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你这是作何?我不要这些。”
赵诲听到后,心放下一半。
没有事,没有事,是人,是活着的人。
但这声音,怎么这么熟悉啊?
赵诲转头,他的顶头上司,姚崇那张脸就这么出现在他的眼前。
赵诲吓破了胆子,拽着那堆银子,非要往他手里送:“姚大人,我不敢了,我再也不敢了!”
他双膝一软,甚至想跪地邦邦磕几个响头。
姚崇最终还是没有要那金银。
他迟疑着,最终道:“切莫要过分了。”
说完转身离开了。
喜欢钱,人之常情,他可以理解。更何况赵诲平日里没少帮他的忙,让他往东,他不会往西,让他往北,他不会往南。
用的实在顺手。
更何况,这赵诲对他是忠心耿耿,从不干背叛他之事。
有点缺点便有点缺点吧。
都是自己人。
赵诲没想到被顶头上司抓包贪污之后,还有命活下来。
他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还有这好事儿?
那是不是说明,之后小小地,再收一些下头人的孝敬,也是无妨的?
姚大人都说了嘛,莫要过分了。
他收着少到不能再少的孝敬,算更过分吗?
根本不算。
“嘿嘿,嘿嘿嘿……”
赵诲不久前被吓出的一脑门子虚汗还没干,便傻笑起来了。
真好啊,真好。
这世界上还有什么能比领导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容忍下级摸鱼捞金还快乐的。
赵诲长吁一口气,喟然道:“好啊!”
上司划水,他们下头办事儿的人,才有鱼可摸啊。
好,真好!
夜幕降临,坊市之间,所有的人都回家了。六百声的“闭门鼓”自第一声开始敲响,响彻长安城的上空。
此时的姚崇在家,喝着妻子端上来的醒酒汤,胸中志得意满,闭目养神。
赵诲也到了家,看着那一小堆的金银,笑意散都散不去,这下他可以长久地敛财了!
张说也在家,他因为早朝被姚崇怼的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已经气了一整天了。
皇城中除了已经睡觉的众位嫔妃,还多了一个李隆基。
他最近甚是宠爱武婕妤,夜夜与她混在一处。
反正他的其他嫔妃,不是病了就是身子不适,武婕妤没有不适,武婕妤最喜欢他了。
李隆基为自己不按照轮寝制度雨露均沾找到了合适的借口。
就是这样寻常的一天,就在这寻常的一刻,天空发现了不寻常的变化。
如玉盘一般明亮的月亮逐渐被乌云遮住,天上有了星星点点的,堪比星星的光。
这些光点往一处汇聚。
天幕,又出现了!
于是,在姚崇闭目养神的时候,赵诲对着银子傻笑的时候,张说气呼呼翻身的时候,李隆基褪了裤子准备进入主题的时候,响彻云霄的神音盖住了六百声闭门鼓。
【大家好,又见面啦!今天给大家盘一盘唐玄宗李隆基在位前期的几位宰相,让我们盘一盘究竟谁是贤相。】
李隆基慌张起身,匆忙穿上自己的裤子。
这才半年呐?!天幕怎么又来了?
他才刚过了几日的舒心日子啊!
【大家好,又见面啦!】
人言否?
他真的不是很想跟天幕见面。
李隆基欲哭无泪,事儿都没办完,匆忙唤来宦官:“快!把文武百官都叫过来,招进宫中,上朝了!”
李隆基手里又捏了一把汗,文武百官放在他的身边,他才放心呐。
不然事态不可控制啊!
不知道天幕又要吐出什么惊人之语。
李隆基边穿裤子边想,天幕说了,盘一盘谁是贤相。
是不是说明,这回天幕跟他没关心了?
李隆基心下稍安,穿裤子的手也不抖了。
此时,姚崇看着天幕,听着神音,只觉得如上官婉儿一般的感召力,即将要出现在他身上了!
继上官婉儿之后,整个长安的百姓,都要赞颂他。
赞颂他姚崇,这个救时之相!
【作者有话要说】
想了想婉儿和太平生前画面还是放在番外比较好,宝贝们可以有选择的订阅。
武惠妃在李隆基最开始登基的时候就开始得宠了,只不过得宠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里剧情需要,设定为她生了第一个儿子后开始得宠。
李隆基派宦官去江南找好看的鸟,这是公元715年做的事,因为剧情我延后一年。当时去的宦官十分嚣张,不把地方官看在眼里。其实这件事也能看出来,李隆基他就是懈怠了,那些偷懒享受的本性始终是在他的身体里的。
李隆基想要给武惠妃的孩子最好听的名字也是有记载的,后来被下一个宰相宋璟制止住了,后面会写到。
关于姚崇的那个和管仲和晏婴相比的问题,还有那个贪污的小吏,都是有记载的,可以说姚崇罢相和他周围人贪污脱不了关系。
这章是周日的更新,周一那天的更新放在晚上十一点之后哦~
你们应该能感受到天幕准备背刺宰相了……
第27章 (视频) 张说:天幕怎么不按常理出牌啊
雷打不动的宵禁制度在今天被打破了。
天幕将黑夜照地恰如白昼。
长安坊市内, 部分已然睡去的人恍然不觉,但总有些醒着的百姓发现了天空异象,于是醒着的百姓纷纷将睡着的人推醒。
“快醒醒, 天幕又出来啦!”
于是睡着之人,也被身旁的人一个接着一个喊醒。
今夜注定是一个不眠夜。
百姓你挨着我我挨着你,掀开眼皮往天上看。
通知文武百官上朝的小太监们双腿跑成了螺旋桨, 挨家挨户敲门去。
“姚大人醒醒, 起来上朝了。”
“张大人快走吧, 其他大人都在路上了。”
“姜大人还迷糊着呢?再不去就来不及了, 陛下若要追究起来,那可是要降罪的呀。”
有些已经熟睡的官员被生拉硬拽起来,晃了晃混沌的脑袋, 在发现外头如白昼之后吓了一跳。
“白日了?我睡了这么就, 怎么仍觉得甚是乏累。”
走了两步来到院子定睛一看,这才发现天幕又重新出现了。
前来传命的小太监来不及多呆,还有下一家要通知,看到人醒了便匆忙走了。
被强制开机的一群大臣们翻身上马, 带着不大清醒的脑子,在夜半子时恍恍惚惚上朝去了。
这恍恍惚惚的一众人中不包括张说和姚崇。
姚崇是兴奋地难以自持, 大脑处于极其亢奋的状态, 实在难以冷静。
他扪心自问, 自己勤勤恳恳, 一心为开创盛世而努力, 他也坚信, 天幕不会亏待任何一个踏实努力之人。
因年岁高了, 太监特意嘱咐:“姚大人, 陛下特允了您可乘轿入宫。”
姚崇心里在对李隆基予以感激的同时, 对自己和李隆基之间的关系更是多了一层坚信。
他们君臣二人之关系,牢不可破,稳如磐石,这传到后世,必然又是一段佳话啊。
就是不知道他那两个宝贝儿子能不能看到。若是能让儿子们看到他的丰功伟绩,那便好了呀。
他们人不在长安,说起来,还令人有些想念。
但去上朝的路不能耽搁,姚崇提步,往已经备好的轿子去了。
此时,姚崇的两个儿子所在的地方,邓州和永阳也并不安宁。
百姓对倏然亮起来的天指指点点,没睡的人晃醒睡着的人,他们聚在一起揣度着这究竟是什么,有些胆小的甚至害怕起来,一时间,这些人也引起了小范围的恐慌情绪。
邓州刺史姚彝睡得昏沉,听到嘈杂声音,将被子猛地拉过头顶,皱眉翻身。
什么东西扰他好眠。
嘈杂的声音并没有停止,反而有越演越烈的趋势,已经看到天幕的妻子伸手将他推醒:“郎君起来看看,天有异象!”
姚彝睡得正香,被声音搅乱好眠,本就不爽。
于是他没好气道:“什么异象,不是下天上掉金子的异象,都不要喊我!”
妻子深知丈夫的性格,便也不再多言了。
妻子虽然不再说话,但姚彝依然不能安稳睡觉。
姚彝被彻底吵醒,骂骂咧咧穿好了衣裳:“我到底得出去看看,究竟是哪些龟孙儿扰我好眠!”
出了院子,姚彝才听到天上说了些什么。
【大家好,又见面啦!今天给大家盘一盘唐玄宗李隆基在位前期的几位宰相,让我们看一看究竟谁是贤相。】
这就是之前长安里出现过的天幕?
来自一千三百年后?
在里面说话的都是后人?
姚彝看着这异象,逐渐确认了心里的想法。
他从长安来的好友跟他说此事的时候,他还不信,想着什么虚头巴脑的事情,以谣传谣都给传成什么鬼样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