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李隆基又扯了扯嘴角。
他就知道,儿子大了,管不住了,都想抢他屁股下的皇位是吧?
这念头还没完全冒出来,就被脑海里的一个身影压下去了。
这人是李瑛。
李隆基刚刚酝酿的阴郁之气顿时被这不着调的儿子创飞。
飞的七零八落,乱七八焦。
抢他的皇位……
这儿子怕巴不得让他长命百岁永远坐在这上头。
【不管李亨是故意还是无意,最后的结果是,李亨跟李隆基分开了。李亨身边开始不断聚拢一些希望建功立业,想有从龙之功的人,但李隆基的身边呢……还是那群闹兵乱的禁军。】
[啧,真惨。]
[杀了杨国忠,杀了杨贵妃,下一个是谁呢?]
[李隆基在逃跑的过程中也是害怕的吧?]
[感觉又要出事情。]
李隆基叹气。
感觉自从他弃城而逃之后,他就没有一个皇帝的模样。
过的连一个普通老人都不如,整日担惊受怕。
堂堂一个皇帝,要是真的死在军乱之中,那就好笑了。
这是要被记在史册上,遗笑万年的。
【杀了一个杨贵妃能让禁军们满意吗?其实也不能,只能缓和他们一时的怒火。我们之前说,禁军愤怒的根源在李隆基。所以在跟李亨分道扬镳之后,李隆基这一路走的根本不安稳。】
【几乎所有的禁军都在发牢骚,他们的抱怨越发强烈,甚至不再避讳李隆基。此时他们脑中的忠君思想所剩无几,或者说,李隆基现在在他们眼里已经逐渐不再像一个皇帝了。在李亨走了之后,有点头脑的都明白,李亨取代李隆基当皇帝,那是早晚的事情。】
【上一次,是杨贵妃给李隆基挡了灾,这还有谁给李隆基挡灾吗?】
[没有了没有了!死掉吧!]
[感觉这个时候的李隆基真的很惨。]
[惨的还在后头。]
[他惨?那些战死的将士不惨吗?那些被杀死的百姓不惨吗?]
李隆基陷入了无休止的叹气。
唉,是的,怪他,是他不好。
就是不知道在杨贵妃之后,还有什么人出现。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既然他还能在蜀中怀念杨贵妃,那说明,他还是平安来到蜀中的。
李隆基并不为自己顺利到达蜀中而开心。
天幕里那皇帝窝囊的模样,只让他看的烦躁。
【救了李隆基的不是什么人,是一堆蜀锦。长安虽然被攻占了,但是大唐毕竟还在那里,所以四川的蜀锦正常上贡。就在将士们的情绪再濒临不可控制的时候,李隆基一行人和这批贡品相遇了。】
【在这个时候,李隆基他一无所有,只能发挥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他开始了演讲。“我已经老了,耄耋之年,这些年我信任错了人,给大唐招致了这样的祸乱来。贼人攻陷长安,我不得已逃跑躲避锋芒,我知道,你们为了保护我,离开了长安,离开了家人,万水千山跋涉到这里,非常辛苦,你们的辛苦我都看在了眼里,我也非常愧疚。”】
【“所以,你们要是有想离开的心,我不拦着你们,这里的蜀锦,你们可以分一分,今天在这里,我就跟你们诀别了,你们回到家中也帮我带一句好,各自珍重吧!”】
【李隆基一边说一边哭,像是真情流露,痛彻心扉想要悔改一样。人是情感动物,人不是机器,所以在场的将士们纷纷被李隆基打动了。随后将士们派出一个代表,表达了他们的态度,“臣等死生从陛下,不敢有贰。”】
【一场在酝酿之中的兵变,没有酝酿完成,就已经结束了。】
【李隆基在最后老年昏庸的时候,难得爆发出了年轻时候拿捏人心的手段。他打了一张感情牌,这不仅仅是感情,这是掺杂着钱的感情。所以尽管有人对感情过敏,但是他们不会对钱过敏,李隆基再一踏上了去蜀中的路,并且平安到达了蜀中。】
【这下,李隆基彻底安全了。跑这么远,安禄山那个胖子肯定是追不上来了。】
[哈哈哈,安禄山那个胖子。]
[他真的很胖,不知道当时为什么李隆基会看上了他的长相把他给放了。]
[李隆基就跟被下降头一样。]
[他不是喜欢那种,有气质的,有风骨的吗?]
李隆基现在只恨不得把自己的眼睛给抠出来。
他甚至还夸赞安禄山“这样的人才实属难得”,什么人才,谋逆的人才吗?
当时张九龄甚至还提醒过他,这个人有反相啊!
但是他想的是什么?
他想的是,自己的皇位要是被这个偷羊贼给抢去,他李隆基三个字就倒着写。
他还想,要是真能被抢走,百年之后他去地下,把自己的脑袋给列祖列宗当球踢着玩。
李隆基悔恨又羞愧。
他双目紧闭。
但闭了眼,之前那信誓旦旦的样子还是历历在目。
哈哈,像个傻子。
李隆基痛心疾首。
他摸了摸自己的脖子,那是脑袋和身体的交接处。
完蛋,等下去了,脑袋该不保了。
李隆基睁开眼,带着歉疚看了张九龄一眼。
对不起,是朕不好,朕应该听你的话的。
安禄山不满了。
神迹说的这是什么话?
什么叫安禄山那个胖子?
他,未来的皇帝,多吃两口饭怎么了?
他就问,怎么了?
李隆基能千里迢迢运荔枝,他安禄山多吃两口饭就也有罪了?
还有他现在的干爹,也说他胖。
他怎么敢的啊!
安禄山把自己的肚子拍的啪啪响,非常满意自己的身材。
他自信极了。
整个人在神迹一句又一句攻陷长安之中变得极为膨胀起来。
不知道神迹会不会说,他是怎么变成李隆基那傻子的心腹的。
安禄山宽厚的手放在一起搓了起来,用眯眯眼看着天幕。
只等待天幕放下一个能让他一步通天的阶梯。
【李隆基到了蜀中,安全了,整个人也不晃神了,他开始琢磨应当怎么挽救现在的局面了。】
【没几天,他下发了一道诏书。在诏书之中,他首先是承认了自己的错误,“伊朕薄德,不能守厥位,贻祸海内,负兹苍生,是用罪己责躬。”这是在说,是的是的,之前都是我的错误,是我不好。】
【下面诏书的内容就涉及到对目前局势的应对措施了。】
【“太子亨充天下兵马元帅,领朔方、河东……”】
【“永王磷充山南东道、岭南……”】
【“盛王琦充广陵大都督,领江南东路及淮南……”】
【“丰王珙充武威都督,仍领河西、陇右……”】
【最后李隆基加了一句,“马、甲仗、粮赐等,……自供”】
【李隆基准备调动所有能用的儿子,来对付安禄山。但是他现在没有打仗必需的物资啊,所以这些东西,就都自己准备吧。】
【那么李隆基的儿子都去打架了,李隆基呢?】
【李隆基当然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坐在安全的蜀中当所有人的头脑呀,他来谋划战局,让自己的儿子们冲锋陷阵,死了一个儿子不要紧,毕竟他没别的本事,就是儿子多!总是,他死不了就可以了。】
[李隆基这是在拿着遥控器,玩遥控玩具?]
[是的,没什么别的本事就是风流,哎对,就是儿子多。]
[可见李亨当时走是对的,不然跟着他爹,只能呆在蜀中,功劳都被抢走了。]
[对李隆基的那些骚操作我已经无话可说。]
文武百官沉默了:……
李隆基也非常嫌弃自己,他也觉得很丢人。
但是更丢人的在后面。
【但是此时兴致勃勃封太子李亨为“兵马大元帅”的李隆基一定不知道,在他下发诏书的前三天,他的太子,李亨,所谓的兵马大元帅,已经在灵武登基称帝了。】
第93章 (视频) 李隆基的悲惨晚年
李隆基的拳头硬了。
登基?他还没死呢, 就这么迫不及待登基了?
在理智上,李隆基明白,现在他的太子是李瑛不是李亨, 李瑛还活着,所以登基怎么都轮不上李亨来登基。
且他已经知道逆贼是安禄山和杨国忠,无论如何他都不会再予以那两人信任。
所以天幕说的, “兵马大元帅”李亨登基这件事, 也是根本不会发生的。
但是在感情上, 李隆基是不可控的愤怒。
生气, 真的很生气。
李亨的这个行为就是把他的脸丢在地上踩。
他是不是疯了,踩他老子的脸?!
他根本不会弃城而逃,不会给李亨跟他分道扬镳的机会。
他就站在这里, 死守长安城!
他誓与长安共存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