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古代爱情>戏缠郎> 第104章

第104章

  而后随手掀开车帘看车窗外。
  山洪褪去,露出了惨不忍睹的景象来,有些还喘着气儿的已经被身旁的人你拉我扯地拽了出来,还有些横死的,陷在淤泥里或夹在树干、石缝中。
  哭天喊地的哭嚎声一片,转瞬间阴阳两隔,任谁都一时接受不了。
  然而,天灾之下,也讲究落叶归根,入土为安。
  周决和其他侍卫们找了麻绳,又不知从哪弄了钩子来,撸起袖子和百姓们一同将尸体捞上来。
  于公,护佑百姓是他们的职责,于私,是积德行善之事。
  “他们以前做过这个么,怎么这么熟练?”宋婉边看边问。
  “在北境战场上的弟兄没没了命,也得把他们带回去啊,不能让他们死在外头。”沈行平静道,“此行带出来的这些人,都是曾与我同生共死的。”
  “使点劲儿,使点劲!”周决喊道,麻绳在胳膊上绕了两圈已扽得很直,“肚子里都灌了泥汤子,沉了点,诸位费点力气!一、二、三,抬!”
  宋婉别过脸来,不敢再看,口中喃喃道,“怎会这样……怎会这样。”
  “凤阳溃堤,导致各水系水势上涨了。”沈行将车帘拉紧,“听说凤阳六个县全淹了,成了千里泽国。平城还好,地势高。”
  “昨夜下了大雨,电闪雷鸣,再加上被凤阳溃堤波及,这才引发了山洪。”他耐心解释。
  “凤阳溃堤,那堤坝都许多年了,修自前朝李冰父子,两代人修这一个堤坝,不存在侵吞公银,偷工减料啊,很是稳固,怎会就酿成这样的惨祸……”宋婉道。
  沈行似乎诧异于宋婉竟知道凤阳堤坝的来由,问道:“婉婉涉猎颇广?李冰父子修凤阳堤坝政绩斐然,可毕竟年头久了,什么能保持千秋万代不变?”
  他认真道:“灾情定然已八百里加急送至圣上手中,朝廷必然有所举措,会有赈灾粮款跟上的,不用怕。”
  凤阳,沈湛…
  阴风阵阵,一片萧瑟,宋婉紧了紧衣领,“咱们车上还有些没被淹的箱子,可以用,分给这些流民吧。看这情况,我们带着箱子上路倒是危险,不如就此将其散尽。”
  说罢,便招呼周决等人来搬箱子,发物资。
  箱盖掀开,白晃晃的馒头、布匹,还有各色草药,让被山洪肆虐而过的人们惶恐的心安了下来。
  吃食和衣物果然能抚慰伤痛,方才那沸腾的悲痛被压下,有的拿着馒头痴痴望着阴沉的天幕,有的安静下来掩面痛哭。
  有的庆幸一家人都健在,兴奋地你一言我一语,天灾过后积压的恐惧情绪需要一个出口。
  “听说凤阳府还好,就是堤坝下面的……都成一片海了,也不知现在水褪去没有。”一个年轻女子喃喃道,“我跑得快,夫君听到动静就带着我跑了……可却被冲散了。”
  “凤阳地势高,就堤坝那头的淹了。我听别人说,荣王世子在凤阳呢,事发之后反应可快了,救了不少人,遥领赈灾的活。”
  “荣王世子……他不是身子骨不好么?”
  “是啊,据说熬的都快不行了,但也没往云京避难,还守在堤坝附近指挥呢。越是出身高,这时候就越不能退。”一个男人靠在树上感慨道,“咱们在这再等等,巡抚大人也是从平城要去凤阳,说不准就和咱们遇上了,谢大人可是好官……”
  “是谢惊澜谢大人吗?”有人探出头问。
  “是啊!就是他。”一人回答道
  谢惊澜,耕读出身,一甲进士探花郎,官授翰林。
  但清贵的翰林院不待,却来凤阳做了巡抚,有人说是他受人排挤,也有人说他立身清高不懂钻营,自请体察民情。
  宋婉转头问道:“这位谢大人似乎在百姓中呼声颇高?”
  沈行道:“我与他有过一面之缘,在朝中立身极正,不参与党政,得罪了不少人。”
  “若是谢惊澜来此,我们便可也在此等待,和他一同去凤阳。”
  宋婉才啃了小半个馒头,就听着方才还寂寂无声的流民骚动起来。
  不一会儿,周决敲敲马车,道:“王爷!是谢大人过来了,说是要去凤阳赈灾!”
  喧闹安静了下来,只听马车外的声音清朗温润,“下官拜见雍王殿下,非常时期不知殿下在此,殿下受惊了。”
  沈行说了些客套话,谢惊澜却也不卑不亢,主要以赈济受灾流民和迅速赶去洪涝中心为主。
  宋婉撩开车帘看,只见方才还惊慌失措的流民们,因为谢惊澜的到来而平静了下来。
  谢惊澜十分符合众人眼中文人的形象,清正挺拔,处事端方。
  他有条不紊地指挥着官兵安顿流民,有瘦弱孩童要跟他说什么,他便微微俯下身认真倾听,时而颔首。
  “洪水到不了白州的,八百里加急的急报已经送到了帝都,朝廷有所举措之前,荣王世子已遥领赈灾钦差的名,带着大家伙儿控制住了灾情,洪峰已过,没必要提心吊胆。”谢惊澜的声音冷静而清晰,“诸位踏实歇息,官府备了足够的粮食。”
  这一番话,简洁有力,让在场灾民的心都安定了下来,连肩膀都松快了。
  如此,大家各司其事。
  宋婉眸光微动,袖中的手收紧了……
  脑海中的那个人,单薄高大,阴郁俊美,白衣无尘,却做尽恶事。
  沈湛他,那样洁净又龌龊。
  扶危救困,赈灾钦差?到底是清白还是弥天的算计呢……
  仿佛又回到与沈湛共处的时光,胸口的伤泛起密密麻麻的痒痛,那湿冷黏腻的视线无处不在,她不由得呼吸急促,喉咙发紧。
  宋婉能想象到,若是沈湛在,此刻他便会用他那双修长而冰冷的手抚过她的嘴唇,而后用他冷洌清磁的声音刺入她的心间,“别紧张,也别这么看我,我要的是你爱我。”
  沈行沉默地看着宋婉忧愁的眉间,她方才明明未曾紧张和害怕,此刻却有说不出的沉重似的。
  他想问的话问不出口,只心中隐隐不安,他的婉婉似乎真的有所不同了,不再是那个锋利无比,非黑即白的小姑娘了。
  第80章 平城到凤阳府的这一段路,本山水清幽,是极其适合陶冶情操游山玩水的一……
  平城到凤阳府的这一段路,本山水清幽,是极其适合陶冶情操游山玩水的一条路。
  此刻却千疮百孔,像是蒙了一层灰,让人十分压抑。
  好在谢惊澜指挥有度,气氛上安定了许多。
  谢惊澜本是巡抚,出了这样大的事,他却不在凤阳,此番去凤阳,领罪的同时也赈灾弥补。
  沈行宋婉一行人,与谢惊澜同行,山路被冲垮,不适合马车再行走,众人便直接骑马,这段路离凤阳已不远,再行几个时辰便到。
  沈行问:“谢大人可知凤阳府防务谁在主持?”
  “湛世子,和布政使杨大人。”谢惊澜答道。
  “溃堤时,谢大人为何不在凤阳?”沈行不禁发问。
  “私事。”谢惊澜简短道,目光既清且正,一片坦然,“下官回凤阳,便是心甘情愿领罚的。”
  至于为何事发时不在凤阳,是被算计了。
  “杨大人全才,仔细周全这等事,还是得靠你。”凤阳营地中,沈湛将刚收到的奏折卷起,递了过去,“看看吧。”
  布政使杨阶不敢抬眼,弯着腰上前两步双手接过圣旨。
  沈湛今日着一身湛蓝色刺绣银竹直裰,衬得气色好了许多,不再像前几日那样惨白。
  递给他圣旨的那只手清瘦修长白玉无瑕,对于男人来说实在是十分漂亮的手,可这双手不知夺走了多少人命,只令人胆寒。
  凤阳府辖下七个县,淹了六个,巡抚统领军政,钱江溃堤,巡抚却不能第一时间到达一线,如今万亩良田成了万里泽国,要问罪,巡抚首当其冲。
  也就是说,那谢惊澜的命,一开始便被算计其中了。
  杨阶打开手中的圣旨,一目十行看完,犹疑道:“陛下、陛下竟不取谢惊澜性命……”
  沈湛淡淡道:“陛下惜才,人之常情。”
  大昭官场不缺人才,但缺谢惊澜这样的直臣纯臣,可这样的人一般都刚愎自用,难以驯服。
  不为我所用,便不如毁去。
  杨阶在这件事中知道自己不过是一个被卷进来的捡了一条命的人,若是他和那谢惊澜一样油盐不进,此刻便不会好端端地站在这。
  他略知朝中风云变幻的局势,此刻已到了权力交迭的时期,不选也得选。
  与其选一个根本不知道在哪的皇帝血亲,不如跟着眼前这善于弄权的世子。
  只是没想到沈湛此人如此阴沉难测,与他回话时需时刻警惕,揣摩其深意。
  罢了,罢了,无非是主子说什么他做什么,主子没说的就更要做。
  谢惊澜作为凤阳巡抚,本就是他们篡夺之行的遮羞布,但现在本应死的人没死,怎不见沈湛恼怒?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