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怎么回事儿,不是让你悄悄地去把这事儿给办了吗?怎么搞的后人全部都知道了!”
  高力士急的满头大汗, 他确实没有声张出去啊。
  陛下吩咐了之后他就遣人快马加鞭离开长安,往广陵去了,如今人都在路上, 哪里能多嘴说些什么呢。
  高力士当即就要跪下。
  李隆基挥挥手赶紧制止住。
  你现在跪下不是直接就把我给暴露了吗, 暂且等等, 还是得听听天幕怎么说, 万一天幕只是随口一提,那他就顺势把此事揭过。
  此时的倪若水听到天幕说,宦官需要经过他所在的汴州, 只觉得一头雾水。
  人呢?他没有看到人啊?
  难不成这事情还没有发生, 或者是那些宦官尚且还在路上,还没有到这里?
  只是陛下费如此人力物力下江南,只为了寻好看的鸟儿来赏玩,这实在非明君之举。
  劳民伤财不说, 还容易让陛下疏于朝政。
  陛下登基满打满算,也才四年之久, 如今正是发展民生的大好时机, 如此时候, 如何能把心思放在玩鸟儿上?
  这成何体统。
  倪若水想着想着, 眉毛就皱了起来。
  【要说这事本不算大事, 一路若是顺顺利利, 那鸟儿自然也没有什么差池地被送去长安。可坏就坏在寻鸟的宦官身上。】
  【他们经过倪若水所在的汴州, 颐气指使, 大爷一般要喝酒吃肉, 完全不把倪若水放在眼里,甚至拿替皇帝办事儿这件事来压他,说他不过一个败落的小小刺史,已然被调离长安了,没什么出头的机会,这辈子也就这样了,还不如他们这些皇帝身边伺候的宦官呢。】
  [噗嗤,不知道的还以为这些宦官是皇帝呢。]
  [哈,他也想啊,但是他首先得有个把。]
  [我其实很不能理解这种狐假虎威,真的不会尴尬吗?]
  [而且这个倪若水之后是要回到长安的啊,要不了多久就能回去了。]
  [这两个宦官就是狗眼看人低。]
  [我说那个李隆基也不行,要不是他想贪图享乐,那群宦官也没有这个机会狐假虎威。]
  [前面说的对,点了。]
  李隆基当即眼睛喷火。
  天幕又在说他又在说他!都赖那两个不知道天高地厚的狗奴才!
  他就说,他悄悄行事怎么会被发现?原来是有这个两粒老鼠屎!
  真是拿着鸡毛当令箭,他想要寻鸟儿尚且还要思量再三才能下定决心,甚至连派人都不敢明目张胆,生怕被抓到什么小辫子,这两个人倒好!
  他一个皇帝都没能当上那吃肉喝酒的潇洒大爷,这两个宦官倒是先潇洒上了。
  到底谁才是皇帝?到底谁才是皇帝?
  他才是皇帝啊!!
  李隆基心酸又愤怒。
  生气的李隆基实在骇人,高力士“噗通”一声直挺挺跪了下去:“陛下恕罪!”
  李隆基气的手抖:“再派人,跟上去,跟上去,快马加鞭往汴州去,务必要在他们之前去到汴州!”
  高力士连声答应。
  此时已离开长安城外的两名宦官在客房睡得正香。
  月明星稀,比灯还亮堂的月亮高高挂在天上,月光如探照灯,透过窗户直直打进了客房里,照在了宦官的屁股上。
  两个分住在两间上等的客房,一个把屁股撅出了被子,一个把腿耷拉到了床下。
  桌上杯盘狼藉,山珍海味堆了满满一桌子,每盘菜却不过动了寥寥几筷子。
  睡梦中的宦官咂咂嘴,对长安发生的一切都毫无所知。
  汴州的倪若水在看到这话,眉头间的褶皱只增不减。
  败落的刺史?
  回不去长安?
  还不如宦官?
  这是欺他辱他!他倪若水让两个宦官凭白给侮辱了!
  他们什么地位什么身份?只会献媚的两个狗腿子来他这里摆起了谱。
  他就坐在这里,等他们过来,等他们来摆谱。
  他势必要将那谱一张张给撕烂,撕烂!
  还有,那回不去长安是几个意思?
  诅咒他?
  天幕可是说了,他不久后就能回长安,重新回到他的位置,这些狗腿子,蛆蝇一般让人恶心!
  倪若水涨红着一张脸,反复吸气呼气,平复自己的内心。
  他就在这里等那两个宦官到来,能让那两个蛆虫在他管辖的汴州地界吃上一口肉,喝上一口酒,他倪若水三个字,就倒着写!
  宣政殿前,天幕还在继续。
  【我们刚刚说了,倪若水那是一心想回长安啊,从刚刚讲的那“仙尘”之事中你们一定能了解他回长安的迫切心情了。他直接上谏了,说此时蝗灾才过去没多久,况且正是农忙的时候。陛下派人去找鸟只供玩乐,这实在不妥,不是一个明君应当做的事情。况且,这事就是一个劳民伤财的事情,把鸟运到宫中,宫中要招一批宫人精心养鸟,把它们当祖宗一样伺候着,这要消耗的人力物力不能够计数。】
  【此外,被派出去的使者要吃肉,这些鸟要吃肉,陛下您的百姓们能不能吃上肉尚且还不知道呢。这若是让百姓看到了,肯定有“贵鸟贱人”的言论传出来,更会有大量的百姓说,当人不如当鸟,皇帝不体恤百姓。陛下您若是能将凤凰看成极为普通的鸟,把麒麟看成再普通不过的野兽,这才真正是天下的福气啊!】
  [哈哈哈哈哈,使者要吃肉,鸟要吃肉,我怀疑倪若水在内涵那两个宦官。]
  [真的,要我说,不仅仅是姚崇这张嘴皮子厉害,倪若水的也很不错啊!]
  [可能古代当官的都能言善辩吧。]
  [那我要是穿越到古代,首先在嘴皮子这里就被刷下去。]
  [前面你清醒一点,你首先需要参加科举。]
  [我说,李隆基这不能把倪若水给罚了吧?倪若水就是内涵了一下宦官,那两个宦官可不是什么好东西。]
  [说到宦官,真的很想穿回去把不要让宦官干政这七个字塞进那群皇帝的脑子里。]
  [倪若水的最后一句说的很对,将凤凰看成极为普通的鸟,把麒麟看成再普通不过的野兽,天下才有福了。]
  [这言外之意,是把百姓当成那凤凰和麒麟吧?]
  [感谢我出生在现代,出生在一个真正以人为本的国家。]
  [是的,我永远为我的国家自豪。]
  [李隆基不能罚倪若水,他要是真的罚了我就要骂他了。]
  [什么?骂他?带我一个吧。]
  李隆基惶惶看着天幕摇头,不不不,他不罚,他肯定不会罚的。
  不要再骂他了,他再也不去抓小鸟了。
  他已经派人去把那两个宦官抓起来了。
  但是这个以人为本,究竟是什么意思?
  一千三百年后,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国家?
  后人好像,都很爱自己的国家?
  不仅仅是李隆基陷入了沉思,宣政殿之前的文武百官都陷入了沉思。
  这个以人为本,究竟何意?
  此时,夜深了,宫人拿出薄薄锦被给每个人都发了一条,一碗碗热汤也被端了上来。
  各位大臣身子暖了,有精神了,脑子也活跃起来了。
  他们三三两两交头接耳,讨论这天幕出现的以人为本四个字。
  联系弹幕上下句的意思,联系倪若水的谏言,进行分析。
  他们最终得出结论,这人,就是百姓。
  于是明亮的天幕之下,一个又一个官员在自己面前的笔记上,郑重其事写下以人为本四个字。
  包括李隆基在内。
  夜深了,宣政殿前是难得的祥和。
  五岁的李亨也看着天幕。
  他的母妃去了皇后的宫中,让嬷嬷看着他睡觉。
  但他偷偷爬了起来,将窗户扒开一条缝,顺着小小的缝隙,看着外头那即将要把天铺满的天幕。
  自天幕第一次出现开始,原本在他心目当中,伟岸又英明神武的父亲就变了模样。
  他的父亲不再是那个什么九五之尊,不再是那个真龙天子,不再代表着绝对的权威。他会犯错,他也是个普通的人。
  他讨厌犯错。
  把错处记下,就不会犯错,他把父亲的错处记下来,不仅不希望自己的父亲犯错,也不希望自己犯错。
  于是今夜李亨偷偷爬起来,安静看着天幕,将天幕所说的每一句话都记了下来。
  “不要让宦官干政……”
  “以人为本……”
  五岁的李亨将这两句话小心记在脑子里,并且反复默念。
  此时的他或许只能明白其表面的意思,但十年后,二十年后,他总能真正领悟其中真意。
  【这个时候执意想抓小鸟的李隆基肯定是忘记他开元初年是怎么答应姚崇的了。我带大家回顾一下,姚崇问他能不能勤俭节约,不接受赋税以外的其他贡献。但是的李隆基信誓旦旦回答,能!】
  [李隆基能有什么坏心思?他只是想玩小鸟罢了(doge)]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