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代入一下源乾曜,是可以被直接气死的程度。]
张说:小猫捂嘴.jpg
哦,仔细想想好像确实有天幕说的这回事。
是这样的。
怎么办。
张说麻爪了。
他一心想着在陛下面前刷刷好感度,争取随机掉落李隆基的夸夸或者是什么赏赐,最主要的还是得陛下欢心能坐稳宰相的位置。
这下还真是把源乾曜给忘了。
要怪只能怪源乾曜存在感实在是太低了呀,他真的没有针对源乾曜的意思,如果把源乾曜换成别人也一样抢不过他。
嗯……抢不过他……
这话听起来不对劲。
张说心虚看了眼源乾曜,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张说唯唯诺诺:“我绝无排斥源公的意思,这事儿是我的疏忽,实在对不住。”
社牛张说的道歉也是干脆利落,社恐源乾曜就是憋了一肚子火,现在也不能出言指责张说。
毕竟他才是首席宰相,怎么安排工作确实是他说了算。
况且陛下还在看着,张说退了一步,已经道歉了,他紧抓着这件事不放倒显得他咄咄逼人了。
届时陛下只会更喜欢张说。
于是源乾曜瘪了瘪嘴,带着几分违心:“无碍,我并没放在心上。”
这事儿在礼法上挑不出毛病,但在情感上,任谁都能看出这事张说办的极不妥帖。
李隆基也不是那种不懂人情世故的人。
瓜是吃完了,现在他的大臣在生闷气,他得出言安慰两句。
毕竟这气是为的在自己面前刷脸而生的。
瞧瞧那句“无碍我并没有放在心上”,那不正是说反话呢吗?
这业务他太熟练了,他后宫的妃嫔们也会这般讲话。
李隆基安抚源乾曜道:“你为封禅做的那些事……”
嗯,什么事来着?想不起来,不管了,不重要。
“你为封禅做的那些事,朕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朕很满意你做的,还需你长久辅佐朕才好。”
这话翻译过来就是:朕也没有忽视你,你也很棒,不要生气啦。
李隆基相当满意自己所说的,先对臣子的工作进行肯定,然后进行表扬,最后再表示你十分重要朕离不开你。
他一听不得被朕迷死啊!
来自李隆基的肯定.jpg
源乾曜生气的最根本原因也的确是张说把所有的风头给抢走了,现在因为这突然出现的天幕,这件事被暴露出来,张说这风头究竟在不在还要两说。
但总归他是不会白干活了。
源乾曜在李隆基开口的时候就竖起了耳朵。
李隆基话没说完,他心中就已经由怒转喜了。
要说他能力确实不如张公,却依旧能得陛下一句“还需你辅佐”。
这如何能不令他感动!
于是吃瓜群众李隆基,在吃饱瓜后,顺便来到这瓜的尾巴处,把事件受害人给哄好了。
全当瓜后消食了。
李隆基很开心。
源乾曜开心了,张说也放心了。
他看源乾曜已经不似最开始气鼓鼓的模样,心知这事算彻底揭过了。
他最终没像天幕说的那样,和源乾曜结下梁子。
要知道源乾曜虽然只是一个辅佐性的宰相,在地位上虽比不过他张说,但源乾曜要是想给他使绊子,也足够他喝一壶了。
张说的心是放下了,但天幕下一句话又把让他一整颗心都悬起来了。
【泰山封禅后,表面上张说是李隆基脸前红的发紫的红人,无论是权力还是声望都达到了最顶峰。张说也是这样认为的。但实际上,现在的张说危险的很,他现在的状态有些像烈火烹油,只要一滴水进去,整个锅都会炸掉。】
【张说在封禅中得罪的人太多了,偏偏张说无知无觉,依旧以为自己是李隆基面前最红的,最不可替代的那个人。】
【这样自大自傲,目空一切的状态,让他面对张九龄的第二次提醒后依旧满不在乎。】
【我们刚刚说了,张九龄在封禅的时候就提醒过张说,他在看过登顶泰山的人员名单后,感觉十分不妥,所以提醒张说,现在时间还来得及,希望他重新拟定一份名单。但张说满不在乎,认为他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就是按照这个名单来又有什么影响呢。最后这名单引发轩然大波,给张说拉了不少仇恨值。】
[求求张说听听张九龄的吧?那毕竟是以后的宰相呢,不会差的啊?]
[张说不会还不听吧。]
[张说:你别管,主打的就是自信。]
[上一个这么自信的是姚崇,他已经罢相了。]
[感觉张说要凉凉,提前来一首凉凉送给他吧。]
[感觉张九龄人是真好啊,张说都不听他的了,还愿意劝他。]
张九龄站在一边广袖翩翩站着,就被发了好人卡。
张九龄对天幕所说的倒是无所谓,他比较好奇他究竟因何而第二次劝谏张公。
但旁人就有所谓了。
一时间所有人都发出了想和张九龄交朋友的声音。
这样模样俊朗,风度翩翩,还会在关键时候拉你一把的朋友,实在是可遇不可求啊。
众人又看了看张说,顿时唉声叹气。
先是因为张说不知好歹不听张九龄的劝告而唉声。
然后因为自己没有张说的权势而叹气。
张九龄是张说一手培养起来的,他不向着张说还能向着谁?
要怪只能怪自己没有张公有实力啊。
唉,是他们太没用了,抢不来张九龄。
一时间,天幕下多了许多垂头丧气的脑袋。
【“辩给多词,不可不备也。”这是张九龄的劝告。“此狗鼠辈,焉能为事!”是张说的回答。张九龄的第二次劝告,张说也没有听。这次不听张九龄话的后果是惨重的,因为张说的轻敌,他最终被罢相了。】
罢相?
罢相!
张说要疯了。
他捂着自己那颗马上就要衰竭的心脏,险些哭出来。
天幕有话就一次性说出来吧,再来几次的话他心脏是真受不了啊。
他人老了,受不得那样大起大落的刺激。
这“狗鼠辈”究竟是谁?快告诉他啊!
【作者有话要说】
接着去码字了,多搞点存稿留着这周六周日搬家用,毕竟这两天是要日万的(失魂落魄地离开)
第59章 (视频) 随机选的小喽喽是未来的大boss
“辩给多词, 不可不备也。”
“此狗鼠辈,焉能为事!”
【让张九龄对张说劝了又劝,且也让张说毫不在意的这个人是谁呢?是我们之前说的宇文融。从他整顿黑户这件事中, 就能看出这人是有几把刷子的,他是真正有能力的人,所以在经济发展上, 李隆基尚且需要仰仗他。】
【在黑户问题被他解决之后, 他越发得李隆基的欢心, 大有赶超张说在李隆基心里地位的趋势。张说和宇文融的矛盾可以说是没办法调和, 他们属于敌对关系,张说害怕宇文融赶超他,宇文融想要张说宰相的位置。】
【宇文融获得荣宠之后, 就开始找张说的短处。但封禅之前的张说像是一个圆溜溜的鸡蛋, 一点缝隙都没有,再加上李隆基对张说的信任加持,宇文融很难找到下手的地方。】
【但封禅过后,一切都变得不一样起来。】
心脏大起大落的张说在听到天幕公布了这“狗鼠辈”之后, 愤怒起来了。
好啊,我还没有找你的事, 你先来找我的事了?
我就不该因为担心弹幕的背刺而事事留手, 就该狠狠把宇文融这个“狗鼠辈”给踩在脚下!
天幕说的是对的, 宇文融这样背后耍心机的小人不是“狗鼠辈”, 难不成他光明磊落的张说是那等“狗鼠辈”?笑话!
此时的张说显然已经忘记他是怎么揪住张嘉贞的小辫子把张嘉贞拉下马的了。
现在的他被愤怒的火焰蒙蔽的双眼, 头发丝都要竖起来了。
张说生气了, 李隆基乐了。
什么?一个新的瓜?
的确如天幕说的, 在知道张说做了这种种事情之后, 他开始意识到继续让张说呆在首席宰相这个位置上是否是一个正确的选择了。
他的确没有把随行人员全都安排成自己的人, 但他起过这个念头毋庸置疑。
他也确实没有像天幕说的那样,和源乾曜结下梁子,但是他斥源乾曜于封禅工作之外是不争的事实。
最重要的是,那“泰山之力”是实打实发生的事情。
在这此天幕过后,张说“泰山之力”的事迹会被广为流传,他的威严还能足以让他坐稳首席宰相的位置吗?
李隆基在天幕的分析之下,头脑越发清晰起来。
他已经开始分析让张说继续当宰相的可行性了。
所以在天幕说到了又有人同张说起了争执之后,他开始抱着公平公正的心态,准备吃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