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他小的时候其实很羡慕姜越。不管大伯母是不是个好人,但她对孩子的偏爱一直都是真的,那种维护着整个家,让家里每个人看起来有“正常的快乐”,也是真的。
  后来长大了一些,离开家以后。
  他才能理解了母亲——这么多年,其实她一直都没快乐过吧。
  所以,拿回沪江那栋别墅之后,他一直以为,无论她过得好不好,都不可能再回北燕去。
  元晴目光柔和,嘴角带着笑:“你们去哪我就去哪。看你俩以后的发展,应该还是在北燕会好点嘛,那早点买个房子也好。”
  她总不可能跟着他们俩跟老头子住一起吧?
  姜望很难形容此时的心情,他觉得有点太满足了。
  就像小时候一直想要的东西,此刻千百倍地补偿了他,比想象中的还要好。
  好得不能再好。
  他垂下眼:“谢谢妈。”
  “谢什么?儿子结婚做妈的准备好婚房,天经地义的事。你快去办。”
  姜望应了下来。
  晚上,苏林瑾打着哈欠上床来的时候,姜望放下手里的报纸,揽过她问:“想要什么样的四合院?”
  苏林瑾脑袋里装满了方程式和公式,一时没明白他意思,眼里迷迷瞪瞪的。
  “以前你说过,咱们买个院子。”姜望爱极了她这个样子,轻轻地亲了亲她的唇,“妈说她那里有笔钱,加上我们的存款和新下来的津贴,加一起应该有七千多,可以买个不大不小的。我们回不去,这件事就拜托给爷爷办,你想想有什么条件?”
  苏林瑾一听买四合院瞌睡都没了,掰着手指开始提要求:“不用太大,比白莲胡同那个小点都够了,以后妈跟我们住也住得开,地理位置那就是能离安门广场越近越好,最好用的木料好点儿,其他的我也不懂,爷爷看着办就行。”
  她忍不住开始想,趁这几年他们在外面,买下院子他们还能存点钱修整修整。
  这可是四合院啊!
  第107章
  老爷子接到这要求,平直的语气里藏着掩不住的高兴:“那感情好啊,现在刚放宽,是有人卖的,这事儿交给我,你们不用管了!”
  挂了电话,老头搓了搓脸,小声嘿嘿:“这才对嘛,以后总要回来的!”
  从知道苏林瑾打算去沪江上大学以后,脚步还没这么轻快过,立刻出了门去找人看房子。
  前阵子跟任大山他们侃大山还说呢,现在政策放宽了,有些人想着出去的在卖家产,这时候买进来,至少不会亏手里。
  姜望便找了一天去山外的邮局,把钱汇到了北燕。
  老头很快就找了五个院子。
  这些院子,有的是没了继承人的,房管局那里挂着,有的是亲属在国外打算卖了不再回来的,也有房子多打算卖了换成钱的,总之各有各的来源。
  他办事极认真。
  让姜琳把房子的朝向和布局画出来之后,他在旁边标上了地址,面积,价格,这才打电话给姜望。
  姜望按着苏林瑾的喜好先筛了一遍,晒出来两座位置好,房子整体新旧程度好的四合院。
  吃饭的时候,他把房子情况一说,苏林瑾想了想,问阮令齐:“阮叔,你看这两个房子,哪一座好些?”
  阮令齐对这些东西比他们可有研究的多。
  他抿了抿唇:“真要听我说意见?”
  “那当然,你是行家。”
  “第一座房子朝向不太好,第二座,要按姜望说的那个地址,那房子我知道来历,房子里头的大梁用的金丝楠木。”
  金丝楠木!
  桌上三人都知道这东西,寻常百姓家里不可能有这样的房梁。
  阮令齐看着他们倒吸一口冷气的样子,补充说:“外面包了普通木头的,只中间的芯子是金丝楠,但门窗家具要是还在都是好木头,紫檀用了也不少。这个房子以前是……”
  他习惯性扫了一圈四周,“以前宫里头大太监的私宅,所以用的都是好东西。”
  苏林瑾吸了口气:“那就……这个吧。”她又问元晴,“妈,你看行吗?”
  姜望手里还有老爷子问来的价格区间,阮令齐说的这个的确是这五个房子里最贵的,但也还在他们能承受的上限范围里。
  元晴自然没有不同意的,她早就表过态,这房子是给他们买的。
  于是姜望第二天就打电话,把这件事落了定。
  说来也很巧,卖这房子的人公派留学急着出手换成外币,老爷子临了还压了个价,最后七千五成交,在房管局办了手续。
  买完房子,两人手里没剩什么钱了,便想等过了一年再想办法把院子整修起来。
  但姜老爷子已经替他们想在前头,把儿子叫到家里:“你做老子的,给儿子捯饬捯饬房子也是应当应分的,这房子钥匙我就交给你了,我拿五百出来,剩下的你贴补上,把那院子给好好整整。”
  姜永森完全不在频道上:“啥院子?姜望的院子?”
  “对!你儿子儿媳买的!”老头气不打一处来,“一天天的,也不知道在忙什么,一点都不操心!我这阵子天天外面跑,都在跑买房子的事,你就不知道关心关心?”
  姜永森总算抓到了核心,姜望和苏林瑾买了个四合院!
  他瞪着眼脱口而出:“他哪来的钱?”
  “他怎么就不能有钱了?”老头双手叉腰,“这些年他攒的津贴和奖金不少吧?加上元晴贴补了几千块。你这个当老子的,不出钱出出力总应该吧?”
  老头教育起儿子来头头是道,浑然不觉自己以前多么看不上这个孙子。
  元晴。
  这个名字很多年没在家里提起过了,这么猛然提到,姜永森脑袋里嗡嗡的,像有回声一直在响一样。
  元晴跟姜望夫妻俩在一起。
  元晴,她要回来了。
  姜永森一时说不上来是什么感觉。
  当年他是真的喜欢元晴,要不然也不会不管不顾她出身成分不好,还瞒着家里硬是娶了她。
  元晴的才情,美貌,都给他美好得不像话的感觉。
  当时那种情况,要是不跟她划清界限,就……
  可没等他提,她反而干脆利落地先提了离婚,而且丝毫不拖泥带水地离开。
  她对他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你要善待小望。”
  ……
  姜永森陷入了回忆。
  “……爸!”姜琳催他,“爷爷让你快去办事。爸,你要去哪办事?”
  姜永森揉了把眼睛:“没什么,跟你妈说一声爸今天中午不回来吃饭了。”
  他转身,踉踉跄跄推着自行车走了。
  滇南的气候不像北方,四季的更迭模糊了界限。
  叶小茉复习得最遭罪的时候,是还没开始烧炉子取暖的十一月。
  她信里写的字都有些哆嗦:【睡不醒,也睡不着,恨不得一天只睡两小时。我英文太差了怎么办?林舒说我的大碴子英文没救了,她拿了个收音机给我,听起来像天书。还有数学……人为什么要学数学?其他的我还行。可这么一想好像我也没有什么优势……你说我能考上吗?】
  苏林瑾心里挺稳,毕竟有蒋云息的橄榄枝,她只要不是考太差,算得上已经被捞。
  但或许是有这个前提在,她反而不想考太差,怕人说自己不配。
  这种心悬着,每天压力很大的感觉,她很多年没有过了。
  家里静悄悄的。
  家里所有人鞋底都换成了老乡纳的千层底,走在青石砖地面上听不见动静,望仔关在后院,踏雪像有灵性一样,索性不进她房间来,连小鸡崽们的窝棚也换了地方。
  她铺展开信纸,给叶小茉回信:
  【你一定能考上!你要相信,有很多人基础不如你呢。英文今年只取三成比例的成绩,你就算全部放弃又能差多少?你不能跟林舒比,这是她专业,知道吗?数学,啊,谁说不是呢?希望上大学之后再也不用学数学了。还有一个月,绷住这根弦,我们明年沪江见!】
  与此同时,远在洛城的小院里,姜琰也在灯下苦读。
  她的肚子已经很大,按预产期一月份生。
  她皱眉算着题,肚皮轻轻一颤,孩子踢了她一脚。
  姜琰低头看着肚子,心里默默安抚:很快就去睡。
  齐勇端了一碗水煮蛋进来,轻轻放在桌上。
  她看了一眼碗里的蛋,又看向男人的眼:“不用张罗,你快去睡吧。”
  “睡得那么少,营养一定要跟上,你早点睡。都说这次考试通知得急,没多少人能烤好,考不上也没事,可以明年再考。再说本地人都想往大城市考,本地的学校不难进。”
  他说完,回了自己房间。
  姜琰喝了一口蛋汤,里面搁了些本地特产的蜜桔糖,尝起来甜丝丝的。
  肚皮又颤了一下。
  每次吃甜食,这孩子都很激动,也不对,是每次很安静的时候,听见齐勇的声音,它都会动一动。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