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令狐潮十分乐观。
而安禄山并不是很乐观。
因为杨国忠彻底逃了。
杨国忠是看过神迹的人,他要是跑到长安去告密,那他迟早要完蛋。
现在安禄山只能祈祷杨国忠是在逃跑的路上,血流尽头而死,再不然就是被野兽叼走吃掉。
怎么死都好,总之不要跑到长安去。
但安禄山还是要做最坏的打算。
此时他面目沉沉,想到他发兵的一些必要条件,以及李隆基对他的宠信,还有他已经做好但始终不敢拿出来穿一次的龙袍。
安禄山心里谋逆的想法越发强烈了。
他已是三镇节度使,手下还有这样多的兵力。
现在差的,就是那几百张空白的委任状,还有战马。
神迹说了,这些得他亲去长安,开口和李隆基要。
安禄山闭了闭眼。
他准备把谋逆提上日程,少不得要再亲自去长安一趟了。
这时,有下人来汇报,令狐潮求见。
下人的声音打断了安禄山的思考。
令狐潮?
这个有些耳熟的名字在安禄山的嘴巴里嚼了嚼。
安禄山终于想起来这个叫令狐潮的究竟是何人了。
就是那个,带着好几万的兵力,被张巡带着几千人摁着头打,没打过一次胜仗的那个人?
不仅没打过胜仗,还让自己的百姓把他关在外头了。
“无能之徒。”
安禄山冷笑,下巴都堆在一起了。
“丢出去。”
安禄山吩咐道。
这样没用人,他是一面都不想见。
接着,安禄山又沉浸到自己的世界。
不知道皇帝到底会不会像神迹说的那样信任他。
安禄山陷入焦灼,这样的焦灼让他暴躁。
下人又来了。
这令狐潮不走,嚷着要来见安禄山。
安禄山越发烦躁。
他狰狞着面孔:“给他一条活路,偏偏他不要,带进来!”
令狐潮对安禄山的一切都一无所知。
他乐颠颠地,幻想着未来官至宰相的日子,做着不切实际的美梦。
大唐,一个马上就要被灭了的王朝,为什么要效忠于大唐?
还是跟着大燕有前途!
安禄山才是真正的皇帝!
令狐潮还陷在狂喜的情绪之中,只听到阴恻恻的一声:“就是你要来见我?”
令狐潮答应着:“是的,我是来投诚的,我愿入您麾下,受您驱使!”
安禄山笑的讥讽,连话都不想跟这个废物说半句。
现在跑来的令狐潮无疑是他的出气筒子。
安禄山抽出侍从腰上的长剑,一剑将令狐潮刺了个对穿。
令狐潮满脸上的笑容还未消失,就直挺挺地倒下去了。
他一心背叛大唐,投入安禄山麾下。
上一辈子是这样,这一辈子依旧如此。
命运之于不忠不义之人,从来都是作弄。
令狐潮最终死在了他一心投诚之人的手上。
-
另一边,已经隐隐成为安禄山心中一根刺的杨国忠成功来到了长安。
他先是将自己洗刷干净,换了身能看的衣裳,住了间不差的厢房。
这几乎快花光了他身上所有的积蓄。
但杨国忠并不担心。
因为他手握重要情报,他自信这个情报能帮助他升官发财。
现在他只能住个中等厢房,等他见了皇帝之后,莫说是中等厢房,就是上等房间,他都不爱看。
杨国忠深知皇帝并不是轻易就能见得的。
于是他先是四处打听,以皇子妃亲戚的名声,找到了恰巧回京的皇子李瑁。
可李瑁连搭理都未搭理他,扭头就走了。
他忙着办自己的事情,事情办完了他就该抓紧回去了。
玉娘还在家等他呢。
杨国忠并不气馁,尾随李瑁,见到了同李瑁接洽工作的官员。
杨国忠可不知道面前这人是什么官,但能跟皇子搞在一起的,应该不是小官!
见皇帝也并非一定需要皇子,有大臣引荐也是可以的啊!
且这官员时时带笑,看起来很好相处的模样。
杨国忠有自信拿下他,就是拿不下,无法做朋友,让这样一个好相处的人,对自己心怀善意也是很简单的事情。
于是杨国忠寻到了这官员独自走在大街上的机会,一路小跑就过去了。
“大人,小人杨钊,特来拜见大人!”
李林甫上下打量着杨国忠,为人处世圆滑到滴水不漏的他,第一次不可置信地多问了一嘴:“你叫什么?”
杨国忠依旧带着谄媚的,势力的,讨好的笑容:“小人杨钊!”
李林甫脸上一贯的温和面具不见了,他皮笑肉不笑,登时就明白了站在他面前的人是谁。
那个向皇帝献谗言,害自己失去圣宠,连死后都不得安宁的杨钊,杨国忠。
大唐真小。
陛下未纳杨玉环为妃,也并不抬高杨家,这杨国忠居然还能跑到京城来。
不仅跑到京城来,还找上他了。
想到这里,李林甫只觉得好笑。
面前的杨国忠如蝼蚁,他伸伸手就能将其捏死。
【作者有话要说】
在线征集一个安禄山的结局。后续还有一点,我明天早点起,争取中午或者下午的时候发一章,啵啵=3=
第121章 (后续) 李白杜甫携手走来(夹杂疗愈版后续)
“你想见陛下?”
李林甫听着杨国忠叽哩哇啦一通, 算是明白了他的意思。
杨国忠只说了有重要的关于大唐兴衰之事,必须亲自与皇帝讲。
至于是什么事情,他绝口不谈。
事关家国兴衰……
李林甫看着杨国忠像麻雀一样叽叽喳喳, 脸上带着的全都是满心为大唐着想的焦急神色,只觉得好笑。
他杨国忠不来嚯嚯大唐,那就是最大的忠心了。
至于杨国忠想要说的究竟是什么事情, 李林甫也能猜出个七八分。
杨国忠身上的伤实在是过于明显, 嘴角是肿着的, 说话的时候带着气若游丝的虚弱, 像是牵扯到了五脏六腑,时不时要斯哈两下。
李林甫:啧,被打的真惨。
至于杨国忠这究竟是被谁给打的, 李林甫也能猜出一二。
李林甫早早从杨国忠这傻小子嘴巴里套出他是从哪来的。
从范阳来的。
若是没有天幕多次反复提醒安禄山从范阳起兵进军长安, 他倒还真是对范阳没这样大的敏锐度。
这伤,估计就是被安禄山给打的吧。
李林甫用看透一切的目光看着杨国忠,直把杨国忠看的内心发毛。
怎么回事啊?
这人看着挺和蔼可亲的,还会冲着他笑呢, 怎么会有这样的眼神啊?
杨国忠弱弱问了一句:“那大人您看,我可否见陛下一面?小人只说完这事便走, 绝不搬弄是非!”
绝不搬弄是非……
李林甫对这话嗤之以鼻。整个大唐谁还能有杨国忠更会搬弄是非?
只是让他没想到的是, 杨国忠没能在朝廷做上官, 居然跟安禄山搞在一块儿了。
李林甫敛下眼神, 若有所思。
这或许说明, 杨国忠跟安禄山也看到了天幕?
“大人?”
杨国忠继续柔弱地开口, 刷着存在感。
李林甫脸上又恢复了惯有的笑容。
他点头:“可以, 自然可以, 事关国家大事, 如何不能见?”
杨国忠终于放心了。
他只觉得这些天实在是没有白跑啊!
真是幸运,进了长安城第一个找到的官儿就是如此和善之人。
好人啊。
真是好人。
杨国忠看着带着得体笑容的李林甫,嘴巴快咧到耳后根了。
但这快乐并没有持续很久,在李隆基把他带到大殿上时,杨国忠彻彻底底笑不出来了。
他斗胆瞧瞧瞟了一眼皇帝。
先是高坐上那神情严肃,周身气质的李隆基就让他胆寒。
杨国忠只觉得怪异,皇帝完全不像是天上说的那样,昏聩懒散。
上面的皇帝,满目精明,眉头紧锁,这分明是个有脑子的!
皇帝身上也没有老年享乐的发福模样,微胖,但强壮。
杨国忠摸了摸自己还在疼的肠子,捏了捏自己的细胳膊细腿,掂量着自己是绝对打不过皇帝的。
到了大殿的杨国忠才发现,这一切跟自己想象的完全不一样。
而李隆基开了口后,更是把他吓得半死。
“李爱卿,这是何人?”
话不是对杨国忠说的,但杨国忠几乎要尖叫起来。
李爱卿?
李爱卿!
看了那么久的天幕,杨国忠也把朝廷里的大臣认识的七七八八了。
要说最让他印象深刻的,到底还是那个被他斗败的李林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