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瑾瑾,你看下这账本里记的应该是英文吧?小心点手别碰,这是证物。”
姜望说完,把位置让给她。
苏林瑾低头一看。
这账本用两张塑料膜封了起来,翻开的那一页倒是写得满满的。
——但也不全是英文,有一些是拼音,还是没有标注音标的拼音。
“黄金一公斤,换白货六两。”
“翡翠原石一车,换黄金一公斤。”
“……后面看不清,白货50克,换人两个。”
苏林瑾看着这半英半拼的内容,翻得磕磕巴巴。
“白货是什么这里没写,还有这个‘人’是不是我理解的人,不清楚,记得好简单,我没把握是正确的。”
她低头看着账本,没注意到除她之外的三人,脸上的表情瞬间变了。
“白货,是怎么写的?”针落可闻的办公室里,姜望问道。
苏林瑾指着其中一处:“这里写的,写的拼音,没有标音调我不知道是不是白货,还是百货?什么百货这么贵,要一公斤黄金来换?现在黄金已经放开限制了吗?咱们离开北燕的时候还没政策呢。”
她不知道,在这边陲之地,白货是某种du品的代名词,至于黄金,更是边境上常有的用来交换的硬通货。
姜望前一次配合滇南警方执行的任务,就和这两样东西有关。
如今这本小小的账本居然跟之前的走私案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不禁让徐墉皱起了眉头。
刚才所长请求的东西,眼下看来倒真的成了理所应当的范畴。
徐墉叹了口气,对所长说:“行了,这事儿我们跟进,你只管把东西寄到北燕总局去。”
也不怪人家,的确是事儿太大了,他兜不住。
苏林瑾没在意他们聊的内容,只指着账本说:“这里的拼音写法,我有点眼熟,还有,这明显是对方用左手写的。”
“怎么说?”
徐墉皱起的眉头松开了一些,仿佛有什么很重要但没被抓住的信息从脑中滑过。
“这个拼音的字母写法,我见过。”她恍然地拍了一下脑袋,“我想起来了,我婆婆写给她学生的教案里,她是习惯把这个a的小尾巴往上翘一下的!但我婆婆的字好多了,印刷级别的漂亮!”
姜望看着徐墉,两人神色全都变了一下,所长不知死活地追问:“那您婆婆有几个学生?”
他太了解这里了,这山里头能有钱请学生的不多,再加上看守所里拘留的两个人,照他看来都有嫌疑。
苏林瑾伸出两根手指:“两个。”
姜望在她说拼音写法熟悉的时候,就已经猜出了这账本的来源,他跟徐墉交换了一下眼神,让刘爱玲去家里把他妈请过来。
元晴看完却皱眉:“是跟我习惯一样,可这手字不像。”
她对书写要求高,韦霞蔚和范彩敏刚跟着她学写字的时候,常被她打回去要求重写。
姜望心里却已经有了对策:“妈,你还有没有她们俩交的作业?”
“有。”
“您受累跑一趟拿过来。”
等元晴和苏林瑾离开,姜望看着派出所所长:“反正已经寄北燕去查了,顺便比对一下笔迹,即便是左右手写的,也有很难改掉的写字习惯。”
元晴很快送来了韦霞蔚和范彩敏学习时交的作业,连带着那本账本一起用联络站到北燕的急件,寄去了北燕。
如果案子能审下来,这次涉及的案值,跟前一次比只大不小。
光那一页就已经记录了白货和黄金几斤,让人不敢去想,整本的总数会达到多少,再加上纵火烧山造成的损失……这是个大案子。
派出所把东西寄出去后,他给沈建国打了个电话:“沈叔。”
沈建国顿了会儿,电话那一头声音静下去,才应道:“你小子,怎么想起登我这里的三宝殿了?说吧什么事?”
姜望把账本涉及的前后背景一说:“这个账本可能关系到一桩边境走私和贩卖du品的大案,公安力量不够,等检验出结果之后,可能得麻烦沈叔动用一下系统里的关系,调派一些有走私案经验的干警过来。”
沈建国听完顺了口气,才笑道:“上回你配合的那个案子不是差不多?滇南那一边的关系不熟。”
“这桩案子不一样,可能需要协调对方国家,所以我想可能最后还是会惊动北燕这里,还不如提早联系练习。”
沈建国顿了会儿:“你说的对,行,这事儿你交给我,回头有信儿了我打你电话。”
电话要挂之前,他又问:“瑾瑾还好?你任姨老问起。”
“好着呢。”
挂完电话,姜望松了口气。
急件寄到北燕后的第二周,痕检和笔迹比对结果出来,账本的书写跟韦霞蔚没有关系,涉及到的人员,排除掉派出所经办人员后,有三个人。
其中之一的范彩敏被正式逮捕。
“我招了……”
范彩敏已经在看守所苦熬了足足两周,小白花般惹人恋爱的脸庞干迅速瘪下去,双眼无神地泛着冷意说,“我爸已经出去了,你们抓不到的。”
第101章
因为沈建国的提前预警和协调,案子正式成立了三地的专案组,基地撤回了大部分人力,仅余最后抓了嫌疑人的李兴和姜望参与工作。
案子也从纵火,正式定性为了跨境走私贩du,重要级提升了好几档。
因为姜望的突出表现,系统内又发了一道表彰。
刘爱玲把表彰贴在公告栏里,扭头就问徐墉:“徐师,这次姜团长有奖金么?”
徐墉冷淡一哼:“境界,境界在哪?人家姜团长自己都没关心,你倒惦记上了。”
“那有没有嘛?”
“有,还不少呢!”
背着手走进楼里,徐墉才翘起嘴角,这回基地在总部大大露了脸,受奖还是其次的,重要性和人才培养的阶段性成果才是实打实的功绩。
这两桩接连的案子,基地在其中起到的作用这么大,早晚会加强滇南力量,对此地的百姓也是一桩好事。
好事成双的是,姜望替元晴提的情况说明正式批复下来,江南街道的老别墅退回产权给她,过不了多久就可以拿到正式的书面材料。
“妈,太好了,你拿回房子了!”姜望还好,苏林瑾听到消息,高兴得原地搂着婆婆转圈圈。
有了那房子,元晴老了以后不愁生活了,随便出租都能赚到花不完的钱。
元晴虽然也高兴,但表情有些复杂:“都不知道房子怎么样了。”
苏林瑾想起过来时半当中看到被好多户分了区,晒满了棉被和床单的的别墅草坪,依然兴致勃勃:“没关系,到时候慢慢修,那房子建得好,不怕。”
无非就是费点人工和钱罢了,那可是大别墅啊!
“我一个人也住不了这么大的房子。”元晴还是淡淡的,“住惯了小房子,再住大房子连打扫都费力气。”
苏林瑾和姜望相识一眼,飞快交换了一下各自想法。
婆婆肯定觉得,他们从基地回去之后,也是回北燕,她自己一个人住沪江,相比现在的日子可就冷清了。
苏林瑾挽着元晴的胳膊,靠在她身上撒娇:“妈,难道我们没得住吗?”
“你们……你们回去了不得回北燕?不说你以后工作安排,小望肯定得回去吧?”
“哪有这么死板的,不如我先去沪江上大学陪你?工作等以后再说嘛。”苏林瑾把脑袋在她肩窝蹭了蹭,“再说了,我可是要买大四合院的,以后妈你就陪我们两边住,行么?”
姜望从旁陪着笑:“妈,以后赚钱主力是瑾瑾,咱们都靠她过好日子呢。”
元晴噗嗤一笑,轻轻抬手摸了摸苏林瑾柔软的头发。
她想起苏林瑾小时候的样子,乌溜溜的大眼睛,那时候她也是软软地靠在自己身上,如今却已经能让自己靠着了。
十年前她从那栋别墅门前离开的时候,以为这辈子再也见不到自己的孩子,她一步一步离开,连回头看一眼都不敢。
哪里敢想有朝一日,她居然还能和他相见,更没敢想那个粉团子小姑娘真的成了自己儿媳,现在还软着声说以后买四合院邀她一起住?
岁月拿走了一些东西的时候,也悄悄回馈了她太多。
“妈给你们烤点面包片配咖啡好不好?”
说来也奇,阮令齐可以用有限的材料做出非常有难度的面包饼干,但烤面包片的火候这件事上,无人可以出元晴其右。
“好。”
廊檐下摆了一张小桌子,一家三口坐在竹风铃下面。
踏雪撵着瘸腿小鸡满院跑,跑得鸡妈扑棱着翅膀要飞起来,
旺仔懒懒地抬起眼皮看它们一眼,依然躲在廊檐下吹小风,似乎在说,这么热的天,跑那么热干嘛?
瘸腿小鸡绕到后院去,冲阮令齐叽叽叽猛叫,急得其中一只提前发出了啼叫声。