,反正管这方面的也不是她,和她无关。
  懿旨下发的速度很快,李知婉上午盖章,立刻就送出了宫,在中午前送达雍亲王府。
  听完懿旨内容,舒善、年氏以及后院的格格都懵了。
  “就这?”
  舒善起身,问道:“公公这里只有这一道旨意?”
  苏培盛点头,“皇上说各位娘娘的位份要等登基大典之后定下。”
  舒善扯了扯嘴角,“多谢苏公公解惑。”
  李氏才进宫就定了贵妃的位份,而她们在王府等了这么久,好不容易要进宫了,依旧什么位份都没有,哪怕是她这个嫡福晋都是一样的。
  “呵。”舒善回到屋里,冷笑一声,“皇上还真是心狠啊。”
  舒善只觉得心冷,年氏就是心慌了,额娘到现在都没能被册封皇后,那弘晖的太子之位…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