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也对,口蜜腹剑的李林甫如何适合现在政治清明的官场呢?
宇文融脑补了一些内容,连带着看李林甫的眼神都和煦几分。
宇文融更重地拍了两下李林甫的肩膀:“你莫担心,还有我愿意跟你说话。”
生性不爱多言也能极快适应环境的李林甫:……
该怎么告诉他,他实在是多虑了?
看着宇文融那一双并不算怎么聪明的眼睛,李林甫决定还是闭嘴。
而长安小酒馆内。
碎嘴子又开始了新一轮递帕子工作。
“哎呀,别难过了,不就是李白受委屈了嘛。”
“你看,李白都不在意呢,李白还在跟月亮跳舞,哈哈哈……哈哈。不好笑哈?”
碎嘴子又暂时放下了偶像不一致的成见,安慰杜甫来了。
杜甫:“他如清风朗月,如何能呆在那污浊的官场?”
碎嘴子:“哎对对,朗月朗月,污浊污浊。”
我的杜甫也是朗月。
杜甫:“他应该是自由的。”
碎嘴子:“没错,自由的!”
我的杜甫当然也应该是自由的啦,他好好写诗就很棒啦。
杜甫:“他是那千古只出来一个的谪仙人呐!”
碎嘴子:“仙人仙人,仙!飘飘欲仙!”
唉,不就是比李白晚出生那么两年吗,谁能说杜甫不是仙人呢?
那可是千年才出来一个的诗圣呢,一点都不比李白差啊!
被安慰了许久,杜甫好些了,于是他真心实意道了谢谢。
碎嘴子满不在意挥挥手:“不要太客气了小杜,大家都是兄弟。”
五湖四海皆兄弟,他跟小杜,也是兄弟。
百姓的心神都放在了天幕那极美的月色上。
“跟月亮相约下一场酒,怕不是真的神仙下凡吧。”
“是啊,谁能想到上天上去跟月亮喝酒呢?”
“李白就像是仙人,在人世间走一遭历个劫,又重新回到天上去了。”
【李白不是个为世俗所困的人。被同事们排斥的失意也没有困扰李白很久。因为这种情况并没有持续多久,李白到底没有把那些跳梁小丑放在心上。】
【没多久,李隆基的桌上多了一封李白的辞呈:老子不干了。】
【皇帝的喜爱,如流水的赏赐,和开心比起来都要差太远太远。李白心中有一杆明晃晃的称,富贵跟自由孰轻孰重,李白早就称量好了。】
【既然皇帝没有重用他的意思,那就辞职!再去游历名山大川,再去跟朋友们喝酒作诗。为美景作诗,为朋友作诗,就是不再给皇帝写诗了。】
【而长安并不会因为一个人的离开就停止运转,李隆基也并不在意一个为他写诗的文人就此离开。李隆基是个文雅人,李白想要离开,他就让李白走,顺便给了他些钱,成就一段赐金放还的佳话。】
【李白意气风发来到长安,看遍了荣华富贵之后又挥挥衣袖,潇洒地走了。】
[辞职还有钱发,怪好的嘞?]
[哈,我辞职不倒扣我工资就不错了。]
[感觉还是这样潇洒的李白才看着顺眼嘛,刚刚失意的李白真的太委屈了。]
[是啊,看着李白委屈,我也跟着委屈。]
[谁让我的李太白委屈,我就要去一圈干翻谁!]
百姓对李白这行为也只有赞叹。
“李白啊,实在是太潇洒了。”
“我要是能在皇宫里当个官儿,我死都不撒手。”
“看过荣华富贵还能坚定选择离开,李白这份心性实在难得。”
“是啊,这世上那么多人做梦都想发财呢。”
贪财的宇文融把眼睛睁到了最大。
他不敢置信:“怎么做到的?李白到底是怎么做到的?这能捞大把赏赐的官儿,说不要就不要啦?”
要知道,他现在能改掉贪财的毛病,实在是因为他头上有一把刀横着。
皇帝不是那么信任他,周围官员都虎视眈眈看着他,他只要贪污,就会被马上拉下马。
更何况还有鼻子跟狗一样灵敏的李林甫。
他真贪污,李林甫不上来踩一脚?
要说他不落井下石,他都不信。
天幕上,一个一身白衣的李白骑着他的马,在夕阳余晖下溜溜达达地离开长安了。
他脸上没有沮丧,没有懊恼,没有失落。
来的时候意气风发,走的时候也依旧挺直了腰杆,甚至比来时更快活几分。
张九龄道:“这样潇洒,实在难得。”
他自问难有这样的心境。
若是让他现在就放弃这一身的官职就此离京,他是很难撒手的。
他尚且如此,更遑论他人了。
李隆基小心把吊起来的一颗心脏给放下来了。
他实在是担心李白在长安,他会对李白做什么不好的事情,比如贬他啦,骂他啦,打他几板子啦。
他要是真的干了那样的糊涂事,后人不得追着他骂几条街啊?
现在李白离开长安了,李隆基也放心了。
“幸好还给了他许多钱。”
李隆基如是道。
嗯?钱?
李隆基脑袋里有个想法慢慢生成雏形。
他仔细琢磨,觉得看似可行。
但这毕竟事关诗仙,还是先把天幕看完再做决定吧。
天幕上,一座高耸入云的山拔地而起。
悠悠白云在半山腰飘,而李白脚踩谢公屐,挺直腰背沿着山路往天的更高处走。
这山极陡峭,道路盘旋蜿蜒,而李白就这样直直往山上走,没有丝毫倦意。
陡峭的山崖下是清可见底的湖水。
水面如镜子,尽管李白已将要登顶,却已经能将李白的身影尽数倒映进去。
一轮太阳自江水之中缓缓升起,直至与李白同高。
太阳不再往上升了,它随着李白的步子更更缓慢,一直比李白低上一截。
整个长安都被天幕之上的太阳给笼罩进去了。
“真美啊……”
“李白这是在登山吗?”
“这太阳真是有些奇怪,怎么总不越过李白,没这道理啊。”
“李白上了这么高的山,居然没有一点的汗,仙气飘飘的一样呢。”
“谁上山穿白衣啊……”
空灵声音自天幕传至长安每一个角落。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瀛洲?”
“这是传说之中东海上的三座仙山之一啊!”
“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齐名,李白这是在瀛洲!”
“瀛洲啊,那不是仙人才能去的地方吗?”
“谁说李白就不是仙人呐?”
百姓兴奋起来。
天幕上的光也被他们看成了神迹,所有人的眼中都带着看到了神仙的光彩。
天慢慢阴沉下来。
有熊在怒吼,有龙在长鸣。
碧潭水高三千尺,山峰皆颤抖,沙沙声如雷贯耳。
这座可比天齐的山战栗起来。
而天空之中,仙门洞开,光照在凡间。
凶兽退避,龙吟消失,潭水归于平静。
随着仙门大开,仙门内的景色乍现眼前。
顺着天门,可隐约看到其中神仙居住的琼楼玉宇身上披着霞光,太阳与月亮并现,所有宫阙之上铺着的,是太阳之光,也是明月之辉。
各路神仙腾云驾雾,脚底踩着鸿光,像是在被什么而召唤一般,齐齐赶来。
他们于天门前停下。
对着山顶的白色身影,遥遥作了一个长揖。
几声凤唳龙吟响起。
众神仙齐声道:“恭喜太白,重归仙位。”
山顶上站着的,赫然就是意气风发的李太白。
长安城沸腾了。
“我就说,他一定是神仙!”
“我们究竟何德何能,站在这里看神仙归位?”
“如此说来,我也算是看到了神迹了?”
“李白,李太白,神仙!”
有人甚至双手合十,开始许愿。
有祈求高中的,有祈求健康的,有祈求荣华富贵的。
文武百官也惊了。
宇文融呆呆傻傻:“他不会真的是神仙吧?”
神仙和李白这两个字,在宇文融的嘴里越咀嚼,越是那个味道。
他越发笃定起来。
是神仙,这绝对是神仙!
天老爷,什么样的好人能无视金钱啊,除了神仙!
李隆基也傻站在那里。
李白如果真的是神仙转世,那他究竟都干了些什么?
不重用李白,听信小人谗言疏远了李白,李白要辞官了他也毫不在意,挥挥手就让他走了。
给李白两个钱算什么啊,那是神仙,神仙视金钱如粪土啊!李白会在意他给的那两毛钱?
哦,天老爷,他还让李白给他写诗。
他何德何能啊,让来凡间历劫的神仙来给他写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