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嫔妃们只觉得李隆基有几分战战兢兢的味道,做什么都思量再三,把明君挂在了嘴上。
  但至于他究竟能不能做好一个明君,便不是她们能插手的了。
  天幕上可是说了,杀子废后占儿媳呢。
  她们不是那健忘之人。
  总之,后宫的生活又归于平静,一切好像没变,一切又好像变了。
  若让这些女子说些什么,她们倒也说不上具体变化,但若问她们如今过的比往日开心了吗?
  她们定然是肯定的回答。
  比如今日。
  赵丽妃带着瓜果蜜饯与几道小菜,在饭点如花蝴蝶一般往王皇后宫殿来了:“姐姐快来尝尝我做的菜。”
  王皇后出身武将世家,不再迎合李隆基后,又捡起了喜欢的兵书。
  她将兵书放下,笑看赵丽妃:“昨日你便做了菜送来给我尝了,只是今日,这菜或许要不够了。”
  赵丽妃颜色一沉,小声道:“陛下来了?”
  他怎么来了?凭白脏了姐姐香香的寝宫!她最近寻了做菜这个乐趣,可不是为了便宜李隆基那张嘴的。
  珠帘被拉开,刘华妃和杨贵嫔也走了出来。
  刘华妃看着赵丽妃拉长的黑脸笑了:“我这两日绣了帕子,拿来给姐姐。”
  杨贵嫔夸赞:“你的针线是极好的,改日我去你宫里学学去,给姐妹几个绣荷包。”
  赵丽妃看到来人,终于展颜:“我也要一个,也给我一个。”
  几个女人时时聚在一处玩。
  她们的确不如上官婉儿有文采,亦不如太平公主有政治远见,但她们总归能寻到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总归不再过着那种为争夺一个男人而必然走向郁郁而终的生活。
  前朝局面开阔,后宫闲适自在,百姓安居乐业,一切都是欣欣向荣的局面。
  但这欣欣向荣的范围里,不包括姜皎。
  他有些不满。
  不,他不敢不满。
  或者换句话讲,倒并不是不满,困惑更多一些。
  困惑中还夹着几分胆战心惊。
  帝王之心,难测啊。
  陛下这是在想什么?
  全然不顾他还是临淄王之时,他们一起打马球的交情了?
  这日,有友人来姜皎府中,约他一同去看长安风靡起来的舞剑。
  “走啊姜七,看美人儿,一舞值千金呢,哥们儿坐庄,走走走,喝酒去啊!今日咱们像往常一样,多叫几个美人儿,不醉不归!”
  姜皎十分心动,那是美人儿啊。
  可陛下降了他的职。
  姜皎十分犹豫,那可是千金的舞蹈啊。
  可陛下降了他的职。
  磨磨唧唧走到门口的姜皎最终咬牙狠心,从友人手里拽回了自己的袖子。
  他沉痛道:“你自己去吧,这回我不能陪你了。”
  友人可不做官,友人不懂他的挣扎:“你该不会是因为被降职,美人儿和美酒都不要了吧?你疯啦?”
  姜皎彻底恼了,伸手推搡了他:“去去去去,我跟陛下好着呢!”
  把他推出门外后,大门倏然关上。
  关上大门,姜皎那一身的故作出来的底气又消失了。
  他跟陛下,不如以前感情好了啊……
  究竟是哪里出现了问题了呢?
  他此前可是整日混在宫里,与陛下的妃子们同桌吃饭都不会引起猜忌呀!
  该不会是和尚给他算命的事情被陛下知道了?
  记忆回溯至李隆基还是临淄王的时候。彼时姜皎尚且没得富贵,不过是个小小地官侍郎的儿子。
  有和尚来同他讲,你以后要大富大贵啊。
  老和尚看起来就像是骗子,他当然不信,但谁能拒绝大富大贵的诱惑呢?
  他就多嘴问了一句,何时能大富大贵,和尚说,等他见到真人的时候。
  姜皎想,那时候他是嗤之以鼻的,什么真人,真人天子?可别吹牛逼了,牛皮都破了。
  这老和尚满足胡话要陷他于不义,他可不能轻信了去。
  可后来又来了个巫觋。
  事情就变得不简单起来。
  一个人说你傻也许不是真的傻,但是两个人说你傻,或许你真的有点问题呢?
  姜皎的脑回路是这样的。
  一个人说他要富贵他是不信的,但是两个人都这么说呢?
  最重要的是,第二个来的那巫觋,是个漂亮姑娘啊!
  事实证明,美女说的话都是真的。
  那日他偶然遇到一俊朗非凡之人,一同打猎,着实是酣畅淋漓。
  巫觋同他讲,你今天见到的是天子。
  这可吓坏了他。
  短暂的惊吓盖不住想要鸡犬升天的心啊。
  是鸡是犬无所谓了,他想升天!
  于是他便一直想着,怎么才能在临淄王身边脱颖而出呢?
  那会临淄王还不怎么富有,钱啊马啊,他一股脑往李隆基怀里扔。
  姜皎拍拍胸脯对他道:“拿着,都是兄弟的爱!”
  彼时的临淄王十分感动:“好兄弟!”
  可做这些,姜皎尚且觉得而不够。
  终于被他逮到了机会!
  临淄王离开潞州的时候,众人送行,他不去。
  谁能有他聪明,他此举先把临淄王的情绪降到谷底,然后他在渭水那里准备了一场盛大的欢送会。
  相当有气场和排面,一下就把这临淄王的面子给立起来了!
  “啧。”
  陷入回忆的姜皎啧啧咂嘴,为自己的智慧而骄傲不已。
  那场欢送会何其盛大啊!
  只是这欢喜的情绪没持续多久,他又回归了现实。
  可陛下降了他的职。
  姜皎左思右想,始终担心陛下知道他们兄弟之间的真情难并非出自真心。
  或许,姜皎想,他是说或许。
  或许兄弟情谊并不能长久维系官职呢?
  或许是有这种可能的吧?
  他惴惴不安,坐到了许久不再坐的书桌前,期期艾艾拽出折子,挑灯处理公务:“可陛下降了我的职。究竟是哪里出现了问题了呢……”
  想不通啊,看不透啊……
  此时,坐在皇位上的李隆基对着灯光扒拉着百官的花名册。
  他笑的兴奋,十分快乐的模样,好像下一秒脑袋上就要长出两个恶魔的犄角。
  “让朕看看,还有谁德不配位!还有谁?!”
  【作者有话要说】
  汉家婕妤唐昭容,工诗能赋千载同。自言才艺是天真,不服丈夫胜妇人。出自《上官昭容书楼歌》,是唐吕温(771~811) 所作,按照时间线他这个时候还没出生,这里作一下说明。
  百官其实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严肃,他们的互动还挺有意思的,比如张说想把姚崇拉下马,自己不去说让姜皎去跟李隆基说,然后姜皎就苦哈哈地挨骂了。姚崇想把张说搞下去,就去李隆基面前撞瘸,真的有点好笑在里面。
  另外这个公孙大娘后面可能还会出场,但没有正史记载她,或许不会很长。不管是怎样的女子,不管是不是政客,我还是觉得女孩子各有其美,能活出自己,活的快乐就已经很好。
  第26章 (视频) 姚崇:我和管仲和晏婴比,怎么样?
  公元716年, 距离天幕消失不过半年的时间。
  李隆基勤勉了半年之久,已然觉得非常疲乏了。
  满满一整个书案的奏折,他看的两眼发直, 脑袋昏昏。
  “这都写的什么!就知道把眼睛放在朕的身上。”
  他侧过脸,看着桌侧张贴的“十要事说”,努努嘴, 生生把气又忍了下来。
  明君, 朕是一代明君。
  他重新在书桌前坐好, 拿起朱红笔, 思绪却逐渐飘远了。
  儿子,他最近得了一个儿子。
  一年前在后宫看到一个美人儿,惊为天人。她周身气度不凡, 还聪颖异常。
  这一问, 她的姑祖母是武则天。
  难怪啊。
  后宫最近几年是不吵架没错,也没有烦心事拿来乱他心思,但是那群妃嫔似乎不太热情了。
  李隆基眼含不满。
  他是天子,难不成让他上赶着去哄那群女人?笑话。
  看天子也着实犯不着因为嫔妃不再对他邀宠讨好而将那群妃子赶走。
  这实在小人之心。
  他李隆基不是那种抠搜搜的人, 几张吃饭的嘴他还是养得起的,就当在后宫里养些背景布好了。
  花团锦簇的, 只是用来看着也热闹。
  与一众妃嫔对比, 李隆基又想起了他的武婕妤。
  武婕妤与她们不同, 武婕妤, 甚好!
  李隆基想着她满眼都是自己的模样, 仿佛自己是那顶天立地的巨人, 心里有些独属于男人的自尊开始拔高膨胀。
  此时武婕妤的出现, 像是拿了一根软软的羽毛, 恰到好处拂到了他的心坎上。
  他在前朝要听那群文臣喋喋不休挑自己的错误, 到了后宫里还要看妃嫔们那些萎靡不振的脸色。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