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牧飞进巷子贴了个宣传广告,大娘们见了,牧飞也莫名其妙多了个保卫边疆的“未婚妻”。
“小年轻劳燕分飞,可怜哟。”
拉布拉多“多多”只是路过,这条早就绝育的乖乖狗都在谣言中变成了“不知道在外面有多少个小家庭”的花心狗。
这种一听就是编造的假故事,最开始没人当真。后来不知道是被哪个大娘当成笑话说出去了,人传人之下,不仅谣言变了型,假的也成了真的。
牧飞甚至被领导找去谈话:“牧飞啊,听说你负责的桂兰街不仅卧虎藏龙,还居住着非人类生物啊。”
牧飞当时听不懂领导的调侃,回去了解到都快要成为“都市怪谈”的桂兰街,一瞬间天都塌了。
我的婶娘大娘亲娘们,你们都干了啥呀!
谣言不仅影响到了牧飞,还影响到了某位邻居的生活。他气得找了半个星期的祸首,最后迎上门来大院里找玉梅姐的麻烦。
院子里的租户一开始还护着她,两方拉锯,台词特别逗趣。
玉梅姐:“我不认识他啊!”
老刘头:“你不认识他你说他!”
玉梅姐:“是小姐妹们说,兔子不吃窝边草,不能造谣自家人。”
芊芊稀奇了,“嘿,您老还挺懂造谣的基本法。”
安顺直接点破,“我看这一群老大娘是怕被自己人收拾吧。”
难得休假的洪珍点头,“有理,兔子还不吃窝边草呢。”
大家一开始还奋力帮助玉梅姐,后来发现自己也被造谣之后,玉梅姐瞬间被打为“阶级敌人”。
玉梅姐觉得自己冤枉呀,“我没说过你们呀!”
被造谣不能生育的何毕气得指着她的手都在抖,“你不说,你偷偷听着乐,你见死不救,你比他们还要过分!”
眼看他都要气晕过去了,妻子洪珍赶紧扶住他,“何毕,何必呀!”
随着何毕的倒下,整个画面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
“好了!”最后是老刘头一声大吓,阻止了闹剧,并请来片警牧飞评理。
牧飞也苦啊,绩效被这群大娘上下嘴皮子一碰,没啦。
他哭丧着脸,拿着法典,用如同嚼干了水的甘蔗的声音,开始向大家科普传播造谣的法律法规。
当然,《邻里之间》除了教育故事之外,还有宣传新观点新气象的故事。
比如第二十一集,镜头就对准芊芊和自由的风,向全国人民介绍这种新兴的“自由职业”。
有很多人说,在家全职上班多轻松呀。
还有人说,在家当主播能赚多少钱呀。
但芊芊和自由的风却不是这样。
他们不是红人,没有多少粉丝,她们只是在通过自己的合理劳动,保障自己的生活。
芊芊由于不肯加入经济公司,只能辛苦的在多平台自己维持账号更新。最开始做主播的时候,她找不到自己的定位和目标,那时候发出的视频什么火蹭什么,一些观点也是拾人牙慧,没有一点自己的内容不说,还特别被网络评价带歪。她有段时间虽然火过,但不过昙花一现。后来芊芊痛定思痛,坚持自己,在网上走自己的风格,做独一无二的会唱歌的变装博主。哪怕如今的投入不成正比,她也甘之如饴。
由于团体中只有自己一个人,芊芊每天忙得跟陀螺似的,饭都没得吃,还好她每天都在隔壁包子铺那里定了餐,才不至于让自己饿死。
可以说,每天和街坊邻居玩闹一会儿,就是芊芊全部的娱乐了。
自由的风当然也好不到哪里去。
她虽然是网络作家,但确是那种不得志,不火,只能到处投稿混稿费的作家。
有时候自由的风面色苍白的在院子里晃悠,是她熬了个通宵赶稿之后,趁着还没睡着出来见光的。
人太久不见太阳,会生病。
她不停地写,努力地写,她相信自己有一天绝对能够成为可以养活自己的“作家”。
人们都说“年轻人是垮掉的一代”,可芊芊和自由的风都在为了自己的梦想而努力拼搏着。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科普新科技的小故事。
《邻里之间》的故事厚度,是余寻光每次看都能生出新的感悟。
当然,和其他剧组一样,这回的组里也有余寻光不少熟人。
饰演玉梅姐的陈珺,是中戏去年组织的去莫斯科交流学习的“康斯坦丁小组”里的成员、老刘头沙语堂是余寻光母校中传的客座教授、饰演洪珍的耿年年是余寻光大学的辅导员、饰演安顺的贺天修曾经跟余寻光合作过小品《碰瓷》,还曾在《大树下的儿女》中客串郑云开的父亲。
一个剧组,四个熟人,余寻光可不得再次“如鱼得水”?
当然,出来演戏是为了工作,不是来社交的。只是说时隔多年再遇熟人,心里免不了生出感慨。
耿年年就是这样。
说实在的,作为辅导员,她或许要比很多人都了解以前的余寻光。依稀记得那年入学时,余寻光因不是专业生,凭着一张脸和不错的文化成绩考入学校,受到了不少风言风语。现在的演戏圈是颜值的天下,余寻光能有这长相,是在系主任那里挂了号的。耿年年“奉命”关注着他,还没怎么发力,不到半个学期余寻光就开窍了,就会把学习的劲儿用上来了。
余寻光曾经在访谈里说自己在学校时是“死读书”,这句话对,也不对。
大一那年,在熟悉成年世界、独立世界,演艺世界的余寻光因为不够成熟,确实是靠着自己学习的一股劲儿去理解专业。可等他融会贯通之后,他就开始“开窍”了。就像他的班主任常老师说的那样:“做演员,其实最不可或缺的是理解能力和对身体的控制能力。”
这两点余寻光都做得很好。
当然,除了耿年年有资格评价余寻光之外,教过余寻光半年的沙语堂也有立场说点什么。余寻光之前在学校里很优秀——确实优秀。在现在会演戏就足够好的演艺圈,余寻光在学校里学到的本事可以击败一片人。但倘若让沙语堂用上个世纪的眼光,用对佼佼者的要求去衡量他呢?
刚毕业的余寻光显然是不够格的。
可是呀,21岁毕业,到现在29岁的余寻光,他一路走来的演艺之路的8年,他参演的每一部戏是圈内有目共睹的,是沙语堂特意去了解过的。
作为老师,沙语堂真的对这种爱学习、会学习、且不会停止学习进步的学生很欣慰。
“玉梅姐”陈珺可不会去想这两位中传老师在校内见过怎样幼年体的余寻光,她只知道余寻光在协会里交上来的论文有多惊艳,只知道这么个好苗子在去年又被中传打着感情牌拉回去了。
一想到余寻光现在还没考研,陈珺就忍不住心里的悸动。
不行,她一定得借着这个机会,把人拉回央戏去。
央戏现在缺的就是人才,刚好还缺一个叫“余寻光”的英才,这可太巧太妙了。
而贺天修呢?和余寻光一起合作都是三年前的事啦。他现在毫不怀疑,如果明年春晚再排小品,余寻光的名字一定会出现在他的前面。
世界是属于年轻人的——这句话的意思是,因为年轻,所以有无限可能。
剧组里剩下的其他演员虽然没怎么见过余寻光,但一个圈子的,或多或少都从他人口中听到过。跟当初张第源只是听到余寻光的名声不同,参与《邻里之间》的都是实力演员,他们最看重演员技能,所以听到的余寻光的传闻便偏向于职业技能方面。
反正余寻光是个能将体验和方法合二为一的演员,这个消息是在大家心里落了定的。
《邻里之间》的剧本围读会上,大家都在明里暗里的打量着余寻光。
余寻光犹然不觉,他仍像最初进圈参加第一回剧本围读会那样,拿着红笔和铅笔,听着编剧和其他老师对角色、剧情的分析,从那些信息中摘取重点,写在自己的剧本上。
系统这次给了牧飞一个[a-]的等级评定,小片警送来了两个技能:“语言的艺术”和“消息的收集方法”。
《飞驰救援》的戴亮和《邻里之间》的牧飞都是因为在剧本中,角色没有成长性和多面性而被低分评价,然而余寻光并不在乎。他能从戴亮身上看到普通人在面对大灾大难时的人性光辉与责任的闪光点,也能从牧飞身上看到一个小片警是如何矜矜业业守护自己的片区,做好本职工作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亲如一家。
角色或许是普通的,但其拥有的精神力量无价。
这个世上最多的还是普通人。
余寻光想,他不能只看到有趣的角色,而忽略了认真生活的人。
并且,跟着这些朋友们学到的智慧和增长的眼界亦是不能用所谓的“等级”来衡量的。
《邻里之间》的围读会进行了一个星期,开完之后,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大晴天,剧组开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