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宇文融在后面低头挤眉弄眼,嘴里不知道在小声嘀咕什么,也许是在阴阳怪气。
这两人一贯谁都看不上谁。
这个张九龄是知道的。
他身姿挺拔,没有一丝久站的疲态。
因此前生了场病,此时面上还带着一点病态的苍白。
这苍白丝毫没有降低他一丝一毫的风骨,他的气质反而因为这病犹胜一筹。
他手里拿着纸笔,边听李林甫说话,边记录着。
他知晓,缺乏实干是他的短处,既然是短处,那便要补全。
李林甫既擅长实干,那便把他做的事情都一一记录下来,时时分析。
这就是所谓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就是不为学什么,为更了解这个李林甫,他也是应当拿出如此态度的。
这简直就是在所有人眼皮子底下偷师。
但张九龄向来是以“笔杆子”著称,一个文采飞扬的文人写点什么这不是很常见的事情,更何况人家是首席宰相,天天脑子里想的都是国家大事呢。
如此认真的态度值得他们学习。
且陛下都没说什么呢,轮得着他们吗。
李隆基在听完李林甫的汇报后,简单点评了几句,然后把视线给到了张九龄。
他笑的更和蔼了,带着几分亲切:“张爱卿可感到累了?大病初愈,还是不要过度操劳为好。”
这就是他的新宰相啊。
要他说是真不错啊,真不错!
不仅一表人才,风度翩翩,气质还浑然天成。
就喜欢他身上这不卑不亢的文人味道!
有年轻时候那张说的味道了啊。
且那文采斐然,一手字写得那是一个漂亮。
看张爱卿的奏折都是一种享受。
更别说最近的张爱卿在干事实方面的能力也是显著提升了。
这是更得他的喜欢了。
李隆基看着面前的张九龄,是越看越满意。
张说罢相没多久后,他就让张九龄继任了。
张说虽然离开了朝堂,但张九龄也算是他认了本家的半个徒弟,有什么张说是真教啊。
这个新宰相他用的简直不能再顺手了!
李林甫带着得体微笑退到自己的位置:“张公甚得陛下之心啊。”
宇文融嗤之以鼻。
是的,张九龄那位置也是你能肖想的?
炙手可热的红人,是他都要避其锋芒的人物。
李林甫这话是想干什么?
挑拨离间?
让他跟张九龄掐起来,然后李林甫自己坐收渔翁之利是吧?
他才不是傻子。
张九龄尚能容忍他,李林甫能忍他吗?
李林甫可不忍他。
表面上一副老好人的模样,实际上就是一个笑面虎。
咬人可疼着。
宇文融暗自把李林甫汇报的工作都记下来。
就干了那么点的工作,还想跟他这个陛下眼中的红人争啊?
那不能够。
与此同时,崇仁坊和平康坊挤挤攘攘。
今日是放榜的日子,崇仁坊和平康坊离礼部南院十分之近。
街上摩肩擦踵,每个人脸上都带着期待。
能否步入仕途,改变命运,就在这张榜上了。
挤挤挨挨的人群之中,一个白衣红唇的少年如鹤立鸡群一般,单站在那里就是无限风华。
这是实打实把他塞进人堆,也是能让别人一眼注意到的存在。
此时他怀着与众人一样的心情看着榜,在上面一排排扫视寻找自己的名字。
周围人挤人,他随着人群的流动而不自主跟着动,在他以为此次步入仕途无望的时候,他在榜上看到了他的名字!
王维,王维,那是他的名字。
他高中了!
而此时为得中状元欢欣鼓舞的王维并不知晓,一千三百年后的他,会是众人口中,影响一众人诗风的“诗佛”。
天上渐渐堆积起了阴云,熙攘的人群不再把重点放在榜上,他们看着周围的异象。
这是什么?
有经验的在人群中喊道:“天幕,天幕又出来啦!”
王维看着阴云上逐渐堆积的光,喜悦之心更平添着激动。
这还是他第一次在长安城看到天幕!
此时皇宫,百官上朝的大殿内,以李隆基为首,众人都激动了起来。
时隔六年,天幕又重现天日。
不知道此次天幕要讲的是什么内容。
朝臣们已经有经验了,有纸笔的从自己宽大的袖子中掏出纸笔,没有纸笔的让周围的宫人帮自己拿纸笔过来。
所有人,包括李隆基在内,都聚精会神看着天幕。
不知道这次天幕会说起谁,谁会是被背刺的主角。
若是自己天幕主角,像张九龄那样,仕途一步登天是最好了,若不是主角,就是看别人被背刺的窘迫模样,也是十分有意思的。
李隆基表面上一副沉着冷静,这都是小场面的样子,其实在心中,已经双手合十默默拜了又拜。
不要再讲朕了,那么多大臣都可以骂,骂了他们了,可不许再骂朕了。
熟悉的神音传来。
【哈喽大家好,又见面啦。我们这期视频把着眼点放在张九龄和李林甫这两个宰相身上。】
张九龄更认真了几分。
这是讲他的,也是讲李林甫的,或许会涉及到他与李林甫之间的斗争,要拿出最认真的态度。
说不准天幕之中的哪个细节,就是扭转结局的重要关键。
而李林甫心里就很不是滋味了。
“把把着眼点放在张九龄和李林甫这两个宰相身上。”
是的,张九龄是高高在上当宰相了,他李林甫呢?
还在这干苦力呢。
尴尬,真尴尬。
已经封了张九龄这个宰相,为什么不按照历史把他李林甫也提拔到宰相的位置上去啊。
比之李林甫,心里更不是滋味的是宇文融。
讲张九龄和李林甫。
那他宇文融呢?
原是他不配?不配跟他们相提并论?
这是在讲什么笑话呢。
他,宇文融,可是除了张九龄之外,最得陛下宠爱的人!
李林甫他都没跟自己一样高呢,还去跟人张九龄比。
开什么玩笑。
李林甫想当宰相,且等他宇文融干够了宰相再说吧。
自我安慰一番,宇文融心中依旧难受。
为什么呢?为什么不讲讲他宇文融呢?
天幕不能这样厚此薄彼吧!
【但事实上,李隆基将张九龄这个贤相提拔上来之前,还走了很多的弯路,经历了不少的曲折。】
李隆基挠挠头。
曲折?哪里曲折了?
一切看起来都是那样的完美,张说罢相了,张九龄就上来了。
他可没有制造什么曲折啊。
【我们知道,开元初期,李隆基那一双眼睛识人的本领是非常强的,他先后看重的几个宰相都被证明的确是独当一面的贤相,姚崇、宋璟更是被列为唐朝四大贤相之二。】
【但是到了后来,尤其是封禅之后没多久,张说下台,李隆基的眼睛像是浑浊了一样,不仅没有什么识人之能,还乱搞一些搭配,整个朝廷乱七八糟,没了秩序,宰相带头搞起纷争。】
[我就知道他老了,老眼昏花了。]
[怀念宋璟,怀念姚崇。]
[原来张九龄做宰相之前还有乱子呢?]
[乱子好啊,我爱看乱子。]
[好啊好啊打起来,打起来。]
“没有什么识人之能。”
“还乱搞一些搭配。”
“把朝廷搞得乌烟瘴气。”
“他老了,老眼昏花了。”
李隆基可怜巴巴,像个秃头受气包,又挨了背刺。
他摆手,我没有啊,我没有把朝廷搞得乱七八糟,我有认真在工作。
此时张九龄站了出来,一脸正直:“天幕所言之事或与现实有出入,陛下不必将明显错误的虚言放在心中,有用之言,臣自当记录。”
李隆基看着张九龄的眼神越发带着光了。
张爱卿如此仙人之姿,真的不是神仙下凡吗!
这是来救他的神仙吧!
李林甫表面微笑,内心口吐芬芳。
拍马屁不是我的技能吗,什么时候被你学走了?!
显眼包,显着你了!
【作者有话要说】
这次视频会讲到的人主要有张九龄,李林甫,王维,宇文融应该也有点,杀三子也会说清楚。杨贵妃大概率是下个视频。
第68章 (视频) 李隆基:不要吵了,你们不要再吵了
张九龄说这话完全没有任何拍马屁的意思, 他只是觉得天幕之言有失偏颇。
无论从哪种来说,实事求是还是更好一些。
现在朝堂之上风气正好,全然不是那乌烟瘴气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