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扮男装我拿到登基剧本(科举) 第164节
贺云昭眼神一闪,她嘴角勾起笑意,轻轻点头。
这算是她玩的一个小小的花招,作为一位太子不可否认她还很年轻,但她可不愿意让其他的老臣占据太师、太保、太傅这三个职位,这三个职位就是明晃晃的教导太子。
她不希望有人借着这个身份做些什么,何况她孝敬恩师是理所应当。
丁老很愿意多出这么一个虚职,廖大儒本来还有些不情愿的在家骂了贺云昭两句。
还是曲瞻有办法,他偷偷告诉廖大儒,要是有人干了他看不惯的事,他可以直接上朝骂了。
廖大儒眼睛一亮,他拍着曲瞻的脑袋夸道;“好小子,真机灵啊!”
而人到中年,突然又当上官的师兄刘苑很是惶恐几日,但见也没什么事做,他心里反倒安定了。
丁老却很是不爽的踢了刘苑两脚,这靠父兄靠师父的见多了,他老人家还是第一次见有人运道能这么好,啃完师父啃师弟!
贺云昭动作极快,她朋友里能够安排的基本都联合起来安排,即他们家中出六分力她再出四分力,迅速给小伙伴安排好官职。
官职都不大,属于不会被拿到早朝上说的那种,不起眼但实权的位置。
东宫是整个京城的关注焦点,贺云昭的动作也没有丝毫隐瞒。
这位太子殿下手段作风倒不似清高书生,反倒是带了几分匪气,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呐!
但这样的人……这样人才叫人愿意投奔效忠!
贺云昭处理了一大堆事后,东宫属官也被补的七七八八,她特意跟父皇提过,希望东宫属官的位置能留两成给寒门子弟。
皇帝很是赞同,遂着手与内阁商讨此事。
从结果来看,贺云昭认为还算不错。
值得一提的是,东宫的属臣是待在皇宫东南处,从体仁殿往西到前朝步行一炷香的位置。
贺云昭可以随时召唤属臣到体仁殿来。
从前翰林院的同僚都被贺云昭否决,在他们还没适应好转变的君臣身份之前,她并不打算那么快就用这些人,除了顾文淮。
她需要一个帮助处理文书的秘书,顾文淮就很合适。
锻炼几年后送去六部,这也是一条好的晋升路线。
……
体仁殿。
忙碌大半个月的太子殿下正坐在凉亭里小酌一杯,但并非独酌,请的是内卫朱雀司司长路承炀。
路承炀今年三十有二,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他的野心与能力气匹配,只是缺了一点运气。
贺云昭笑着看路承炀小心的提起酒壶斟酒,“今日用的是青梅酒,孤还有些担心路司长喝不惯,没想到路司长竟是滴酒不沾。”
路承炀心中一抖,纠结着要不要立刻表衷心说自己能喝酒。
他来时做了准备,但还是有些慌张,看到宫人上酒的刹那眼神有些纠结,太子立刻问一句“你不喝酒?”
在坦诚和撒谎之间,路承炀选择了坦诚。
贺云昭便笑了,抬手便吩咐人给这位路司长上了一份米汁子。
这是她知道的第二个不沾酒的武将,裴泽渊也是不喝的,他酒量也很差,极少数动酒的时候都是陪着贺云昭玩。
“路司长不要紧张,你的能力父皇与我都清楚,要不然父皇也不会让你辅佐我。”
路承炀称是。
当今陛下是任何人都很难说出坏话的那种人,即使陛下不喜内卫对朱雀司更是平淡,但陛下是个极好的人。
贺云昭很会与武将相处,她知道他们通常比较直接,性子虽直但脑子并不简单。
武将其实分两种,一种是熟读兵书的,这样的武将智谋不见得比文臣差。
另一种是文化水平不高,但能力很强的,他们靠直觉和经验行事,所为之事是文臣可以用书本上的知识来总结的计谋,但对他们来说只是本能的动作。
贺云昭夸路承炀的能力,又问他办过成什么差事,如今手下人动向如何。
路承炀一一答了。
并将册封大典当日的事从头说给贺云昭,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
册封大典并非一帆风顺,在众人不知道的背后出的岔子无数,有些是偶然出现的,比如香料返潮、缎子褪色,但也有些是包藏祸心……
路承炀讲完之后犹豫片刻看向贺云昭,他开口问道:“臣不知是不是误会了,听说丁夫人问过臣的母亲……”
贺云昭一蒙,啊……差点忘了这一茬!
她眼神严肃看向路承炀,这是不是有点不太合适啊……
但师父说了……
“你打算成婚吗?”
路承炀:“啊?”
师母打算做一次媒人,她娘家有一位表侄女,年纪轻轻守寡,今年刚好二十七岁。
路司长有些羞涩的挠挠脑袋,他眼神闪躲,耳朵红的滴血,“多谢丁夫人,臣听家中安排。”
能够得到太子的师母做媒,这可是实打实的好机会,能够绑在一起。
贺云昭万万没想到,路承炀竟是误会丁夫人要把守寡的女儿嫁给他。
丁家守寡的女儿只有一个,萧节度使的遗孀!
第103章
路承炀此人出身贫寒, 家中父兄均是低阶武职,他父亲只是京城街面上巡逻的小兵,养家糊口还好说, 旁的就不成了。
他上面还有三个哥哥, 三个哥哥只有二哥混的还算不错, 如今是正七品的守备。
家境一般, 儿子又多,父母自然也没什么心思关心孩子, 只有老大能几分特殊, 路承炀得到的关心微乎其微。
路父平日里累的要死, 路母忙着照顾几个孩子也是身心俱疲。
不过路承炀倒是没什么缺爱的敏感特性, 巷子里长大的小孩皮实的很, 也没什么心思去想什么爱不爱的, 跟着三个哥哥摔摔打打的也就长大了。
按照大晋平均孩子的生存率来说,路家四个儿子都身体壮实的长大,路母绝对是最大的功臣,四个儿子都养的不错。
路家四个儿子小时候都调皮,闹了什么事了路母先揍一顿,等路父回来后再揍一顿。
等到路父升了一级当上伍长之后, 老头这才意识到能力有多重要, 武将的上升通道尤其窄,家中没有底子人还没有本事,那只能一辈子在街面上巡逻。
于是路家四个小子都开始开始习武,此时路承炀天赋开始显现。
习武与念书一样, 有没有天赋很容易看出来。
路承炀就这样一路到了十六岁参加武举出仕,光荣的成为了……守备。
年纪小的孩子因为上头有三个哥哥能学习,同时因为哥哥都比自己力气大脑子聪明于是只能想法设法的抢夺资源, 可能是母亲手里的一个果子也可能是第一个洗手的位置……
路承炀就是这样脑筋十分灵活的人,他开始琢磨怎么才能升的更快。
他除了身手还算不错兵法等都没学过,先天上就差了一筹,再加上家世没有助力,他只能另辟蹊径。
就在这时机会来,内卫招人,路承炀就这样进了内卫。
内卫与普通的皇宫侍卫不同,皇宫的侍卫名叫金麟卫,主要任务是守卫宫门保护皇帝安全。
而内卫则主要负责帮皇帝做一些不太明面上说出来的事,从这点看就能知道内卫的出身一般都很普通。
家里有背景的人怎么也不会来干这个,毕竟名头上难免有些不好听。
但难听的名声分在谁手上,在先帝那里内卫就是皇帝恐怖的爪牙,在陛下这里内卫就会武术的秘书。
路承炀在内卫待了八年,升到了朱雀司司长的位置,正四品,品级到了,地位却普普通通……
他家境一般,有了银子后很快给父母换了大宅院,几个哥哥也帮衬一二,但不能否认的是家境普通银钱就是不太趁手。
先后三个儿子都要拿聘礼娶妻,且三个儿子都是武职也能真找普通民家的女孩,聘礼自然就将路家掏空还把路承炀的口袋也掏的差不多。
路承炀自己的婚姻大事就这样耽误到了三十岁,年纪大,但这对武将来说倒也不算什么。
按理来说路承炀官职也有了,银钱也能攒,这时候娶妻岂不是正好。
大错特错!
媒婆介绍的姑娘们一个比一个好,路母在能选择的范围内已经挑花了眼睛,但路承炀不同意。
他一听媒婆说姑娘的年龄就牙疼,十五六的小姑娘也太小了,只有他年纪一半,这哪能成?
媒婆也怒了,路承炀能选择范围内的姑娘她找了个遍,一个都没看上!
既要要官家出身又要家中和睦不能有烂赌鬼等糟烂事,年纪还不能太小!
媒婆怒喷了路承炀半个时辰,这样人家的姑娘还瞧不上你呢!
他要是个四品文官,那以后多少人家抢着嫁姑娘呢!但他是个武职啊!
人家姑娘家中父兄当官,家庭和睦没有破事,年纪还在二十以上,能留到这个年纪是万万看不上路承炀这样的武职。
人家文官怕污了名声,武将家又没那个耐心。
被媒婆了一脸口水的路承炀倒也没生气,知道自己有些为难人家,他好声好气的塞了银子请这位继续找。
媒婆也是直爽,上下打量之后就道:“那老身就丑话说在前头,这再找只能找那守寡的妇人了。”
路承炀琢磨了一下,他没什么忌讳,人家守寡也不是自己愿意的,年纪、人品合适就成。
守寡的妇人总比十五六的小丫头合适,他心糙的很。
他一摆手,“那就您看着来,我没什么在意的。”
媒婆这回乐了,这要是奔着嫁过人的妇人去,那选择还多了呢。
丁夫人就是从这儿才知道这件事的,恰巧她娘家侄女想着再嫁,这不是刚好合适嘛。
丁翰章听夫人絮絮叨叨说了好几日,便道:“那你不妨和小昭说说,他能做主。”
丁夫人“唉”了一声,她也没细问,反正这死老头是不会说的。
丁夫人就这么把口信递到了路家去,在贺云昭来看望师父师母的时候也露了口风。
贺云昭觉得不错,师母的侄女有意嫁人,路承炀又未曾婚配。
<script>read_xia();</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