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尚且没有经历过背刺的大臣们,此时怒不可揭,面红耳赤,竭力想要否定天幕摆出来的事实。
  但已然在天幕背刺之中身经百战的李隆基已经学会的反思。
  他开始反思,原来生不出儿子真的不是王皇后之过?
  那天幕中的自己如果用这个理由废后,是不是真的有点说不过去了?
  [现在只要接受了义务教育的人,都应该知道这个吧。]
  [是啊,这是早在多少年前就被经过验证的科学理论了。]
  面红耳赤的大臣们安静了不少。
  生男生女并不能由女子决定这件事已经被验证了?
  且这还是九年义务教育里的内容?
  张说低沉的情绪也因为天幕如石破天惊的话,还有周遭热烈的气氛而消失了。
  在听到这句九年义务教育之后,他为前途担忧的沮丧暂时被忘的彻底。
  张说转头,带着几分呆滞看着张九龄。
  这个“九年义务教育”天幕曾是讲过的。
  子寿的诗出现在后人所说的九年义务教育之中,是所有的孩子都需要学习的内容。
  后人们不仅仅要学诗,还要学这些道理?
  一千三百年之后的世界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后人需要学习的内容好多啊。
  张说讷讷,看了李隆基一眼。
  如果陛下在天幕出现之后,还执意因此而废后,那就难堵悠悠众口了。
  此时,后宫之中。
  王皇后扶着桌角的手因用力而泛白,这足以看出她内心的不平静。
  是的,她对陛下失望至极,她不再争宠,不再干任何让自己不开心的事情。
  她看似洒脱,似又回到了未出阁之前无拘无束无所求的自由模样,但她真的像表面上表现出来的那样洒脱吗?
  不是的。
  皇后内心凄然。
  无子好像成了她的心病,她这几年眼看着宫中添了一个又一个皇子,她开始是艳羡,后来就带了些破罐子破摔的情绪在。
  反正终究是要被废的,何苦再去迎合陛下,仰仗他的鼻息度日。
  可偶尔情绪上来的时候,她依旧会怪自己。
  怪自己身为一国皇后,生不出一个真正的太子,怪自己肚子不争气。
  可现在天幕把事实明晃晃昭告众人。
  现在所有人都知道,女子生不出儿子,不是女子肚子不争气的缘故,生儿生女是男子决定的。
  这种新奇又大胆,甚至还带着大逆不道的言论是她此前闻所未闻的。
  但这话,却意外把压在她身上的担子放了下来。
  王皇后知道,这天幕不单单是只有自己能看到。
  后宫之中所有的妃嫔都能看到,泰山封禅的皇帝和朝臣能够看到。
  因为天幕列举的一个事实,她被废后的可能性大大减小了。
  王皇后的哥哥王守一从未有一刻如此感激天幕的出现。
  要知道这次的天幕,或许能改变他妹妹的命运。这些天来始终盘桓在他心头的忧惧终于能放下了不少。
  他忍不住抚掌道好。
  好啊,这不是女子的错处,那他的妹妹也就没有错处。
  他的妹妹是否就不用面临废后之危了?
  天幕所颠覆的,不仅仅是李隆基、朝臣、后宫妃嫔们的观念。
  天幕此言颠覆的是整个朝代的观念。
  大唐所有百姓都在举头望着天幕。
  这个存在已久的固有观念被完完全全冲击了。
  从此以后,生不出儿子不再是束缚在女性身上的枷锁。
  这枷锁或许不会马上消失。
  就像天幕之言对世人观念带着绝对性的冲击,总有人想反驳,想否定。
  可是,也总有人愿意去相信,相信观念会改变,舆论风向会改变,这个世界,也会改变。
  天幕的话如雷霆之击,冲击他们观念的同时,还要给他们脑袋上邦邦来两拳。
  他们晕乎乎的,本能又往李隆基那里看去。
  原来陛下被背刺的时候是这样痛苦的感受吗?
  陛下的脸是否也会如抹了辣椒一般疼痛,陛下的身躯是否也会如蒲柳一般摇摇欲坠,陛下的脑袋是否出现无数金星手拉手转圈的场面?
  这下李隆基本就坚定不会废后的心更坚定起来。
  这后位是不能被废的。
  【至于王皇后究竟是怎么被废黜的,这就要从李隆基的宠臣,姜皎讲起了。】
  【这个姜皎在李隆基做临淄王的时候,就看好了这个可能会飞涨的股,他果断出手买下,然后成为李隆基的至交好友。】
  【李隆基没当皇帝的时候,姜皎很义气,又是送钱,又是送衣服,又是送吃的,那李隆基当了皇帝之后,也不能让兄弟过的差了呀。李隆基给了他爵位,然后还允许他自由出入宫廷,甚至不忌讳姜皎和自己的嫔妃同桌吃饭,这是非常放心这个兄弟了。】
  【李隆基有什么心事,自然也会跟自己的好兄弟吐槽。某日晚上,他和姜皎一起喝酒,酒酣耳热,两人都至微醺的时候,李隆基说出了自己的烦恼。】
  【李隆基认为自己现在这个皇后实在太差了!长得不如赵丽妃和武惠妃好看,性格也不温软,甚至善妒!善妒这还了得?天天在自己面前嘀嘀咕咕武惠妃的坏话,这哪里有一国之后的样子啊。】
  【此外她还没有才情,别说读书背诗了,就是大字都不识几个,跟她说花比人娇,月如玉盘,她说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月亮为什么像个蛋。这谁受得了啊?】
  【李隆基吐槽完,说出自己的目的:这种皇后我看着都倒胃口,你快想想办法,我怎么才能废了她。】
  姜皎吓疯了,他揪自己的头发,险些失声叫出来。
  完大蛋了!事情暴露了!
  这天幕怎么连陛下在去泰山封禅之前找他喝酒这件事都知道?
  有一点说的不对,他们不是酒至微醺,他们是双双大醉啊。
  但他姜皎虽然喝醉了,但耳朵依旧是敏锐的。
  陛下跟他说了想要废后这件事,他是听得清清楚楚的。
  陛下的原话他都还记得呢!
  “那事要无脑干!”
  他仔仔细细询问了是何事,陛下毫不在意,说废后的事。
  有那么一瞬间,他不是很想当陛下的好朋友。
  如果当陛下的好朋友意味着要听到一些什么皇室辛秘,那不如让别人当好了。
  皇室辛秘这种东西,听来就是要掉脑袋的。
  姜皎拍了拍脑袋,感觉此前发了善心的自己也是脑袋被驴给踢了。
  那可是皇室辛秘啊,怎可到处乱讲!
  果真是喝多了,姜皎抱着脑袋流下了后悔的眼泪。
  他因喝多想起了和陛下还有皇后曾经一起吃饭的情谊,那样一个贤惠的女子,要只是因为陛下的厌倦就被废弃,实在太凄惨了点。
  年轻时候他们两口子风风雨雨那么些年,相互扶持着一路走过来的。
  陛下不能不念旧情啊。
  但同情归同情,他怎么能把这件事说给王皇后的妹夫听的。
  他怎可说出去?
  万一这件事暴露了,第一个倒霉蛋就是他!
  姜皎看着天幕,眼神带了几分万念俱灰。
  哦,不用等到万一了,这件事或许马上就要暴露了。
  他命休矣!
  李隆基看着天幕,困惑如汪洋一般涌向了他。
  他没有让姜皎帮他想办法啊?他根本就没敢产生过什么废后的想法,更别说把废后这件事说出来了。
  老天哝,天幕在上,他哪里敢的呀!
  他就是有这个想法也不敢说出来啊。
  但和姜皎喝酒,确有此事。
  他因为压力很大,且为泰山封禅这件事准备了太久,他想跟姜皎喝喝酒放松放松。
  这也不行了?
  当皇帝不能喝酒,这谁定的规矩!
  别说废后了,他甚至还在喝酒的时候警醒自己呢。
  别以为他喝醉了就把事情忘的一干二净了,他后来清醒的时候还反思过自己说没说错话呢。
  他反思了,他没说错。
  想到自己对自己的约束,李隆基感觉腰杆都能挺直了。
  他说了:“我得听天幕的话,那些事不能干!”
  姜皎还问他了呢,问他哪些事。
  他告诉姜皎,就是废后那些事。
  可不就是那些事吗?自从天幕出现之后,就让他时时刻刻面临背刺的那几件事。
  杀子废后占儿媳,这些在后世深受诟病的事情,他就是变成傻子都不会再干一遍了。
  更别说现在的他英明神武!
  李隆基不悦看着天幕。
  这天幕,乱讲话,净瞎说。
  等天幕结束后,他就要马上回去让姜皎证明他的清白。
  有关废后的话,他可是半句都没讲。
  天幕别想诬赖他。
  【李隆基让姜皎给他出出主意,他现在太想废后了。作为李隆基的好兄弟,姜皎给他出主意了吗?姜皎没有。】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