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怎么会!”罗志文不耐烦地打断了他的话,展了展身上的衣服:“你看我冷吗?能保暖就行了,哪有这么多讲究!”
他说着,又回归到最初的话题:“要我说,你们就是太老实。要聪明一点会钻研,大家都倒卖衣服,给别的领地也好,给谁都好。这样大家就都能有钱了,领主也不会追究了。”
“再像我一样,穿便宜些的衣服,总之能保暖就行了。”
几人麻木地看着他:卖了衣服给别人,自己还穿什么?再者...他所谓“保暖”衣服,不过是件防风的皮衣。
“你看我,这不好端端的吗?什么事都没有!”
罗志文继续道:“佳文她舅,你看...”
他话还没说完,佳文她舅就连忙摆摆手:“我还有事,我先走了。”
说完,就急急撇下还揣着一肚子话,欲言又止的罗志文,往家里的方向走。
自从和罗志文分开后,他的妹妹就开始工作。好在自家还有个更小的孩子,妻子每天得在家带着,妹妹得以把孩子放在他家,白天出去工作。
回去后不久,妹妹后脚跟着也回来了。
妻子帮忙带孩子,妹妹私下想给点积分,不过,夫妻二人都没收。她便每次来时就带些水果、坚果各类吃食,这次也不例外。
佳文她舅把妹妹拉到一边,避开了孩子,把罗志文的话重复一遍给她:“他估计是想和你复合,一直拉着我说话。我就一句话,无论复不复合,你自己可别把灾难不当回事,身体最重要。”
女人擦了擦眼泪,点头,她当然知道。
命才是最重要的,无论是为了孩子还是为了她自己。
“你知道就好。”佳文她舅欣慰地点头,这时才看到妹妹手里提着的一大麻袋,往他手里塞。这得装多少东西,才能装下这么多!
他几乎触电般收回手:“这么多东西,你干嘛!”
“看着多,实际不多!”妹妹笑道:“你不知道,领主还是卖防寒物资了。刚刚我去了下商店,看了还真不少好东西。”
“这些是些棉线、毛线,还有针、棒针...嫂子不是说在家带孩子,闲得无聊吗?这下可以织织衣服了。”
佳文她舅大喜,他刚刚和罗志文聊天,甚至没看见群里的消息!难怪刚才商店突然热闹起来。
“但是...防寒物资得多贵!”先前边境口岸的事情传回来,众人都对灾难前的要紧物资昂贵价格,有了一定的认知:“这么多,不能收!”
“哥!”妹妹笑道:“我们在饿饿饿。”
是了,饿饿饿领地的物价,什么时候让众人失望过?
兄妹俩相视一笑。
“我都不知道你嫂子会不会织毛衣呢!”笑完,佳文她舅又忧虑起来:“恋爱时给我织了条围巾,后来我才知道是某宝上买现成的。”
妹妹:“...”默默递过麻袋。
毛线的上架在领地中引起了一阵轰动,事实证明,织毛衣还真是件技术活。
第77章 织毛衣
商店出售的毛线虽然都是山羊绒的, 质量毋庸置疑。
但毛线并非普通人学织毛巾时用的粗毛线,而是比头发丝粗一点的细毛线,这对于没接触过织毛衣的人本身就是一种挑战了。
跟别提手套、帽子、袜子、衣服裤子等各类衣物,更是结构复杂。
许多人没把织毛衣当回事, 觉得凑合凑合也能织好。看价格不贵便兴冲冲地买回家去, 却傻了眼——
怎么织怎么奇形怪状。
只好怏怏地退回去, 好在只要毛线没有弄脏, 都能退货。
张丽早些时候就要了一些棉线和毛线,给自家孩子准备大小两号码的内衣、帽子、袜子、包被等。
周围的人都知道她有一双巧手。
这不, 她重新成了红人。
平常和邻居们聊天都是一边织毛衣一边说话, 现在,可没人说话了。众人眼巴巴地看着她上下灵活反动的巧手, 手里捧着歪歪扭扭的不堪入目的针脚。
织毛衣可还真不是人人都会的技术活。
“让我看看你的,起针都起错了。”张丽笑道:“你这个扣系成了死节, 后面怎么可能织得好?”
“哎呀!”这个人连忙抽出针, 将先前的苦活儿全部拆掉。
“末日前工厂这么发达,现代人都在网络上买东西,又是早九晚五的, 有几个人有时间去织毛衣,知道怎么织?”
另一个人对自己的认知十分清晰:“我反正没这双手,领主说商店之后会上架一些手套、袜子,我等着买现成就行了。”
“也就丽姐了,”其余人羡慕道:“又会编藤藤编, 又会织毛衣,还有什么是不会的?”
张丽笑着摇摇头。
她这是小时候家里穷, 帮衬着家里这才“多才多艺”,会不少技术活儿。有得有失, 别看她现在能织毛衣了,谁又能说她是完全的幸运呢?
“丽姐,你教教我们织毛衣吧!我们愿意给学费。”一人突然道。
商店购买现成虽然也不贵,但大家都是过日子的,能省一点是一点。
“本来也不是多重要的技术活儿,很简单的。”张丽笑道:“你们看我织,不懂的问我就行了,还收什么钱?都是邻居。”
虽说是不收钱,但众人都知道末日来了,这些“生活技能”有多么值钱。
几人面面相觑,这下是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
先前那个表明不织毛衣的人,笑道:“你们记得张天天吗?学他呗,每天给老师,就是徐璐她奶转账20积分,确保她们能吃饱饭。”
“你们不说20积分,端个小板凳坐这学了,就每天给张老师转10积分,不就得了。”
众人恍然大悟,还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没等张丽拒绝,就连忙挨个转了积分,让张丽无奈地笑着摇头,连忙从背包中拿出水果分给众人。
给了学费,这下更得好好学了。
几人又振作起精神,照着张丽放慢的动作,十分不协调地织起来。更有甚者,还有人换到她的位置,以免自己镜面学习,学到了不好的。
有不少人听到了风声,竟主动从另一栋居民楼过来,也加入了学员的行列,这里俨然开上了一个小班。
其中就有佳文她舅妈,她无比懊恼自己走了捷径。当初毛线团都买了,放了半个月没动,来不及织了,这才买了现成送当初的男朋友,现在可真是一点不会。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且不说有多少人开始学织毛衣,但肯定的是,这件技术活儿一时半会儿是学不会的。
从毛线团等织毛衣的工具、原料上架,到不少人回来退货,中间间隔或长或短,真正卖出去的织毛衣套装,并没有多少。
叶淼淼也没想人人都能织毛衣,她上架这些东西,只是希望有这份技术的人能开始织毛衣。
就像居民集市一样,领地主要要保证上衣、外套、裤子等大件的供给。其余更细小的生活用品,居民可以自己制造、买卖。
不过,叶淼淼也不打算完全不做帽子、围巾、手套等防寒三件套,还有内衣裤、袜子等贴身用品。
目前棉被已经几乎是人手一套,编织小屋的工作空闲下来。
叶淼淼将一半的份额分给这些小件,由于结构繁琐,制造的都是统一的标准尺码。防寒三件套卖25积分一套,内衣裤和袜子等单卖5积分。
实在是穿不下的,可以到编织小屋专门定制,只不过价格要更高一些。
另外一半份额,叶淼淼打算用来制作鞋子。
先前没制作鞋子,是因为鞋子属于耐用品。一时半会儿穿不坏,中间刷一刷,连续穿一个月也不是件难事。
不过,末日前z国是夏天,不少人现在上半身羽绒服,下半身秋裤加棉卫裤。
脚上却踏着一双凉鞋,更有甚者还穿着拖鞋!——
不少人指望着袜子来保暖呢!
鞋子的生产难点在于鞋底,现代鞋底普通使用橡胶,但领地没有发现过橡胶树,天然橡胶的合成更是高级科技。
棉麻鞋底虽然穿着舒服,但冰冻雪原即将到来,这样的底并不如橡胶底一般防滑。
不过...目前人均都有一双好鞋底。
叶淼淼打算用“改造”的方式,居民将自己现成的鞋送到编织小屋,交付积分,几个小时后便能领回一双套着各种皮毛的靴子。
当然,这只是权宜之计。
叶淼淼将最后余下的份额给了“科研”,她想科研出类似木屐的雨鞋,可以套在保暖的鞋子外面。木头鞋底钉上钉子,确保不会打滑。
不过,科研还需要一段时间,目前...叶淼淼一面少量生产棉鞋供给少数没鞋穿的人,一面...还得靠大家自己的鞋底。
商店中还大量上架了汤婆子、手炉等防寒物品,不过,这些东西之前就有,故而没有引起太大反响。
忙完这一切,已经是下午了。
叶淼淼戴上了新鲜出炉的帽子、围巾和手套三件套,拿着大量的三件套,准备亲自去城门,送给方堰以及一众保安队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