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在这一幕戏里,谷四民的表演呈“放”,余寻光的表演呈“收”,感官上来看,余寻光或许有些吃亏。为了画面能够和谐,邬震启又和两位演员一起调整了表演上的“度”,并找来摄像修改了自己对镜头方面的细节要求。
  戏的细节磨好之后,服装组重新上前规整余寻光的服装,还有那条道具领带。现在天还有些热,化妆组过来给演员擦汗,补妆。一切就绪,开机,连续三个机位都过得特别顺利。
  拍完这段,为了不让情绪断掉,按照现场统筹安排好的,余寻光又和刘和贵赶去b组,继续参与后续剧情拍摄。
  离开之前,余寻光先把伍迟雁送出去。
  刚才在旁边沉浸式地看了一出好戏,伍迟雁直呼过瘾,“小余,你是真的不怵谷老师啊。”
  她刚才可看得清楚,谷四民已经全力以赴了,余寻光仍旧能接上戏。
  他的戏似乎比几年前还要好了。
  “我很棒吧?”在亲近的人面前,余寻光是不会谦虚的,他甚至露出有些骄傲的表情,“姐,你别白来啊,回去了记得把我的战绩告诉晔哥,让他准备好,我后面可是跟他有不少对手戏的。”
  “知道啦,”伍迟雁乐得哄他,“我们家老章实力强劲,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
  余寻光想起后面还有很多实力派演员可以合作,幸福得“嘿嘿”笑。
  《官运》和《贞观长安》一样采取的多组并行的拍摄模式,剧组里有好几个有拍摄权的导演。
  这回的b组导演虽然不是上回的潘泽永,但对余寻光来说,还是熟人——正是李传英的副导演张庆鹤。
  李传英要为新剧本充电,要停工一两年。他是追求艺术去了,他的团队却不能停下来。大家都是要养家糊口要吃饭的,停工就等于失业。为了不让大家失业,李传英早就给他的团队找好了后路。
  张庆鹤一群人就是在徽州电视台的推荐下,代表地方台来“援助”央视大制作的。
  余寻光在b组不仅见到了张庆鹤,还见到了饰演梁鼎盛的胡继周。
  胡老师因为下个月还有别的通告,所以这回进组只意思性的客串出演一个活不过第四集的角色。
  今天这场戏已经算是胡继周的倒数第二场戏了。明天拍完上法庭的戏,再补几个镜头,他就该按照原定计划离组了。
  这一场戏的主题是在探望室中进行的杀人案。为了体现出镜头语言,给观众们直观的氛围感,美术和灯光特意将整个房间打造得漆黑,压抑。
  房间的光源是一个建得高高的,窄窄的窗户。灯光师借着这个点,往胡继周的侧边打下来一束极亮的白色射灯。
  胡继周坐在“坦白从宽”椅上,形象胡子拉碴,西装也皱皱巴巴。化妆还特意突出他的褶皱和眼袋,让他看起来颓丧憔悴。
  等余寻光和刘和贵过来,活泼开朗的老胡同志很有心情地开玩笑,“黑白无常,您二位好啊。”
  确确实实是来送他“上路”的二人不言。
  正酝酿情绪呢。
  张庆鹤这时走过来给演员讲戏,再组织排戏。
  程俊卿亲手送走梁鼎盛的这一幕在原剧本中没有细写,实拍时,需要导演做具体补充。
  张庆鹤很喜欢这一幕戏,早早地做出了很多种设想。在跟邬震启统一了步调后,他从自己的方案里挑出来了最合适的一幕。
  这场戏在张庆鹤的设想里比较意识流,所以实拍时,演员需要完全跟着他的要求去配合。
  比方说站位。
  张庆鹤让余寻光站在胡继周的正面,隐藏在黑暗里;刘和贵站在胡继周的后面,和他一起被光笼罩。
  这里的镜头语言特别直观:杀人的在光下,旁观者在暗里。
  程俊卿会在暗中,是因为他并没有在明面上杀人。
  送走梁鼎盛的凶器,正是纪宗海送给程俊卿的那条领带。红色条纹的领带,沾染了看不见的红色的血,某方面来说也是一种文学意象。
  有纪宗海的话说在前头,到了现场,洪肃并没让程俊卿亲自动手,而是自己主动承担起了刽子手的职责。
  程俊卿是第一次杀人,洪肃却未必。
  他是一个非常专业的杀手。
  对于做恶事时的微表情,刘和贵早已参透。关键是拍摄时怎样用力才不会伤害到合作演员。
  为了找到合适的力道,刘和贵用了个道具领带和胡继周配合着试了起来,二人一个往后仰,一个用“力”勒,在一次次失败中寻找默契。
  可试着试着,胡继周就发现了不对劲。
  他举着被手铐束缚的双手说:“导演,我的手没锁死,我还能动。”
  余寻光想起这部剧“星际”的设定,问:“是特意留着给后期上特效吗?”
  张庆鹤皱着眉,细想,“没特效啊。设定里,因为要避开光脑的监控,贺局长特意选在这个时候升级警务系统,什么电子类的设备都被关闭了。”
  胡继周便明白这是道具上出纰漏了,“那要不要换张能把我的手锁起来的椅子?”
  不然一个人被勒住了脖子,手肯定会下意识的挥舞,会躲,会想尽一切方法扭开。这样的杀人现场怎么会干净利落?
  张庆鹤认可他的想法,便更愁了,“确实有漏洞,可也来不及了啊。”
  现在马上开拍了,上哪儿找椅子?
  “让我来。”余寻光说着,上前一步。
  他看了看角度,边钳住胡继周的双手往下压,边说:“程俊卿就是来做帮凶的,他要是不动手,还悠闲地站着,会显得洪司机好像很偏心他,也会让我和谷老师的那场欺压式的对手戏白演。”
  在设定里,这是非常不合理的。比起程俊卿,洪肃才是纪宗海真正的亲信,他是不会把程俊卿的优先级提到纪宗海前面的。
  刘和贵也点头,“对,老洪心里很明白,他今儿就是带着程秘书来犯错误的,他不会允许他干干净净的站在旁边干看着。”
  张庆鹤点头,他听取演员的意见,招呼来摄像和灯光。
  “咱们调个位置。”
  张导很有想法,几乎是瞬间,他就调整好了待会儿该怎么拍。
  他对余寻光说,让他低头。
  “我会在你左脸边上打个光,不多,营造出一个光晕效果。”
  程俊卿低头看着梁鼎盛一步步走向死亡的脸,无端圣洁。
  张庆鹤美滋滋的想,后期要是再能加上一个女中音歌唱家的歌剧声,那种画面诡谲又荒诞,简直无敌。
  第143章 副导演张庆鹤
  9月底, 余寻光开始和罗际中在b组的张庆鹤手里拍“后进派”的戏份。
  服装组注意细节,在这部分里,余寻光穿的西装换成了最普通的流水线款。
  为了展现出程俊卿这时更年轻的年纪, 化妆组也在发型和妆容上做出了改变。
  出于篇幅考虑, 程俊卿的过去大部分都藏在别人的台词里,少有一些零星的闪回——那些镜头被张庆鹤塞进了一个充满阳光的下午。
  程俊卿在结婚之后,先在省厅里干了两年。梁渊华一退休,资历足够的他便被安排去给纪宗海做秘书。一开始,程俊卿并没有类似的工作经验。纪宗海挑剔, 程俊卿虽然有“女婿”光环笼罩, 但纪宗海未必愿意手把手教他。可从后来工作时期的相处来看,纪宗海对于程俊卿的“无微不至”显然是满意的。那么, 在没有人教导的前提下,程俊卿是如何学会做好一个秘书的?
  首先, 得具备察言观色的能力。
  这项能力无需在办公室学习,却可以在办公室进修。贫苦出身的程俊卿比任何人都懂得该如何去分辨别人的脸色。
  再其次,知晓各场合的社交礼仪。
  领导来了我让座,领导坐下我上茶;领导出门我跟随,领导上车我开门。商务,尤其是这种单位环境里,最讲上下之分, 又最看重礼仪。程俊卿能在办公室里如鱼得水,离不开他在基层办公室里摸爬滚打的七年,在省里两年,合计九年时间里吸取的经验。
  最后,合格的秘书还需要拥有处理应急事务及分辨出轻重缓急的能力。再加上一个记忆力要求、专注力要求,可以说, 完全能达到这些要求的程俊卿天生就是吃这碗饭的。
  除了出身,他比谁差?
  人一旦拥有了更高的天赋,会更加“仇视”于自己的平庸。
  程俊卿不愿怪罪自己,他只恨那些不让他向上爬的人——比如说梁渊华。
  梁渊华做了高官,享受了当官的好,却不愿意让程俊卿去更进一步。无他,为了女儿考虑,他不愿让他拥有更大的权利。不然以后,等到百年,他那不太聪明的女儿该如何是好?
  梁渊华不仅不想让程俊卿走得太高,他甚至在催促着夫妻俩,想让他们尽早孕育孩子。
  梁渊华的戏,得往后再说。这回再跟张导合作,余寻光发现他拍出来的镜头具有很强的画面感。一确认,年轻时果然是美术生,怪不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