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姑娘今天也不想进宫 第148节
“如今唯一能救李家的,就只有姑祖母了。”
柳儿听着自家主子这话,却是扑通一下子跪倒在了地上,哆嗦着嘴唇开口道:“主子千万别去,爷吩咐了,不叫主子您掺和这事儿。罪不及出嫁女,主子若是掺和了,反倒惹得皇上不快,带累了咱们爷。”
“爷叫人传话过来,说,说主子要是走出这四皇子府一步,就,就要休了主子!”
柳儿说着,就拽住了李桐的袖子。
李桐震惊之下,下意识道:“他敢!便是李家败了,姑祖母还贵为太后呢!他怎么敢休我!”
“而且,我肚子里还有孩子!”
李桐喊叫的有些歇斯底里,几近疯癫。
可她却是不敢赌,她如今唯一值得骄傲的,就是这四皇子正妃的身份。
若是萧灼厌了她,她还如何自处。
柳儿瞧出自家主子迟疑起来,连忙开口求道:“事已至此,主子还是想想以后吧,切莫因着没法改变的事情反倒将自己牵累进去。”
李桐沉默了良久,缓缓跪在地上,痛哭出声。
……
到中午萧景珣回了昭阳宫的时候,在顾窈的注视下,他才说了事情的原委。
听萧景珣说完,顾窈一下子就愣在了那里。
太后和李家竟然真将主意打到了顾柔身上,倘若秦舍和顾柔真闹出什么丑事来,传到外头去,萧景珣这个皇帝的脸面怕是要在天下人面前丢尽了。
李太后为着害她竟是不管不顾了,连皇上的脸面都丝毫不在乎。这哪里是当人母亲的,分明是仇人。
顾窈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她倒了盏茶递到萧景珣面前,只安静的坐在他身边,静静陪着他。
亲手除掉了自己的外家,即便是身为帝王,萧景珣心里头定也不会好受。
等到见着萧景珣喝完手中的茶盏之后,顾窈才出声道:“太后如今还在皇恩寺,不知皇上有何打算,要不要将太后接回宫里?”
毕竟,萧景珣如此处置李家,世人皆知太后和皇上母子离心,可即便这样,表面上的孝道也是要做的。
萧景珣听出了顾窈话中的意思,他摇了摇头:“母后的性子,大抵不会愿意回宫,倒不必做给世人看了。”
顾窈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因着李家的事情,宫里头的气氛很是凝重,众妃嫔大多待在自己宫中,也约束着下头的宫人,生怕惹出什么事情来触怒了皇上。
翌日一早,李家大老爷就被流放,廖氏被一杯毒酒赐死,而二房众人,也全都搬出了承平公府。
围在承平公府门口看热闹的众人见着李家二房的人从国公府里出来,个个脸色灰白,不由得低声议论起来。
这可是皇上的外家,犯了重罪也是要被流放、赐死、除爵的,这天家的事情可真真是他们这些寻常老百姓想都想不到的。
顾府
顾老夫人听完苏婉的话,脸色当即就沉了下来。
“这可真是狠毒的心思,柔丫头若和那秦舍真闹出什么丑事来,只怕娘娘都要跟着受牵连。”
“咱们顾家的名声,也会跟着受损害。”
顾老夫人后怕不已,心里头对李太后也恨到了极点。如今瞧着李家落得如此下场,不免觉着有些解气。
“如此想来,皇上和太后早就母子不和,在太后身边安排了人,不然,也不会这般快就知道了太后的手段。”
苏婉点了点头,对着顾老夫人道:“李家败了,对娘娘和五皇子来说是一件好事。只是,若是日后太后回宫,定是愈发恨毒了娘娘。”
苏婉能想到的顾老夫人自然不会想不到,顾老夫人轻轻叹了口气:“这也是没法子避免的,只能叫娘娘好好保护自己,护着祉哥儿。”
“不过,太后到底岁数大了,又经历李家的事情。”顾老夫人压低了声音喃喃道:“便是闹腾该也闹腾不了多长时间了。”
听顾老夫人这般说,苏婉也点了点头:“娘娘福泽深厚,又有皇上护着,定会平平安安的。”
皇恩寺
宫女桃枝站在殿门前,手里提着食盒,却是面露迟疑,迟迟不敢推门进去。
几日前锦衣卫到了皇恩寺,将太后身边的几个宫女连同方嬷嬷全都审问了一遍,一个宫女在审问过程中受不住说了方嬷嬷和太后的算计,而方嬷嬷,却是咬死了不肯承认,只骂那宫女背主忘恩,后来,方嬷嬷被用了好几道刑,终是在第四道刑上到一半时招供了。
然后,她们就再也没见过方嬷嬷,太后惊怒之下将满屋子的东西都给砸了,气得这几日都没好好吃饭。
如今,她们这些近身伺候的人哪个都不敢进去,害怕被太后迁怒。
桃枝和守在殿门口的宫女低声问道:“太后可传人进去过?”
那宫女摇了摇头,有些紧张道:“早起只用了几口饭就躺下了,咱们都不敢进去伺候。”
桃枝心里头直打鼓,悄声嘀咕两句,这才鼓起勇气提着食盒推开殿门走进了寝殿里。
刚走进殿内,桃枝就闻到一股浓浓的中药味儿,桃枝看了眼桌上的药碗,只见药一口都没有动,依旧放在那里。
桃枝将手中的食盒放在桌上,一个个拿了出来。这才轻手轻脚走进了内室,想叫太后起来。
太后因着承平公府的事情大受打击,这几日发了好几回火,太医来了也不叫太医诊脉,便是熬了药,太后也是使性子似的一口都不肯喝,嘴里只说皇上容不得她这个生母,皇上无情,竟是连自己的外家都要下狠手。
太后叫嚷多了,她们听得却是恨不得自己没有长耳朵。这宫里头多的是因着听了太多而送了性命的,所以,如今谁也不敢进这间宫殿。
桃枝走到床榻前,低下头去轻轻叫着太后:“太后,太后,该用膳了。”
她叫了好几次,都没见着太后有所反应,以为太后不想说话,也不想用膳,想了想,便愈发放柔了声音恭敬地道:“太后,您再是难过也要顾忌自己的身子才是。到底咱们四皇子妃肚子里还有孩子,四皇子妃和二房上上下下往后还要靠着太后的。”
“太后若是身子有恙,李家可不是当真就没靠了?”
桃枝说完这话,过了半晌都没有听到任何动静。她弯下腰来,凑到太后脸边细细看去,只见着太后闭着眼睛像是睡着了,可是嘴巴有些歪,嘴角还在留着涎水。
那样子,着实骇人。太后上了岁数,桃枝一见着这场面,心里头就有了猜测,她惊呼一声就朝外头喊去:“快,快传太医,太后,太后怕是中风了!”
桃枝的脸色惨白,声音颤抖,脚下都有些软。
太后若是出了什么事情,她们这些伺候的宫人怕是落不着什么好。
便是皇上宽厚,不会要了他们的性命,太后变成这个样子,纵是往后回了慈宁宫,在宫里头的地位也必定不如以前。
没人敢怠慢太后,可她们这些奴婢,哪里能和之前一样走出去哪个都巴结奉承着。
听着桃枝的话,整个皇恩寺都乱成了一团,随行的太医急急忙忙提着医箱赶了过来,等到进了寝殿,见着太后这般样子,心里头也是一沉。
只见太后此时已经醒了,只是坐不起身来,只能口齿不清,盯着前方努力想要说什么,却是一个字都说不出来,她嘴边的涎水不住流淌下来,太医不用诊脉,就知道这是中风了。
原本太后年纪就大了,这些年身子也时常有恙,不过是精心调养着才一直没有出什么问题。如今李家出事,太后震怒伤痛之下,气急攻心,一下子受不住也是有的。
太医轮流上前诊脉,一致得出结论,说是太后中风了。而至于中风的原因,也都只说是太后岁数大了,这般年纪,中风也是常有的。
太后躺在床榻上,她还没有糊涂,此刻听着太医的话,气得张嘴想要骂人,却是呜呜呜一个字都说不出来,直将脸涨得通红,口水流满了整个枕头。
“放……放……肆!”
第198章 安抚
太后在皇恩寺中风的事情翌日一早就传到了宫中。
顾窈才刚用完早膳,便从蒹葭口中听着了这个消息。
“皇上听闻太后凤体有恙,已经起驾去了皇恩寺,若无意外,傍晚时便能将太后迎回宫中。”
顾窈听着这消息,有些诧异,心里头却也轻轻松了一口气。
依着太后的性子,如今定是将她这个贵妃恨到了极点,将李家被除爵,李家长房覆灭的仇都记到了她头上。
太后中风了,对她和祉哥儿来说不得不说是件好事。
顾窈心中虽这样想着,却是没有说出来,面儿上也没有表露出分毫的喜悦。
端嬷嬷和蒹葭也是知道轻重的,不管心中如何想,如今也都在替太后担心。
事情很快就传遍了整个后宫,有人唏嘘,有人诧异,也有人背地里感叹顾窈的好命。
毕竟,没了太后,顾窈这个贵妃在宫中就是除皇上外最尊贵之人了。
这人比人气死人,太后和整个李家竟也斗不过昭贵妃。看来,往后见着昭贵妃更得恭顺些,心底最后的那点子不甘和想要争宠的心更要压在心底,不能表露出分毫来。
众妃嫔各有想法,太后中风是件大事,娴妃娘娘执掌后宫,便传话叫众妃嫔去了她宫中。
顾窈刚一走进殿内,众人的视线便全都看向了她,然后,又不着痕迹朝娴妃看了看。
殿内的气氛有些尴尬,毕竟,娴妃可是李家女,又是太后的侄女,太后和李家落得如今这个下场,娴妃哪怕再和顾窈交好,心中难道当真一点儿都不嫉恨顾窈这个位分比她高的贵妃?
不只她们这样想,想必娴妃和顾窈自己心里头也这般想的吧。
顾窈心中倒没什么觉得对不住娴妃的,只是娴妃到底是李家女,若是娴妃自此和她关系疏远了,她倒也没什么意外的。
在众人朝暗自揣测时,娴妃从软塌上站起身来,朝顾窈迎了上去,亲自携着顾窈的手坐在了软塌上。
“太后上了岁数,平日里又惯爱吃那些甜食,本宫也不是没有劝过,可太后一句话都听不进去,身子便愈发不好了。如今中风了,本宫这心里真是愧疚,早知到有这一日,定要叫太医好生劝着太后,叫太后保养好身子的。”
娴妃一句话就给这件事情定性了,众妃嫔一时谁都没有说话。
可稍一思索,便都觉着娴妃这般可真是聪明。
毕竟,李家才出了事情,太后紧接着就中风了。虽说明眼人谁都知道太后这是因着李家的事情被气着,身子这才突然一下子就垮了。可想归想,谁又真的敢咬定说太后中风是因着李家,因着皇上,甚至是贵妃呢?
毕竟,若是这样说了,就是在说是皇上不孝,是皇上偏宠贵妃,对李家无情,这才将太后气成这个模样,伤了凤体。
这话若是传出去,可是不怎么好听,是在妄议皇上,说皇上不孝呢。
本朝以孝治天下,谁不要命了敢这般妄议皇上。
一时,妃嫔里就有人附和道:“是啊,这人上了年纪就更该注意一些。不过老话也常说,人越老越像是个孩子,听不进劝去。等太后回了宫,合该叫太医好生诊治,咱们这些妃嫔也该常去侍疾,以显孝顺。”
妃嫔里有人点出侍疾的事情,便是将话题引到了最要紧的事情上。
毕竟,太后中风,后宫妃嫔侍疾乃是祖宗规矩。她们此时到这里来,就是为着这侍疾的事情。娴妃娘娘执掌六宫,由哪些妃嫔侍疾自是要娴妃安排的。
娴妃点了点头:“此事也有惯例,依着祖宗规矩,就由妃位和妃位以上、还有太子妃、四皇子妃轮流侍疾吧。”
“太子他们到底是男子,侍疾多有不便,常来慈宁宫殿外给太后请个安便好。若是有心,也可亲自抄写经书,供在慈宁宫后头的小佛堂里,给太后祈福。”
娴妃三言两语,就将如何侍疾的事情给定了下来。
众人又说了会儿话,便起身告辞了。
娴妃在顾窈要起身告辞时,开口留了顾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