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83l:过两天桐庐村大结局,姐妹们再去支持一波?
  84l:一直有在支持,好剧必须支持。
  85l:让余寻光看看电视剧平台的力量,省得他以后一头扎进电影圈不回家。
  直至《金满桐庐村》大结局,在夏歆与江瑞安在欣欣向荣的桐庐村举办的婚礼中,该剧的收视再次拔到2.73的小高峰。
  相关官媒甚至为桐庐村写了一篇长文: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在我们坐上高铁飞速发展时,我们也错过了路边的风景。很多时候,风景是需要慢下脚步,放松心情欣赏的,《金满桐庐村》就是这样一部值得欣赏的佳片……”
  第88章 《密信》小结巴冯知平
  余寻光这回给小陈放了假, 带着另一个助理小米“度假”。他俩落地宁川的那天,天上下着小雨。
  7月下旬的时节,下了点雨, 体感居然变得有些冷。
  从未具体了解过这些的余寻光一下子感到稀奇了。
  第二天余寻光出去转悠了一圈, 发现这靠近西北大沙漠的地界儿居然真不算热。
  气温会升高,但这座城市不会有沙市和粤省的那种热,它就是单纯的晒。宁川热起来很干,绝不会有那种让人流汗流得湿答答的感觉。
  总的来说,这里的气候还挺舒服。
  没有想象中的不适应, 余寻光很快习惯了这里的环境。
  宁川是一座很悠闲放松的城市。虽说正值暑期旅游季, 周边有不少游客,但跟其他旅游城市相比, 人不算多。
  人不多,就好活动。
  余寻光来了宁川之后很少去人多的地方, 怕被认出来增加不必要的麻烦。他出门在外有很好的遮掩技巧:一是穿着普通,他这回穿的就全是江瑞安的衣服;二是从来不戴墨镜而只戴口罩。
  西北这边的人普遍身高可以,余寻光混入其中,并不算打眼。他身上又没有半点潮味,质朴简单的衣服往身上一套,仿佛还带着豫省山村的乡土气息。走在街上,口罩一戴, 别人看小米的次数都比看他的多。
  宁川的夜生活没有那么精彩,也算丰富。余寻光住在靠近市中心的酒店,他每晚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去附近公园里的一个露天影院里,和一些大爷大妈们看电影。
  电影都是以前的老电影。有余寻光看过的,他正好回忆;有没看过的,他一边鉴赏一边津津有味。
  白天的时候, 余寻光会挑上午的时间去学骑骆驼,骑马。在沙漠中骑行和在平地上的感觉非常不一样,需要更高的平衡和力量。
  下午温度高,余寻光要么在房间里分析剧本,要么去健身房锻炼,一点点的调整身体状态。
  他的形体也在一点点的增加着。
  不一定是练的,还有吃的功劳。
  宁川是一座物产丰富的城市,小米是青市人,来了才一个星期,吃肉吃水果就吃得有些乐不思蜀。
  这些东西里,羊肉还不赖,且做法风味多样,让人胃口大开。但水果含糖量太高,余寻光不敢多吃。有时候稍微试两口,就已经被美得眯起眼睛。
  小米是个热爱生活的人,更是个好吃的。他特别喜欢看攻略,这回才来一个星期不到,他就对周围的店铺如数家珍了。
  这天,露天影院休息停播,余寻光没了活动,小米想起前两天余寻光提到想吃湘菜了,便在网上找了一家评论不错的炒菜店,带着余寻光去那儿吃晚饭了。
  “我看网上说这家店出来的菜特有锅气,他们还说老板是个赣南人。小余,赣南菜和湘南菜差不多吧?”
  差别说大也不大,说有也有,介于小米一片好心,余寻光便只说:“滋味差不多。”
  虽然辣的方式不一样,但是都挺辣。
  小米领着他来的这间馆子叫“老表炒菜”,到了地方一见名字,余寻光就乐了。
  还真是老表。
  老表炒菜馆的门面挺大,堂食位置很多。此时正值饭点,店里吵吵嚷嚷的,小米等了一会儿才有位置。
  小米觉得赚到了,“小余,这里人气很高。”
  余寻光点头,他全程听安排,乖巧得不像一个“领导者”。
  他们坐下没多久,就有个身材中等的中年男人抄着菜单过来了,“看看吃点什么。”
  小米打量了一眼,上头都是些家常菜。
  余寻光却瞟了这个男人一眼,他习惯性的观察。裤衩子拖鞋,黑色短袖,络腮胡子,微胖的脸上看不太出凶相,声音却很粗糙。
  这男人像个外硬内软的人。
  小米把菜单推给余寻光,让他先点。
  余寻光点了个经典的青椒炒肉。
  两个人吃三个菜就够了,小米便又补了一个荤菜和一个素菜。
  “大概15分钟。”老板说完话走人,很快就来了个服务员给他们上碗碟茶水。
  小米被老板拽拽的态度激得兴奋起来,“小余,这馆子的菜绝对好吃。”
  “为什么?”
  “因为人多,老板的态度还很网红。”
  余寻光思考了其中的逻辑,“是说态度越拽,越有本事的意思吗?”
  小米点头,“就像那个段子。百万富翁说:「该死的钞票,你们离我远点,我一点儿也不喜欢你们」一样,越不缺什么越嫌弃什么。”
  余寻光被这种说法逗得笑起来。
  和稳重的小陈不一样,小米更活泼,话也更多,但他们共同都有一点,就是会看脸色。
  眼见余寻光的眼神开始发飘,小米立马闭嘴不说话了。
  他知道余寻光应该是沉浸入自己的世界里了。
  每次接触到新剧本,余寻光都会时不时这样。
  他是在找感觉。
  他拿到剧本后理解角色的流程每回都是一样的。先看剧本,梳理人物逻辑;再背台词,通过台词和剧情走向理解人物行为逻辑;最后深挖人物内核。
  显然,现在余寻光来到了“深挖人物内核”的步骤。
  余寻光这回主演的电影《一封来自突厥的密信》,主要讲述的是两位镇守边疆的老兵将突厥来袭的文书千里迢迢护送入京的故事。
  初唐期间,突厥屡次侵犯我朝边境。公元655年,唐永徽六年,唐高宗任命开国元老程知节为葱山道行军大总管,王文度为副总管,苏定方为前军总管,开始大举讨伐西突厥。
  《密信》是在这个背景基础下,由三个兵为主角,闹出的啼笑皆非又令人心酸的故事。
  大军开拔,唐与突厥的战事一触即发,前线打的水深火热,后方却由于信息的不通而显得有些冷清。
  曾在常(雷纬明饰)身为六品昭武校尉身负突袭重任,然而在一次战争中,他负伤落马,醒来后只看到一片尸山血海。
  他找到小队领导游骑将军的尸体,翻出军旗保存,又取了敌方的旗帜,然后独自开始在大漠中前行,试图找到唐军。
  没有马,没有骆驼,没有水,重伤的曾在常差点死在大漠里。
  是一位姓罗的老兵(胡继周饰)救了他。
  曾在常还没来得及感谢他就敏锐的发现,老罗可能是逃兵。
  哪怕自己的军队都被打没了,曾在常也有些身为军人的骄傲与自信,他哪里容得下逃兵?这位“半死不活”的校尉找来绳子,三两下就把“救命恩人”老罗给捆了起来。
  刚才还哥俩好的兄弟转头开始对骂:
  “你个白眼狼,你恩将仇报!”
  “你这个逃兵,卖国贼,你对不起大唐,你还敢提你对我有恩?!”
  曾在常一边不敢置信,一边搜老罗的身,他从他身上搜出来一封关于突厥偷袭的密信。
  “这是什么,这是什么!”曾在常甩着密信,差点要跳起来,“你还敢带着战报跑,你,你知道延误军机是什么罪吗?诛九族,凌迟,绝后!你想跑到哪里去,啊?”
  在曾在常的恐吓下,被吓住的老罗终于大哭着招了。
  原来,他不是主动要逃的,是因为他的部队被打没了,他没办法。
  “我找不到将军,找不到大唐,我不跑我能怎么办?我哪怕跑到突厥去,我也还有条命啊!”
  法外容情。听到老罗有隐情,曾在常对他的态度也好起来了。
  “只要你不是真的想跑,那就没事。你跟我走吧,我是正六品校尉,我可以收容你。我带你去找军队,我带你去找大唐。”
  于是,曾在常和老罗便开始在大漠里寻找方向。
  可是他们一个老,一个伤,又没有物资补给,又找不到方向,到哪里去找军队与大唐呢?
  别说晚上。夜晚的沙漠那么冷,他们哪能撑得过晚上?
  一场风沙来临,曾在常和老罗即将被埋。死期将近,他们声情并茂,把这辈子做的缺德事对着天地托盘而出,然而还不待风沙埋头,他们就被人用锅铲挖了出来。
  救他们的人是个年轻的唐兵。
  老罗看着冯知平,仿若在看神明。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