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张九龄不愧是要当宰相的人,这份名单会给张说招来多大的骂名,他看得清清楚楚,也希望张说能重新拟一份名单。】
【但张说一身反骨:我不!我就要这么干!】
【所以这名单昭告天下的时候,就像一滴水进了油锅,炸翻天了。】
张说再次摆手。
不不不,我没有不听张九龄的话。
他是有把小吏放进名单的想法,但是他一想到天幕的背刺,就一阵后怕。
他自己也知道,把两个小吏的名字放进去太离谱了,所以这想法甚至没有在他的脑子里存在很久。
他确实也把一些同他交好之人的姓名放进去了,但是正如天幕说的,张九龄提前看到了这份名单。
在张九龄的提醒下,他又把旧名单拿回去反复斟酌替换了几个人,这才有了最终让李隆基看到的人员名单。
张说现在一边冒汗一边庆幸。
还好他听了张九龄的话悬崖勒马了呀,否则他现在就会被天幕戳成筛子,当场死在这里!
李隆基带着狐疑看向张说。
要知道,天幕说的事情一向没有错过。
或许张说曾经是有这样想法的,只是没把这事做出来。
但有以权谋私的想法就对了吗!
有这个想法也不可以!
想着想着,李隆基瞪了张说一眼。
张说偷偷瞟了李隆基一眼,胆战心惊,又把视线收回来,老老实实立正站好。
【说到这里,还有一则趣事可以拿出来说。除了和自己关系好的人,张说还在这名单里塞了一个人,这人叫郑镒,是张说的女婿。】
[我知道!泰山之力!]
[原来这个好岳父是张说?]
[急急急,你们在说什么我怎么听不懂?]
[哈哈哈哈笑疯我了,泰山岳丈的源头找到了。]
张说看着天幕,这回彻底慌了。
第57章 (视频) 张说:顺利拿下五杀成就
“除了和自己关系好的人, 张说还在这名单里塞了一个人,这人叫郑镒,是张说的女婿。”
张说摇摇晃晃, 有些晕眩。
他快站不直了。
后人连随陛下一同登顶泰山人的名册都能看到?
张说觉得这简直不可思议。
随行人员那么一排的名字啊,他只因为自己的私欲掺进去一个名字。
仅仅是一个名字,就一个啊。
就才这一个不起眼的名字, 就被天幕拿着放大镜给找到了?
不可理喻。
姻亲提携啊, 这在官场是多么常见的事情, 张嘉贞都拼了命的提携他自己的弟弟呢。
且那毕竟是和他女儿过日子的人呐。
给郑镒那没用的小子一百年, 他都难爬上正五品的位置。
郑镒做不了大官儿,难道让他女儿跟着受苦?
想到那没用的东西张说就开始生气。
都赖他都赖他。
要不是他没用,他何苦硬把他塞进名册里头?
现在好了, 这没用的人给不了他宝贝女儿幸福生活, 翻到坑坏了他。
张说气成了皮球,拿针一戳就能爆炸。
张九龄在一旁看着张说,心里那隐隐的不安最终被坐实了。
他叹了口气。
罢了。
张公自有张公福吧。
毕竟现在发生的事情和天幕所讲的事情还是有很大的差别的。
张公没有如天幕所言,把自己的人都塞到随行人员之中, 这已经是一个长足的进步。
且张公毕竟听了他的话后,第二次拿给他用来起草诏书的名单已经基本做到了公平公正。
倘若天幕所讲的张公和现实里的张公一样, 能听他的劝谏, 换掉大部分的人选, 想必把女婿塞进去这件小事也不会引起后人的注意吧?
毕竟姻亲间的提携在官场实在是常见。
李隆基再次把狐疑的目光给到张说。
你又搞了什么幺蛾子?
张说两股战战, 又开始冒汗了。
这确实是一个找不到任何理由可以辩白的幺蛾子。
和张说一起两股战战, 背后冒汗的还有缩在一众官员之中毫不明显的郑镒。
他相貌普通, 身量也不出挑, 甚至没什么能力, 站在众人之间像是剧本中不会对剧情有任何影响的路人甲。
他现在满脑子都是“完了完了”。
这随行的名额还是他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同张公求来的。
在刚知道随陛下登顶泰山的众人无论现在是何官职,都直接升至五品之后,他就起了些歪心思。
那是五品官儿啊,是他拍马都难以企及的正五品官。
谁不想要,谁看着不眼红。
于是他就求到岳丈张说那里去了,希望他能把自己塞到登顶泰山的随行人员之中。
那是张说,当朝的首席宰相,文官之首,文坛宗师,这封禅都是他一手操办的,加个名字这样区区的一件小事,应该很是好办。
在他把妻子搬出来之后,他的岳丈如他所料同意了这件事。
可怜天下父母心,张说虽然贵为宰相,但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他没出息没本事他的女儿就得跟着自己吃苦,提携他不过是抬抬手的功夫,他怎么会推辞呢?
但是让郑镒没想到的是,这随行人员名单在即将被写进诏书的时候,被张九龄又打了回来。
他从妻子口中知道这件事的时候,六神无主,慌张极了。
要知道封禅这样上好的机会,就是百年也难得有一次啊。
能够确定的是,错过了这次机会,和正五品的官职失之交臂,那下一次正五品官如唾手可得一般的机会就很难再有了。
于是郑镒又求到了张说那里去。
这回他能看出张说迟疑了很久。
但最终,他声泪俱下,还是用从前的那套说辞把张说的那点顾虑给打消了。
本想着有岳丈一路保驾护航,就是有人说闲话,也会因为迫于张说的威严而不把这闲话拿到台面上来。
但他千算万算,算漏了天幕。
天幕来自一千三百年之后,天幕可不会管张说宰相的威严。
皇帝的威严天幕都没放在眼里呢。
现在形式危急,十分不妙。
郑镒把事情的经过想了又想,找不出任何用来辩白的借口。
【有很多种方法可以从一个官员的衣着打扮上看出这个官员的品级,最直观的一个办法是看衣服的颜色。唐朝官服三品及以上为紫色、四品五品为红色、六品、七品官服是绿色、八品官服是深青色、九品官服是浅青色。】
【所以最初官为九品的郑镒官阶很低,他身穿的官服颜色应当是浅青色的。】
郑镒看了看自己身上还没怎么捂热乎的正红色官服,能清晰感觉到自己背后的汗在一滴一滴往下滑。
恍惚间他的脑子里冒出“德不配位”这个词。
果然人不该对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生出什么妄念贪念,以他的能力够不到的东西,就是强行得到了,也会以另一种方式被剥夺走。
现在好了,天幕是被全天下的人都看到的。
他已经能想象的到回京之后被众人嘲笑的场面了。
不仅仅是嗤笑,他还会被自己的岳父厌弃。
没有岳父的提携,他的官路应当如何去走呢?
在九品官的位置上呆一辈子吗?
郑镒肠子快毁青了。
想想被嘲讽和被张说厌弃的以后,他甚至觉得没得到这个能升至五品官的机会也没什么不好的。
就是一辈子呆在九品官又能如何,至少不会在众目睽睽之下出丑。
【我们刚才说过,能跟随李隆基一同登顶泰山的可以直接做正五品的官,所以一向穿着浅青色官服的郑镒脱去了那九品官的象征颜色,换上了绯红色的官服。这一换不要紧,被李隆基注意到了。】
【要知道能穿绯红色官服,混在李隆基身边的也都是李隆基能叫得上名字的人。但队伍之中突然多了一个比别人都年轻一大截的陌生面孔,这不能不引起李隆基的注意。所以李隆基就开口问了,这个小伙子是谁呀?】
天幕话音没落,李隆基就开始张望自己后面的队伍。
他到底得看看,是谁这样胆大包天!
郑镒本来就害怕,在发现李隆基是在找他之后,这害怕就到达了顶峰。
他将自己的身子更往人群里缩了缩,只祈求着天幕赶快说点什么其他的把陛下的注意力给勾走。
但李隆基感觉自己身体里的犟气油然而生,他带着不找到郑镒誓不罢休的态度。
他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站在原地看了,他开始往人群里走了。
能跟在李隆基后头的人哪里是那种没有眼力见的。
于是所有人侧过身,自发为李隆基让出一条道路,这条人墙道路的尽头,通往瑟瑟发抖的郑镒。
在众人有意识的引导下,李隆基终于看到了天幕主角之人的样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