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知道这间屋子与晏箫房间相连之后孟之一夜都没能睡着,哪怕是又费了全身力气将书桌紧紧顶在书柜前——她知道无济于事,可是她不这样干心里不踏实,她依旧不敢睡。
直到天蒙蒙亮,听见隔壁的房间的门一开一合之后,孟之才敢闭上眼睛眯一会儿。
孟之再次醒来时已经日上三竿,她睁开眼穿上衣服然后把自己的东西重新包好抱在怀里出门。
“姑娘您这是……”春华正要叫孟之起床见到孟之眼下两团青黑忍不住发问。
孟之一边走一边说:“这个房间里有老鼠和蟑螂,我睡得不踏实,我还是回前院住吧。”
孟之刚下了台阶便见晏箫带着莫尘和一行人出了门。
晏箫脚步轻快,穿着一身束手的黑衣,光看背影孟之根本不敢相信他在昨晚是个看起来一推就倒的虚弱模样。
春华顺着孟之的目光看去:“王爷这几天有事晚上也不回来了,奴婢还听说再有不出十日他们就要回洛州了。”
“王爷晚上不回来了?”
好机会。
“我记着松蕊住在前院,那我就在这里再住上几日吧。”孟之将东西重新放回屋子里然后径直朝前院走去。
她之前住的房间门被锁了,松蕊应当就被关在里面,孟之见着春华立马拉着她让她将锁给打开。
春华虽不愿可是害怕孟之在松蕊那里掉面子,只好应下。
“姑娘你昨日被……折腾了一宿?”松蕊见到孟之惊讶地脱口而出。?
第68章 她仔细翻看了几页,果然发现了问题。
松蕊是怎么知道的?
孟之转念一想,想到自己一醒来就顶着两个大黑圆圈就出来自然是扎眼的。
“昨晚是没睡好。”孟之见松蕊虽然被关着,可气色还是不错的,“看来你休息得不错。”
“外面上着锁没人能进来折腾,奴婢睡得确实不错。”
孟之听着这话感觉怪怪的,但是不知道哪里奇怪。
“我昨日就想问你了,你当真对王爷……”昨晚的事情太过波折,孟之有好多问题想问松蕊。
松蕊拉着孟之坐在床上:“你可知道,我们做奴才的最忌讳什么?”
孟之发现这屋子像冰窖一样可松蕊的手出奇的暖,她反握着松蕊的手思考片刻没有得出答案。
“自然是动不该动的心思。”
那么松蕊昨晚对晏箫的话是假的了?而且还是拿来恶心晏箫的……
“那你胆子也太大了,若是王爷当时就失控了,你……”
“这快活粉我用多了,能把握好发作时间,不过若真是失手了,那就是命了。”
松蕊的嗓音很沉稳,与她的长相有些不相符甚至有些冲突。她的长相是甜美可人的可声音听起来就充满了故事,孟之没来由得觉得松蕊的经历一定很丰富。
孟之不信命,不到最后一刻她都要去拼上一把。
“不说这些了,好在你又如愿回来了,不过……”孟之看了看门外等着的春华,“他们应当不让你出去。”
“姑娘能救奴婢性命奴婢已经很感激了,剩下的事就让奴婢自己干,姑娘不必担心,若是因为奴婢再让王爷与姑娘之间生了嫌隙,那奴婢才真的是……”
“你别这么说,你我都是被贤王囚禁的,不过我运气好一点能出来活动一二,若是能帮上你我这运气倒是也不算白费。”孟之拍了拍松蕊的手。
松蕊只是看着孟之的眼睛,她想不明白孟之为何要这样说,明明孟之在王爷那里是不同的存在,王爷甚至还让春华姑娘伺候她。
孟之的眼睛非常清亮,清到松蕊能在孟之的瞳孔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松蕊有些出神,接着就听到孟之开口:“我也是奴才。”
自然不会跟贵人有什么过多的牵扯。
两人心照不宣地相视一笑。
春华见孟之从松蕊房间出来连忙拉着孟之。
“姑娘,松蕊给王爷下药的事我都听说了,没想到松蕊手脚也这般……”春华看了一眼孟之,重新思考了一下语言,“利落。”
“您小心些。”
孟之感觉出春华有些不喜松蕊,毕竟春华是晏箫的人,她不好多说什么。
“春华,我有些无聊,想看会儿书,就是不知这书房我能不能进。”
“姑娘想看书?奴婢记得您的……”
“房间里的书我扫了一眼,都是些闲书,我不是很感兴趣,再加上最近我这身体不太好觉得还是得看些医书之类的,而且王爷正好也懂这些,我不懂的话还能好好请教他一番,不过若是不方便的话那就算了。”孟之拉着春华说得恳切。
眼瞧着春华原本还犹犹豫豫地不知怎么地又松口了:“王爷好像是没说过不让姑娘去书房。”
“我就是找本书看,不干旁的。”孟之见着希望,“你若是不放心可以托人问问王爷的意思。”
“姑娘哪里的话,王爷之前就说了不拘着姑娘,先前姑娘行动不便吃了不少苦,如今好一点了想看书了自然是极好的事。只不过这书房我们下人是进不得的,想来也很久都没人整理打扫了。”
“这样啊,那我还是回房睡觉好了。”孟之也不想让春华为难,大不了自己晚上偷偷去。
“姑娘,您跟奴婢过来。”春华不想让孟之失望,连忙叫住孟之带她去书房。
给孟之开了书房门后春华自觉地候在门外:“姑娘你进去吧,奴婢在外面等着就好。”
孟之点头:“你真的不进来?”
春华连忙摆手,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
孟之确实是来找书看的,她想看看有没有什么药材能延缓弊病但是对人身体有害的。
如果晏箫对金乌丹做的手脚确实像孟之猜测的一样,那兴许能在他的书房中找到相关书籍材料。
晏箫的书房没什么特别的地方,里面很多医书。一旁的书架上确实像春华所说的那样没人打扫一层浮灰,因此她先从晏箫的书桌下手。
有几本书散落在书桌上的,孟之拿起一看,开了眼了,竟是一本名为「两世情」的言情话本,还分了上中下三册,三册全套都放在桌子上,具体讲的什么孟之不用翻都知道。
没想到晏箫竟然爱看这玩意儿。
孟之一边“啧”,一边把东西原样放回。
她继续轻手轻脚地一层一层翻找,在最下面找到了一个东西。
是一个折页册子,上面记载了很多数据,原本孟之还以为是什么账本册子,可是多扫了几眼就发现其中的不对。
这上面记载的是一个商队一年以来经过洛州的通关情况,孟之扫了一眼看到了一个奇怪又眼熟的名字——萨其尔索敦。
萨其尔,月国皇室的姓。
近年来锦国与包括月国在内的各个国家贸易往来越发频繁,现在锦国近四分之一的香料都来自月国。
按理说这样的通关记录再寻常不过,晏箫掌管整个洛州的各项事务,而且他是出了名的闲散王爷,大事还不惜得管呢,这种小事也根本轮不到他亲自处理,因此这个记录出现在晏箫书房中让孟之不自觉地留了几分心思。
她仔细翻看了几页,果然发现了问题。
为了便捷,一般的外来商队到锦国的贸易通关文牒都是往返双程的,记载的内容也非常详细,除了商品种类、名称以及数量,随行人员的数量、身份,出发地及目的地、发行机关及信息,持牒人信息还有牛马牲畜和货车等非货物物品的数量。
而孟之手上的记录却显示这个商队的文牒每次都是单向的——车队往返的文牒是分开的。
这样做对于商队来说除了麻烦再没有旁的用处了。
孟之正要合上册子突然发现晏箫留下这份记录的真正原因:商队往返的马匹的数量对不上。
贩卖马匹在贸易往来中确实常见,月国的马匹精壮健康,但是月国国君可不愿意将马匹出售,因此对外出售的只有香料等商品,而马匹只是用于运货的。可是这一年来的贸易往来中每次往返的用于运货马匹数量都对不上。
来锦国时多,回月国时少。
虽然不排除马匹在路上可能染病死亡的可能,可是莫名消失的数量实在太多,绝对不正常。
晏箫能发现这个不对孟之还挺意外的。
这事儿跟孟之的关系不大,唯一值得注意的就是最近一次往来的持牒人是月国皇室,日期刚好在万寿节前后。
孟之将折页册子塞回原处时,一封信函掉落在地上。
孟之将信函捡起,信函已经被撕开,里面有一封信,孟之犹豫了几秒将信掏出。
看完后她决定将方才放回的册子一并带走。
孟之在屋子里挑了几本医书将信夹在书上,然后将折页册子藏进自己的衣服里出了书房。
回去后孟之将自己关在房间里,先是看了一会书没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之后又将心思放在月国商队通关册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